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yllx greyllx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3 粉丝数: 58 发帖数: 403 关注贴吧数: 9
DIY换胎流程,供大家参考。累的一逼。 今天早上无意间检查后轮,发现又有补胎液渗出,想想后轮已经有6根辣条了,再加也没必要了,公里数也将近1万5千公里。于是决定下午换胎。我3月份买的胎终于要转正了。3月份连续后轮中钉子。原厂胎还是有点软。于是选择了这款硬胎。损失抓地力。工具主要的就是这些了。一个T型长套筒,一个活动扳手,2根撬棒。露出一截的白色盖子是轮胎膏。还有一些后续会提到。拆装后轮还是简单的。卸下排气管,用撬棒固定后轮用活动扳手拆下后轮就好了。顺便检查一下后刹车片厚度,然后轴承花键上抹点黄油。黄油还是可以准备点,很便宜的东西。拆拆拆。这是我第一次拆后轮,反正轮毂是撬的一塌糊涂了。别指望什么包起来保护轮毂,轮胎都撬不下来哪有心情管是不是弄花轮毂。反正我是吃奶的劲用掉了。轮胎里还有补胎液,喷的到处都是。糊糊状的补胎液。轮胎里的补胎液。还有无数的辣条残骸。可怜的后胎。很多人都道听途说补胎液腐蚀轮毂。我不知道补胎液是不是腐蚀别人的轮毂,反正没有腐蚀我的轮毂。这东西溶于水,自来水一冲就干干净净了。但是这东西肯定有腐蚀性,至少我手碰到的地方有不舒服的感觉,水冲掉后就没事了。如果以后我的轮胎又扎钉,那就妥妥的补胎液加辣条双保护。3.5的胎果然要比90-90的要大一圈。但是胎面明显弧度小很多,相信新胎的操控性肯定没有原厂胎好。压弯角度也不如原厂胎。开的时候我得重新适应一下。安装新胎又是一场恶战,轮毂的划痕就不要再提了。比补胎液造成的腐蚀凶多了。然后用打气筒打气。我朋友说打气筒打不进,得用气泵,那是他不知道秘密武器,就是轮胎膏。刷上轮胎膏,密封性好得很。打气筒就能充上气。大家发现没。轮胎装反了。我装之前还看过的。 我是装上车子,装上排气管,外面溜了一圈才注意到轮胎装反了。崩溃啊。那能怎么办,只能再拆装一遍了。 后来回忆,可能是安装的时候,有抱起来缠斗的情节,轮胎不知不觉换了个方向,然后就装进轮毂了。可以脑补一下武松打虎,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只有一面有轮胎方向标记。唉。中招。不过新胎倒是非常好剥。 后来就装上啦。照片也没拍了。大致就是这么个流程。 补充一下之前没提到的工具。气门芯扳手要的,垫子也需要一个。要不然轮毂也压花,人也弄的一团糟。其他就是纸巾抹布手套啥的。最好再弄个电风扇对着吹。这活运动量等于上了个健身房。 真诚告诫各位围观群众,找个师傅弄吧。可以自己拆下后轮送去换胎。 我这是纯属没干过所以有新鲜感。现在干过了,下次不是万不得已我是不要弄了。
还嫌东盟产的川崎、本田贵?摩托零关税遭投诉,或有变 近年来,得益于东盟自贸区零关税的政策,泰国、印度尼西亚地区的本田、川崎、雅马哈、杜卡迪等大排量摩托车,得以零关税的方式,进入国内销售。▲川崎 NINJA 250 这样的政策也让国内的摩托车爱好者能以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享受到大排量摩托车所带来的乐趣。 当然,很多小伙伴肯定会反驳小编,即便是零关税,但这些大排量摩托车在国内的售价,可是一点都不“便宜”啊!! 没办法,毕竟大排量摩托车利润高,而且市场规模小,企业运营成本高。不过,小编要告诉大家一个“不太好”的消息,这样的零关税摩托车的政策,有可能会被取消。 1月24日,在商务部国际司组织召开的中国-东盟自贸区(简称CAFTA)摩托车关税问题的专题座谈会上,大长江集团、力帆集团、宗申集团等国内摩托车企业集体对东盟摩托车零关税政策提出了申诉。 摩托车商会秘书长张洪波还向国际司详细介绍了国内摩托车行业的情况、面临的困难和CAFTA协定对摩托车行业所带来的严重影响。国际司杨司表示,会在以后的所有自贸区双边、多边谈判特别关注摩托车行业,并责成国际司与会同志认真研究该协定相关规定和细则,希望能找到突破口以减少该协定给我摩托车行业带来的不良影响。 据悉,摩托车商会将持续跟进该项工作的进展,并积极配合国际司准备相关行业材料,以期该问题能得到一定的解决。 这也意味着,未来东盟自由贸易区,摩托车零关税政策很有可能被取消(小编只是谨慎地预测,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毕竟,摩托车零关税政策对国内的摩托车企业发展大排量摩托车,确实有一定的影响。▲泰国杜卡迪工厂 但取消零关税,从价格上保护了国产摩托车品牌后,就真能为国内的摩托车市场带来更多的利好吗? 小编这就不敢苟同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取消零关税,目前在国内销售的泰产、印尼产的川崎、本田、雅马哈、杜卡迪等进口车型,销售成本将会有超过30%的提升。而最终零售价格上应该会有相应幅度变化。
300的一点心得体会,给犹豫该不该入的朋友一点参考。 肯定可以确定的就是,这车非常非常适合新手上仿赛大排量练技术。 选车篇: 当初我是在GSX250和这车之间摇摆。 外观是GSX漂亮,那个蓝色版花大家都认可。 配置是GSX高,什么双闪,电子防盗,档显,油耗啥的。 GSX是双缸,震动小。国产,车价本身便宜,配件也便宜。 300的优点:车轻,多连杆后悬,印象里HONDA就是比SUZUKI**,进口身份,指针转速表。解锁后大过GSX的动力。 300最恶心的就是发动机解体召回。NND这还算是进口车么。 现在看来,选择300应该是更加适合我的方案。. 极速我到162还能上,GSX250 130就上不了了,跟着大车队的时候GSX很容易落后到哪里都不知道。 动力输出是300直接的多,250小双缸还是温柔了点,在出弯的时候。 后悬架的区别我是个大胖子,感觉不出什么区别,但是在连续变向的时候,感觉300倾倒的速度更快,并且车子容错的度更大。 用车篇: 刚买来几百公里时有点后悔不想要这车,感觉震动大,驾驶也容易疲劳,特别是手腕大拇指那里,手麻。 后来调整了把手的角度,舒服了不少。 从95号汽油改成加98号汽油,震动也小了很多。 改了进气和ECU,我的乖乖那就像换了一台车。要知道之前我是一直后悔自己的选择的。看见我朋友开着GSX我心里那是一个悔啊。自从换了这套件,感觉这才是真正的本田出品。 现在技术也有点进步了,连续弯道感觉重心偏高,然后换了低把,对操控确实有帮助,但是手把传来的震动又大了,不过我现在手是轻轻搭着车把,问题不大。 最现在的麻烦就是脚撑角度太直,车子向右边原地倒车3次了。感觉这是设计缺陷。 现在和车友出去跑山,爽的不得了。 现在考虑换前刹喽,速度上去制动力不够了。 说排量小的可能是大直道跑的比较多或者跟着大排被虐比较惨,我喜欢进山压弯。动力目前略感不足但是够用。 如果预算足,KTM RC390更加激进。不过呢,到手也要改不少东西。 我感觉这种价位的车,出厂都差不多,但是骑士本身情况都不同,需要和车子慢慢磨合,寻找最适合的状态,有些配件就是需要改动才能适合自己。 最后:装备不能省。安全第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