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1225
ding1225
关注数: 0
粉丝数: 31
发帖数: 2,822
关注贴吧数: 1
【启事】寻找:作家雁冀,老电影人朱丹南,你们在哪里! 这两位都是在牛棚岁月里,陪冯喆一起度过的人. 作家雁冀发表过一篇((囚徒日记)),记述了与冯喆在"学习班里"的相识交流及至最后蹊跷离世的经过,真实残酷地记录了历史.该片段在吧里有转载. 老电影人朱丹南曾任峨眉电影制片厂厂长,非常赏识被下放到四川的冯喆,可说是他在电影事业上的最后一位知己.得知冯喆结局后无比痛悔,并尽力为他讨要说法. 冯琳阿姨很希望多了解一些冯喆在四川的经历,很想找到这两位见证人.她通过tkwocy吧友表达了这个心愿. 在此呼吁:冯迷们行动起来,尽可能尝试各种方法各种途径各种渠道,找到关于这两位的最近信息和联系方式,转达阿姨的愿望,慰籍老人的心灵. 也希望常潜水的或路过的网友能了解冯吧的呼声,加入到寻找的行列中---可能你们本身已掌握相关资源,与冯喆有关的,与这两位有关的,或任何你们认为有价值的线索,请不吝贡献出来,你们的无私和热情将赢得冯迷的尊敬!
【分享】罕见的一组中国早期电影宣传画(转) 转自岁月.人生论坛
小崔和崔迷们,新年快乐! 难忘2008,祝福2009,幸福平安快乐!
【新年快乐】难忘2008,祝福2009,幸福平安快乐!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衷心祝福:冯琳阿姨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冯迷家庭幸福,快快乐乐!冯喆画册顺利圆满!冯吧纯净祥和!朋友常想念!温暖永留存!
【圣诞节快乐】2008年平安夜,祝福快乐! 今天是平安夜,祝所有冯吧朋友圣诞节快乐!
【生日祝福】本贴汇集众会员和热心吧友生日,送上遥远的祝福! 虽彼此陌生,远隔千里,从无交集,当生日之际收到你的祝福,一个短信,一封邮件,一张卡片...心情立刻温暖甚至湿润起来,为那遥远的真挚的祝福!生日快乐!这一年过得还好吗!冯迷们大都含蓄而沉静,不多见浓烈的感情和表达.一如冯喆,优雅独立,温和内敛,散发持久的魅力和幽香.有缘结识于冯吧,常来往这片纯净的精神家园,让我们当彼此是不见面的朋友吧.各位会员和热心吧友,如愿意请在这里留下你的生日日期,我们在吧里日历上刻上你的名字,就象提醒为家人为师长为亲朋生日所做的标记.值你生日之际,请接受来自冯吧朋友的祝福!生日快乐!幸福平安!
【重要通知】制作冯喆纪念画册,请各位会员和吧友进来讨论! 由瞬间1968吧友倡议,为大家共同喜爱的冯喆出一本纪念画册.她并已为此开始了前期准备工作.至明年冯喆不幸去世四十周年之际,为他做些什么以抒发我们别样的情怀,这是冯迷们共同的心愿吧.以前吧里有各种提议还只是设想,现在希望能由此展开具体的落实.谢谢瞬间1968吧友.现开贴明示,希望各位会员和吧友积极响应.
【中秋快乐】珍惜幸福,祝福安康! 2008年注定是令人难忘的一年,我们经历了以前不曾有过的大悲大喜,感受痛苦,感动坚强.在这千家万户欢聚的日子里,让我们更珍惜今天的团圆和幸福,祝福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康健平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冯吧朋友们中秋快乐!
【重温】《大众电影》2006年17期的一篇文章 史诗巨制《南征北战》《南征北战》因得到许多高级将领的关怀和支持,调集的创作力量十分雄厚,以对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的真实描绘和我军将士英雄群像的生动刻画,赢得了“史诗式战争片”的盛誉。 不约而同改编 电影《南征北战》的创作,是由一出名叫《战线》的四幕话剧引发的。该剧的作者亦即后来电影编剧之一的沈西蒙,解放初曾任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宣传部文艺科科长,后任华东军区解放军艺术剧院院长。《战线》反映了在解放战争时期华东战场上我军指战员奋勇歼敌的英勇事迹,由华东军区解放军艺术剧院于1951年初在南京大华影剧院演出,受到广大指战员的欢迎。 话剧《战线》的出现及反响引起了两位有心者的共鸣与关注,他们就是最先介入电影剧本《南征北战》创作的沈默君、顾宝璋,当时分别为三野文化部创作员、华东军区政治部文艺科研究员。就在这时,传来了作为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最高领导陈毅观看话剧《战线》演出后的意见,认为基础很好,如果拍摄成电影可以更广泛地宣传人民战争的思想。华东军区兼三野政治部承担了组织落实的任务,时任华东军区兼三野文化部副部长的吴强具体负责指导,于是话剧《战线》的电影改编工作,便由沈默君、顾宝璋的各自为战转为彼此合作,很快拿出了初稿。 吴强及时安排了集体会审,在十来位从事文艺创作同志的面前,由两位作者朗读了剧本。此时,他们对未来的电影是着重表现人民战争的性质还是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并不很明确,只是简单地认为两者不可分割,而在拟写剧本时则比较偏重于前者,原因是对这一方面的生活比较熟悉。剧本试图把华东战场三年来的重大战役都包罗在内,因而从毛主席到重庆和平谈判、蒋介石撕毁谈判协定、发动内战向解放区进攻写起,接着以莱芜战役为背景写苏北七战七捷后向山东撤退,再以孟良岗战役为背景写经过粉碎敌人重点进攻我军转弱为强,最后以外线出击为背景写大踏步前进,直到准备投入淮海大战为止。贯穿全剧的对敌斗争故事线索,有主力部队、敌后武装和地下工作三条战线,两位作者确实煞费了一番苦心。 与会者发表了不少意见,一致主张“重庆谈判”不要写,认为这段戏不是剧情发展所必需的,但对剧本的总体评价上则有不同看法,有的说电影剧本比原来的舞台剧本生动、丰富,因为有了战斗场面和战地描写,而这些为舞台剧所无法表现,也有的说电影剧本没有原来的剧本干净,内容庞杂、头绪很多。会后作出决定,由两位作者继续修改。 约摸一个多月后完成了二稿,经过分头传阅并作集中朗读,大家认为比一稿好得多,于是报送到北京总政治部请求初审。5月初总政文化部将稿本发回,认为剧本的主题需要再集中一些,或者写战争的性质即人民战争,说明我军的为人民而战及所以战胜的基本原因;或者写毛主席的战略思想,通过具体的华东战争的实际,以证明毛主席战略思想的伟大性与正确性。 吴强专门召集作者进行了磋商,认为所以有两个不同主题思想的意见提出,是因为剧本写了军队与人民配合一致和敌人战斗,同时在人物思想上又接触到撤退与进攻、坚守原地与大踏步转移阵地等战略战术问题,说明剧本还存在着一个根本性质的问题,即主题有待明晰。经过考虑之后,接受了总政文化部的第一个意见,将剧本主题思想集中于人民战争方面,即着重于表现解放军为人民利益不畏艰苦、英勇奋斗,在人民支援之下消灭敌人取得胜利。本着这样的认识,又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写出第三稿,送交三野电影工作指导委员会审查,因内容涉及军事及华东战场许多实际问题,又报送陈毅司令员审阅。
【会员申请】本贴为会员申请专贴,即时更新,欢迎加入! 欢迎加入冯吧会员列!近日有吧友反映提出会员加入申请后,迟迟未获批准.估计原因有二:一是吧主未注意到页面会员栏”新申请”提升,未能及时审批;二是百度因不可知原因未能及时显示”待审批名单”.原因一归责于吧主,本人会常时巡视即时审批,并于本贴内及时发布;原因二已向管理员投诉,等待关注改进.为此,为提醒各位吧友,特开此贴.再次明示会员申请流程:1)登录百度---点击本吧会员栏”我要加入”项---填写必要资料---提示”等待审批”;2)至本贴内回贴,以便吧主确认你的申请时间/ID称呼,及时查看操作.如仍因百度缘故被阻,也可了解知会跟催.本吧会员条件:不限发贴量多少,不限注册早晚,不限在线时间长短.本吧没有黑名单,没有限制发言被禁用户.敞门入场,进退两便.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大家加入冯吧,共同守护这一片恬静祥和的净土.
【北京奥运】2008年8月8日奥运开幕! 祝福奥运,祝福北京,祝福中国!中国加油,北京加油,奥运加油!---------------------------即日起,本吧与全国人民及全世界人民一起,进入北京奥运时间.本吧日历簿里有全部赛事预告,欢迎浏览.祝愿北京奥运顺利圆满,为各国运动员鼓劲加油!
【冯喆生日】2008年8月13日,冯喆87岁冥诞! 生于1921年8月13日,卒于1969年6月2日.安息吧,遥祝生日快乐!
((冯喆吧))自定义链接及视频上传功能不健全,请管理员检查! 本人为冯喆吧吧主之一,有以下问题要求解决:1)点击自定义链接的设置/添加后,编辑画面不稳定一闪而过,直接变成百度首页页面.无法操作;2)系统显示.VOB格式为可支持视频类型.可每次上传结束后又提醒该格式暂不支持,请另试.无法操作.请解决!http://tieba.baidu.com/f?kw=%B7%EB%86%B4
【纪念冯喆,征文参与】给崔永元和((小崔说事))栏目的一封信 小崔及《小崔说事》的同事们:你们好!我是百度冯喆吧的吧主之一ding1225,今天来信想和你们谈谈冯喆.
【请教】冯喆吧请教,吧主及电脑高手请进 向友好吧的各位老大请教了.冯吧试图建立视频库,但只能创建专集,却不能上传视频---复制粘贴均试过,每次总显示((对不起,暂不支持此格式))等等;为此已向管理员发贴,尚无回音.问题一:是否需专门申请开通此项功能并待审查通过后才可操作;问题二:心吧视频上传经过哪些步骤,需改为指定的格式吗;问题三:为何将贴吧里已有的视频复制到库里也显示为不支持.请帮忙解答,为此已花去两天时间了,虽然是利用资本家给予的有偿工作时间,仍是觉得浪费啊.先谢谢了!
【感谢】谢谢流金岁月和主持人,让更多人了解和怀念冯喆! 5月26日((羊城暗哨))专辑的播出,让更多人知道了冯喆,想多了解他,之后更深切地怀念他.在冯喆不幸去世39周年之际,这样一档具有足够纪念意义丰富内涵的节目足以告慰在天之灵.代表冯喆吧和全体冯迷感谢你们!期待((铁道游击队))和((南征北战))的陆续播出.
冯喆吧希望开通视频上传功能, 需要专门申请吗, 请回答. 我是冯吧吧主,在上传视频项里试过多次,如HML,JPG文件等,均显示((格式不对,暂不支持)).什么原因,需要预先申请吗.
【冯喆忌日】1969年6月2日,那年他48岁 他不幸去世已逾39年,我们深切地怀念他!
5月25日下午央视六套播放了((金沙江畔)) 在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的转换之间,偶尔看到了熟悉的画面,莫不是...果然很快出现了那张坚毅苍白的脸,于是锁住遥控器不动了.
【纪念冯喆,征文参与】2008/4/12电影频道流金岁月之《羊城暗哨》 主题: 一.寻找梅姨 嘉宾: 狄梵(八姑扮演者), 宏霞(梁英扮演者),凌云(小神仙扮演者),赵焕章(导演助理),潘奕霖(主持人)及全场观众 二.寻找冯喆 嘉宾: 宏霞(晚辈,合作伙伴),凌云(同事,合作伙伴,邻居),赵焕章(同事),秦怡(同事,合作伙伴兼大嫂), 潘奕霖(主持人)及影迷 提前到达节目录制现场,年轻的工作人员还在试灯光,试音响,试机位,口里不停地数着:“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看到主持人进来跟大家打招呼握手,意料之中的年轻随意; 从化妆间经过时,听到造型师对嘉宾说,这样化妆看上去多年轻啊! 快接近正式录影时间了,编导还在焦急地打电话:能不能再多找些人来,可以报销车费… 及至坐定后,现场导演还在煞费苦心地调整着为数不多的观众的位置,我身边的小伙子对同伴说:说好的,我十二点半准时走,我媳妇约我有事呢. 这样的真实实实在在影响着我的心情: 冯喆,记得你的人那么少吗! 狄梵毫无疑问是演技派,话剧舞台上锤炼过的角儿,无论是当年的家庭妇女还是如今的白发老太与镜头中的八姑毫无联系. 有趣的是,她还轻松地执着地取笑自己:以前演戏蛮认真的,但自从跟费穆导演闹矛盾后就随随便便演了,但这部《羊城暗哨》我还是不敢随便的,还是认真演的. 宏霞在那样年轻的时候遇到了冯喆,对大明星的仰慕敬佩叙述时宛如少女流露情怀,仔细记得与冯相处的很多细节,几场对手戏的处理方式,内心活动的微妙变化… 生动之处神采飞扬,感同身受. 小神仙凌云当年四十岁,比冯喆年长,他们共合作过《胜利重逢》《羊城暗哨》《淮上人家》等三部戏.他反复地说,冯喆人很谨慎,人很好,我们是邻居,听到他去世时我很难过. 秦怡说冯喆是绅士,每次讨论工作时总是先说,如果你认为是对的,可不可以这样…等等.她说他们合拍《铁道游击队》时,冯喆总是戏谑地叫着:大嫂,你应该想办法改善一下我们的伙食啊! 那时候赵焕章还只是导演助理,作为非主创的他已不记得太多情节,但印象深刻的是导演编剧冯喆他们大热天关在上海瑞金路上的一幢房子里挥汗讨论剧本的情形. 他们还聊到冯喆有文化,出身名校;聊到他解放前就已经入党,很早要求进步;聊到他从演惯才子佳人的角色到解放后塑造第一个工农兵人物的成功转型… 这样的冯喆正是我想像的,工作认真,待人热情,作风正派,谦虚儒雅! 在节目进行中,我两次感到视线模糊:一是凌云回忆着,他一再说,我们是邻居,关系很好,他不大跟别人一起吃饭;一是秦怡回忆道,我们还曾经代表上海一起去福建慰问演出.冯喆虽然不在了,但他完成了他的工作,他仍像和我们在一起! 节目结束后,我目送着冯喆的这些同事伙伴们走下台来,不忍心去打搅他们激动起来的情绪. 再次走到化妆间,看见年过九旬的凌云还寂坐一旁,忍不住上前轻扶老人:您刚才回忆冯喆时非常动情,我是他的影迷,谢谢您,请您保重身体! 老人听清了我的说话,再次说:我们是邻居,我们曾住在一起. 终于禁不住热泪盈眶. 冯喆,有很多人记得你,记得你在心里!
【纪念冯喆,征文参与】2006/11/25的童心回放播放了((沙漠追匪记)) 昨天的童心回放播放了((沙漠追匪记)) 昨晚的央视少儿频道童心回放栏目请来的嘉宾是朱时茂, 他推荐的老电影是沙漠追匪记. 这个节目我一直看的, 主持人张泽群不止一次地说过: 非常欣赏冯喆的表演. 昨天他又一次提到了. 张: 其实我一直很欣赏冯喆的, 朱时茂你为什么也欣赏冯喆呢. 朱: 中国的男演员中我非常喜欢的有两位. 一是冯喆, 一是王心刚. 张: 王心刚是帅哥啊很好理解, 你们是一种类型的. 朱: 王心刚是很帅, 还有张勇手也是很帅的, 但你不觉得吗, 冯喆不是那种一般的小生类型. 张: 冯喆有独特的淡雅味道. 他内在十分饱满, 外在十分轻松, 以一种不露痕迹的方式很自然地将你带到他所扮演的人物中去. 朱: 冯喆的表演像小河流水般流畅, 没有看到他有特别用劲的地方. 张: 为什么推荐沙漠追匪记. 朱: 小时候看的时候还不知道他是冯喆, 特别为他着急, 生怕他追不上特务. 剧情已不太记得了, 好象他脖子(实际是胸口)受伤了, 还有老马来救他(实际是冯喆派老马去接受伤的战友). 张: 我以前还不认识喆这个字, 是看见冯喆的名字后去查字典才知道念ZHE-喆的. 节目中还播放了冯喆主要影片的集锦. 分别是南征北战, 铁道游击队, 羊城暗哨, 沙漠追匪记. 张: 南征北战中高营长不是主要角色, 冯喆的表演不多却树立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军人形象. 朱: 演得太好了! 羊城暗哨中与梅姑(实际是八姑)墓地斗智一场戏, 他简单的一个眼神转动就很到位了, 要是别人啊还不得(他做着夸张的表情和动作) 随后我完整地又看了一遍沙漠追匪记. 看到他在马上挥舞马刀追杀敌人的英姿; 看到他被枪击中的瞬间, 他一下僵直了上半身不能动弹; 看到他温柔地对老马说: 去, 把小江他们接来. 老马心领神会地温顺地去了; 看到他隐瞒自己的伤情强忍着吃力地抬起受伤战友的担架; 看到他批评急躁的部下时痛惜而爱护又鼓励的目光; 最后看到他耗尽体力流尽鲜血终于倒下, 镜头不忍再放他的面容只看到战友痛苦失声. 欷嘘不已, 悲伤难抑! 这部片子冯喆兼任改编之一和副导演, 演小江的演员是牛犇还健在. 真希望有机会访问到他, 请他好好说说冯喆啊! 2006/11/26写
【纪念冯喆,征文参与】又见((南征北战)),又见冯喆! 又见((南征北战)),又见冯喆! 昨晚公司年终聚会后到家已快夜里1点了,随后打开电视转到中央六套,居然正开始播放((南征北战)),又看到冯喆穿着灰布军装英姿勃勃走在去赵庄的路上---那个惊喜啊! 他向教导员不带掩饰地承认:连续打了几个胜仗还要后退,我也有点转不过弯子来; 他欣喜地重逢赵大娘,关切地询问她小闺女的情形; 他循循善诱地教导连长:我也想在今夜发起冲锋,一晚上消灭蒋介石几百万军队.可是不行啊,同志... 他对小赵村长做完思想工作后关切地看了看她做的笔记,习惯地抽出一根烟来,一边又鼓励她取得的进步; 他接受在赵庄阻击敌人的任务,回答团长提问时挺身立正:没有困难,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他们在出色地坚持五天五夜后受到师长的表扬,他含蓄地微笑; 被要求转移时又些想不同,想说又不太好说地有些为难; 在师长语重心长地告诫后,他豁然开朗痛快地表示服从命令:黄昏前派出小股部队出击,天亮前撤出阵地,有多余的武器支援民兵; 撤退前他坚定地对赵大娘说:你相信我老高,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 他们风雨兼程五天五夜急行军450公里; ...... 经典的画面生动的细节精彩的形象永记在心! 2008/1/26写
【纪念冯喆,征文参与】2006年的最大收获---喜爱冯喆! 2006年的最大收获---喜爱冯喆! 实际到2005年为止我都是不知道冯喆的, 对老一辈影星我较为熟悉和喜欢的是王心刚, 王晓棠, 于洋, 张勇手等人. 他们主演的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 ((英雄虎胆)), ((奇袭))等在我青少年时代在大院里反复播放, 那是一个看电影看英雄的时代. 明星于我们看来完全等同于角色, 那么英勇那么机智那么美好! 去年开始我收集起了老电影VCD, 也是受到了小崔((电影传奇))的感染. 我试图完整地收集王心钢, 王晓棠, 张勇手, 于洋, 赵丹等的作品; 许多耳熟能详的革命战争年代影片, 如南征北战, 铁道游击队, 地道战等; 许多有着优美歌曲旋律的音乐歌舞片, 如五朵金花, 阿诗玛, 刘三姐等. 从愉快的收集中我获得了许多乐趣, 我还在去年春节放假时背着其中的精品乐颠颠地赶回老家, 与父母家人共享. 是父亲的一句话点醒了我: ****是好看, 但是反特片最好看的还是((羊城暗哨)). 从小我最喜欢的影片类型就是抓特务的, 以为之前知道的已是最好的了. 于是怀着好奇去搜集这部片子---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那样一个人物,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冯喆! 从那以后, 我终于成了热诚的冯迷了, 收集他的所有影碟, 在GOOGLE和百度上仔细搜索有关他的任何资料, 逢上网必来相关的贴吧里, 将他的照片布满我电脑的桌面... 喜爱冯喆, 是我2006年的最大收获, 也是我一生珍存的美好回忆!
【纪念冯喆,征文参与】纪念冯喆去世四十周年,征文邀请,欢迎投稿! 请各位才子才女出手啊.希望汇集成册,待明年出本专集以兹纪念啊.体裁内容格式字数不限;以前发表过的也可安上标题重新发表;我也会抽空整理一些.为整齐起见,但请务必登录.谢谢各位!还有什么好建议,马上就能做的,多多益善啊.
祝冯喆和全体吧友们五一节快乐! 五一节快乐,劳动者快乐!我也要回家呆上几天了,节后再见!
因审查延时而重复发贴了,请删除! 请删除重复贴:http://tieba.baidu.com/f?kz=356535824;http://tieba.baidu.com/f?kz=356535825;http://tieba.baidu.com/f?kz=356535826
申请增任吧主,微雨吧主请批示 微雨吧主,我希望能分担一些你的工作,在你和前任吧主公务繁忙之时.请批示.
4月12日电影频道流金岁月之《南征北战》 主题: 新中国战争片第一经典嘉宾: 张瑞芳(赵玉敏扮演者),汤化达(师政委扮演者),仲星火(刘永贵扮演者),孙永平(通讯员扮演者),蓝为洁(导演之一汤晓丹夫人),潘奕霖(主持人)及全场观众84岁的仲星火搀扶90岁的张瑞芳上台坐定,那情景宛如五十年后的孙喜旺和李双双两口子.时空交错只是瞬间的感觉,他们真真切切地从银幕上走到了我们面前.
4月12日电影频道流金岁月之《铁道游击队》 主题: 微山湖上嘉宾: 秦怡(芳林嫂扮演者),冯奇(王强扮演者),仲星火(彭亮扮演者),潘奕霖(主持人)及全场观众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节目录制前欣喜地发现观众席已几乎坐满了,从十几岁的学生到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找好位置后坐在一位老大姐身边,她亲切地侧身打着招呼:我们从小就看这部影片,很喜欢.是啊,我也是小时候看的,现在仍然喜欢.
4月12日电影频道流金岁月之《羊城暗哨》 主题: 一.寻找梅姨嘉宾: 狄梵(八姑扮演者), 宏霞(梁英扮演者),凌云(小神仙扮演者),赵焕章(导演助理),潘奕霖(主持人)及全场观众二.寻找冯喆嘉宾: 宏霞(晚辈,合作伙伴),凌云(同事,合作伙伴,邻居),赵焕章(同事),秦怡(同事,合作伙伴兼大嫂), 潘奕霖(主持人)及影迷
下周((小崔说事))的主角是四川建川博物馆主樊建川,请注意收看 基本每期都看小崔说事,预告下期访谈主角是建川博物馆樊建川,就是专门设置了冯喆纪念馆的那位企业家,投资几千万设立了这些文化纪念设施.小崔专门去现场参观浏览过,十分感叹,特意做了这期节目.播放时间: 下周日(4月13日)晚21:30央视新闻频道有时间的吧友们可以看看,说不定能谈到冯喆呢.一直看小崔的节目,知道他喜爱老电影,喜欢冯喆,算是同好之人吧.
又见((南征北战)),又见冯喆! 昨晚公司年终聚会后到家已快夜里1点了,随后打开电视转到中央六套,居然正开始播放((南征北战)),又看到冯喆穿着灰布军装英姿勃勃走在去赵庄的路上---那个惊喜啊!他向教导员不带掩饰地承认:连续打了几个胜仗还要后退,我也有点转不过弯子来;他欣喜地重逢赵大娘,关切地询问她小闺女的情形;他循循善诱地教导连长:我也想在今夜发起冲锋,一晚上消灭蒋介石几百万军队.可是不行啊,同志...他对小赵村长做完思想工作后关切地看了看她做的笔记,习惯地抽出一根烟来,一边又鼓励她取得的进步;他接受在赵庄阻击敌人的任务,回答团长提问时挺身立正:没有困难,我们保证完成任务;他们在出色地坚持五天五夜后受到师长的表扬,他含蓄地微笑;被要求转移时又些想不同,想说又不太好说地有些为难;在师长语重心长地告诫后,他豁然开朗痛快地表示服从命令:黄昏前派出小股部队出击,天亮前撤出阵地,有多余的武器支援民兵;撤退前他坚定地对赵大娘说:你相信我老高,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他们风雨兼程五天五夜急行军450公里;......经典的画面生动的细节精彩的形象永记在心!
冯喆---中秋快乐! 前两天电视播放中国表演家学会颁奖晚会实况,很多健在的75岁以上的老艺术家都获颁荣誉奖了,于洋还特别获得终身成就奖.在缅怀故去的电影人环节,大屏幕上出现很多熟悉的面容,我果然很快地看到你了---仍然那样英姿勃发!气质超群!还好越来越多与电影有关的节目里都想起了你,我们心里总算有了少许安慰.今天是月圆的日子,祝你在天堂享受满足安详和快乐!
继续喜爱冯喆! 过去的两天里,参加了一场艰苦的考试,过去的几个月,为此艰苦地努力着.繁忙的日子里,坚持每周六晚看东方时空的((电影传奇)),偶尔在换脑筋时打开电视看到深夜重播的((电影传奇热心观众见面会))访谈节目.喜欢小崔跟我有同样的爱好,喜欢他热爱电影还为它做了那么多事情,喜欢他也那样喜欢冯喆.2007年的秋天,继续喜爱老电影,继续喜欢冯喆!
又是情人节---冯喆,情人节快乐! 整整过去了一年, 你在天堂还好吗!认识你的第二个情人节, 祝你快乐!
这一期的童心回放是桃花扇 昨天又错过了时间,不知道是谁介绍了这部片子,说了些什么.转台过来时影片正放映到侯朝宗欲会香君而抛扇上楼,两人相见时脉脉含情.不忍心看那冯喆依然温柔俊美的神态,不忍听到他斯文诙谐地以他人的名字打趣...是这样的冯喆后来遭到那样的境遇,已永远地逝去了!怀念冯喆!
2006年的最大收获---喜爱冯喆! 实际到去年为止我都是不知道冯喆的, 对老一辈影星我较为熟悉和喜欢的是王心刚, 王晓棠, 于洋, 张勇手等人. 他们主演的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 ((英雄虎胆)), ((奇袭))等在我青少年时代在大院里反复播放, 那是一个看电影看英雄的时代. 明星于我们看来完全等同于角色, 那么英勇那么机智那么美好!去年开始我收集起了老电影VCD, 也是受到了小崔((电影传奇))的感染. 我试图完整地收集王心钢, 王晓棠, 张勇手, 于洋, 赵丹等的作品; 许多耳熟能详的革命战争年代影片, 如南征北战, 铁道游击队, 地道战等; 许多有着优美歌曲旋律的音乐歌舞片, 如五朵金花, 阿诗玛, 刘三姐等. 从愉快的收集中我获得了许多乐趣, 我还在去年春节放假时背着其中的精品乐颠颠地赶回老家, 与父母家人共享.是父亲的一句话点醒了我: ****是好看, 但是反特片最好看的还是((羊城暗哨)). 从小我最喜欢的影片类型就是抓特务的, 以为之前知道的已是最好的了. 于是怀着好奇去搜集这部片子---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那样一个人物,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冯喆!从那以后, 我终于成了热诚的冯迷了, 收集他的所有影碟, 在GOOGLE和百度上仔细搜索有关他的任何资料, 逢上网必来相关的贴吧里, 将他的照片布满我电脑的桌面...喜爱冯喆, 是我2006年的最大收获, 也是我一生珍存的美好回忆!
另一种人言可畏---上海老影人追忆冯喆之死 摘自《华夏》1999年第6 冯喆1961年从上海电影厂调到成都峨嵋电影厂,调动的原因一直传说是因为生活作风问题。冯喆去后,开始没有拍片任务,后来天马厂的《金沙江畔》在四川阿坝拍外景时,原饰红军指导员的赵联不适应高山气候病倒。导演傅超武就近求贤找到了冯喆。紧接着,西安电影厂的《桃花扇》又邀他演侯公子。两部片子拍完,文 革 就开始了。
昨天的童心回放播放了沙漠追匪记 昨晚的央视少儿频道童心回放栏目请来的嘉宾是朱时茂, 他推荐的老电影是沙漠追匪记.这个节目我一直看的, 主持人张泽群不止一次地说过: 非常欣赏冯喆的表演.昨天他又一次提到了.张: 其实我一直很欣赏冯喆的, 朱时茂你为什么也欣赏冯喆呢.朱: 中国的男演员中我非常喜欢的有两位. 一是冯喆, 一是王心刚.张: 王心刚是帅哥啊很好理解, 你们是一种类型的.朱: 王心刚是很帅, 还有张勇手也是很帅的, 但你不觉得吗, 冯喆不是那种一般的小生类型.张: 冯喆有独特的淡雅味道. 他内在十分饱满, 外在十分轻松, 以一种不露痕迹的方式很自然地将你带到他所扮演的人物中去.朱: 冯喆的表演像小河流水般流畅, 没有看到他有特别用劲的地方.张: 为什么推荐沙漠追匪记.朱: 小时候看的时候还不知道他是冯喆, 特别为他着急, 生怕他追不上特务. 剧情已不太记得了, 好象他脖子(实际是胸口)受伤了, 还有老马来救他(实际是冯喆派老马去接受伤的战友).张: 我以前还不认识喆这个字, 是看见冯喆的名字后去查字典才知道念ZHE-喆的.节目中还播放了冯喆主要影片的集锦. 分别是南征北战, 铁道游击队, 羊城暗哨, 沙漠追匪记.张: 南征北战中高营长不是主要角色, 冯喆的表演不多却树立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军人形象.朱: 演得太好了! 羊城暗哨中与梅姑(实际是八姑)墓地斗智一场戏, 他简单的一个眼神转动就很到位了, 要是别人啊还不得(他做着夸张的表情和动作)随后我完整地又看了一遍沙漠追匪记.看到他在马上挥舞马刀追杀敌人的英姿;看到他被枪击中的瞬间, 他一下僵直了上半身不能动弹;看到他温柔地对老马说: 去, 把小江他们接来. 老马心领神会地温顺地去了;看到他隐瞒自己的伤情强忍着吃力地抬起受伤战友的担架;看到他批评急躁的部下时痛惜而爱护又鼓励的目光;最后看到他耗尽体力流尽鲜血终于倒下, 镜头不忍再放他的面容只看到战友痛苦失声.欷嘘不已, 悲伤难抑!这部片子冯喆兼任改编之一和副导演, 演小江的演员是牛犇还健在.真希望有机会访问到他, 请他好好说说冯喆啊!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