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chwind catchwind
关注数: 8 粉丝数: 17 发帖数: 1,637 关注贴吧数: 8
好消息!遂广遂西高速公路正式启动放线埋桩   11月9日,蓬溪县正式启动遂广、遂西高速公路放线埋桩,该工作的启动为遂广、遂西高速公路蓬溪段建设拉开了帷幕。副县长邓正强与四川遂广、遂西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人员参加放线并为埋桩培土。金桥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海清及市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放线埋桩工作。   据介绍,遂宁至广安高速公路全长92.8公里,蓬溪境内长31公里,占地面积为3149.09亩。该项目起于我县金桥新区过军坝绵遂高速公路金桥互通,经我县金桥乡、高坪镇、蓬南镇等5个乡镇,项目在蓬溪县设互通式立交4座,即过军坝枢纽互通、金桥互通、三凤互通、蓬南互通和蓬南服务区1个。遂宁至西充高速公路全长65.85公里,蓬溪境内长32公里,占地面积为3371.91亩。该项目途经我县吉祥镇、回水乡、明月镇等5个乡镇,路线起于遂宁市蓬溪县吉祥镇涪山坝,顺接遂宁市规划的城市道路,随后路线上跨成南高速公路,在吉祥沿鲜家沟设置十字枢纽互通上跨绵遂高速公路,经回水在明月狮子山设明月互通,在碧山庙跨越射蓬路,赤城镇鲁家湾设置蓬溪北互通,在赤城湖区域内设置服务区1个。   据介绍,自2011年11月25日“全省十路两港”集中开工仪式举行以来,蓬溪县和四川遂广遂西公司积极协作,密切配合,为两条高速公路的顺利开工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下步将积极配合公司、乡镇开展挖沟放线、界桩埋设、实物调查、做好房屋地面附属物的清点、登记等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好新房的选址规划工作和临时用地的选址供地工作,为高速公路的全线开工作好充分准备。
蓬溪县射洪县大英县抗击洪灾!   蓬溪射洪大英抗击洪灾!   《《《《蓬溪县   现场一:   常乐镇小学被困   800余师生紧急转移   昨9月(10)日上午11时许,蓬溪消防中队接到群众报警,称常乐镇小学外的桥梁被洪水冲毁,另一条通道也被洪水淹没,学校内的800多名师生被困在了“孤岛”之上。蓬溪县消防中队迅速赶往现场处置。   当消防官兵感到现场后,立即趟过洪水,进入学校与学校一道安抚被困学生的情绪,一面寻找出路,由于被困学生太多,迫不得已,只能等洪水稍微退却后才能转移学校师生。   从11时到14时40分,洪水终于稍微退却,见此,消防官兵和学校当即组织学生从乡村道路上撤离。直至15时40分,被困的800余名师生终于成功转移。   现场二:   天福镇主街被淹   19名群众一孕妇被困   昨(10)日中午12时43分,位于蓬溪天福镇的主街道被洪水淹没,特别是主街三岔路口处的数间简陋的门面被淹尤为严重,其中的19名群众和1名孕妇被困在了三岔口门面内。凶猛的洪水形成了一条宽约150米的污水河。   消防官兵在救援中突然发现其中的一名被困女性情况有些特殊——对方是一位怀孕数月的孕妇。为了让孕妇平安“上岸”,救援人员又在周围寻找出路,并最终发现了一条较浅的通道。随后,在其丈夫和消防官兵的帮助下,孕妇平安转移。   现场三:   长乐镇饮水浑浊   消防官兵6吨清水送村民   昨(10)日19时30分左右,参与抢险救援后返回的蓬溪县消防中队途经长乐镇时又接到求助电话,称由于暴雨,导致长乐镇镇上居民无清水做饭。消防中队立即安排了一辆消防车拉载着6吨清水为居民供水。   从19时30分开始至19时50分,消防车共为150多户居民提供了干净的清水。   (宋洋 记者 贺建平)
提着幼儿摁入水中 六旬老人称搞"早教" 王铁民教幼儿游泳在水中漂浮的幼儿两个幼儿下水时都很惶恐      “不顾幼儿的哭声,提着两个幼儿的手和腿,一下把孩子摁入水中,孩子挣扎着浮起来,又一下把他按下去,而这两个孩子,大的不过17个月,小的才13个月……      昨日上午,在遂宁市蓬溪县某偏僻山乡一民房楼顶的软体支架游泳池内,来自东北的老汉王铁民,正在对孩子进行令人心惊肉跳的训练。      王铁民说,他在教婴幼儿学习“水中遇险自救泳”,这是一种“早教”训练。包括央视、新华社在内的数百家媒体曾对此进行过报道,秦皇岛市妇联和警方还向王铁民下达过《告诫通知书》,但他依然坚持。      王铁民为何来到蓬溪,当地群众对他的“早教”有什么看法?      表妹在蓬溪入川“早教”试验      王铁民说他是东北人,今年65岁,曾在部队文工团做乐队指挥,后在北京某药厂工作,“退休后,我潜心研究早期潜能教育,自主开发出‘婴幼儿水中遇险自救泳’……我的很多资料在网上都能查到,很多媒体都报道过。”      王铁民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他从事的是“婴幼儿水中遇险自救泳”训练,是一种“早教”试验。      今年2月2日,王铁民悄然入川,来到遂宁市蓬溪县某偏僻山乡,“我的表妹家在这个乡,我和老伴就选择到这个乡暂住,并在这里继续进行‘早教’试验。”      王铁民说,自己从东北到四川传授“婴幼儿水中遇险自救泳”,就是希望婴幼儿在水中遇险时,能依靠自己的游泳本领逃生,“我见过有的婴幼儿被淹死,如果他们掌握游泳本领,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了。”      王铁民在这个乡的场镇上,以800元/年的租金租了一间民房。他在楼顶建了一个直径4米的软体支架圆形游泳池。      记者在现场看见,游泳池的水大约有0.7米深,主要的训练器材是一个摇篮和一个用尼龙绳和竹竿绑成的“水床”。      幼儿按下水观者说太残忍      有了游泳池和训练器材,王铁民就开始在网上发布消息,招收学习游泳的婴幼儿。      “我不收任何学费,但只招到3个孩子,并且3个幼儿都是外省人,蓬溪本地居民不看好‘婴幼儿水中遇险自救泳’。”王铁民有些无可奈何。      3个幼儿分别来自河北、贵州,其家境都非常贫寒。王铁民给3个孩子分别取名为“金娃”(17个月大)、“水娃”(3岁)、“木娃”(13个月大)。“我不但不收他们的学费、生活费,还无偿助养他们到6岁,他们的吃、穿、住、医,我都管了。”王铁民同3个孩子的父母签订了无偿助养协议。      如此小的娃娃怎么学习游泳?王铁民边示范边介绍:把“水床”放在水里,把孩子放在“水床”上,再把“水床”往水里按,孩子出于本能向上扑腾……如此训练一天一小时,10天就会游泳了,“现在,3个娃娃都会游泳了。”      “这样的训练太残忍,我肯定不会把娃娃交给他训练!”蓬溪当地一位老乡称。      搞早教训练自称不是为钱      对婴幼儿如此训练的动机是什么?王铁民坚称,他训练婴幼儿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掌握一种自救的本领,“我根本不可能为了钱,因为我训练不但不收钱,反而倒贴钱,我们的一切开支,都来源于我和老伴的退休金。”      对一个只有1岁多一点的孩子如此训练,是不是有虐待儿童之嫌?王铁民说:“这不是虐待,是早教!以前,我对我儿子,也是这样训练的。”      王铁民说,他的小儿子“灯娃”今年16岁了,他在“灯娃”一岁时就教他学游泳。“灯娃”4岁左右横渡长江,第一次横渡长江用了一个多小时,第二次用了52分钟,“‘灯娃’还曾破吉尼斯(纪录),水中半个小时能做500多个前后翻,成为企业代言人,获广告费100多万元。”      专家说法:      强制性的驯化会导致孩子暴力倾向      王铁民的做法曾引起极大争议。早期教育专家、蒙特梭利国际学校校长孙瑞雪认为,王铁民不是在训练孩子,而是在驯化孩子,“如此强制性的驯化,孩子长大后就会出现暴力倾向。”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邹敏认为,如有利于孩子智力提高、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早期教育还是可行的,但早教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不能人为拔高。合理的早教,应遵循孩子的兴趣……王铁民的做法让人接受不了,伤害了大家的情感。      蓬溪县某乡的一位干部说,当地派出所曾查过王铁民的身份,也查清他的表妹确实生活在该乡,他教孩子游泳也没有骗钱的行为,只是人们对其教育方法有争议,所以没有制止王铁民。
关于开发蓬溪地方文化资源的构想与建议 原文见: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x0825.com%2Fforum%2Fview.asp%3Fforum_id%3D24%26view_id%3D371&urlrefer=efb37017890e03db44316d31844ebef4 蓬溪县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独具特点,异彩纷呈,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前景。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方针,必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立足自身优势,重点开发地方文化资源,提升蓬溪县在遂宁市和四川省的战略地位和形象,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经过我们的初步研究,现提出三点开发构想与建议。 一、推出一本新书,做好破题文章 大清户部尚书、蓬溪人张鹏翮之父张烺,奉康熙皇帝之命,撰写平生见闻回忆,其事载于《大清实录》。由张烺所撰写之见闻回忆——《烬余录》,共约一万余字,经蓬溪张氏宗祠刻版刊印,保存在清代和民国的《张氏族谱》之中,至今全文未见公开。《烬余录》视角特殊,记录了明末清初巴蜀社会一个特殊历史时代变迁的见闻,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 由于张氏系川中蓬溪的一个名门望族,在清代历史和巴蜀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由其所承载的名人文化、移民文化、科举文化、宗族文化、诗书画文化,内涵深厚,文脉绵延不绝,是蓬溪地方文化的一大亮点和重要组成部份。因此,作为第一步,可考虑以整理出版《烬余录》为契机,为开发蓬溪地方文化资源破题。整理出版《烬余录》,不仅为了显现存史功能,更主要的还要借题发挥,宣扬其文化资源的独特价值,挖掘出契合时代需要、推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资源与选题,以提升蓬溪县社会影响和知名度。 为此建议:(1)书名要醒目,要最大限度地吸引眼球,可考虑以《一本写给康熙皇帝看的书》为题。(2)书的内容要充实,要适应各种读者群体阅读的需要,可考虑将《烬余录》的整理、注释、考证与解读起来。(3)书的立意和出版档次要高,《烬余录》的解读与出版,旨在将一个蓬溪人、一个蓬溪望族的历史记忆,与巴蜀一个特殊时代的文明变迁和历史遭遇相连接,不仅为重新解释明清之际巴蜀社会历史提供新的史料,而且更要通过这一传播载体,为蓬溪打造巴蜀名人文化品牌造势。 二、搭建交流平台,吹响开发号角 充分利用《烬余录》出版所带来的造势效应,继续扩大其影响作用,作为第二步,建议乘势举办一次高层次、高规格的学术论坛。广邀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通过新书发布、会议座谈、现场考察、文化追踪,掀起宣传、普及蓬溪历史文化的热潮。通过举办论坛,搭建交流平台,广泛吸纳与会专家建言献策,为全面推进蓬溪县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做好铺垫,吹响蓬溪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冲锋号角。 为此建议:(1)会议主题要鲜明,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能引起相当的社会关注度,围绕一个蓬溪人记忆中的清初历史与巴蜀社会,可考虑以“明末清初的四川社会”作为论坛主题。(2)会议地点以遂宁市较为恰当。(3)会议举办单位规格高,建议以遂宁市政府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为主。(4)会议学术组织专业,会议成果丰硕,会议活动充实,会议服务周到。 三、架设开发支点,撬动园区发展 充分利用《烬余录》出版和会议举办所带来的广泛影响,乘势推动蓬溪县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作为第三步,建议以金桥经济开发区作为开发支点,通过对金桥开发区文化园区进行包装,着力将该文化园区打造为蓬溪县和遂宁市的一张新名片。深入发掘蓬溪地方文化资源,结合张氏宗族所存留的故居、宗祠、墓葬等历史文化遗迹,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形成文化产业新亮点,制定文化园区规划,并将其作为蓬溪县十二五规划的支撑项目。通过文化园区打造巴蜀名人文化品牌,使之上与与四川省旅游发展规划相衔接,下与遂宁市现有的观音故里文化、盐文化相配套,成为省市县旅游文化的新景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该项目作为蓬溪县的重大招商项目,引进有实力的开发商,以新的开发模式,对文化园区进行整体的包装和打造,实现对金桥经济开发园区的全面撬动。 为此建议:(1)树立全局观点,统一开发思路,建议将上述三步棋的开发构想纳入蓬溪县政府的战略思考之中,从整体开发出发,责成相关部门、落实专项配套经费,尽快予以启动,以免贻误时机。(2)充分认识蓬溪地方文化资源的价值,充分认识以张氏家族为指向,着力打造巴蜀名人文化品牌的重要性。建议在适当时机,邀请省上相关专家作一次讲座,为蓬溪地方文化资源开发把脉支招,开阔眼界,提供思路。(3)广开门路,内引外联,上下结合,充分利用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专家团队的智力优势,充分利用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群策群力,齐心协力予以推进。(4)文化开路,策划先行。邀请懂行的、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家团队,在对蓬溪地方历史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提炼蓬溪人文精髓,寻找文化园区的主题和灵魂,对文化园区未来发展方向和蓝图进行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文化园区产业发展的概念规划。 以上开发思路构想和具体建议,仅供县领导参考。如果贵县领导有意采纳上述建议,并邀请我们合作进行开发,我们愿意尽力配合支持。至于实现上述三步走设想中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包括相关工作计划、分工责任与经费预算等问题,容相关人员进一步落实敲定。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陈世松
有人说这18首歌你会5首,说明你老了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x0825.com%2Fforum%2Fview.asp%3Fforum_id%3D4%26view_id%3D368&urlrefer=b60f393ae9590ffed544025018e81fbe      1.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      2.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3. 我抬头,向青天,追逐流逝的岁月......      4. 苦涩的沙吹痛脸庞的感觉,像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哭泣,永远难忘记......      5.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迫激流......      6. 昨夜地,昨夜地星辰,依然闪烁......      7. 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8. 把你的心我的心穿一穿,穿一株幸运草,穿一个同心圆......      9. 我听过你的歌我的大哥哥,我明白你的心你的喜怒哀乐......      10. 朝花夕石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风雨之后......      11. 又是9月9,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      12. 啊!给我的一杯忘情水,还我一生不伤悲......      13. 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      14. 一生离不开的是你呀!啊!一生爱不完的是你呀......      15.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16. 一年有365个日出,我送你365个祝福......      17.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18.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 呵,哥全都会呀,真是老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