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璇玑权衡阳摇
枢璇玑权衡阳摇
虽然喜欢天文,地理,生物,地质,军事,建筑,自然,但样样都只知浅表,实际什么都不知的咸鱼一条,还请兴趣一致的大佬们多多指教
关注数: 63
粉丝数: 163
发帖数: 4,554
关注贴吧数: 248
202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 2021 年 10 月 4 日北京时间 17 时 30 分许,美国生理学家 David Julius 和 美国分子生物学家 Ardem Patapoutian 因发现温度和触觉受体获得 202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20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率先公布,由科学家 Harvey J . Alter ,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 Ric 共同获得,获奖理由是因发现丙型肝炎病毒
Cell子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六亿年前的化石揭开动物起源之谜 动物(特指后生动物,即包括最简单的海绵动物到最复杂的脊椎动物在内的所有多细胞动物)无疑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 作为动物界的成员,人们对动物究竟是何时并如何起源的抱有天然的好奇心,但直到今天,这仍然是演化生物学领域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难题。 现代动物界包括三十多个动物门类,已有研究表明它们拥有一个距今大约7亿多年的共同祖先。这一共同祖先由多细胞组成,而且细胞有功能分化,它是由更古老的单细胞祖先演化而来。然而,动物单细胞祖先是何时以及如何演化成多细胞祖先的呢?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确凿的答案。
切莫去盗图,盗图必被捉 这次长三角星空大会摄影大赛三等奖被爆出为盗南宁吴振的图参赛。在被指出后当事人并没有积极采取认错态度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最后爆出其所盗图片不止这一张,之前其用于宣传的图片包括月亮王子的火星等,且有将zwo设备商标抹去成为自己出品的设备等问题。最终其参赛作品获奖资格被撤销,这里告诫下大家请勿因为一时兴起而去盗图,无论是用作比赛还是商业用途都违反了版权法规。如果是转载希望大家可以规范转载,包括通知原作者获得其允许,保留原作者水印,注明出处等。这几年盗图事件层出不穷,盗图者也基本受到了相应的处罚,有的再也无法在圈内活跃了,希望大家不要因为盗图毁了兴趣甚至专业的前途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刚刚揭晓!授予William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刚刚揭晓! 授予William G. Kaelin Jr, Sir Peter J. Ratcliffe和 Gregg L. Semenza,他们发现了细胞是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的
千与千寻设定图集
IMICRO 中国科大 显微摄影比赛 作品搬运专楼 于本月参加科大的科技周活动,在现场拍了些科大(主办)的显微摄影比赛展的图片,专开此楼搬运参赛作品,并有文字介绍。侵删。 下面的三张图分别为本次活动纪念章、 在小鼠脑内注射具有逆行跨级功能的缺陷型RV,在皮层处观察到追踪信号。被RV感染的皮层椎体神经元显现了完整的胞体、轴突和树突,犹如一片深深扎根于地下枝繁叶茂的大树。它们互相交错投射,完成神经系统内复杂的信息传递、 结直肠癌患者肠组织切片KRAS与β-cadherin指标的免疫荧光共定位,探索KRAS介导的肠癌与转移之间的分子机制。中间为单个细胞的放大,如璀璨星河中的地球,便取名为“流浪地球”,寓意科研领域的希望。
经常会有人问笄蛭涡虫这种动物,今天就来详细地介绍一下它。笄蛭 经常会有人问笄蛭涡虫这种动物,今天就来详细地介绍一下它。 笄蛭涡虫属于动物界扁平动物门涡虫纲笄蛭科(Bipalium)。首先简单说下扁平动物,这个门的动物身体两侧对称,通过身体中轴可以切分为两个相同的部分。出现了中胚层,形成复杂肌肉增强了运动能力。但是在消化系统上仍然保留着腔肠动物有口无肛的特点,而消化管出现了分支(除寄生虫类消化系统退化而绦虫纲消化系统完全消失)。 涡虫纲作为扁平动物门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身体柔软扁平,头部各侧有一耳突,有感觉功能,所以看起来头部箭头或铲形,很有特点。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的眼点,腹面近中部有一对口,生殖孔在身体后方一点。在腹面密布纤毛有利于运动。并没有专门的循环及呼吸系统,靠皮肤进行呼吸。为原肾管型排泄系统和梯形神经系统。(下图中的结构图为三角涡虫)
【博物】毛头鬼伞,美味or危险? 之前吧友问过这样的一种蘑菇,它那菌盖向下抱住菌杆,菌盖上布满了毛状的鳞片,其实看到这些毛状的鳞片算是它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它就是毛头鬼伞。毛头鬼伞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并不熟悉,听起来也很有邪恶感,但是它实际还有个俗名,叫做鸡腿菇。关于鸡腿菇大家都比较熟悉,是种很鲜美的真菌,我也喜欢吃,但是关于鸡腿菇其实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了解的,如果大意的话严重甚至会致命。毛头鬼伞春季至秋季时经常生长在潮湿阴暗的地方,田间,林下,路边。较早时菌盖约呈圆柱状,向下包裹住部分菌杆(看下面的剖面图,像不像鸡腿?),并有菌环(很多时候是毒蘑菇的特征)。在生长的过程中会逐渐展开,到最后菌盖从边缘开始变为黑色的液体滴落,以此方式来传播孢子,看起来十分有邪恶感,和它的名字倒是很配了。而在这时它就很有毒性了,可千万不要吃这样的毛头鬼伞了。另外鸡腿菇虽然美味但是千万不要饮酒时一起食用,因为它含有鬼伞素,会阻碍乙醛脱氢酶的运作,导致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在体内聚集,从而产生双硫仑样反应 。只要喝少量的酒就会产生醉酒效果,如果饮酒量大的话甚至会导致死亡,所以可不要在吃鸡腿菇的时候饮酒。虽然这么看上去毛头鬼伞似乎全身都有着邪恶的气息,但是它是十分鲜美口感又很好的大型真菌,其营养价值也十分之高,只要吃未完全成熟的菌体,并不喝酒就不会有事的,还是好好享受它的美味吧。 ——博物吧同步推送,爱生物,爱自然,爱博物
发下今年卷子
【博物】蚊母树简介 最近看到吧里有人做关于蚊母叶表面虫瘿的观察实验,感觉非常好,正好我之前出去实习也看到了这种树,就简介一下。蚊母树是金缕梅科蚊母树属的常绿灌木或中乔木,叶子是近似椭圆形的(前端有时略尖),较老的枝干基本比较光滑(无鳞垢)。花是红色的总状花序(下面花的图是网上搜的),花期3-4月。蒴果卵圆形,表面有很多星状毛(这里说一下星状毛,在植物的某些表面几根毛在同一中心排列组成一种星状的毛,摸上去很毛糙的感觉),果期8-10月。 很多人会觉得看了上面的话基本没多少作用,没错,我觉得它也没有特别大的辨识特征,那么重点来了,它有个巨大的辨识特征就是它的叶片表面会密布虫瘿,什么是虫瘿?虫瘿是比如蚜虫这种虫子在叶片上取食或产卵刺激导致叶片在虫子周围隆起并将其包埋在内的情况。这时叶片表面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红红绿绿的“疙瘩”。前段时间去公园看到这种树,还是很奇特的,拍了几张渣照。这种树一般还是用作优质的隔离树种所用,我感觉要是一般人知道这上面全是虫卵虫子的话还是不太会和它们接近吧。但吧里还有人把叶子摘下来专门去观察,用显微镜观察虫子虫瘿的结构,也是感觉十分不错的,让我们近距离了解了一波,必须支持。 ——————博物吧同步推送,爱博物,爱自然,爱生物。
乌黑的小盗龙 这些如图一就是传说中的黑素体,黑素体的作用便是复原动物原本体色,在无黑素体时,复原体色全凭对环境适应猜测合理推断,以小盗龙为例,原本的体色复原会猜想它如同金刚鹦鹉一样五色斑斓,然而通过观察化石中残存黑素体排列,我们发现并非如此,小盗龙如同乌鸦一般全黑。(感谢中国地大的沙龙提供图一)
【博物】原始的贝类——石鳖 之前吧里有人问过石鳖是什么,今天就顺带科普一下吧。 石鳖是多板纲中原始类型的贝类,它的身体一般很小,中国常见的种类长度约2-3厘米。 它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水域,中国沿海还是较为多见的。它长得还是很有特点的,很多人会很好奇海边一些岩石上吸的一些椭圆形有规则的壳板是什么,其实很有可能是石鳖。石鳖之所以可以强力吸附在岩石上还是和它的身体结构有关的,它的背面是由八块壳板组合而成的卵圆形贝壳,其上有感光用的微小眼睛,但不能成像。腹面的足相当发达,看起来十分平整宽大,这让人可以想到鲍鱼,而鲍鱼实际是腹足纲的,石鳖是多板纲的,并不可混淆。但它们都可以吸附在岩石上,这是因为其腹面的足很光滑宽大,将足面的空气抽干后形成一个整密的真空环境就可以强力吸附在岩石上了。在它的壳四周有外套膜,一般是深绿色的。靠舌齿刮下岩石表面的藻类进食。石鳖虽然相貌平平,但它是贝类中较为原始的类型。附上一些图和构造图,下次看到它不要惊讶它是什么了。 ——————博物吧同步推送,爱博物,爱自然,爱生物
兔狲——荒漠之灵 前一段时间,这种生物可以说有一点火,很多人因为它们外表的“呆萌”而想养它们。可能很多人认为它们和猫差不多,不错,它们是猫科动物,但实际却算是十分珍稀的一种猫科动物。它们生活在荒漠,沙漠,戈壁等一般人类认为很荒芜的地方,一般会在岩洞内居住,以荒漠上的鼠,兔,鸡等为食,身被一身沙黄色和灰色长毛,可以抵御一定寒冷,和人类的生活罕有交集,而想要养它们的人可不要被它们的外表迷惑了,它是一种比较凶残的猎食性动物,远不是家猫可以比的,而且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千万不要想着去养它们!近期在新龙县发现有兔狲的活动是十分让人振奋的,但愿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这些自然的生灵和它们的栖息地,和它们一起分享美好的自然环境。
今天五一放假,就做个调查吧,虽然这是博物吧,但博物和中国国家地理毕竟也很近的。问一下大家在中国国家地理涨价到30元后是否还会去继续订或买? 我个人是在涨价后想买(毕竟18年1.2月也是广西专辑)但是由于价格原因实在无法再买下去了
关于鸟类的脖子 经常有人会惊叹于一些鸟类的脖子可以超广角旋转,担心它们的脖子会被扭断,实际上这是以人类的角度看问题了,正如上次提到了戴胜180度回头那张照片和这张猴面鸮的惊人头部旋转,我们很小都听过猫头鹰的头部可以180度旋转,却总是认为看起来它的脖子很短,所以这是几乎不可能的,猫头鹰虽然看起来脖子短实际是因为它们的颈部羽毛非常长,实际它们有14节颈椎,人只有7块,而我们可以90度转动脖子它们比我们多出一倍的颈椎又为何不可以180度旋转脖子呢(这只是个类比,实际不可以这样认为颈椎数和脖子转动角度有必然联系,正如蜥脚类恐龙的颈椎数往往很多,但不能转动很大),同理,可以看看企鹅的骨架图,企鹅的颈椎数同样也很惊人,但我们经常以为它们没有脖子,是因为皮下脂肪肥厚的原因。
博物君的儿子——戴胜 吧里经常会有人问如图的这种鸟是什么,其实觉得很可能是故意的,比较了解博物君的可能都知道这个梗,那么戴胜到底有什么特点呢,实际主要特点可以从图中看出,细长的喙,棕黄的羽毛和黑白相间的纹路以及比较显眼的羽冠等等。戴胜算是分布比较广的一种鸟类,以我见过的看胆子还是比较小的,喜欢在树下活动觅食。它们在繁殖期一般会在树洞里筑巢孵卵,一对亲鸟共同抚育幼鸟。有人会觉得它们的巢很臭也让它们身上都带有臭味所以也被叫做臭姑姑,其实它们是很负责的亲鸟,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 (感谢安徽观鸟会和荒野公学的图片)
黄鹂的生活照 大家从小就背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但是黄鹂究竟长什么样呢,今天发几张来自安徽观鸟会夏老师的美图,让我们近距离观察黄鹂的“私生活”吧。 黄鹂属雀形目黄鹂科鸟类,体羽多为黄黑色组合十分艳丽,在中国以黑枕黄鹂最为多见。
有参加全国天文社团发展论坛的发 有参加全国天文社团发展论坛的发下帖子吧,本次论坛可是在湖北武汉举办的,湖北的爱好者们,有在现场的吗?
2017年3月《博物》 三月的杂志终于到了,本次杂志的主题是博物画,特别策划介绍了几百年来人类研究博物学时所作的博物画,话不多说,附上本期封面和目录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