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翔说数码 陈翔说数码
关注数: 2 粉丝数: 23 发帖数: 245 关注贴吧数: 6
直肠癌造口术后有哪些并发症? 部分低位直肠癌因为治疗疾病的需要,或者当地医院技术不够先进的情况下,会做肠道造口手术,这也不失为一种挽救生命的方法。但是造口术除了不能控制粪便排放外,还会伴随其他一系列的直肠癌造口术后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决定造口前,请患者或其家属因悉知这些并发症,以免在做完造口后患者给患者带来过重心理压力难以接受已经后悔心理,导致愈后不佳甚至复发。下面我们来了解下直肠癌造口后都有哪些并发症。 1、肠造口缺血和坏死肠造口处缺血和坏死是由于供应造口部位肠血液循坏受到影响,在术后48小时内黏膜缺血坏死。这种情况其实直肠癌造口还不算太多,相比之下结肠癌结肠造口会更加明显,缺血坏死情况时有发生。根据造口处坏死的情况,我们一般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临床表现一般在术后一两天(24~48小时)内造口黏膜变为暗红色、紫色、苍白。黏膜失去光泽,重度情况下黏膜会完全变黑,并带有异常臭味,且部分患者会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发热、血白细胞升高等异常。轻中度情况下一般可以采取相关情况处理,重度情况下必须在急诊手术下进行重新造口。 2、造口水肿肠造口术后短期会由于创伤、刺激等原因会造成造口处黏膜轻度水肿情况,一般3到5天后会自动消退,如若未消退,可能是因为血清蛋白过低、黏膜脱垂、造口狭窄等因素引起,需进一步进行细查、诊治。 3、造口回缩回缩是造口内陷低于皮肤表层,可发生在术后早期或晚期,容易引起排泄物渗漏,导致造口周围皮肤损害,造口袋粘贴困难,增加护理难度。临床上对轻度回缩,造口的黏膜边缘尚全部可见者,可勤换造口袋,严密观察。术后早期严重回缩,造口黏膜边缘已看不到时,或由于已有局部腹膜刺激征象,应立即手术。引起回缩的原因有造口黏膜缺血性坏死,坏死黏膜脱落肠管回缩;肠管游离不充分,外翻肠管长度不够;造口处缝线固定不牢或缝线过早脱落;襻式造口支撑棒过早拔除;术后体重猛增。临床表现为造口开口平齐或低于造口周围皮肤水平;当粪便稀软时,尤其是回肠造口者,容易引起排泄物渗漏,导致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造口袋佩戴困难等。 4、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这种情况的主要表现是造口和相连接的黏膜、皮肤之间出现愈合不良、导致造口处部分或者完全分离,一般分离后常发生在术后一周内。如果是部分分离,造口底部裂开,造口肠部回缩或低于皮肤平面,此类情况多出现于造口手术未做好、患者年龄较大、糖尿病的患者。 5、造口狭窄造口狭窄是指造口缩窄或紧缩。造口直径<1.5 cm时,可诊断为造口狭窄。其发生率为10%,单腔渣口多见,狭窄在术后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引起的原因有手术时皮肤或腹壁内肌肉层开口太小;造口术后黏膜缺血、坏死、回缩皮肤黏膜分离后肉芽组织增生瘢痕收缩;局部肿瘤复发。临床表现为肠腔或造口腔的缩窄或紧缩;指诊时肠管周围组织紧缩,手指难以插入;造口狭窄时排泄物排空不畅、粪便变细、严重者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症状。 6、造口脱垂造口脱垂是指造口肠过度突出,超过3cm,长度可达数厘米至10~ 20cm。。脱垂肠段主要发生在游离度大的部位,横结肠、回肠造口脱出的机会较多,乙状结肠造口也可脱垂。单腔造口和襻式造口均可发生,襻式造口脱垂多见。近端和远端同时可发生脱垂,远端肠管脱垂更易多见。 7、造口出血造口出血发生在术后72小时内,多数是造口黏膜与皮肤连接处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出血,有时出血量较多。更换造口袋时出血,可与黏膜摩擦有关,出血量少。引起的原因有血管未结扎或结扎线脱落;黏膜摩擦;服用抗凝药物、伴有出血性疾病时.皮肤与黏膜交界处渗血。临床表现为术后72小时内造口处出血;黏膜与皮肤交界处渗血、活动性出血;黏膜出血。
直肠癌晚期的一般会怎样转移? 恶性肿瘤疾病之所以严重,就是因为癌细胞会迅速的扩散,直肠癌疾病作为肠道性疾病当中最为严重的,在治疗以及恢复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疾病的转移,从而能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伤害。直肠癌晚期一般会有怎样的转移呢? 1、血行转移到肝转移: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可侵犯门静脉并形成瘤栓。瘤栓脱落在肝内可引起多发性转移病灶,门静脉主干癌栓阻塞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肝癌细胞侵犯肝静脉后即可进入体循环,发生肝外转移,以肺转移率最高,还可血行转移至全身各部,以肾上腺、骨、肾、脑等器官较为常见。2、淋巴道转移到肺:肺转移发生区域性扩散的肺癌晚期患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气促。由肺和心肌产生的正常组织液由胸正中的淋巴结回液。若这些淋巴结被肿瘤阻塞,这些组织液将积聚在心包内形成心包积液或积聚在胸腔内形成胸腔积液。 3、结肠转移:早期症状: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秘次数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4、血行转移到胃:胃转移发生在贲门癌累及食管下段时可出现吞咽困难。并发幽门梗阻时可有恶心呕吐,溃疡型胃癌出血时可出现呕吐或黑粪,继之出现贫血。  5、淋巴道转移到骨:会出现压迫周围软组织,可引起疼痛或功能方面的问题,良性肿瘤,亦可使骨的结构变化,承力作用变弱而发生病理性骨折(这最为常见),骨恶性肿瘤,由于它生长快,往往有肢体明显肿胀、压痛,甚至皮肤发热,血管怒张。大家在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患上直肠癌的措施,自己也应该对以后的病情和发展有所准备和预防,如果发现自己患有直肠癌的症状,那么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接受治疗,这样才能避免病情加重。
荣新奇教授关于直肠肿瘤保肛和造瘘问题十问十答 一问:男患者与女患者在直肠肿瘤保肛问题上是否有所不同? 答:男性患者骨盆偏窄,女性患者骨盆是偏宽的,所以女性患者操作比较容易,直肠松驰度比较大,保肛机会比较大,保肛的距离相比于男性也会更低一些。同样是距离肛门4cm的患者,女患者的保肛几率就要高于男性。做保肛手术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肛门括约肌能否保留的问题,如果能够保留则术后肛门可以保留功能,这和肿瘤到“齿状线”的距离有关。男性患者的肛管(齿状线到肛门的直肠,编者注)偏长而女性偏短,所以女性的齿状线是相对偏低的。这样虽然肿瘤距离肛门的距离相同,但距离齿状线的距离不同,功能性保肛的难度也就不同。患者有时候不明白这两个距离的区别,所以有时会对保肛的距离有所误解。 二问:为了明确是否可以保肛,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答:首先要检查肿瘤到肛门的距离,还要查看肿瘤的大小、分期。所以相应的检查有直肠指诊、直肠镜。判断肿瘤大小、侵犯层次、淋巴结转移情况要做核磁共振、盆腔B超以及CT。 三问:保肛手术最低可以做到多低?距离肛门多远可以保肛? 答:8cm之上基本能保肛,6-8cm大部分也能够保肛,6cm以下甚至是5cm以下也可能保肛,但最关键的是保证切缘干净,同时肿瘤分期比较早(尤其是I期患者),这样复发率就很低很低了,只要切缘干净有的时候一公分也可以保肛,最关键的是早期。 四问:根据肛门功能的不同,保肛手术分为三种。请给广大患者介绍一下什么是保肛手术? 答:广义的保肛手术指的是保留了肛门的手术,但是仅仅“保留肛门”并不意味着肛门有功能。目前学术上认为只有保留了“有功能”的肛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肛手术。对于高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肛门的功能几乎不受到影响,可以恢复到正常。 而对于低位保肛手术(肿瘤下缘距肛门7cm以下或位于直肠下1/3段的直肠癌)的患者,因为失去了直肠壶腹储存大便的功能,在大便分泌物的刺激下会总想排便,我们称之为直肠刺激症状——前切除综合征。患者常常会感到便意,甚至不受控制的排便。对于这些患者来说,虽然保留了肛门,但肛门的功能很差。所以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必须严格要求手术指征,只适合特殊病例。还有一种肛门完全没有功能的情况,比如哈特曼手术,虽然保留了肛门,但其功能已经丧失,需要在合适的位置做乙状结肠造瘘来获得排便功能。这种手术虽然广义上也叫保肛手术,但肛门对患者控制排便的功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严格的从医学角度上说,这应该是一个造瘘术或改道手术。在这里,特别强调下低位直肠癌的冷冻消融保肛疗法。低位直肠癌冷冻保肛治疗是利用对局部组织的冷冻,可控地破坏或切除 活组织的治疗方法,由于组织快速冷 冻,温度降到0°c以下,(液氮冷冻治疗是--140℃~-190℃)细胞内、外的组织液形成冰晶,细胞结构 被破坏,其后细胞脱水,膜系统的脂蛋白变性,组织发生缺血 性梗死,最终导致组织坏死。在复温过程中(温度可达 45℃),被破坏的组织蛋白质具有新的抗原特性,刺激机体的 免疫系统产生自身免疫反应。故冷冻治疗局部原发病灶时, 远隔的转移瘤的生长也可能受到抑制。该疗法既能保肛又能消瘤,还能相比一刀切方法的好处是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因此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方法。 五、问:我们通常说的距离多少厘米是距离肛门还是距离齿状线? 答:一般是指肛门,学术上叫做到肛缘的距离,也就是老百姓讲的肛门距离。齿状线一般是看不到的,需要做肠镜检查才能知道,齿状线距离在解剖学上是比较标准的。 二期保肛患者还纳时需警惕肿瘤复发 六、问:还有一些患者虽然保留了肛门,但没有做一期的吻合(一次手术即完成剩余直肠与结肠的吻合),为防止吻合口瘘还是做了改道造瘘。但以后在比较合适的机会可能还能会还纳(将造瘘的结肠重新与直肠吻合),这样的患者多吗? 答:低位保肛发生吻合口瘘的概率比较大,所以在国外会常规的做预防性造瘘。一方面是因为欧美人比较肥胖,另一方面他们的手术操作确实不如国内医生。国内发生吻合口瘘的情况较少,所以通常不做预防性造瘘。如果做了预防性造瘘肯定还需要二次手术吻合,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这种做法。所以国内通常会在出现吻合口瘘之后再做造瘘。还有一种情况会做二次手术,对于低位保肛的患者,放疗会影响吻合口的愈合能力,如果不做预防性造瘘,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会比较高,这种情况需要做预防性造瘘,然后再做二期还纳。至于还纳时机的选择,很多人认为是越早越好,但实际可能不是这样的。直肠癌最怕的就是复发问题,所以何时还纳要考虑直肠癌的复发时间。绝大部分直肠癌复发在术后两年以内,对于病变偏晚或者做了放疗的患者,建议在两年后再行还纳手术,这样对患者比较有利。如果还纳后再出现复发,就得不偿失了。 七问:哪些直肠癌患者需要做放疗呢? 答:现在世界上普遍认为局部偏晚的直肠癌要做术前同步放化疗,术前同步放化可以使患者的肿瘤缩小、降期、增加保肛率和生存率,这在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所以现在分期偏晚的患者都常规做同步放化疗。 八问:低位直肠癌的保肛会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答:所有的外科手术都有并发症,低位保肛会有保肛的并发症出现,如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如果手术操作都是很规范的情况,总体来说两种手术方式的并发症是相似的。 九问:直肠癌术后生存率与复发率大概是多少?与手术方式是否有关? 答:不同分期的直肠癌其生存率与复发率也不同,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大概在90%,III期又分为A、B、C三个亚期,III期偏晚的患者5年生存率大概是30%,偏早的患者大概在60-70%。肿瘤分期越晚复发率越高。肿瘤的复发不仅和手术方式有关,还跟治疗方式、术者的操作有关。 十问:患者很纠结:一方面保肛以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好,但是又很担心术后肿瘤会不会复发。那么保肛手术和造瘘手术应该怎样抉择呢? 答:选择手术方式非常重要,这个决定不仅仅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时间的问题。保肛不保肛的一个关键原则是切干净,切不干净的情况下绝对不要保肛。我个人的观点是:所谓的肉眼干净或显微镜下干净不等于生物学上或者分子水平上完全干净。有时检查切缘是干净,但是术后还是复发了,而且就是在吻合口复发,这说明还是有癌细胞残留,只是没查出来而已。有些切除了也一样的会复发,晚期直肠癌血液里面都是癌细胞,因此手术切除是达不到100%不复发的可能的。影响保肛的另一个因素是术后肛门功能的恢复问题。有些患者保肛术后肛门功能很差,大便控制不了,这样的生活质量也很差。现在提倡在低位保肛时做冷冻治疗,因为做冷冻治疗既能保肛又能消瘤,还能相比一刀切方法的好处是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因此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方法。同样的一刀切的方式会造成患者的生活不便,冷冻治疗复发率和切除复发率不想上下切能更好的提高患者日后生活质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