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APR5Ce
拆迁办之威能
关注数: 0
粉丝数: 10
发帖数: 4,424
关注贴吧数: 15
在室温只有10度的情况下,断电SSD的数据能保存75年? 塞冰箱里存100年吗? 丢南极那可以存到天长地久?
长存系也注意一下0e,也有的。 固件或者闪存问题都有可能,tiplus5000 和京造麒麟都有。
注意!tiplus5000也有可能0e! 贴吧已有案例!已购买的用户请注意检查!
致钛也看看有没有0e,吧里有几例了。 看看自己,说不定也有呢?
吧里tiplus5000不止一例0e吧? 记得八月见过一两例。
tiplus5000售后记录 http://tieba.baidu.com/p/7998322733?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99.99.9.9&st=1663205986&is_video=false&unique=A2CFA33A11EE28C7C4ADE9D3FA1B4368 这个帖子里已经完成了一次换货。 但如同我预计的一样。 换货还是不能解决掉盘问题。 现在还在打售后电话。
忽然发现主板的第二个网口还挺有用。 一般是用2.5G网口。 但我有时候需要调试ARM开发板。 要连接SSH,卧室又没有交换机。 我寻思第二个网口是不是能当交换机用。 于是从第二个网口里引了根线到ARM板里。 还真能用。
致钛现在怎么售后tiplus5000 ?
TIPLUS5000这个掉盘根本就绷不住。 设备妥妥的没有初始化。
Pure Storage的这套方案非常有趣。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3U4y1k7hS&urlrefer=b9a2ce409b879f2e7f9c1bce156b0c2d 简而言之把SSD的主控和缓存去掉,只留NAND,CPU和内存直接当主控和缓存用,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整套方案自带raid,大概可以坏复数块闪存模组,一整个机架的NAND颗粒都由CPU控制,估计损坏的NAND颗粒能直接屏蔽,而且由于用的内存是服务器的内存,理论上单机箱能直接用2t的内存当缓存用,8通道的内存也比SSD的缓存强多了,单机箱似乎1.45PB,由于没有主控,没有文件系统,整个系统性能非常好,甚至能直接代替缓存给A100跑极大数据量的深度学习,而且整个储存系统提供了一个非常类似数据库的存储方案,使得我可以认为整套储存方案可以直接当数据库用。 这套存储方案自带raid,自带分层存储,性能拉满,你想要的文件系统的高级功能几乎都有。 傲腾死得不冤。 傲腾再怎么样也只是一块SSD而已。 人家直接一整套储存方案。
牙膏厂的H10就离谱。 装个系统,更新驱动直接卡死。 qlc直写这么拉吗? 非要用上那32G傲腾。
找到了高概率触发TiPLUS5000掉盘的法子 无意间发现的,总之把Linux装在用TiPLUS5000自组的移动硬盘里,打算测试能不能用时,发现让虚拟机从移动硬盘里引导就高概率掉盘。 有时候无法启动,有时候掉盘,有时候能正常启动。 已经更新新固件,新固件未能修复掉盘问题。
关于致钛TiPLUS5000固件更新的技术细节之我见。 先下结论。 应该能够缓解掉盘。 至于为什么。 这是固件更新后的lspci数据,就这段数据有实际更新。 Capabilities: [1dc v1] L1 PM Substates L1SubCap: PCI-PM_L1.2+ PCI-PM_L1.1+ ASPM_L1.2+ ASPM_L1.1+ L1_PM_Substates+ PortCommonModeRestoreTime=10us PortTPowerOnTime=14us L1SubCtl1: PCI-PM_L1.2- PCI-PM_L1.1- ASPM_L1.2- ASPM_L1.1- T_CommonMode=0us LTR1.2_Threshold=32768ns L1SubCtl2: T_PwrOn=14us 这就是旧固件的数据 Capabilities: [1dc v1] L1 PM Substates L1SubCap: PCI-PM_L1.2+ PCI-PM_L1.1+ ASPM_L1.2+ ASPM_L1.1+ L1_PM_Substates+ PortCommonModeRestoreTime=10us PortTPowerOnTime=14us L1SubCtl1: PCI-PM_L1.2- PCI-PM_L1.1- ASPM_L1.2- ASPM_L1.1- T_CommonMode=0us LTR1.2_Threshold=0ns L1SubCtl2: T_PwrOn=0us 很明显的就是变化是T_PwrOn和LTR1.2_Threshold. 总之是和电源管理有关。 T_PwrOn是启动延迟,大概Power_OK相关机制完成后加上14us的延迟,保证后续启动动作在固件初始化后进行。 LTR1.2_Threshold不太清楚,和ASPM初始化有关。 按这个尿性来看,如果BIOS手快,在TiPlus5000初始化完成之前就推进了开机流程。 那这盘是会掉盘。 而且应该会比较稳定的掉盘。 不会出现有段时间不掉盘,其他时间直接无法使用。 但吧里有人说有这状况。 不管如何,先更新固件试试吧。 死马当活马医了,更新固件说不定还能缓解状况。 硬盘盒现在似乎还不受固件更新工具支持。 只能在主板上更新固件。
usb4.0升级到使用pci-e 4.0链路是很自然的事情吧。 就只是换物理层而已,pci-e4.0的延长线也展示了此可能性。 估计usb4.0线质量好就行。
显卡矿工真是没素质 都挖了这么久了还不便宜卖矿渣。 不是我说,你们奇亚矿工就是比以太坊矿工有素质。
听说是猎鹰9把能打的载荷都打完了,那星舰打什么? 现在好像就是偶尔能打点商单,其余的都是打星链,等星舰上天的时候打什么? 给科技公司生造点需求吗? 如果星链的盈利状况不好的话,再加上新能源赛道状况恶化,资金链断链,空X不就寄了?
牙膏厂A380算是发布了,问题来了,甜品卡呢。 现在性能差本等于1050,驱动优化看能不能有1650S的性能吧。 我打算弄张甜品卡,在外网看到虚拟化功能SR-IOV能用了。 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上市。 我现在就在用RX550和1050Ti,A380换了等没换。 只能说等等甜品卡。😙
7bit cell要用液氮才能让cell电压稳定 LDPC已经是非常前沿的纠错技术了,逼近香农极限,上世纪60年代就发论文了,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没办法应用,90年代末才有了工程上的应用,妥妥的黑科技了属于是,7bit cell也还在用LDPC吧,新的纠错技术的理论能不能弄出来还是问题。 材料和纠错算法感觉都走到头了,增加电位提升储存密度的法子感觉也走到头了,就像qlc的商用前途一样。
听说沙发套因为工期的原因献祭了魔寄。 危 rwby 危 回天资源倾斜应该还好吧。 工期大概也还好吧。 大概
4t gen4的ssd是不是超贵? 看着好像6k了。
有没有导热凝胶推荐? https://tieba.baidu.com/p/7849503576 拆都拆了,芯片间的凝胶干得透彻,心想干脆换了。 有推荐的吗
杂牌3.84T U.2盘评测也许会做的拆解。 宝存 P6F3840 3.84T U.2接口。开幕雷击,x8可还行。一轮测下来,普普通通的企业盘吧,因为毕竟是企业盘,所以负载拉满也比较稳定。 200G填盘下来,填到100G似乎是撞温度墙了。 接下来测试什么?
写入量怎么换算的? 90A7换算成10进制也就37031吧, 和1157GB八杆子打不着吧。 我的牙膏厂S3500显示1322746是写了132T了吗?
求推荐个2T低温SSD,TiPLUS5000就免了,兼容性不行 TiPLUS5000我已经有了,塞机子上系统直接卡死。
致钛官方有人在贴吧吗?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forum.manjaro.org%2Ft%2Fare-there-old-kernels-available%2F111535&urlrefer=87835b97c865e59702cf129dde126dd5 似乎和ARM开发板有兼容性问题。 救一下啊。
TMD,换微动然后轨迹球寄了。 焊工不咋地。 上手拆微动。 温度上不去,焊台报错H-E。 焊枪坏了可还行,买了把新焊枪。 花了点时间终于把微动拆下来了。 夹具总是夹不稳,搞了几次。 吸锡总是失败,加了个人才搞定。 换上微动以为万事大吉。 上机发现TM换了微动的左键没反应。 拆下左键和滚轮模块用万用表测微动的触点。 好家伙,没按下微动TM也也形成通路。 怀疑是夹具搞得板层断裂,然后短路了。 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宜丽客的轨迹球是真不咋地。 其实到手后几个月里这玩意的无线就出过问题。 然后这轨迹球有时候无线还断连。 18年买的,也用了4年了。 寄了就寄了吧,多少有点忍够了。 该品鉴肯辛通的k75370了。 拇指球自打M570之后就一直没用过了。 再次品鉴吧。
三个HC550的功耗意外的高。 待机状态也贡献30多W的功耗。 一个HC550待机差不多12W。
气温21度,无散热,固态离显卡很近。TiPlus5000 47度。
本来想买个龙芯开发板玩玩 但没见有2280nvme槽的板子。 性能如果拉上来倒是不错。 二进制翻译加速能加速x86,可玩性比arm板高。 可惜又贵,产品又拉。
雷电三的线感觉有点智商税 价格差距非常大,而且从戴尔tb3线的拆解来看。 只有一头有e-marker芯片。 我买了根tb3的线和10g usb线。 感觉线是一样的硬。 10g线也是100W。 那应该也有e-marker芯片,那线芯一样粗,但tb3线卖70,10g只卖20。 差价好大呢。
Win的启动感觉就比较莫名其妙。 基本上是从SATA盘切换到NVME盘。 然后克隆系统后 INACCESSIBLE BOOT DEVICE 我寻思这系统以前就装过PM981a,不存在没驱动的问题。 修了引导,搞了些七里八里的东西。 然后我把原先的SATA驱动用DISM++删掉。 这系统就能启动了。 真是十足的**系统。 INACCESSIBLE BOOT DEVICE 这种**报错有什么用嘛? 你不如直接打印日志。 win的日志更**? 那没事了。
USB4还和TB3一样只有22G带宽吗? 默认为DP预留一半带宽挺**的。
如果阿修罗王的三连城和印度神话大系的三相神高度绑定。 那三连城本身作为大仪式或者大阵法本身,那不是强度拉满? 三连城是只有湿婆才能击破。 三相神存在的本身就是为了维护正法。 阿修罗王通过苦修获得了梵天的赐福,内容为“让他建造只有湿婆才能击破的城” 最终要和三相神比叠盒子吗? 这么看来被赐福的英雄与魔王含金量都非常高啊。
温度低点的nvme ssd有吗? 装笔记本里。 也许无风。
b550 agesa有问题,去哪反馈? 华硕那边说是这部分东西在ageas里,他们动不了。 那么问题来了。 去哪反馈?
金百达的pm981a,买了有点后悔了。 这玩意本来是要装在开发板上的。 结果昨天一试,好家伙。 400MB/s。 rk3399似乎就是这么弱。 关键是这散热条件几乎等于笔记本。 爆热。
qlc的商用进度怎么捞吗? 数据中心产品也少,消费级也少,移动端只是听说恺侠的ufs要上qlc。 笔记本OEM都算是大头了,但属于是恶评如潮,有些笔记本又回去用TLC了。 其余的新颗粒都是开成tlc模式在用。 qlc的商业前途这么烂吗?
m.2口支持sata和pci-e两种总线,转u.2后也支持吗? u.2接口本身就支持sata接口和u.2接口的盘。 那可以这么搞啰?
金百达的这个SMART正常吗?
看了翼王的那个开盖5900x然后用定制水冷头直触的方案。 降了十多度,可以啊。 拿再找颗大雕,不是能上全核5g或者5.1? 如果AMD再用那套die上微水道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温度再下20-30度估计不成问题。
从致钛的新品参数上看,他们似乎对自己的颗粒非常自信。 全盘slc,足容,前者加剧写入放大,后者会导致坏块时缺少可替换的备用块。 属于是把颗粒玩明白了,毕竟长储的颗粒强就强在可靠性。 用可靠性换性能,这温控也放开手脚了。 玩明白了,期待新品的可靠性测试。
5800X怎么降低待机功耗。 60W,有点高。
Optane DIMM在ZFS的上应用挺尴尬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aijishu.com%2Fa%2F1060000000164107&urlrefer=dedee2749b1bb94ef44bec2c6ce4105f “异步写对比结果被我略过了,因为只有同步写才考验ZIL。上图中列出了Ubuntu Linux和内核版本、OpenZFS用的是0.8.3,以及fio测试的参数。 除了SSD ZIL相比单纯HDD同步写的重要性能价值之外,我想说另一点是128K 64进程顺序写带宽,NVMe SSD和NVMeOptane都达到1300MB/s,而Optane DIMM只有974MB/s。 这一点并不意外,其实在我去年的文章中也写过,当前Optane持久内存(AEP)在模拟块设备时的写性能不见得总是强于SSD,而且现在更牛的Optane P5800X也发布了。“ “最后是对Optane持久内存的优势总结。MM+AD混合模式兼顾读写缓存确实可以节约ZIL SSD,不过用Optane DIMM做ARC还是比普通NVMe SSD做L2ARC要贵吧。” 以上案例都是生产环境。
致钛的128层产品啥时候有啊 该配机子了。
TNO中的热核战争爆发后,几乎是可以肯定地表没法住人了。 苏联炸水库的那个例子实际上有后续,那个水库贡献了远比周围地区高的辐射量和患癌率,辐射量基本和切尔诺贝利的苔藓皮相当,当地民众苦不堪言,苏联不在乎而已,这个放射性数据和患癌数据还是这几年里一个自费去那旅游的油管主弄到的,另外可以侧证的数据就是美国的核弹民用计划“犁头计划”几乎全部因为辐射残余过高而失败,别扯什么苏联技术更高,技术更好还能设计出RBMK这种正反馈一脚油门踩到底,除了经济没有任何优点然后扬了切尔诺贝利的大杀器?别提什么人原子部部长还游过泳,内照射和接触对人体伤害完全是两个量级。 基本上除了一代胖子和小男孩因为当量小且空爆,所以辐射残余少,现代核武炸完之后基本上都会有不可忍受的残余,更别说TNO特有灭世级当量核弹核交换之后。 希望大打特打核战争的是什么成分?人都准备开坦克搞大审判无尽模式,还会在意地表能不能住人? 纯魔怔人而已。
咸鱼上18T挂4K的是什么心态? 想全身而退吗?
NAS 软路由 服务器 AIO的构建思路有点卡壳。 由于带PRO的APU属实蹲不到。 我只能选择3700X 中间PASS过的方案有服务器主板+牙膏厂消费级CPU。 性能好的功耗高没ECC,有ECC的性能垃圾。 还有就是扩展性就……(只有一条M.2 还TMx2速率) 主要还是牙膏厂没妈。 然后就是EPYC,好是很好,CPU贼贵,板子也贵,还少。 看了一眼永擎的B550和X570. 后者基本满足需求,但X570 SATA性能拉闸。 而且卖3K多还有这种缺陷就无法容忍。 B550扩展有点弱,但最大的问题是这玩意按需生产,你得去批量订购。 最后不得已放弃了IPMI,就是GRUB回滚系统必须接显示器了。IPMI能直接走网络调BIOS和GRUB。(不过仔细一想,这机子有软路由用途,那么重启时多半网络就挂了,果然是还是接显示器吧。) 总之最后还是屈从于钱的问题,用重炮手…… 散片3700X才1400主板貌似也就600左右吧。 上面PASS的方案岁随便就2000+了。 这套方案不论是功耗还是性价比都乱杀他们。 最可怕的是9400散片居然还能卖1000. 1400的散片3700X秒***好吗
900P 4K单线程性能到底如何? 为什么有些人能跑到240 有些200都跑不到?
X570芯片组的SATA性能确实拉。 盘是S3500 340G M.2 SATA G5420 H3103500X B450迫击炮 这个是CPU直出的SATA3900X X570ACE 这是芯片组的SATA可以看出H310的SATA性能好得多,相当接近测评的基准。 3500X的SATA性能也还行。 X570的SATA就拉垮了。 就很奇怪。 IOD和X570不是同一坨东西吗? 虽说SATA已经是上个时代的产物了。 估计不会再费力费钱提升性能。 但这确实挺拉的。 也说是B550 B450的SATA性能没啥问题。 用来做NAS还不会特别伤。
IF的频率抽奖,似乎是CPU PCB的锅吧。 考虑到毕竟IF总线对PCB的电气性能要求蛮高的,封装厂不太能稳定生产这种PCB也不一定。
SAS 12G是不是一般也只有SSD能吃满带宽? hdd拉满才500Mb/s 上SAS没卵用啊。 NVME来得太晚了啊。 然后我发现16年鱼竿厂的悍将240G差不多也就一块钱1G,现在靠谱固态1G最便宜还要高于5毛钱。 就离谱,以前还是用的MLC。
PM1733的IOPS甚至可以达到恐怖的1400K……但900P 这主控恐怖如斯…… 虽说是在512线程32队列深度下达到的读取性能。 作为对比,900P则只有588K的IOPS 而且带宽似乎也没吃满3.0. 可能还是主控太拉了…… 白瞎了3D XPoint这么好的4K单线程性能。 然后就是AMD PCI-E 4.0也能跑到官方的宣传上限。 某人用5950X跑成那个吊样。 建议自裁。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storagereview.com%2Freview%2Fsamsung-pm1735-ssd-review&urlrefer=2b3f1c243ec68d306ae67ff21063dba8 不过这个评测说 恺侠的CD6性能更好。 真有趣。
确实本吧NT比别的吧多
FSR的诡异用途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forum.level1techs.com%2Ft%2Fjust-a-little-update-on-lg-progress-since-b4%2F174939&urlrefer=2b72c086b257cf7c4a865aef97c82fe1 Looking Glass是一个用于GPU直通虚拟机的程序 他会把电脑的图像输出到虚拟机的一个内存块里。 然后主机在读取这个内存块里的图像,从而获得几乎无延迟的游戏体验。 于是FSR就有了一个诡异的用途。 虚拟机输出的图像可以导入到FSR中,然后由FSR输出经过处理的图像。 于是我们获得了比原生1080P更加清晰的图像。 由于是从虚拟机输出的图像,所以理论上我们获得了全局的FSR效果。 即使游戏不主动适配FSR也无所谓。 当然,我知道fsr还会工作在3d管线上。 不过这部分就需要游戏自己去适配了。
有pm1733的能不能帮忙测一下SR-IOV能不能用? 不晓得是兼容性问题,还是三爽的固件问题,我这边VF开启就报错… 服了
tno的德国应该挺容易搞到麻药的 二战时部队不是有配麻药吗?大战时为了让士兵更精神,药甚至拉满。 貌似有些部队直接耐受了,然后德国药企被命令研究新药。 这样子二战结束后怕不是人均飞行员。 国内搞禁毒,丘八怕不是直接暴动。
一些pm1733的使用经验 牙膏厂的那条m.2转u.2确实不能跑到4.0 75CM线太长了
系统分区一般搞多大? 会有个VS之类的,桌面啥的丢D盘,然后放些游戏。
1.92t的1733多少钱入会比较保险 默认全矿的话 虽然发现有些盘貌似干了1.75PB还没挂 不过他妈卖1800,还删老子评论属实**
在考虑要不要整一个3.84t的1733当系统盘 6t还是太贵了。 但是考虑到之前我也只是存了1.3t左右的冷数据。 假如冷数据全存nas。 虚拟机1t,主机1t,1.92t都完全够用了。 不过直连nas玩游戏体验如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