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梦安乐 夜梦安乐
关注数: 0 粉丝数: 15 发帖数: 246 关注贴吧数: 2
上海: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以慈善活动纪念人生 作者:记者 文章来源:重庆佛教在线 点击数:54 更新时间:2006-12-30       重庆佛教在线12月7日消息  据新华网报道:(记者叶锋)日前,家住上海虹口区东大名路的陈旦旦在7岁生日那天,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上海慈善基金会捐出了200元钱,“送给西部地区贫穷的同龄人”。这是旦旦连续第7年在生日捐款。过去被人视为“精明、小气”的上海人中,正有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选择以慈善活动来纪念人生中那些重要的日子。   不买礼物,不开“派对”,7年来,“捐款”已成为父母为旦旦庆祝生日最主要的方式。母亲张女士介绍,家里收入不高,每次捐钱也不多,但孩子会记得:自己拥有今天的生活是一种幸福,而这个世界上依然有许多孩子缺吃少穿,需要别人的帮助。张女士说,旦旦从来不抱怨生日过得那样“平静”,相反小家伙每次在电视上看到我国中西部地区那些贫困的孩子时,她都会意识到自己是在帮助他们。   2005年5月20日,是上海市民樊明罡和王颖的大喜之日。这一天,身披婚纱的新娘在新郎陪同下,将1000元婆婆送给她的“见面礼金”送到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新郎说,新娘小时候曾受人帮助,一直希望长大了也能助人。   还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海企业家,这两年已为上海慈善事业捐款25万元。尤其是在去世的妻子忌日这一天,他一定会来捐款资助贫困生。他说,这些钱款是他和妻子共同积累的财富,妻子去世了,他就用捐款这种特别的方式纪念妻子,“如果她活着,一定会非常高兴地跟我一起从事慈善活动”。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慈善热线”负责人刘虹美介绍说,如今,慈善基金会每月大约收到5万到6万元来自普通市民的捐款,而且很多人会选择在生日、结婚纪念日甚至亲人忌日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前来捐款。   9月底,在一次“收集心愿密码卡”的活动中,近2000名上海市民在悬挂在广场、商场等公共场合的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心愿:“我希望能创建一个幼童基金会,使患病的儿童早日有钱治病”“我希望能去云南教小朋友读书”“我希望用我的工资为世界多添一点绿色”……一种兼济众生的“大爱”,正在这个城市悄悄生长。 文章录入:法敬 责任编辑:法敬
许基仁:没有“欧运会”,为何要有亚运会? 2006年12月10日 21:16:11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新华网多哈12月10日电 (记者许基仁)世界上不乏综合性运动会,按地理划分有亚运会、全非运动会、泛美运动会、亚非运动会,按政治历史因素分类的有英联邦运动会,甚至还有按语言作为纽带的综合性运动会如葡语系运动会。在亚洲,还可以拆分为东亚运动会、西亚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这些运动会现在都活得滋润,不像有些运动会由于时运不济,或英年早逝,或幼年夭折,如友好运动会和太平洋运动会,现在只能活在记忆中。 唯独欧洲没有洲际性运动会,所谓的“欧运会”是一个生造词,在GOOGLE里大概找不到。 欧洲人对“欧运会”不感兴趣,原因诸多,比如欧洲国家间来往比较方便,易于举办各类比赛,联赛制度也比较健全,但恐怕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奥运会。 奥运会当然不属于欧洲,但早期的奥运会欧化、西方化色彩非常浓烈。奥运会不仅是欧洲人所创,而且几乎为欧美人量身定做。其项目进进出出,但不脱离欧美人的流行项目,直到现在奥运会的击剑比赛,裁判语言仍为法语。奥运会办来办去,不离大西洋两岸,金牌也基本挂在欧美选手的胸前。可以说,前半辈子的奥运会堪称“欧美运动会”,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和标志。既然有此,欧洲人也没有必要再重复办一个“欧洲运动会”。 但是,奥运会所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和理念吻合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五环旗逐渐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旗帜,在最近二三十年里,奥运会的非西方化倾向有加速的态势。一些被东方文化锻造出来或者是东方人擅长的项目如柔道、跆拳道、乒乓球、羽毛球昂首进入奥运殿堂,中国队在奥运会金牌战中四年一跃,刘翔、北岛康介更是在西方人的世袭领地上超凡入圣,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也是众望所归。 正是当初奥运会离亚洲太远,所以亚洲人才需要设立一个离我们更近的亚运会,需要一个能交流亚洲人流行项目的舞台。通过这个舞台,亚洲人学习、融入乃至超越西方的强项;同时也把柔道、羽毛球等东方项目的魅力扬播到全世界。在亚洲人进军奥林匹克舞台的历程中,亚运会功不可没。它是亚洲体育由弱到强的功臣和见证,是亚洲选手扬威奥运会的跳板和摇篮。没有亚运会,奥运会的全球化进程会慢得多。 半个多世纪来,亚运会之所以能生存乃至兴旺,其核心正在于坚持了东方文化的特色,没有从一开始就定位于一个“亚洲奥运会”,没有像我们的全运会那样与“奥运会全面接轨”而放弃自己的特色,因此当年亚运会上的非奥项目柔道、羽毛球等才能最终跻身奥运殿堂。否则,现在的奥运会仍是一个西方化而不是全球化的奥运会。(完)
专家辟谣:明年不是“金猪年”而是“土猪年” 2006年12月22日 10:41:21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 新华网天津12月21日专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目前,在社会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2007年是60年不遇的“金猪年”,为此很多适龄青年都争相孕育“金猪仔”。但有关专家指出,按照传统历法排行,明年不是“金猪年”,而是“土猪年”。 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在60年当中,只有一个“金猪年”,上一个“金猪年”在1971年的“辛亥年”,下一个“金猪年”在2031年的“辛亥年”。而即将来临的农历“猪”年是“丁亥年”,这一年出生的人属于“土猪”。 赵之珩介绍说,我国古代历法是用干支纪年,到了南北朝时期,找了12种动物,把12个地支一一贴上了标签,叫做“十二生肖”。“干支纪年”又和“五行”相通。所谓“五行”指的是天上的5颗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古代天文学家制定了“六十甲子别五行图”,使每一年对应一颗行星,60年一循环。如“甲子”“乙丑”对应金星,这两年出生的人属于“金鼠”“金牛”。 这样推算下来1971年的农历年份为辛亥,出生的人为“金猪”;1983年的农历年份为癸亥,出生的人为“水猪”;1995年的农历年份逢乙亥,出生的人为“火猪”;2007年的农历年份逢丁亥,出生的人为“土猪”;2019年的农历年份逢己亥,出生的人为“木猪”;2031年的农历年份又逢丁亥,出生的人属“金猪”。 赵之珩说,民间传说“金猪娃”的命运会一生幸福、长命百岁,这纯粹是一种迷信。况且金星上的物质成分与地球差不多,并没有大量的黄金,“金星”并不代表“财富”。
如何排除身毒 外在清洁 皮肤是排毒的主要器官,属肺经,因为肺和大肠互为表里,所以皮肤能反映出大肠的健康和清洁状况。大肠清洁之后,皮肤自然透明有光泽。皮肤出现毛病,显示身体正在排除肺和大肠所无法排除的毒素。不仅是皮肤,我们的「气场」也需要加以清洁。以下是各种清洁身体的方法: 干刷皮肤 用天然刷子或丝瓜刷皮肤,它能去除死细胞,刺激血液循环。干刷后的皮肤可以直接淋浴,不必使用肥皂。刷时朝大肠方向刷。 热冷淋浴 这是种相当刺激的淋浴法。它可增加我们的血液循环和对冷的抵抗力。作法是:先开热水淋浴二至三分钟,然后改为三○秒钟冷水,一共重复三次。第一次转为冷水时,将热水慢慢关掉,水由热转温再转凉。要保持身体的热度不散失,可将双手交叉压在腋下,脚不停地跳动。这是加州吴永志医师所介绍,据他说一星期后,不再怕冷。 清洁「气场」的淋浴 留在我们身体气场(Aura)上的污染比较难辨认。多半是由于负面的情绪所造成,如生气、恐惧、忧愁与焦虑等。我们可以在淋浴时,借着颜色观想法来将它们清除。观想青蓝色的水淋在身上,把气场的污染冲走。 醋澡 醋澡也是一种清洁气场的方法。用一杯苹果醋(Apple Cider Vinegar)加入半盆的洗澡水中,泡二十分钟。 泻盐澡 澡盆内放三至四磅泻盐(Epsom Salt),泡二十分钟。这有助于将体内毒素从皮肤排出。 海盐和苏打澡 这有益于去除体内放射线。乘坐飞机或是做放射治疗后,可以在热水中,混合一磅海盐(Sea Salt)和一磅苏打粉(Baking Soda),泡二十分钟。接受放射治疗者,可以每星期泡一次,持续几个月。
失眠、生物电和橡皮鞋底   Dr. John Christopher,一位美国草药老医师,生前提到以下的实例:有位失眠多年的老先生,每晚在房间里来回走动,造成家人的不安,他的儿子无意间听到Dr. Christopher 的演讲,强调我们每天一定要和土地接触,体内才不会积静电,他带着父亲到草地上光脚走了十分钟,第二天早上,家人发现老先生沈睡了一晚,叫唤他以后才醒来。   据说日本小孩子的鞋子规定不准用橡皮鞋底,是不合法的。橡皮或人造皮不会导电,穿著这类鞋子就是与地球绝缘,无形中会引起身体的很多不适,包括失眠。   人造有机化学产品目前已有一千万种以上,这些产品遍布衣食住行,以穿在脚上的鞋子来说,市面上百分之九十以上所供应的都是人造鞋底,这与传统的草鞋、布鞋、木鞋甚至于皮鞋最大的不同是——不导电。   人体是个生物电磁场,我们生活在大自然的大电磁场中,一旦大自然的平衡更改或被阻挡,身心会引起病态。想想城市里满地柏油路,柏油也是不导电的物质,再加上乘坐橡皮轮胎的车子,现代人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时在「绝缘体」世界生活,它所造成的问题很值得去探讨。因此每天最好要在草地、土地、石子地或海滩上光脚,或穿著布底、皮底鞋子走走,有病的人尤其要多多和大自然亲近,而且是在不穿橡皮鞋底的条件下。
阻碍中国古代文明的7大事件   第一件 秦始皇的焚书事件   秦始皇一扫六合,统一了中国,又作了废分封,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有利于文明发展的措施,《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可是不久就发生了使文明倒退的“焚书”事件。历史上说秦始皇焚书总是和坑儒一起说的。不过从现代眼光看,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坑儒事件只是封建社会中君王残酷镇压政敌所常见的手法,而且被害的儒生,方士据说只有四百六十人,比起后来几个朝代的文字狱来说还差的远。但“焚书”事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反作用。   据说在公元前213年,当时有个儒家的学者在宴会上批评秦始皇设郡县的做法,一些儒生也不断议论对秦始皇的政策不满。丞相李斯是恐怕这些反对他的人危害国家统治或者是自己的地位,提出了焚书的建议:   史书除《秦纪》以外,六国史书一律烧掉;《诗》、《书》、百家语除博士官收藏的以外,其他人藏书都集中到郡,由郡守、尉监督烧掉;医药、卜筮、种树等书不在禁列;   于是在全国各地都燃起了烧书简的熊熊大火,过去东周时期几百年逐步累积起来的诸子百家学说成果就这样毁于一旦,很多就此失传。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仅仅是这些学术成就的损失。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非常有利于各类学说的发展,是我国古代学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正是在中国自行发展出现西方近代科学的前提,如果不是这次焚书事件,百家争鸣能够继续,很有可能在不久的时代里,在中国就能有人喊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样的豪言,使中国出现培根这样的哲学家,并出现现代实验科学。   可惜的是从此几千年,直到现在也再也没有如此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了。因此此后的中国学术研究都只是在先贤的基础上发展巩固,很少出现什么新的学术思想。   因此中国的科学和文明走上了一条独特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