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7VM6t馃惥 -
关注数: 2 粉丝数: 7 发帖数: 1,819 关注贴吧数: 2
谁拉你走向平庸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个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5人小组的比赛,赛前教练对他说,据我了解,其他4个人的实力并不如你。于是,这个运动员轻松地跑了个第一名。后来,教练又让他参加了另外一个10人小组的比赛,教练把其他人平时的成绩拿给他看,他发现别人的成绩并不如自己,他又轻松跑了个第一名。再后来,这个运动员又参加了20人小组的比赛,教练说,你只要战胜其中的一个人,你就会胜利。结果,比赛中,他紧跟着教练说的那个运动员,并在最后冲刺时,又取得了第一名。 后来,换了一个地方比赛。赛前,关于其他运动员的情况,教练并没有和他沟通过。在5人小组的比赛中,他勉强拿了个第一名;后来在10人小组的比赛中,他滑到了第二名;20人的比赛中,他的成绩就更惨了。而实际的情况是,这次各个组的其他参赛运动员与第一次的水平完全相同。 这使我想起自己上学的故事来了。在小学时,我是班里的佼佼者,觉得第一非自己莫属。升到初中后,人多了,觉得自己能考前10名就不错了,于是一旦考到了前10名,便会沾沾自喜。高中后,定的目标更低,常会安慰自己:高手这么多,已经不错了。就这样,我们一步步从优秀走向了平庸。 是的,生活中,不会永远有人告诉我们竞争对手的实力和能力。于是面对着周围越来越多的人,我们茫然不知所措,或者妄自菲薄,主动地把自己“安排”到一个较低的位置上。这也许是前进的路上许多人都要走的一条路。一个著名的企业经营家说过:一个优秀的人才,他的自信力恒久不衰。是啊,即使你曾经是一块金子,但缺乏自信心,就会让自己安然褪色为一块铁,甚至甘心堕落为一粒沙子,长久地淹没在沙土里,不被人发现。 我们原本是优秀的。只不过我们在生活中学会了享受安逸,一步一步把我们从优秀的高地上拉下来,一直拉到了平庸的位置上。平庸,是人生的一场灾难,也是人生的悲剧。只是,更多的时候,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导演了这场灾难和悲剧。
●●●●●试问闲愁都几许●●●●● 人的一辈子不可能都那么傻呵呵地乐着,忧愁和哀伤肯定少不了。而文人在这方面感觉又特别敏锐,所以古往今来都不乏关于“愁”的佳句,而我却独爱宋人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本来发愁肯定不是件好事,比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是国恨家仇,当然是愁到了骨子里;李清照流离失所时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也是愁得凄凄惨惨戚戚;贺铸的愁虽说起因是对一个苏州美女一见钟情,可相思若是苦起来也是很撩人的,但贺铸懂得收敛或是很有可能并没钟情到要死要活的地步,所以“愁”出了意境。闭上眼睛想想,在一个绵绵的雨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随便哪一处的意象都让人遐想。虽然愁是无处不在漫天飞舞,但把愁写得如此惹人爱怜,贺铸算是第一人。所以贺铸的“闲愁”可以称之为“小资之愁”,所谓的“小资之愁”就是没那么沉痛,不会触及根本,愁也愁得有情调,就像黛玉葬花。 这年头,在都市白领中犯“小资之愁”的大有人在。虽说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不管怎样,既然是白领,日子肯定不难过,神经的敏感更多是集中在一些细节方面。有时听一首歌便会伤感,看一段文字便要落泪,花谢伤春,叶落悲秋,更有甚者,愁无可愁之际却也要无端发愁。前一阵子,一个好友与我在酒吧对坐饮酒时长叹了一口气,说近来有些淡淡的忧愁。问之何故,原来是这段日子以来工作顺风顺水,志得意满之余,竟然有种目标缺失的感觉,就像冷战刚过的美国,一下子找不到对手了,所以愁啊。听罢哈哈大笑,看来这种愁才真正冠得上“闲愁”二字,当真是闲出来的,就像肝病是病中的富贵病一样,这种愁算是愁中的富贵愁。人的一生既然免不了愁,当然不希望如后主、清照那么沉痛,“小资之愁”也许恰到好处,而至于我那朋友淡淡的富贵愁却很是让人向往。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