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猎人 阿拉斯加猎人
关注数: 49 粉丝数: 197 发帖数: 5,392 关注贴吧数: 115
奇妙的孔明灯 孔明灯渊源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放飞孔明灯的视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head.blog.sina.com.cn%2Fplayer%2Fouter_player.swf%3Fauto%3D1%26vid%3D12413205%26uid%3D1371185877&urlrefer=54725d32b85ef7a74652030dd22e4d9f   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大约于清朝道光年间,先民由大陆福建省惠安、安溪等县传入台湾的台北县、平溪乡、十分寮地区,即基隆河的上游。据十分寮地区父老前辈的口述表示,早年于前清年间十分地区闹过土匪,由于地处山区,所以村民都向山中逃过,待土匪走后,留守在村中的人,就在夜间施放天灯做为信号,告知山上避难的村民,可以下山回家了,也借此种方式向村民报平安。由于当日由山上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农历正月十五即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的元宵节,十分地区的村民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且向邻村的村民互报平安。也因此十分地区的村民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
童话《一幅壮锦》 古时候,大山脚下有一块平地。平地上有几间茅屋。茅屋里住有一个妲布①,她的丈夫死去了,剩下三个孩子。大孩子叫勒墨,二的叫勒堆厄,最小的叫勒惹。  妲布织得一手好壮锦。锦上织起的花草鸟兽,活鲜鲜的。人家都买她的壮锦来做背带心,被窝面,床毡子。一家四口,就靠妲布的一双手来过日子。  有一天,妲布拿起几幅壮锦到圩(xū)②上去卖。看见店铺里有一张五彩的画,画得很好。画上有高大的房屋,好看的花园,大片的田地;又有果园、菜园和鱼塘;又有成群的牛羊鸡鸭。她看了又看,心头乐滋滋的。本来卖锦得的钱,打算全都买米的,但因为爱这张画,就少买一点米,把画买了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妲布几次坐在路边打开画来看。她自言自语地说:“我能生活在这么一个村庄里就好了。”  回到家,她把图画打开给儿子们看,儿子们也看得笑嘻嘻的。  妲布对大仔说:“勒墨,我们最好住在这么一个村庄里啊!”  勒墨撇撇嘴说:“阿咪③,做梦吧!”  妲布对二仔说:“勒堆厄,我们住在这么一个村庄里才好啊!”  勒堆厄也撇撇嘴说:“阿咪,第二世吧!”  妲布皱着眉头对小仔说:“勒惹,不能住在这样一个村庄里我会闷死的。”说完,长长叹了一口气。  勒惹想了一想,安慰妈说:“阿咪,你的锦织得很好,锦上的东西活鲜鲜的。你最好把这张图画织在锦上,你看着看着,就和住在美丽的村庄里一样了。”  坦布想了一会,啧啧嘴说:“你说的话很对,我就这样做吧!不然我会闷死的。”  妲布买起五彩丝线,摆正布机,依照图画织起来。  织了一天又一天,织了一月又一月。  勒墨和勒堆厄很不满意妈这样做。他们常拉开妈的手说:“阿咪,你尽织不卖,专靠我们砍柴换米吃,我们太辛苦了!”  勒惹对大哥、二哥说:“让阿咪织吧,妈不织会闷死的。你们嫌砍柴辛苦,由我一个人去砍好了。”  于是一家人的生活,就由勒惹不分日夜地上山砍柴来维持。  妲布也不分日夜地织锦。晚上用油松燃烧起来照亮。油松的烟很大,把妲布的眼睛也熏坏了,红巴渣的。可是,妲布还是不肯歇手。一年以后,妲布的眼泪滴在锦上,她就在眼泪上织起了清清的小河,织起了圆圆的鱼塘。两年以后,妲布的眼血滴在锦上,她就在眼血上织起了红红的太阳,织起了鲜艳的花朵。  织呀织的,一连织了三年,这幅大壮锦才织成功。 
安仁筹建中国首个交通博物馆 设30分馆 占地200亩、30多个分馆……成都正在筹建一个交通运输博物馆,在这里你可看到第一个火车司机的驾驶证、第一辆公交车,也能看到磁悬浮等高端交通工具。昨日,记者从发起人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殿业那里了解到,该博物馆将落户大邑博物馆小镇安仁。这将是全国第一个交通运输博物馆,将全面系统地展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历程。目前,博物馆的建设正在进行前期论证。   和交通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张殿业教授一直希望尽自己的努力来保存一份交通的历史记忆。他说,最初想写一本中国综合交通运输史。在着手准备写书的过程中,张殿业产生了打造一个交通博物馆的想法。他随后找到了行业内的专家,包括交通部的一些官员交流想法,没想到,他竟然得到了一致的支持。最让人惊喜的是,大邑安仁镇也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根据初步计划,占地200亩的交通博物馆将落户在安仁,博物馆将根据道路、水路、民航、管道交通、轨道交通等各个主题分为30多个分馆。   对于博物馆的完备性和资料来源,张殿业表示,博物馆是公益性的,资料也要靠社会各界来支持。博物馆建设之初史料肯定也不会很完备,“这只是一个平台,让散落在各地的珍贵资料汇集起来。”他说,这个平台也只是一个构架,还要后来的几代人慢慢完善,建成一个最完备的交通博物馆。“希望以后成都的交通博物馆也会和瑞士、伦敦的交通博物馆一样齐名。”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