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chenrui129 lovechenrui129
关注数: 1 粉丝数: 3 发帖数: 180 关注贴吧数: 1
大头娃娃”家长要求到省级儿童医院体检,尚未商讨赔偿 (原标题:“大头娃娃”家长要求到省级儿童医院体检,尚未商讨赔偿) 5月13日晚,湖南郴州永兴县“大头娃娃”假特医奶粉事件中的患儿家长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了事件的最新进展。目前,5名患儿家长的首要诉求是到省级儿童医院进行体检,整体诉求是“按照法律法规走”,尚未对赔偿金额进行协商。 律师表示,如涉事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按照特医奶粉产品进行不当宣传,给家长造成了误导,那么就涉嫌虚假宣传。责任在于厂家还是经销商,要看“谁宣传谁负责”,还要等待进一步的调查结果。 就该事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5月13日发文称,已责成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商家进行彻查。 家长要求到省级儿童医院体检 针对郴州市永兴县“大头娃娃”假特医奶粉事件,永兴县市场监管局宣传负责人5月13日回应新京报记者称,调查小组目前在尽力安抚患儿家长情绪,家长们提出的诉求是要求涉事门店及相关方进行赔偿。调查小组已接触一名患儿家长,会继续与其他4名家长见面。 “我们的诉求先是要到省一级的儿童医院做体检再说,现在还没有体检。”就协商进展,患儿家长李强(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协商还在进行中,整体诉求是“按照法律法规走,至于赔偿,暂时还没谈到这一块”。 据湖南经视报道,湖南郴州永兴县多名患者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体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头骨畸形酷似“大头娃娃”,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经媒体调查发现,这些患儿被医院确诊为“佝偻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特医奶粉”。实际上,这款产品仅是一种“固体饮料”,并不具有特医奶粉资质。 “我们5个孩子症状略有不同,我的孩子诊断出有佝偻病,其余4名家长的孩子头围比较大,还伴有身高、体重严重发育不良,连续几个月不发育。”李强说,给孩子看病的钱目前还没统计,因食用假特医奶粉导致的疾病能不能治愈,还需要等到孩子体检之后再定。 “过敏症状从未缓解” 据李强回忆,2017年11月左右(一直喝到2019年),因孩子出现严重过敏症状,经医院确诊后,他来到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购买特医奶粉。“我们去门店问有没有适合婴儿过敏体质的奶粉,店员说倍氨敏就是适合的奶粉。我们中途提出过固体饮料的质疑,店员说这是二合一的产品,是奶粉,也是固体饮料。” 李强说,在食用“倍氨敏”过程中,孩子的过敏症状“从来没有减缓”,一直伴有湿疹等过敏症状。“我们中途就过敏问过门店,店员说过敏孩子吃什么奶粉都会有症状,让我们补充营养,然后继续推荐孩子吃倍氨敏。”而在继续食用“倍氨敏”的过程中,李强的孩子感冒频繁,“抵抗力特别差”,并伴有不明原因的拍头行为,“开心的时候拍,不开心也拍”。 在此过程中,还有其他过敏患儿家长在爱婴坊母婴店购买了“倍氨敏”。据永兴县委宣传部对外公布的信息,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从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先后购进“倍氨敏”法国进口深度水解乳清蛋白(蛋白固体饮料)47件,2019年10月前全部售出。在食用普通奶粉过敏的宝宝家长咨询时,推销人员就推荐这款“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产品让其宝宝食用,目前已有5名家长向永兴县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李强说,家长们的第一轮维权大概发生在2020年1月,“当时(接待)投诉的部门是市场监管局下面的一个消协,没有结果。大概过了2个月后,市场监管局执法大队给我做了笔录。” 律师称“谁误导谁负责” 目前,永兴县调查小组已联系涉事企业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且暂未发现有医院和医生参与事件过程。对此,李强也向新京报记者证实,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并未向其指定产品品牌与购买渠道。 那么,在此次“大头娃娃”假奶粉事件中,涉事生产厂家和母婴门店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对此,中消协律师团前团长、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表示,固体饮料不是婴幼儿配方奶粉和特医奶粉,如涉事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按照奶粉产品进行不当宣传,给家长造成了误导,那么就涉嫌虚假宣传。“现在就看是厂家、经销商谁存在误导和虚假宣传,谁有就要对整个事件负责。”此外,产品也要符合食品预包装规则,如果固体饮料产品在包装设计上与奶粉易混淆,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倍氨敏”固体饮料产品包装设计为常见的奶粉罐装形式,400g的产品规格也是特医奶粉常用的包装容量,且包装显著位置印有“深度水解蛋白&无乳糖配方粉”等字样。 此外,这种固体饮料的售价并不便宜。据李强透露,一罐“倍氨敏”固体饮料的售价是298元,“就是按照正规特医奶粉的价格卖的”。 就此次“大头娃娃”假特医奶粉事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5月13日发文称“高度重视”,已责成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商家进行彻查,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中国新冠疫苗领先全球率先进入II期临床试验 4月12日,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牵头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腺病毒载体)疫苗 II 期人体临床试验正式在武汉开始受试者接种试验。这是全球首款进入 II 期人体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4月13日上午,84岁高龄的武汉老人熊正兴在女儿熊英的陪同下完成了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成为目前全球首个新冠病毒疫苗II期临床试验中年龄最高的志愿者。 此次重组新冠病毒(腺病毒载体)疫苗II期临床试验由江苏省疾控中心牵头,湖北省疾控中心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共同承担完成。重组新冠病毒(腺病毒载体)疫苗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以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为载体,可表达新型冠状病毒S抗原,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疫苗的 I 期人体临床试验注重安全性,而 II 期人体临床试验则注重有效性。与 I 期试验不同,II期临床试验规模更大,多达 500 人,且引入了安慰剂对照组。在 II 期人体临床试验中,志愿者无需接受 14 天的集中观察,只需自行完成安全性观察即可。在此期间,研究组会派专人对志愿者进行随访,指导其完成安全性观察和记录。 当前全球抗疫形势极其严峻,疫苗作为用于健康人的特殊产品,对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疫苗II 期人体临床试验情况将影响全球抗疫的未来形势。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