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没了 丢没了
局面有些控制不住了!
关注数: 18 粉丝数: 466 发帖数: 6,973 关注贴吧数: 32
橄榄核艺术奇葩 核舟:是专门用橄榄果核雕刻成画船和小舟的民间工艺品,起源于古代,兴盛于明清时期,表明古代工艺的高超境界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核雕技艺中微雕的一种。   明朝有个特殊技艺的人叫王叔远 ,他能够将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具、人物,甚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都能按照这木头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各自具备各自的情态。王叔远就是一位雕刻核舟 的艺术高手,他雕刻的“苏轼游赤壁”核舟,后被散文家魏学洢 写成《核舟记 》一文,生动的描述了这件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品。其中有“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等语句,可以看出核舟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今天的核舟继承前人精湛的传统技艺 ,同时融入了新时代的内容和技法,把这一古老而又神奇的民间艺术 推向又一个高峰。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核舟表现的多是古代人物,核舟“南湖红船 ”把写真肖像人物引入核舟创作中,写实刻画了党的一大代表,展现了“日出东方、开天辟地”的伟大创举,当为别开生面,既是古为今用,也是推陈出新,使古老的核舟艺术赋予了新的内涵。河北省秦皇岛市的省级工艺美术 杨洪武核舟《南湖红船》 大师杨洪武 ,用5个多月的时间精心刻制了一枚题为“南湖红船”的核舟作品。该核舟选用上好橄榄 核为原料,以嘉兴南湖 画舫为原型,细致入微的刻画了参加党的一大代表们,在画舫上创建中国共产党 的历史瞬间。整个“南湖红船”共刻核舟2、人物12人、小窗10扇、舱室4、壶2、杯皿2、书籍文件5、橹、炉、小桌各1、链环1条、文字128字,此外12人中有5人还佩带了眼镜,均都一一俱足。 核舟《南湖红船》,橄榄核材质,杨洪武先生于2006年6月创作完成,2009年3月12日捐赠中国航海博物馆 。据了解,中国航海博物馆 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家国家级航海博物馆,位于上海南汇区东海大桥 桥堍、临港新城 主城区。据悉,杨洪武此次捐赠的核舟除《南湖红船》外,还包括《天后娘娘 》、《郑成功思念故乡》两件橄榄核舟作品。
首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