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
箱子里的怪兽
关注数: 53
粉丝数: 179
发帖数: 2,276
关注贴吧数: 12
冬眠前晒晒大陆缘的头纹 我家这些大陆缘,体型也是大陆体型。
给大家提供一个反面教材 前三张是小苗子的时候 后两张是在室内不见天日环境胡吃海喝五年后 最后一张是跟正常带大的两只亚成的体型对比。 目前400克了,再好的基因也架不住无节制喂食,还好它血统好,不然体型就废了。明年放室外养,多晒晒太阳,希望体色能沉淀下来。留着做种也是不错的。
无能的丈夫
越看越喜欢😘 嘿嘿……
22年的苗 出眠了,丢出来晒太阳
还是入坑金鱼吧 1.2米长,0.9米宽的池子,水位只能放到40公分以内,养锦鲤应该太浅了,现有的过滤也不行。 养金鱼应该刚刚好吧。
野猪吃不了细糠 分不清五块的金鱼跟五百块的金鱼有什么区别 所以只买五块的
小池土炮浅水 这个池子之前养了一些马口,实在没看头,从花鸟市场买了三条土炮回来养。
天天被缸霸追着打,都瘦了,有什么办法吗
21年的小家伙 三年了,才一两
一只体弱的家伙 挑食偏食厌食, 只能单独养室内了。 室外环境这几个月与你无缘。
就是喂食的时候找不到龟 地方大也有大的难处……平时看不到龟
正式进军箱龟坑 朋友半卖半送的苗子
空有环境,没有龟…… 穷啊
晒个全植被环境 基本上看不到龟……
湖南地区出眠了 近期温度能稳定在20度了,可以放环境里了,一周后再慢慢喂食。 去年十月停食,尾苗没吃几餐就停食了,也顺利熬过冬天了。
环境整顿起来 下个月准备给小家伙们出眠咯。
从原生鱼坑转到金鱼坑。这密度应该不高不低吧。 从原生鱼坑转到金鱼坑。 这密度应该不高不低吧。
趁冬眠,搞基建。 今年扩招了,原来的校舍就显得拥挤,趁着小家伙们冬眠,把地盘扩张一下,主要是绿化跟上,让植物尽快扎根,免得明年它们挖的太容易。
趁冬眠,搞基建。 今年扩招了一批21年新生,幼儿园要扩建了。
天气转凉,把苗子收到室内,准备清肠冬眠咯。
两只20,两只21 今年的苗子在室内养 去年的苗子在室外养
喂了三个月的鱲
喂了快三个月的鱲,开始发色了。
重新开始养鱲 把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清理了,重新养一缸鱲。
50公里,20天,大概是走路回来的。
小棚和小小棚……
又到原生大神吊打签到萌新环节了……请问这条成体是类高屏吗? 又到原生大神吊打签到萌新环节了…… 请问这条成体是类高屏吗?
听大佬说养鱼要暗光……前面两张亮光,后面两张暗光。 听大佬说养鱼要暗光…… 前面两张亮光,后面两张暗光。
朋友钓的,似乎是母马口……
过水完成~
没口,放流吧~
治好白点,开始增肥。
食人鱼抢肉的感觉……
朋友钓的,请问是什么鮈?眼睛蒙了,还能养活吗?
三合一潜水泵能代替造流吗? 森森的60成品缸,把原配的上滤和三合一潜水泵去掉了,用过滤桶和3瓦造流代替。后来发现造流功率小了,而且过滤桶难清理,就把原配的东西装起来了。 18瓦过滤桶和13瓦三合一潜水泵,造流会不会大了?
中了原生的毒 没条件整大缸,开了一口60X30X50的缸养宽鳍鱲,创星600过滤加前置,出水口当作造流用 请教一下各位大神,喂食的时候,漂浮在水面上的饲料它们不吃,冲到水里的才去抢,有些饵落到石缝里了,它们吃不到,有什么办法解决吗?日子久了怕污染水质。 另外一口50缸养鳑鮍,自己野采的,没找到大的,只有小的,过滤都不敢开
以前的旧土,再加入去年沤的竹叶,等38斤草碳土到了,就可以开启种菜模式了……
准备种点小白菜……土不好弄,想用椰土,但是听说椰土种叶子菜种不好……
泡沫箱,风吹日晒雨淋,能用几年?
秋天入坑,想问问,枫树盆栽,是用浅盆还是深盆好?
想在楼顶做个1.5米X4米的池子养缘,但是不知道楼顶的承受力,计划放10到15厘米深的土。
何为路亚,你看有人站水边,竿尖挂个假鱼,抛出去,收回来,抛出去,再收,那就是了。 理论上,它是由假鱼入水后模拟真鱼的泳姿,诱惑食肉鱼捕食到上钩的过程,大鱼一看,给你**一口。 这里说如何**,本身这个运动就带有浓厚的**色彩,区别于台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头钓,一根杆,一团面,一个地方蹲一天不同,路亚是不断的在运动,移动。 你经常看见很多初级爱好者,整个下水裤往湖里一站,像模像样的在那搞,有的还弄什么防滑手套,顶个麦加巴斯的帽子防晒,腰间一个路亚包,里面装着用得到用不到的米诺一堆,上鱼了一定要吼一声中了,管他有没有把鱼吓跑。 初级爱好者最在乎的不是鱼,是距离。怎么说捏,你们看过大河恋吧,皮特演的那个电影,讲飞蝇钓(看奥巴马图片)的,有点类似路亚钓鱼,这个运动最骚的就是把鱼饵抛出去那一瞬间,初学者大部分姿势或者发力不对,不单抛出去没有距离,而且还导致鱼轮上的线缠住,这个他们叫炒线或者炒粉,你经常看见一哥们很帅气的一抛,然后硕大一个物体落水声,这就是炒粉了。 好不容易熟练了,不炒粉了,想想要开始正儿八经搞了,开始抛投了,设备也换成顶级的了,好么,这下就真正开始关心抛投的距离了,看谁抛的远,这个10米,那个30米,越来越远,最后都可以一竿子打到对岸了,然后回过头一看,依然一天下来什么也没有,郁闷了。 然后哥们明白了,路亚还有个关键,一是最要命的,找鱼,你要知道那地方有没有鱼,有没有食肉鱼,在哪个水层,旁边有没有障碍导致你挂饵。 以上问题从发现到解决,一年 过去了,上论坛看视频找人带终于摸到路子了,上鱼了。 这个时候你就又发现,初学者们在鱼出水那一瞬间不是用手去逮,一堆要拿控鱼器夹着鱼嘴巴拉出水面。 起来以后也一定是左右控鱼器扯鱼头,右手托着鱼的屁眼部平举,口含鱼竿由同行的钓友拍照留念。然后把鱼平铺在地上,拿个宽40公分的大号软尺垫鱼下面展示尺寸。 最后末了特写鱼饵挂住鱼的位置,大部分照片都是看那鱼无辜的含着鱼饵上的三头钩,这个专业上叫正口,一定要喊出来。其余的估计也不大会有人上图,譬如挂住鱼鳍啊,挂住屁股啊什么乱七八糟的部位,这个他们叫车祸。 如果水边干了一天除了丢十来个鱼饵什么也没有干到的,人叫打龟或者空军。 我有一阵一个月没有钓到我就说我是空军一号了。 我现在来讲讲顶级**者一般怎么搞。 先你要明白一句话,菜鸟爱扎堆,高手都独行。人不屑跟你讲什么,自己闷头搞就是。开个斯巴鲁运动版,来到了水边,下车不着急取设备,先看,还拿望远镜看,看什么呢,看水流,看地形,看鱼的活跃程度,看完了还辨,辨天色,辨时间,辨风力。有的高手看辨掉头开车就闪了,你问他为什么,答曰,时候不对。 时候对了又怎样呢,到后备箱拿出一捆竿子,顶级竿子轮子十来套,各种各样的线都有,旁边配以工具盒,里面你叫不出名的假饵100多尾,都是来自日本手工制作的,最便宜的也要100元一个,但是人就是放拿放着收藏的看的,不用,另外拿出个类似铅笔盒的东西,拉开一看,里面全8元一枚的国产亮片,问他为啥哟,答曰,咱中国鱼,口糙,就吃这个。 也不带下水裤,那是初学者跑不远,站水里提升距离的,人高手说了,大鱼经常就在眼皮下面,也不带帽子防晒什么的,**才在水里站一天呢。 到岸边,穿线,上鱼饵,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前后不到三分钟,先看准了位置,一个圈抛下去,也就10米不到,基本肉眼如果不是很好使都看不见从哪入水的。 往回收线2米,竿尖一个剧烈的抖动,拉成新月状弧线,上鱼了。 此刻一定要沉着,面无表情,千万不能暴露出一个月没有上鱼的兴奋,开始调整刹车,听这大鱼在水里攒劲拽线导致刹车发出的刺啦声。 时不时轻松的往回再收几圈,高手说这叫溜鱼,是那种一切尽在掌控的驾驭感,要把鱼最后一丝力气耗尽再出水,人玩的是境界。 拉了十分钟,鱼彻底服软了,随你拉吧,这个时候开始正式收线,出水了,人根本不用控鱼器什么的,直接轻松一带,鱼弹到岸边,取钩子,不拍照,尽管有一米来长,打死不拍,为什么呢,人几米的都搞过,一米朝上的根本不入流,跟只虾米一样。 取完钩子,轻抚鱼背,拍拍头,轻轻放入水里,这叫放流,是路亚倡导的从哪来往哪去,尽管嘴巴都扯的稀烂了,依然重复以上动作,才不像你们呢,10公分的育苗也抠里吧嗦的往家拿。 放完,站定,凝视湖面做沉思状,点一支黄鹤楼,抽一口,再深切的眺望夕阳,嘴角浮出一丝常人不易察觉的笑意,收竿。
也是有缘人了…… 轻飘飘的下山缘……身上抓下来的两只蜱虫都饿的扁扁的。好好调理调理。
养着玩的,了解一下。
新人小缸小熊猫
新型碰瓷
差点就合体了……
出小眼斑,直款的来。 出小眼斑,直款的来。
这是什么料子? 20多年前买的,戴了十多年吧。
这种算是竹叶吗?
小竹叶?
投名状
退坑,出WMS030和GM408,马上发根了,另外还有个WMS123没拍照。 微信号15386066143
元旦晚上七点开始,钓到11点收工。
没意思,出来水一贴
昨晚的战绩,大的那条居然有八斤……小的两斤多。
寒冬腊月钓翘嘴
我发表了一篇视频贴,大伙来看看吧~
后悔哒,后悔买远攻直柄M的(ML也不想买,太软),抛投距离也就比2.1的杆子多十米不到,灵敏度差了点,感觉慢半拍,七八两的鱼基本上没手感。同是M调,比旧杆子硬一些,唯一的好处是刺鱼用的力度小一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