窃符救赵信陵军
窃符救赵信陵军
关注数: 2
粉丝数: 1,182
发帖数: 10,742
关注贴吧数: 34
现在主播的水准真的提高了很多,内卷呀 唱流浪地球主题曲,郭帆本尊上来点赞说震撼。 以前一直感觉冯提莫也就是主播唱歌的天花板了,没想到一山还有一山高。 这样的已经可以算是专业歌手了,为了快速折现,同样也在混斗鱼。 你花个一百几百的,刷个飞机火箭,她就会对你比心说谢谢大哥。 算是性价比极高的观赏互动了。
发现流浪1是一部美式片,而流浪2是一部主旋律片 昨天没事又跳着看了一下流浪1,发现其实是一部美式片。 所谓的美式就是说,认真上课学习的都是丑角,而几个不爱学习的小孩逃课出去玩,最后因为爱和责任拯救了世界。以及父亲为了爱和责任牺牲自己。------标准的美式世界观。 而流浪2则是标准的主旋律片了,世界观都不一样了。 所以在某乎看到有些人给流浪2打低分,却能认可流浪1。 同样的,明明流浪2的剧情也经不起推敲,和阿凡达2算是难兄难弟,但有些人却一定要捧流浪2而踩阿2,无非是主旋律片不需要推敲。 可见万事都是屁股在决定观点。
路人能不能喜提魔都一套房?
修电视机和中医 讨论这类问题首先要破除两元思维。 中医在很多情况下是能治病的,这点和拍显像管电视机外壳修电视,都是确切无疑的事实。 由于不能拆卸电视(人体),所以中医数千年来一直致力于从整体来修理(治疗)。正因为不能拆卸,所以中医治疗的一直是症状,而不是具体的器官。或者说治疗的是想象中的器官,实际是以消除病人症状为目标。这点和拍电视机是一样的,并不是真的直接修理好电视,而是消除了电视出现的问题。 中医的这套模式在对付自限疾病应该非常有效。因为治疗自限疾病最重要的就是缓解病人的各种症状,最终是靠病人自身抗过去。这导致病人的自身精神状态变成了很关键的一环,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讲。 而中医有几千年的经验来缓解对应症状。大概率会减轻患者的症状,使得患者确信中医治疗功效。这就进入一个正反馈循环中。 患者相信中医能治疗自己的疾病=》通过服药缓解了部分的症状=》进一步相信中医的有效性=》精神状态有了信心,于是就顺利抗过了疾病=》坚定相信中医的有效性,并且传播这种信念,让更多的人加精神buff,最终进入大范围正反馈循环。
未来戴口罩的或许会越来越少 如果还是清零环境,戴口罩很有用。但目前的情况下,也就是一个安慰。 目前的环境下,感染源头大多数是同事和家里。而这两个地方让你24小时戴口罩,憋都能把你憋死。 比如我从11月后一直出门戴95口罩(以前也会戴普通口罩),随时注意洗手消毒。一直熬到12月底终于还是中招。大概率是被家里人传染的,小概率是被同事传染的。 正因为传染源无处不在,防不胜防,所以除非个人环境特殊,能在上班和家里也处于隔绝状态,其他情况下戴不戴也就那么回事情了。 在这里做一个明确的预言,等五六月份后,第二三波的感染高峰过去,会有一半人不再戴口罩了。因为他们会发现戴不戴其实没啥区别,并且那时感染就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大部分人也能坦然面对了。 昨天某音看到一个在澳的描述当地过去一年的情况。整个过程的前期和国内基本一模一样,所以没道理后半段会有啥区别。基本一两个峰头过去以后,就没人当回事情了,自然也就没人戴了。
重庆女孩为考研主动提前感染 重庆考生小赖 21岁 我已经47天没有出过家门了,从11月初到现在,就是为了考研。 但因为家人感染了,还是躲不过去。最开始是我妈妈。她是初中老师,重庆前段时间中学要求线下上课,她就去上课了,差不多两三天之后就阳了。之后我妈搬到别的地方去住了。后来我爸估计出去买菜或者工作路上,也感染上了。 那几天我爸每天跟我在一张桌子上吃饭。12月17号早上,我俩一起在家测抗原,我爸显示两根杠,我是一根杠。 后来我爸和我妈就商量,就觉得还不如一起感染。他们感染后症状很轻,就觉得好像没有什么事儿,最多有一点头晕,有点发低烧,没有那么严重。
兄弟们,你们平时说的体温是腋温还是口腔温? 我一直以为默认就应该是口腔温度。但在一些帖子看到很多人一直是量的腋温。 我自己的腋温和口腔温度经常要差0.5度。比如我刚刚量口腔温度是37.3还有点低烧。但腋温就是36.8已经属于正常了。 这几天在基宋也一直看到有人报温度,就是不知道是腋温还是口腔温度。
这个话题又能讨论了? 其实总体来讲可以算是一场战争,是一场微生物入侵,我们防御的防守战。 正因为是典型的防御战,全国防线是一体的,所以探讨失守的原因,并不在于某某地方守住了,某某地方还能坚持。而在于哪里没守住。只要一个地方支撑不住了,那就等于防线的全体失守。 能明白以上道理的人,在10月初就会发现部分防线已经支撑不住了。 西城墙的支撑不住是防线失守的第一阶段。10月底,城防内部出现了敌军空降中心开花事件(大逃亡),同时南线(穗)出现大范围破防,西南(渝)紧跟着破防,最后司令部也破防了。 于是到11月11日,司令部意识到继续目前的防线已无可能,于是做出重大部署调整,准备第二道防线。 可惜这个第二道防线没准备好,就全线失守了。
现在还有多少没中招的? 我暂时还没羊,但公司里已经一片羊了
凉了,办公室里有羊了,还在一起吹牛几个小时。 会不会我其实是天选之子,因为打了加强针,拥有超级抗体,所以已经百毒不侵了? 就看后面几天了。 如果三天后还没事,那我肯定是有神功护体。
探讨一下重复感染的问题 看到很多人在担忧重复感染的问题,但看他们的担忧大多都是重复之前恐吓式的宣传,所以感觉可以探讨。 探讨这类重复感染问题,首先就要抛弃二元世界观,就是认为世界是黑色或者白色,人分为好人坏人,豆浆分为咸豆浆和甜豆浆。是否会重复感染其实是一个比例问题,主要是看抗体浓度和病毒的免疫逃逸度。 比如奥密对原始株的免疫逃避力很强,在武汉中招了今年遇到奥密继续中招的可能非常大。但奥密的不同版本之间的免疫逃避能力并不强,在广州得了,去北方遇到不同型号的奥密,中招的概率就非常低。 举几个数据就能明白: 在奥密成为意大利的优势毒株后,研究者跟踪了超过 129 万人,在 277 天后,他们记录到了约 12 万名感染者,其中有 729 个人被奥密克戎两次感染。 钟南衫给出另外一组数据,根据卡塔尔的研究显示,感染了奥密后,不管有无症状,有78%的人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不会重复感染奥密克戎。同时,丹麦一份样本量为数万人的研究表明,只要得过一次奥密克戎,98%的人就能避免第二次奥密克戎的感染。 以上是免疫逃避的比例,至于抗体浓度一般能保证半年到一年。 所以事实是很清楚的,如果你在武汉中招,因为病毒的变异度大,免疫逃避度高,外加抗体浓度降低,使得你遇到奥密很大概率还会中招。 但是如果你现在中了奥密,由于奥密互相之间的免疫逃避度低,而你刚中招抗体浓度高,所以大半年内你基本是安全的。 当然以上只是概率,如果衰神附体,那连续中招是完全可能的。
万宋求助,刚刚下单了“熊去氧胆酸”,有知道如何服用剂量的吗
突然理解西方那些主动感染的人的思维逻辑了 之前其实一直没理解他们的逻辑。 果然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正。 现在身临其境了,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了。 比如两三个月后有对你很重要的事情,如高中考。 但万一邻考试了,你被感染了,那就完啦。 而这个事情又是防不胜防,不是说你自己小心了就一定有用的,特别还有家里其他人。 于是提前两三个月感染就能规避这个风险。 至少同种型号的大致能保证三个月内的安全。 所以主动感染也就是符合逻辑的一种选择了,至少是选择之一。
喜欢男生也很正常
是时候备点退烧的 按我父母感染后的经历,最重要的是熬过发烧阶段,只要能不持续高烧,其他就都是小问题。 都是七十多岁,一身的基础病,就是因为发烧阶段短所以很快就过去了。
平均一天两万步,在吧里是什么水平
1KN的火箭到底有多大 刚刚看到有吧友回复我,那个学生在美去世的帖子。不过好像被删了。 所以想大致还原1KN火箭的直观样子。 我们知道,牛顿是力学单位,所以1KN是指火箭获得的推力,换算差不多是102公斤。 而火箭的重量肯定要小于推力,否则就会只喷火而飞不起来。 我们看一下长五,起飞推力在10560KN,起飞重量(火箭加运载物)在八百吨。简单换算一下,1KN的火箭重量大概在七十多公斤。 查了一下,一个氧气瓶加里面的氧气,总重量差不多就是七十多公斤。 也就是说,1KN的火箭的直观感受就是一个氧气瓶大小。 看那个帖子的描述推测,估计实验室(工作室)是学生自己家捐钱开的,哪怕是有钱人家毕竟也财力有限,估计也确实只能搞这个级别的火箭来研发了。
父母眼中的人才和国家眼中的人才不是一回事情 国家眼里的高端人才是主持过大课题,或者手里有重要成果。放到一个位置就能派用处出成果。 而父母眼中的高端人才,留过学,混了一个不错的文凭,办了什么卡。能在人前炫耀的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每年大半的留学生都会因为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回国。看到统计,90%以上的留学生都会在当地填报求职申请。当然能如愿的比例并不太高。 真正想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肯定不会只混一张文凭。而是要在当地参与重大课题内容,甚至获得成果后才回国。这样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另外一个人如果准备考飞行执照,一般就是准备留在当地的意思。而如果又一时找不到合适工作的话,这就会很尴尬。 不巧女友又和我一样是爱丁堡人士,那是出了名的现实。眼见面前这个丁已经没戏了,自然就会想另外找一个,毕竟只是女友而不是夫妻。 于是种种的打击一时集中,小孩子一下想不开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节日最后一天,愿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
最终还是偷盗者途径的赢了 看这个贴的会得到来自阿蒙的关注
无题
好吧,我心动了,还是为一个男人
本来以为人会很少,没想到还是人山人海
从网上交流发现现在的人越来越悲观 比如之前每年都会有人说今年是最近十年最差的一年,然后巴拉巴拉抱怨一通。 但是今年看到很多人都在说,今年虽然不顺,但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魔都人是不是真的排外 刚刚看到有人回复我说魔都人排外,感觉可以开贴写一下 可以从两方面来讲 第一个方面写了被删,所以就略过 而另外一个方面,大多数感觉魔都(或北上广)排外的人或许都没有分清“排外”和“炫优越感”之间的区别。 真正意义上的排外,更多的应该是指在封闭区域内的群体对外来者的排斥。比如那些宗族聚集的地方,以及中西部乡村哪怕在当地住几十年还是无法融入当地会被认为是外来人,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排外。而一个方言需要保护的以外来人口形成的城市排外,这应该是说不通的。 但那些亲身感觉说魔都排外的人或许也并没有说谎,因为受到伤害是实实在在的。但这种伤害的来源并不是所谓的排外,而是被炫优越感受到的伤害。 比如你遇到一个魔都阿姨:小伙子,你来大魔都找工作也真不容易,你老家肯定是找不到高工资工作的吧?阿姨家里有五套房子,你如果想借的话,给你便宜一点。在大魔都和你老家不同,你一定要守规矩。你放心,魔都人不排外,只排度。 你 :。。。。。。 炫优越感的伤害对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来讲,或许比那些真正排外的地方更强烈。毕竟你可以对宗族和乡村的排外行为在内心进行鄙视,甚至在内心产生优越感。而面对上海阿姨的那种炫优越感,你受到的伤害估计会加倍。
基宋名画:炮甲下乡会见大熊洋马 问:大熊洋马呢? 答:陪炮甲去学外语了。
在园区上班也有好处,做核酸不用排队 外面的核酸亭一直都排队,甚至有排长队的。而园区里的一直空落落,毕竟外人进来要出入证,而能进来的基本都做过了。 刚刚路过的时候本来没想着做,后来一想不做白不做,反正没人,这个便宜不能不占,每天不让捅两下现在浑身难受。
对了,推荐压缩饼干是居家必备的神器,一定要屯一箱 前年这个时候,突然开始流行屯米。当时我就感觉屯米的意义不大,占的体积大还不容易长期保存。所以当时就屯了两箱军用压缩饼干,铁盒包装的,大概一百多一箱。 这两年里,我老婆一直嘲笑我的这两箱子压缩饼干,说白白放在那里占地方。说反正等过期了也要扔掉,不如早处理了清净。我当时就帮她解释,不用在意过期的问题,因为平时不会去碰,而真的等要吃到这些的时候,就不需要在意过期问题了。 现在发现女人真的是头发长见识短,这类事情还是需要家里有个男人把关。虽然目前还没到要啃这两箱饼干的时候,但有这两箱饼干存在那就是定海神针,心里就安定了很多,不至于到心慌失措的地步。
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 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 慢羊羊软绵绵 红太狼灰太狼 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青草因为我变得更香 天空因为我变得更蓝 白云因为我变得柔软 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羊儿的聪明难以想象 天再高心情 一样奔放 每天都追赶太阳 有什么难题 去牵绊我 都不会去心伤 有什么危险 在我面前 也不会去慌乱 就算有人群 把我追捕 也当作游戏一场 在什么时间 都爱开心 笑容都会飞翔
今天去江边锻炼,人意外的多,
对冲牙器和电动牙刷的使用心得 电动牙刷用了一两年了感觉非常不错,所以又被广告忽悠去买了一个冲牙器,买回来才发现其实就是一个喷水牙签。就是说如果你齿缝很大,平时需要用牙签牙线的,买这个很合适。 问题是我牙缝紧实,从来不用牙签牙线,买了冲牙器冲什么呢?没有牙缝硬挤出牙缝来冲?对于我来讲冲牙器就是一个智商税。反而电动牙刷确实很合适我。 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猜测或许有些用户和我情况相反,有牙缝牙龈问题所以需要冲牙器来全部清洁一遍,而牙齿表面其实只要普通牙刷随便清理一下就行了,对这类用户电动牙刷可能反而是智商税了。 总结就是要根据用户自己需求购买,否则就会交智商税。
最近金子到了高位,那些手里有几斤的吧友准备怎么处理 昨天每盎司破了两千刀大关,今天又回落了一点。是不是该乘这个高位脱手个一斤半斤的?非常犹豫。记得有吧友也持有好几公斤的,不知道是怎么处理的。
鱼翅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可能是忽悠人的 2021年5月中旬,《自然》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50年以来,鲨鱼的数量下降了71%。全球有四分之三的鲨鱼种群有灭绝的危险。 自从2009年姚明代言“拒食鱼翅”的公益广告以来,国内对吃食鱼翅进行抵制,我国鱼翅的进出口量连年递减,十年间,我国干鱼翅进口从2004年的4774吨下降到2014年20吨不到。但根据FAO(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统计,2004年与2014年全球鲨鱼捕捞量每年均在70万吨以上,并无明显下降。 真实的原因是除了鱼翅以外,鲨鱼身体的其他部位也是受市场欢迎的消费产品。比如鲨鱼肝能提炼出含有丰富维生素A的鱼肝油,软骨可以提取出能抑制癌细胞生成的软骨素,而且鲨鱼皮也是一种优质的皮革。 还有可以预防衰老,增强免疫力的鲨烯,目前全球每年的鲨烯消耗量是2000多吨,其中大部分鲨烯都是由鲨鱼肝提炼而来的,一吨鲨烯至少需要3000条鲨鱼的肝脏,等同于每年至少有600万条鲨鱼肝被制成鲨烯。正因为鲨鱼的商业价值越来越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专业渔轮捕杀。
一些新式家电的使用吐槽 第一个就是智能马桶盖,实话说舒服是舒服,但习惯了水冲屁屁的感觉,在外面上大号就会很不习惯,总感觉用纸擦不干净。 第二个是洗碗机,怎么说呢,我老婆一直说洗碗机是半个智商税,就是说锅碗上的污迹凡是不能被抹布擦掉的,用洗碗机也洗不掉,必须先用百洁布或者钢丝球打一遍。并且碗里的剩菜剩饭倒不干净的还需要先冲一遍。所以她每天用洗碗机其实都是先把锅碗瓢盆全部清理一次,完全不是当初购买时以为只要把锅碗瓢盆放在里面就不用管了。 第三个是空气炸锅,我用习惯了其实感觉不错,但往往为了使用方便,食材往往就会买各种半成品,比如上校鸡块,小酥肉什么的。老是被老婆抱怨说不健康。 第四个是扫地机器人,感觉天天在那里跑来跑去烦的很,还搞的不是很干净。主要是以前是请钟点工打扫卫生,现在不请了,明显有很大差异。我老婆每周还得打扫一次,天天不是在那里表功就是在抱怨,所以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是真的有道理。
魔都一份路边摊午餐,23元,属于什么档次 最近公司搬家,换了一个新的办公地方,门口吃饭的地方不少,中午属这家小胡菜饭生意最好。 招牌蹄髈菜饭,一份小蹄髈,一份腐竹木耳,一份豆芽韭菜,一份萝卜丁,一碗排骨清汤,菜饭任意添加。一套价格23元 如果蹄髈换成大排,腊鸡腿,红烧鱼这类,价格在17元一份。
中秋马上到了,咸党党员们一定要过一个纯正咸党的节日 真正的咸党必须内外通透,言行一致,绝对不能骑墙。所以既然选择了咸党的道路,就要一条路走到黑。 一个真正咸党的过中秋,一早起来,就应该喝一碗热腾腾的咸豆浆,豆浆和酱油虾皮油条融汇成一体,是一种浑然天成的享受。可以配一个咸蛋肉粽,双咸在口,天下我有。 中午必须做一锅香喷喷的咸肉菜饭,这是咸党的标配主食。咸肉,青菜和大米,三位一体,代表着咸党对自己信仰的忠贞。 而当晚上中秋的明月高升的时候,节日的主角,咸月饼也随之闪亮登场。刚出炉热乎乎的,外表酥皮,一口下去一包肉汁的鲜肉月饼,是咸党之圣赐予的无上美味。吃一个就会仿佛进入咸党的乐园。72个咸咸的美女天使在你身边围绕。
老是看人说古代吃不到牛肉,感觉这些人数学都没学好 只要数学学的好,那就绝对不会说出古代吃不到牛肉的这类谬论。 因为古代只是禁止宰杀耕牛,而不是禁止牛肉。年老不能当耕牛的牛并不会供起来,而是直接宰杀取肉。 一个县如果有三千头耕牛(估计会更多),一头耕牛的寿命在二十年(其实一直参与重体力劳动的牛寿命更短),那每年这个县可以宰杀的耕牛在150头,一个月可以供应十二头半。屠宰牛好像要有牌照在专门的地方屠宰,那和这个屠宰场有关系的酒店完全可以敞开供应牛肉。最次也能当特色菜来卖。 查了一下,宋代的牛肉价格差不多是一斤一百钱,虽然贵了点,但对有钱人来讲也不至于买不到吃不起。
阿富汗坎大哈市长领头清扫街道 虽然是作秀味道很浓,但懂得这样作秀本身就说明态度的问题。 看过智取威虎山这类样板戏的人都会明白,一个地方有矿有劳动力,只要有一个态度端正肯干事实的领头,想解决温饱是可以做到的。
王菊打赌输了要直播吃翔,不知道什么时候直播
9 月 8 日湖南一女子在出租车持刀疯狂捅刺司机脖子
试着为阿里女员工说几句公道话 看到网上一片都在声讨,认为阿里周女是在有意陷害。感觉真的想的太多。就像一开始周女写小作文一样,各种版本的说法现在看来很可笑,现在其实也是同样。 我个人有个习惯,就是没法判断的时候就相信官方,而且每次这样选择,几乎很少让人失望。就像在事件一开始,王某被万夫所指的时候,我发贴认为王某不是强奸犯,不能听女方周某的一面之词,靠什么判断的?靠的就是警方一开始就调查过王某又把他放了,从而有了我自己的判断。 那在今天,我同样相信警方的调查。如果周某和张某密谋陷害,警方怎么可能没有调查出来?张某怎么可能自己一个人承担,并以猥亵的罪名被捕?这都是不符合逻辑的事情。 目前唯一符合逻辑的解释就是这一切都是一些巧合的事情,导致周某误判,而不是谁的密谋陷害。 所以周某肯定有判断错误而损害同事声誉的问题,但并不是存心陷害诬告。
长春公交一名男乘客骂人拒绝下车,被多名乘客强行拖下车 9月3日,一段男子在公交车上被几人强行拖下车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记者了解到,此事发生在吉林长春277路公交上,被拖下车的男子上车后曾拒绝投币付款并辱骂同车乘客。 视频显示,一男子躺在公交车下车区域,双手紧攥着身旁的栏杆,还用脚勾着栏杆。另有两名男子将他的手脚从栏杆上掰开,并将他拖离。被拖的男子重复喊着“报警”“我不下车”等话语,但最终还是被拖下了车。
安保拽人处理结果
从西安地铁安保看近年宅男观点的变化 如果十多年前发生这类事情,网上就是一片骂安保的。如果还欺负一个年轻妹子,那更就是万人所指的事情了。哪怕这个年轻妹子本身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也是会被当时的宅男无视。那时候的氛围是妹子就是正义。 而到了今天,明明这样不管不顾拖拽的行为也是有不妥的地方,但宅男们基本都是一面倒挺安保的,很少见有为妹子说话的。可见这十多年里宅男们屁股的变化。
我如果有这幅真迹,能卖多少钱?
比特笔又五万刀了 会不会再创新高呢,吧里在前几个月有敢进去的勇士吗?
推翻了房产等三座大山,生育率也不会提升的。 生育率降低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不是靠福利就能解决的。哪怕解决了房产教育等问题,也只会延缓,而不会解决。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一旦解决了现实问题,欲望也更会进一步。
没必要用两极管思维看待塔利班 说不定塔利班这种模式,确实是最适合阿富汗当地的具体情况。
通报来了,通报来了,太有内涵了,能看懂的人估计不多 本来女方的自述里只有一个男主角,其实有两个。而且后一位男主角是在第二天女方清醒后出现的。 看这个通报,一定要对照着女方一开始的自述看。太有内涵,太有趣味了,能看懂的自然会品味到其中的乐趣。
郭美美制庭审结束,检方量刑 2 年 9 个月
果然反转了,在这类问题上我个人的直觉一直是很强的
在骂资本这种大事大飞面前,谈具体的事实有意义吗? 感觉没啥意义
吴一帆的事情居然还有下半集
马斯克又又又说比特笔可以买车,刚刚比特笔涨又涨回四万 割呀割呀割玖菜
星链普及了是不是可以绕开监管? 突然发现这是个大问题,以后墙是不是就没有用了。
英国计划保护龙虾螃蟹的权力,煮食此类活物将违法
药渣被吐掉了,萧亚轩和小男友黄浩分手
最近荔枝上市了,你们吃荔枝时蘸酱油吗? 魔都因为不是荔枝的产地,所以没开发出类似的吃法。但据说蘸酱油在荔枝产地是普遍吃法。 我想了一下其实非常符合做菜的理论。就是做甜食时要放点盐才能凸显甜味,反之做咸鲜菜的时候要放点糖才能更好的衬托鲜味。就像吃鲜肉粽时一定要撒点糖才好吃是一个道理。 搜索了一下,居然发现这是符合科学试验的结论:研究人员在小鼠实验中,记录了它们与味觉细胞相连的神经纤维的活动,观察到相比单纯的糖水,舌头尝了加盐的糖水后,这些神经纤维产生更强的反应。这意味着,舌头上的味觉细胞向大脑报告了“更甜”的信息。 所以各位下次吃荔枝的时候,可以尝试着蘸酱油,这才是最正宗的原产地吃法。
为何会有人争论咸甜粽子?鲜肉粽沾糖吃不是标配吗。 看到某论坛在争论粽子吃咸的还是甜的,感觉真的是闲得慌。红烧肉放糖才好吃,这难道不是真理? 淀粉配油脂肉类,那是人类这个物种最佳的饮食方式,没有之一。所以粽子不放肉,那是人类社会的异端,必须被铲除。而肉粽不沾糖,那就是没有灵魂的食物。 而一旦,白糖,油脂,蛋白质这三者遇到了一起,再配上大米那就得到了灵魂。从南边的咕咾肉,到江南的糖醋排骨,到东北的锅包肉,哪一种不是能下三大碗饭的组合。一吃就能让你胖三斤。
请“笑到最后某后胜”网友不要再挖我几个老贴了,我新开一贴吧 @笑到最后某后胜 不知道这位网友为何一直在挖我那几个老贴,估计是对挖广比较感兴趣,那我就开个新贴说一下具体过程和现状。以后就顶我的新贴吧。 我在的公司这次参与了一个叫XCH的挖广,整个过程是这样的,大概在一个半月前知道了这个消息,公司就压了一批大容量硬盘和服务器,那时候硬盘价格还在底。后来这些硬盘一小部分在高的时候抛了,大部分自己留下在那里挖。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