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TT 毁灭TT
关注数: 1 粉丝数: 25 发帖数: 6,071 关注贴吧数: 3
关于这几天的事 其实从花派第一天来的时候我就在线,之所以一直没有露面是因为我怕我一说话花派就该有更多的话说了,到那时侯就更混乱了! 谢谢大家这几天来对贴吧所做的贡献,辛苦大家了!也谢谢王寅,虽然我们两个之间是不用说谢谢的,但是这次我还是要谢谢你! 前几天由于要返校,所以一直在收拾东西,没有什么机会上网,昨天到了石家庄,刚刚安顿下来!现在有充足的时间跟花派的做斗争了! 关于吧主这件事,老实说这确实不是什么好差事,别以为我有多风光,充其量是跟别人聊天的时候人家看到你的名字会问一句"你是一中的吧主吧?".然后说上几句好听的话,别的还有什么呢?吧主又没有工资,又没有赞助!花派同学说的对,我是只会删贴和封ID,可是百度就给了吧主这么点权利啊!你觉得当吧主很爽吗?那你可就错了!唐一贴吧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每天新增上千个回复,上学的时候还好点,毕竟那时候大家上网的时间不太多,象现在放假,每天都要管理,一天不注意就会出问题!我不认为在校生做吧主会更好,让学校做就更不可能了,这里是同学们畅所欲言的地方,如果有老师的介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花排同学你太天真了!你说你是高一新生(我记得你在另一个帖子里说过你身边的同学好多都只上了一次贴吧就再也不来了,我想请问,高一新生还没开学,你们怎么认识的?即使认识一两个,何来好多?),那你了解贴吧吗?你知道贴吧这一年来的发展历程吗?记得以前学校曾经放话要封锁贴吧,我们还是照样挺过来了,你以为你这样闹我们就会怕你了? 你说毕业了该走就走,那我问你,如果你是高一新生,你不会毕业吗?其实也难说,我估计你这样人上不到高二就得被开除了!记得我刚来贴吧的时候这里只有一页多的帖子,连一百个都不到,而且很少有人回复,是我们这届的毕业生让贴吧重新活了过来!你能说毕业了就不是一中人了么? 别的我不多说,请大家以后不要理花派,我们都不理他,他觉得没意思了自然就不来了!他发的无聊的帖子我自会处理,如果我不在还有王寅呢! 大家有什么事可以给我发百度消息,我会及时回复!
一位台湾校长震动所有中国人的演讲 台湾有这么一所学校,学生年龄在15-18之间,每年三千多学生中,因违反校规校纪被校方开除的二、三百人。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没有大师傅,一切必要工种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校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学生见到老师七米外要敬礼。学生没有寒署假作业,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这就是台湾享誉30年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在台湾各大报纸招聘广告上,经常出现"只招忠信毕业生”字样。 以下是校长高震东在国内的讲演: 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台下声音:“匹夫有责”)——不,是“我的责任”。如果今年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我是这样教我的学生的。所以说,现在我们大陆教育办得不好,是我高震东的责任,只因为这样,我才回祖国专门举办道德方面演讲。(掌声)“以天下兴亡为已任”是孟子思想。 禹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他们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呢?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 我在台湾办学校就是这样,如果教室很脏,我问“怎么回事?” 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打扫卫生”。 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揍的。 在我的学校,学生会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这才是教育,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也许有些人说这是吃亏,我告诉你,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记住! 学校更应该训练学生这种“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校园不干净,就应该是大家的责任。你想,这么大的一个校园,你不破坏,我不破坏,它会脏吗?脏了之后,人人都去弄干净,它会脏吗?你只指望几个工人做这个工作,说:“这是他们的事。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这是什么观念?你读书干什么?读书不是为国家服务吗?眼前的务你都不服,你还能为未来服务?当前的责任你都不负,未来的责任你能负吗? 水龙头漏水,你不能堵住吗?有人会说:“那不是我的事,那是总务处的事。”这是错误的。 一般人最坏的毛病是这样:打开水龙头后,发现没水,又去开第二个,第二个也没有,又去开第三个 ——这样的学生,在我学校是要被开除的!连举一反三都不懂,第一个没水,第二个会有吗?你就没想到水会来吗?人无远虑怎么能行? 作为一个干部,作为一个人,都要想到后果,后果看得越远的人,越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只管眼前,不顾将来的人,不是一个好干部,不是一个有用的人。水管不关,来了水后让它哗哗哗满池子去流,仍不去关注:“反正是国家的水,不是我的自己的!”——浪费国家的,就是“汉奸”!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水?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资源?我每天洗脸都为国家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你算算,你们学校六千多学生,每个每天节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省水就是省电,就是节省国家资源。爱国可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爱国,一种是消极爱国。积极爱国是为国家创造财富,消极爱国是为国家节省财富。国家用那么多百姓的民脂民膏来供你读书,你还浪费国家的财富,你良心何在?你上大学都如此,怎么能期望于中学生、小学生呢?怎么能期望于一般老百姓呢?你高级知识分子都不爱国,怎么能让老百姓去爱国呢?从自己身边做起,我们国家才有希望——这就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积极负责的道德观念,这就是道德教育。 另一点,我们要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敬业观念。天下有大事吗?没有。但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恶则成大恶,集小善则为大善。培养良好的道德,是从尊敬老师开始的,是从那很小很小的事开始的。这种道德是慢慢建立起来的,而不专门找到大事才干。
黄家强深情忆黄家驹:二哥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黄家强单飞了,不出意外,明年4月,他的个人新专辑将正式出炉!   有关BEYOND的一切,都已成为他的过去,然而媒体们追问最多的,还是他与   BEYOND的点点滴滴:譬如他和乐队曾经的核心人物黄家驹之间的兄弟情;譬如他   和黄贯中、叶世荣三子之间的“不和”传闻;离开乐队后,他对未来的打算……   在接受晨报记者的专访时,关于以上的种种,黄家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忆家驹:小时候烦二哥弹吉他   哥哥家驹,是黄家强心中永远的痛。   采访时,记者一提到家驹,刚刚还笑着和记者谈论吃大闸蟹经验的黄家强,脸色一下沉了,眼圈红红,半天没说话。刚巧,有人唤他离席片刻,身旁助手悄悄对记者说:“其实,他应该可以写本书的,关于和哥哥家驹的故事,只是,不能提家驹,一提,他就会掉眼泪。”原来,有泪不轻弹的男儿也有伤心时!   只一会儿,家强回来了,显然,已稍稍调整了情绪,语气中有了些许平静。很难得,他主动提及了刚刚的话题。“如果不是他,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玩音乐。”黄家强的回答简单明了。   记者见状,小心问他:能否多谈些细节?他点点头。黄家强说,家里五个兄弟姐妹中,家驹排行老二,自己最小,小时候,他最喜欢跟二哥出去玩,每次被人欺负时,首先想到的便是黄家驹,“我小时候不算顽皮,不会搞恶作剧,但二哥却不一样,他倔强固执,也勤奋,看事物眼光独到。”   不过,对于音乐,小时候的他们却是南辕北辙。他说,最初听二哥的音乐,感觉很烦,很吵,甚至还冲到二哥面前,让他不要再弹了,“那时候,家驹一个人在家里练吉他,那种旋律根本不是歌,就是瞎弹瞎练。我们俩常常为这个事吵架,当时,我根本不听他的音乐”。   直到二哥15岁,开始有了自己的乐队,而家强13岁,开始有了看音乐演出的兴趣,兄弟俩才渐渐走到了一起。尽管如此,黄家强仍然固执地告诉记者,当时,虽然会去看哥哥的演出,但纯粹只是觉得“形式好玩”,彼时,他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真正去“玩”的。   “后来,哥哥乐队里的吉他手有个弟弟,和我同龄,他提议让我和他,还有另外两个新人一起组个乐队,这样一来,哥哥们有他们的乐队,弟弟们也有自己的乐队。当时,我觉得很新鲜,答应了。算起来,我很迟才开始玩音乐,17岁刚接触贝司。”   没几年,因为弟弟们的乐队里,两个吉他手常常吵架,乐队已是名存实亡;而哥哥们的乐队里,有些成员提出要离开。两个乐队同时面临着大调整。   “后来世荣叫我参加BEYOND,我就去了。”   “为什么不是哥哥叫你,而是其他人?”   “不知道,我也一直没问过家驹,但的确不是他叫我进BEYOND的。”当时的黄家强,或许也没心思想太多缘由,“他们的歌曲都好难,我必须每天在家不停地练习,才能赶上乐队的节奏”。   “家驹没在家指导你练琴?”   “他蛮民主的,不会给我太多压力,从来不评价我弹得是好还是坏。”   说乐队:不和不是因为性格   1999年,黄家强、黄贯中、叶世荣组成的BEYOND,举办了一场纪念15周年的演唱会,并推出《GOODTIME》专辑,然后宣布分开;4年后,三子聚合,又成BEYOND;2005年,他们又以巡演的方式,再次宣布三子分开。   只是这次距离上次的“三绳拧一股”不过短短2年,以至很多人听到他们要举办告别演唱会的第一瞬间,反问身边人:“他们不是刚重组吗?怎么又要分开?”有关三子私下不和的传言,成了唯一能解释BEYOND解散的原因。   “和世荣、贯中还经常见面吗?”   “大家都很忙,从新加坡演唱会(编者注:10月15日)结束后,就没再碰面了。”   “都说你们三个人不和了,真的吗?”“不可以这样讲,如果我们真的性格不和,就不可能22年都走在一起那么久了。主要是大家对音乐的看法越走越远,不如就分开,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   “是不是你们喜欢的音乐类型不一样了?你喜欢的风格是哪种?他们喜欢的又是哪种?”   “我喜欢英伦摇滚,世荣、贯中不知道喜欢什么。”隔了片刻,黄家强又补充说:“如果他们说的喜欢的音乐类型和我说的不一样,就不好了,所以还是以他们自己说的为准。”   对三子之间的关系,家强的回答小心翼翼:“以前我们经常一起钓鱼、游泳,再以前,过新年时,我们还常常跑到澳门去放烟火。现在真的是没有时间。”他总是一不小心,在每个回答的末尾,透露出三子之间如今感情的“微妙”。   脱离BEYOND的黄家强,和另外两子一样,忙着自己的个人新专辑,不出意外,明年4月,他的单飞大碟将出炉。   “内地歌手中,你最欣赏哪个?”“窦唯和许巍。我听过窦唯的《八和九生》,很欣赏他对音乐的态度:很自我。我很羡慕他能做这样的音乐,在香港,玩得太偏,音乐人根本不能生存下去。但内地的市场很大,即使只有1/10的人支持你,那也可以活下去了。这也是为什么我想来内地发展的原因。”   “有没有搬来内地的打算?”   “我想搬去北京,那里有很多音乐人。”   “能吃得惯那里的菜吗?”   “应该没问题。我们全家人都特别能吃辣。”记者提起,好像前不久黄贯中秘密去了北京,可能也在与当地的唱片公司谈和约,黄家强笑着说:“是吗?那就大家一起到北京发展好了。”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