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慶耀🌸
AyaoNN
Abeautifullie
关注数: 1
粉丝数: 67
发帖数: 353
关注贴吧数: 52
DCEU吧.蝙蝠侠:开战时刻及欣赏帮助(1) “蝙蝠侠前传系列”指的是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以美国DC漫画英雄蝙蝠侠为主角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目前共有三部:2005年上映的《蝙蝠侠:开战时刻》,2008年上映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以及2012年上映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 影片是蝙蝠侠系列电影的重启,开启了一个完全独立的系列,讲述布鲁斯·韦恩成为蝙蝠侠的经过,将一个超级英雄的崛起之路娓娓道来,摆脱了之前一味渲染蝙蝠侠超凡身手的窠臼,注重对其倾注心理上的认同。一个人该如何改变世界? 这是年幼的布鲁斯·韦恩在亲眼目睹父母在高谭市街头被歹徒开枪打死后一直萦绕在脑海的问题,这起不幸的悲剧也改变了他的一生。他想要继承他的父母为社会无私的奉献精神,同时又他受到罪恶感及满腔怒火的痛苦煎熬,一心想要为父母报仇。 这位年轻的亿万富翁对社会正义感到彻底失望,于是决定离开高谭市,隐姓埋名、环游世界,寻找打击犯罪最犀利的方法,让世上穷凶极恶的坏蛋闻之丧胆。他在世界各地到处游荡,为了了解罪犯的心理,布鲁斯也亲自犯罪,因此被逮捕入狱。他在狱中遇到一个名为杜卡的神秘人物,杜卡成为布鲁斯的师父,传授他一身高强的武艺以及坚强的意志力,让他拥有打击犯罪消灭邪恶力量的能力。 布鲁斯重返高谭市后,发现这座曾经兴盛的大都市已被横行霸道的罪犯以及贪污腐败的官僚控制,而他原本充满为社会奉献及服务的精神的家族事业韦恩企业(Wayne Enterprises),却被现任的执行长厄尔掌控,成为一个唯利是图的大财团。布鲁斯的儿时好友瑞秋·道斯成为了高谭市地检署的助理检察官,由于黑帮老大卡曼费康尼收买了高谭市的高官政要,她一直无法起诉最凶狠的罪犯。而该市的精神科医师克莱恩医师也为黑帮老大费康尼的打手以精神有异为由脱罪。 布鲁斯·韦恩在忠心耿耿的老管家阿尔弗雷德、正义警官吉姆·戈登以及他在韦恩企业的盟友卢修·福克斯的协助之下,化身为令罪犯闻风丧胆的蝙蝠侠:一个戴着面具的正义使者,使用惊人的身手、高超的智慧和高科技武器,对抗一切威胁要摧毁高谭市的邪恶力量。需要指出的是,所谓“蝙蝠侠前传”的说法是不恰当的。 首先,本系列影片本身有完整闭合的剧情;其次,本系列电影的情节与以前影片有冲突之处,比如《黑暗骑士崛起》的第一反派贝恩(Bane),在1997年的电影《蝙蝠侠与罗宾》中只是一个令人恶心的配角;第三,影片的英文名(Batman Begins,The Dark Knight,The Dark Knight Rises)里也并无任何“前传”的意思。所以,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系列电影跟以前的蝙蝠侠相关电影并无任何关联,是一个独立的系列。 同样,有人将这三部电影称作“蝙蝠侠5,蝙蝠侠6,蝙蝠侠7”也是错误的说法。 欣赏帮助:请于下方留言您的联系方式或Email,会在当天收到由吧主发送的免费高清观看援助,请勿对外进行利益传播,仅供DCEU吧友欣赏,如需要蓝光或特殊IMAX影片欣赏收藏请留言说明,感谢你对DCEU吧的关注与支持!
DCEU/DC Extended Universe(DC扩展宇宙)关于(5) 2016年7月,华纳兄弟成立DC影业,由杰夫·琼斯和WB执行副总裁Jon Berg出任总裁,两人将合作执掌未来的DC电影。 调整本身是华纳对执行制片人的广泛改进的一部分。从今往后,每位执行制片人将负责某几个类型的电影,而非监管大量不同题材的电影。 杰夫·琼斯将向DC娱乐总裁Diane Nelson汇报工作,Jon Berg将向华纳兄弟总裁Greg Silverman汇报工作。华纳期望以此举来纠正DC电影的路线,仿效凯文·费奇管理漫威影业的方式。但华纳同时希望保留电影人主导制。作为新工作的一部分,GJ和Jon Berg都将成为《神奇女侠》及《正义联盟》的制片人。2016年7月12日,《神奇女侠》扎克·施奈德与杰森·福克斯的初稿剧本被大幅度重写,改变了原有结局,杰夫·琼斯上任DC影业以来首次介入电影项目。2016年10月,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AT&T将以半数现金、半数股票的方式,按照每股107.50美元的价格收购时代华纳。交易完成之后,AT&T首席执行官兰德尔·史蒂芬森(Randall Stephenson)将担任新公司首席执行官;时代华纳首席执行官杰夫·比克斯(Jeff Bewkes)则将在交易过渡期后离职。2017年1月,DC影业高层在审阅扎克·施奈德提交的初剪版《正义联盟》后感到失望,Jon Berg不满扎克·施奈德的工作表现向华纳兄弟方面要求撤换导演,总裁凯文·辻原以年底公司即将合并为由,出于业绩考虑认为撤换导演成本过高,力保扎克·施奈德继续留任执导。2017年2月,因业务造访华纳兄弟公司的乔斯·韦登,偶然路过DC部门碰到DC的CCO杰夫·琼斯,两人简单会面后杰夫·琼斯发现乔斯·韦登正是当下DC影业所面临困境需要的解决方案,于是商谈定下乔斯·韦登执导一部DC电影。 2017年3月,扎克·施奈德女儿不幸离世,当时杰夫·琼斯与Jon Berg对《正义联盟》认为扎克·施奈德的努力取得了进步但仍感到有不足,认为需要改动及补拍,正好乔斯·韦登到访华纳兄弟商谈执导的DC电影细节(后确认为蝙蝠女),便请乔斯·韦登协助《正义联盟》改写剧本。2017年5月,扎克·施奈德在悲剧后沉浸在工作里两个月感到成效不佳,由于家人需要陪伴离开《正义联盟》项目,乔斯·韦登便接过补拍完成电影的任务,补拍在伦敦耗时6周花费2500万,由于临时换将以及意外因素(主演的亨利·卡维尔接拍《碟中谍6:全面瓦解》需要蓄胡造型,《正义联盟》只能利用CG后期去掉,盖尔·加朵怀孕待产,需要用替身演员,埃兹拉·米勒同期拍摄《神奇动物在哪里2》)造成特效镜头过多,工期不足完成电影全部镜头,总裁凯文·辻原出于业绩考虑认为撤档风险过高,很可能到明年AT&T合并完成后华纳兄弟大部分高层会离职,为了在离职前完成原计划中的《正义联盟》指示原档期上映,放弃不能赶上日程完成的部分镜头,时长控制在120分钟以内。2018年1月,华纳兄弟宣布DC宇宙将更加注重独立性,任命滨田·沃特(Walter Hamada)为DC影业新负责人,原总裁Jon Berg调职,杰夫·琼斯降为顾问,并交由旗下新线电影公司负责营运DC电影项目,每部电影都将会由独自的制片人负责,以避免重复先前统一决策所造成的连串错误。
DCEU/DC Extended Universe(DC扩展宇宙)历程(4) 2005年,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的《蝙蝠侠:侠影之谜》改变了DC漫画与蝙蝠侠的命运。 “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不仅重新开启了蝙蝠侠的大银幕冒险,更因系列中黑暗元素与人性挣扎的基调,让原本就火的蝙蝠侠更上一层楼。 虽然诺兰的三部曲并不包含在DC扩展宇宙之内,但这系列却是让DC漫画开始构建扩展宇宙的关键存在。2011年,DC漫画推出名为“新52”的出版计划,亦即将旗下所有的超级英雄漫画连载序号全部归零,并于2011年九月推出52本序号为第1期的连载超级英雄漫画作品。至于电影方面,面对老对手漫威积极打造的“漫威电影宇宙”,DC也自2013年起开始有系统地推出DC扩展宇宙系列,也就是英文简称DCEU的DC Extended Universe。开篇是由扎克·施奈德执导的《超人:钢铁之躯》(2013)亨利·卡维尔主演,剧情从超人诞生之前的故事说起、直到超人在地球打败佐德将军,成功成为捍卫地球人安全的超级英雄/新世纪之神的地位。接下来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是以超级英雄之间的争议为主轴,进而慢慢带出DC扩展宇宙的全貌,包括神奇女侠、闪电侠、海王、钢骨等人都会先行在这部片中登场暖身。随后DC相继推出《X特遣队》(2016)《神奇女侠》(2017)《正义联盟》(2017)《海王》(2018)等多部扩展宇宙系列电影。 据《好莱坞报道者》,华纳兄弟与DC即将拍摄全超级女反派做主角的新片《哥谭妖女》(Gotham City Sirens,暂译),同时DC并没有放弃《X特遣队》衍生系列的计划,据悉该片会以威尔·史密斯扮演的死亡射手为主角。及外媒报道新线公司将和DC一起同时开发沙赞和黑亚当的独立电影《沙赞》,道恩·强森之前已经确定出演黑亚当。虽然晚了对手漫威5年的时间,但DC与华纳兄弟显然对于自己的电影宇宙相当有信心。DC与华纳兄弟的想法不只要迎头赶上、更要后来居上!
DCEU/DC Extended Universe(DC扩展宇宙)简介(3) DC扩展宇宙(DC Extended Universe,简称DCEU),是华纳兄弟与DC联合出品的一系列改编自DC漫画的超级英雄电影所构建的统一世界观。如同漫画中的DC宇宙一样,DC扩展宇宙是由共同的元素、设定、表演和角色通过跨界作品所建立的。 DC扩展宇宙目前的第一个奥斯卡:自杀小队(Suicide Squad)获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化妆与发型。2014年10月16日,华纳兄弟影业宣布,将在2016~2020年的未来五年内,陆续推出10部由DC漫画改编的电影作品,涵盖范围极广,不仅包括DC最知名的英雄超人和蝙蝠侠,也有一些并不被人熟知的角色比如钢骨和沙赞。此外,他们还将再次重启“绿灯侠”电影,不过要等到2020年。 DC漫画将电影和电视的剧情线分开叙述,电影《超人:钢铁之躯》、《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自杀小队》等已经公布的影片改编自不同的时间线和漫画故事,电视剧《闪电侠》、《绿箭侠》、《女超人》、《哥谭》等则是独立创作的系列故事,其中的人物设定和时间线都与漫画不同,DC漫画迷们将其称为“多重宇宙”,DC漫画主席也表示,目前并无将两者故事线进行穿插的打算。 DC漫画主席黛安·尼尔逊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电影宇宙和电视宇宙的分开叙述能为他们的制作团队提供最大的创作空间,单条故事线的发展会让创作者们束手束脚,只能着重为某些角色服务。采访中,尼尔逊还特别提到美剧《哥谭》和2016年上映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并表示这两者的故事便是分别进行,这样不会对制作团队的创造性造成束缚。
Detective Comics(DC漫画)发展过程(2) “那是只鸟?那是飞机?那是——超人!”他的速度比飞行的子弹还要快,力量比火车头还要大。纵身一跃便能越过高楼…… 1938年6月,在《动作漫画》的创刊号上,一个穿着蓝色紧身衣、披着红披风的人问世了。他的胸前有着盾形的S标记,将一辆汽车高高举过头顶。这就是超人(Superman),世界上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超级英雄。 2014年8月在拍卖网站eBay上原版的《动作漫画》创刊号以320万美元的惊人售价卖出 ,然而当初超人的故事却发表无门。 他们创造出来的这个人,今已是代表美国的重要文化符号,世界上最为人所知的人物之一。 1938年,DC的编辑注意到了超人的价值。发行了《动作漫画》漫画杂志,也宣告那个屡遭否定的构思从此成为世界第一个超级英雄。美国漫画的黄金时代,就此拉开序幕。 超人来自氪星,本名卡尔·艾尔(Kal-El),其父母在星球行将毁灭时把尚在襁褓中的Kal放入太空船发射向地球。飞船降落在堪萨斯的农场,一对膝下无子的夫妇发现并收养了他,为他取名克拉克·肯特(Clark Kent)。超人虽然是外星人,但他从养父母那里学到了爱、善良与人性。他选择了养育他长大的土地,作为人类的生活。他有一个现实的工作:《星球日报》的记者,同时也善加利用他的“天赋”……超人的来历无论是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还是在今天看来都没有过时,始终是极为优秀的科幻主题。很快,超人就风靡全国。他有了独立于《动作漫画》之外的专属刊物《超人》,每期销量达百万份,成为史上第一个有自己的专属刊物的英雄。他被改编成广播剧、电影、动画,推出了玩具,还有各种印着S标记的周边商品。他也终于被报纸接受,有两千万读者阅读报上的连载——其中大多数是成年人。超人的成功促使DC的编辑们开始往“超级英雄”的题材上动脑子。 1939年,DC打算为它的另一份刊物——《侦探漫画》创造出一位英雄,以求同超人匹敌。当时这份刊物已经创刊两年多,刊登过多种侦破和冒险故事,但是还没有一个处于灵魂地位的角色。时年26岁的画家鲍勃·凯恩接下了这项任务。凯恩参考了达·芬奇的素描、道格拉斯·范朋克主演的电影《佐罗》、甚至吸血鬼恐怖片,画出了这个人物的雏形。编剧比尔·芬格为它加上了带有尖耳的头罩、手套,把原案中的翅膀改成了披风,并将原来的鲜艳服装改成了黑灰色。这就是后来为人所熟知的蝙蝠侠(Batman)。 蝙蝠侠诞生于1939年5月出版的《侦探漫画》第27期上。一经推出就极受欢迎,次年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同名漫画系列。 随着这个领衔人物的出现,《侦探漫画》也成为DC持续历史最长的漫画系列。 蝙蝠侠的设定从一开始就处处与超人相反:他是一个凡人,没有任何超能力,借助智慧、训练和装备作战。 超人面对的主要是社会问题,而蝙蝠侠所打击的是犯罪。超人的存在意义,是帮助善良的无辜者;而从蝙蝠侠出现的那一天起,他的行动却是惩罚有罪的人。如果说超人所代表的是至善与完美,蝙蝠侠所显现出来的则是恐怖和严酷。他们之间的这种光与影、表与里的关系,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在诞生之初,蝙蝠侠除了身穿蝙蝠衣以外,本质上同当时侦破题材的通俗小说相差并不大。与其说他是一名英雄,不如说是一个侦探。 他的来历平凡又悲伤——十几年前的一个晚上,高谭市最富有的豪门韦恩夫妇带着他们八岁的独生子布鲁斯一起去看那电影《佐罗》。当他们从电影院出来,途经一条小巷的时候,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们……从茫然地跪在父母的血泊中,看着母亲的珍珠项链由纯白变成赤红,听着父亲喉头含混的声音逐渐消失的那一刻开始,幼小的布鲁斯也和父母一同死去了。尽管坐拥万贯家财,但那个夜晚将永远烙印在他的精神上,成为他永恒的噩梦。少年布鲁斯决定复仇。他的目标不是当年的那个凶手,而是这个夺走了他父母的罪恶之都。 他开始钻研犯罪学,远涉欧洲、东方接受侦探和功夫的各种训练。学成归来的布鲁斯不料第一次独自走上街头、展开打击犯罪的行动就惨败收场。他想要救的雏妓反而帮着皮条客袭击他;收了保护费的警察也开枪将他打伤。在他濒临死亡的时候,一只蝙蝠撞破窗户飞了进来,给了他灵感:身为凡人的他,需要能够威慑敌人的东西——蝙蝠侠就此诞生了。 白天他是富有散漫的花花公子,夜晚则化身黑衣斗士。尽管金钱可以为他的圣战提供武器装备,但他并不是超人类。他并非刀枪不入,没有超能力,只靠艰苦训练得到力量和智慧,凭一己之力挑战“犯罪”这个弥漫在高谭市每个角落却无形无体的概念。 在最初几期,Batman还被叫做Bat-man,很快中间的这个连字符就被取消了,Batman成为一个完整的正式称呼,而不是一个外号。起初蝙蝠侠也开枪杀人,不久DC便改变了他的作风,给他加上两条原则:决不用枪,决不杀人。在此后的几十年中,蝙蝠侠被迫使用枪械的次数屈指可数,而且从未轻易让一个坏人死亡——这让优秀的敌人有机会再度登场。 其中最著名的宿敌便是小丑(JOKER),他在蝙蝠侠的专属漫画《蝙蝠侠》创刊号中登场,堪称漫画世界中最精彩的恶人,几十年来始终大受欢迎,甚至一度有自己的系列漫画。1942年,在《全明星漫画》第8期上,一个日后同超人和蝙蝠侠并肩作战的第三号DC明星诞生了,这次是一个女人——神奇女侠(Wonder Woman)。 她的创造者是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博士。这位学者写过许多学术专著,并以发明了测谎仪而闻名于世。他希望创造一个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更有益于读者的角色:一位美丽、温柔、热爱和平的女人——天堂岛的戴安娜公主。 奥林匹斯众神祗赐予她强大的天赋,她手持守护银镯和真言套索,还有一架神奇的隐形飞机。她主张男女平等。马斯顿渊博的知识为她的故事增添了生动的情节。她不仅受到女读者的欢迎,也赢得了男性的青睐。而少年助手的出现,则让漫画在小读者之间也获得了拥戴。漫画史上第一个少年助手,就是蝙蝠侠的搭档罗宾(Robin)——迪克·格雷森(后成为夜翼)。他是一名杂技演员,和蝙蝠侠一样,他也目睹了父母被坏人害死的情景。蝙蝠侠将这个和自己有着相似遭遇的孩子纳入自己的羽翼庇护之下,让他成为自己的搭档。这个少年英雄立刻得到了少年读者的强烈拥护,很快,其他的英雄也有了自己的小助手。1940年,美国正义协会(Justice Society of America / JSA)诞生了,成员包括闪电侠、绿灯侠、鹰侠、原子侠、幽灵、命运博士、时侠和睡魔等。神奇女侠后来也加入进来。不过JSA更像英雄们的俱乐部而不是战队:成员们在一起开会讨论,但却是分头行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漫画英雄们都或多或少的参加了反法西斯战斗。这些漫画受到了大兵们的欢迎,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二战成为了漫画黄金时代的巅峰。随着战争的胜利,英雄们最重大的使命一时也解除了,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的人们不再需要超级英雄来拯救世界了。大部分英雄的连载相继告终,还积极活跃着的英雄只剩下老牌的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DC的其他英雄如绿箭侠、海王等人没有了独立连载的漫画,但他们还是在《动作漫画》、《侦探漫画》里占据一席之地。50年代,美国漫画遭受了最大的挑战,”漫画有害论“开始风行,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魏特汉宣称漫画导致犯罪,对漫画业展开了全面的剿杀行动。由于DC公司的漫画向来比较保守,在尺度上并无太多真正可指摘之处,魏特汉便把眼光投向了角色的“私生活”。从而提出了他最为恶名昭彰的论断:漫画导致同性恋!在魏特汉眼中,神奇女侠是女同性恋,尽管她在故事中有男朋友,但他认定她的角色是“反男性的”;同样,他认为蝙蝠侠是反女性的,因为其中的漂亮女性多半是坏女人。1954年,参议院专门针对漫画出版召开了听证会。漫画公司不得不自我设限,主动组建一个自律机构:Comic Code Authority,从此“符合规范的”漫画在封面上都要印上CCA标记,方可运输和销售。同时社会上也掀起了反对漫画的运动。出版社纷纷关闭,一年之内,漫画书的销量下降了75%。 帮助DC度过这一艰难时期的,仍是旗下两大招牌人物:超人、蝙蝠侠。1952年6月出版的《超人》第76期中名为“世上最强组合”(The Mightiest Team in the World)的故事中,蝙蝠侠首次与超人搭档合作,两人也互相发现了对方的真实身份。鉴于此故事广受欢迎,1954年,《世界最佳拍档》(World's Finest)杂志第71期开始连载两位超级英雄合作的故事,取代原本该系列漫画中蝙蝠侠与超人分别当主角的故事形式。两人的搭档组合是“在漫画产业萧条时期中少见的财务成功”。自此超人和蝙蝠侠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长期搭档,被视为友谊与合作的典范。1956年,过去的英雄们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被人淡忘。虽然闪电侠(The Flash)早在黄金时代就已扬名,但是此时他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系列漫画,而他在JSA里的最后露面也已经是数年前的事。在老兵们纷纷凋零的时候,DC决定在新一代的读者中间,让闪电侠的英名继续传承下去。编辑尤利乌斯·史瓦兹同意接下这一任务——条件是,他要塑造一个全新的角色。 当时DC有一本名为《展示橱》(Showcase)的漫画期刊,每期讲述不同人物的故事。它被当成新作试验台,以便在推出新的系列漫画之前先看看读者的反映。新的闪电侠在《展示橱》第4期登场了,这是《展示橱》第一个成功的角色。 新的闪电侠名叫巴里·艾伦(Barry Allen),是警察局鉴定组的法庭科学专家。他原是个慢性子,突然有一天,一道闪电偶然击中了他实验室里的药品柜,奇怪的化学品混合物浇了他一身,从此,巴里发现在自己的眼中,世界变得好像慢镜头播放的电影一样,而他自己却能以极高的速度在其中运动。巴里想起了他从前的偶像:漫画里的老闪电侠。于是,他穿上一身火红的衣服,胸前一道黄色的闪电分外夺目——闪电侠新生了。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新一代的闪电侠继续在《展示橱》出现了3次,然后便于1959年赢回了自己的系列漫画。新的闪电侠借鉴了大量的电影技法,比如定格、慢动作、回放等等,来表现主人公的高速动作,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漫画的白银时代,也由此正式开始。不久,新一代的绿灯侠(Green Lantern)也在《展示橱》上登场。他名叫哈尔·乔丹(Hal Jordan),是一名年轻英俊的试飞员,意志坚强,大胆无畏。一架坠毁的太空船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里面的异星来客是维护银河治安的绿灯部队成员,他在临死前将能量指环传给了哈尔,同时托付给他的,是绿灯的使命与责任。哈尔很快学会了自如运用指环的能力,从绿灯部队中脱颖而出,多次化解地球、银河、绿灯部队的危机,成为公认的“最伟大的绿灯侠”。之后,鹰人、原子侠等角色也获得了再生。这些人物同黄金时代相比,来历、背景和外表已经大不一样,而且能力也有所改进。他们跑得更快,飞得更高,力量也更强大,更重要的是,他们更具有时代感。而许多全新的角色,如伸缩人(Elongated Man)、蓝甲虫(Blue Beatle)等也纷纷出现。新英雄们的时代,终于到来。经过蛰伏和摸索,漫画业已经走出了困境,但在当时,它仍然只是孩子们的读物。尽管1966年的真人版蝙蝠侠电视剧在全美掀起了热潮,吸引了孩子和不少的成年人,但是它的剧情过于轻快(打人的时候会有漫画一样的状声词“POW!”“BANG!”出现),反而带给世人一种印象:漫画是这样搞笑而荒诞无稽的东西。虽这部电视剧获得了大成功,为漫画吸引了一些新读者,但是随着剧集结束、蝙蝠热消退,漫画的销量也骤跌。 主流漫画的内容在条例的束缚下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得不在天马行空、却无关痛痒的奇想中编造着一个又一个故事。英雄们不停的同外星人、怪物作战,或者被疯狂科学家变大、缩小,要不就是穿越时空——该是面对现实的时候了。虽然主流漫画不像地下漫画那样关注社会运动,但是自由的浪潮同样影响着它。不少漫画家也和“叛逆的一代”处在相同的年纪,也同他们的想法有着共鸣。 当DC的编剧丹尼·奥尼尔接手《绿灯侠》时,《绿灯侠》漫画正面临着被取消的命运。为了吸引读者,奥尼尔决定尝试一些“实验性”的东西。其中一个改变就是让绿箭侠和绿灯侠搭档旅行,绿灯侠不再随着绿灯部队在外太空里转战一个个星球,而是立足社会现实,成为底层民众的代言人。 在备受赞誉的《绿灯/绿箭》第76期里,一个老黑人对绿灯侠直言不讳:“我知道许多关于你的事迹。你如何为蓝皮肤的人工作,在某个星球上你如何帮助橙色皮肤的人,你为紫皮肤的人做了许多事……只有一种肤色你从不曾关心——黑人!” 这一幕成为美国漫画史上最经典的画面之一。老黑人的苦难与沧桑、绿灯侠的歉疚与无奈,在画家尼尔·亚当斯那高度写实的风格下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是超级英雄首次因社会问题而质疑自己。《绿灯/绿箭》在接下来的一期期漫画中先后探讨了宗教问题、女权主义、环境污染、少年吸毒、及美国原住民的权利等问题。 然而走现实路线有着潜在的危险,它让人们看到了英雄的无助:让一个英雄面对社会问题也就等于让他承认失败,因为就算拥有神力的超级英雄真的存在,这样的问题也是他们无法解决的。因此尽管这样的时事热点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并不能促进销量。读者们似乎并不愿意每个月漫画都出来提醒他们现实多么残酷。一年多以后,绿灯侠漫画还是没有逃过被撤销的结局。但DC仍旧为这些故事感到自豪。它后来又出版了《鹰与鸽》(The Hawk and the Dove)等关注时事政治的漫画。《绿灯侠/绿箭》也成为这类题材的英雄漫画中,思想性、艺术性都属上乘的作品。 绿灯侠和绿箭共同上路追寻真正的美国精神的这段短暂旅程,成了日后影响着两个人物的最美好的回忆。不愿受束缚的艺术家们开始逐步挑战CCA的权威,每一个微小的胜利都是通往自由的一步。限制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打破的。漫画条例做出了修订,允许在作为反面例子的情况下描写吸毒。同时,吸血鬼和狼人等等经典的恐怖形象也开禁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英雄出现了,坏警察可以表现了,漫画逐渐从荒唐的架空故事中摆脱了出来。读者们在欣赏更有深度的故事的同时,也越来越不满足于单纯的英雄人物。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国漫画市场发生了急剧变革。漫画的读者群有了更加清晰的变化:除了一般的青少年读者外,漫迷的群体开始渐渐成为一股力量。他们狂热的追捧尼尔·亚当斯等王牌漫画家,收集他们的作品,成为所谓的“漫画收藏家”。他们还举办漫展、出版同人刊物。有许多漫画编剧和画家就是通过同人志起步的。既然读者的年龄层有所提高,漫画中面向成人的场面也相应增加了,从技法、分镜,到印刷,甚至封面的质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主流漫画中的“成人漫画”开始了空前的发展。这里所说的成人漫画并非指情色,而是指其阅读对象为心智成熟的成年读者。它们牵涉更多的政治、社会问题,展开道德上的思考和讨论,虽然不再装作对现实中的性与暴力视而不见,严格来说也不算露骨。不过,出版者们虽然已经不再唯漫画条例之命是从,但仍然不敢离超级英雄这一久经考验的主题太远——毕竟这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本。 DC重新改写了《沼泽怪物》(Swamp Thing)。它作为一本惊悚漫画一向销路平平,但是在一位新的英籍作者,阿兰·摩尔接手编剧之后,这个老角色顿时焕发出了青春。在摩尔笔下,沼泽怪物不再是一个痛苦的科学家,而是自然生态的关怀者。摩尔不仅为这个外表丑陋的怪物增添了心理上的深度,还将社会现实巧妙地融会在剧情中:女权、对于药物的争议、美国的枪支管理、以及最重要的主题:环境保护运动。在当时普遍看重画家而轻视编剧的风气中,摩尔以他的天才让人们一提到这本漫画,想起的不是诸多画家,而是阿兰·摩尔的大名。它不再是一本单纯的惊悚漫画,而是对于人性的严肃反思。不久,DC正式让它摆脱刻板的漫画条例的约束,转而在封面上加上另一种标记——“面向成年读者”。经过了几十年,主流漫画终于走向了成熟。 蝙蝠侠、超人、神奇女侠等经典人物也先后得到改写,使英雄们从理想化的神坛走向充满艰险的现实人生。这一改革的标志——弗兰克·米勒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Batman: The Dark Knight Returns)赢得了广泛好评,包括《纽约时报·书评周刊》、《滚石》在内的媒体都给予了严肃认真的评论和称赞。这是主流英雄漫画的一大殊荣。蝙蝠侠系列漫画也因此奠定了接下来数十年的基调——黑暗、冷酷、孤僻、不择手段。1986年DC公司出版了《守望者》(Watchmen),它由阿兰·摩尔编剧,戴夫·吉本斯作画,表面上仍是一部“超级英雄”漫画,但与其说这是英雄故事,倒不如说是对五十年来的英雄漫画的彻底颠覆。阿兰·摩尔继承了他的前辈戈尔丁、赫胥黎、奥威尔等入对于“反乌托邦”的思考,彻底剥下了英雄的光环。英雄们不再是救世主,而是冷酷的统治者。 他们拥有强大的力量,但绝对的权力是否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他们是世界的守望者——可是又有谁能够守望他们?同期摩尔还创作了另一部漫画《V字仇杀队》(V for Vendetta),同样营造了一个极权统治下的冷酷世界。这种对人性和权力的深刻反思已经远远超越了漫画,甚至超越了许多文学作品;然而它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守望者》,又非漫画而不能成。因此,《守望者》博得了经典地位,更成为史上唯一获得国际科幻“雨果奖”的漫画。人们终于认识到,英雄漫画之外还别有一番天地。漫画不仅是穿着紧身衣的人的大战,而是一种堪与文学比肩的传播形式;只是五十年来,许多人都忽略了它,包括漫画家们自己。《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和《守望者》不仅在美国漫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美国漫画新时代开端的一个标志,从此以后,一个信息多元化,创作自由化,时代化的全新时代正式来临。
Detective Comics(DC漫画)简介(1) DC漫画公司(Detective Comics)创建于1934年。 1938年6月,公司在《动作漫画》创刊号上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位超级英雄——超人,从此改写了美国漫画史。1939年5月,公司在《侦探漫画》第27期上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位没有超能力的超级英雄——蝙蝠侠。自此超人和蝙蝠侠作为DC的招牌角色,各自拥有自己的连载漫画,也开始了长期搭档,被称为“世界最佳拍档”。1967年公司正式定名为DC漫画并沿用至今。 1969年DC被时代华纳集团收购,目前是华纳兄弟娱乐公司的子公司。旗下拥有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闪电侠、绿灯侠、海王、钢骨、沙赞、火星猎人、绿箭侠、鹰侠、火风暴、原子侠、黑霹雳、蓝甲虫、命运博士、康斯坦丁、扎塔娜等超级英雄,和正义联盟、绿灯军团、美国正义协会、少年泰坦、黑暗正义联盟、自杀小队、超级英雄军团等超级英雄团队。此外DC还出版了《V字仇杀队》、《守望者》等作品。1935年,马尔科姆·维勒-尼科尔森少校(Major Malcolm Wheeler-Nicholson)创立了国家联合出版公司(National Allied Publications),这是DC漫画公司的前身。 维勒-尼科尔森接连创办了两份漫画刊物:《New Fun Comics》和《New Comics》,后者后来更名为《冒险漫画》(Adventure Comics)并一直出版到1983年。他提出“全新,全部原创”的方针,启用许多新的作者。被他招揽进去的作者中有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分别是杰瑞·西格尔(Jerry Siegel)和乔·舒斯特(Joe Shuster),不久他们创造出超人。维勒-尼科尔森是一个冒险家,作家,但是并不擅长经营管理。1938年,他破产了,失去了自己公司的控制权。不过,公司由莱波·维兹等更有经验的出版者接手后,迅速发展壮大,很快在这门新兴产业中占据了领军地位。公司推出了第三份刊物,也是日后DC名字的由来——《侦探漫画》(Detective Comics,缩写为DC)。这份有着单一集中主题的漫画月刊获得了成功。很快公司又推出了另一本全新的漫画月刊《动作漫画》(Action Comics),它的第一期便为世界带来了超人。 1967年,公司正式定名为DC漫画并沿用至今。DC的漫画书籍经兰登书屋发行至书局市场,由钻石漫画发行公司提供的直接市场来贩售。 1969年,DC漫画公司被华纳兄弟并购,DC也随之成为华纳帝国的一员,拥有了不可动摇的雄厚后盾,但也丧失了一部分创作自由。 2009年9月,华纳兄弟宣布,将旗下的DC漫画公司改组为DC娱乐公司(DC Entertainment),进军电影、电视及其他多媒体领域。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