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ya0 saiya0
关注数: 2 粉丝数: 8 发帖数: 767 关注贴吧数: 5
应姿湛之邀,写了一篇简单的《起初》碟评 【起初】宵在创作中已经进入一种“篇章式”的状态,就旋律而言并无太多创新之处,走的是朗朗上口好听易记的路线,但旋律明显被分成了好几种味道迥异的章节。从“闯荡”到“追寻”,再从“领悟”到“放下”,每一个篇章的旋律风格都有不同的变化。 【再一秒就好】言语式的演绎一直是邰正宵的最强项,熟悉他的人就知道,他说话和唱歌的味道是完全一致的。初听这首歌的时候,也许你觉得旋律也就那样,哆来咪发唆的反反复复,偶尔出些假音。可是越听就越觉得平铺直叙下蕴含的力量。最后一段的“一句话就足够!”终于将情感爆发出来,并且这种爆发出来的感情一直维持到曲终。另外,歌曲中某个地方跟《思爱成病》有雷同之处。 【请不要那么容易心碎】旋律颇带爵士风格,音域完全在宵的掌控之下,所以整个演绎听下来非常畅快淋漓。这也是一首歌词比歌曲有看点作品,歌词近乎于生活对白,又不落于俗套,而且还是一韵到底,这些年来,宵的作词水平已经超过作曲了。 【我要你快乐】根据宵的想法,在专辑中放上了这么一首比较“网络化”的歌曲,歌词简单,配器简单,演绎也很简单。 【爱旅行】整个歌曲透露着一个词:轻松。其实编曲是按照都市轻摇滚来做的,即使不喜欢摇滚,也能反反复复享受此曲。歌词非常上口,听两遍就能无障碍哼唱。 【爱是一切答案】如此甜蜜温暖的旋律,一直以为只有方文良才写得出,作为曲作者的宵带给我们太多惊喜。这首歌已经不用太多的评论,它走的就是讨好耳朵的路线。作为第二波主打歌,它完全能胜任。 【平行线】这首歌是有难度的,节奏过于密集, key 又是非常的高,而且高低音落差又是巨大。 【解药】就像当年《圈套》《晴时多云》一样,宵有一种忧伤小调的写法,虽然不能登上主打宝座,但总是能非常讨小米们喜欢。这首歌就是这种类型。 【你一半我一半】当初非常小看了这首歌,乍听上去就是一般的小调,可是慢慢发觉宵在这首歌上面是花了很多心思的,除了词曲创作,大量的伴唱,轻快幸福的编曲,这么多繁琐的工作,都可以用“缜密”来形容。 【我什么都可以不要】这可以说是完全回归到 90 年代的老情歌风格的词曲编唱,完全有理由进入主打的行列。旋律完全游走在宵的音域当中,高中低三个音区均有出色表现。 【只有一件事】宵总是说把自己看成一个新人,在音乐道路上朝着前方不断努力进发,不断尝试。实际上他也是这么做的。从这首歌里完全可以看到跟《起初》一样的创作力,在他心中真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音乐。 【起初 合唱版】因为旁边多了一个姚可杰,所以宵的演绎比独唱版显得摇滚了不少,用力了不少。 【千纸鹤 摇滚版】新瓶装老酒的做法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首歌重点还是在编曲方面,当然在歌曲高潮部分的编排宵也是下了一番气力的。 【沉默】“言语式的演绎”是宵的强项,除了这个强项以外他还有一个特质,那就是“失魂落魄”式的演绎。在某些特定风格的歌曲中,宵一反常态,收起他的深情,展现出他背面的“黑暗”。那种带有强烈无助感的失魂落魄能让你窒息,类似风格的歌曲有《镜子》《泡沫》《空虚》等等。如今,在这张专辑即将收尾的时候又给我们来了这么一下,这首歌的存在,就是这张专辑中直击心底的一道“黑暗的风景”。
原作为什么被称为神?因为原作是完美策划的产物。     People can Fly 对于Painkiller的各方面策划得相当到位,众多关卡都玩家展示着风格迥异的世界。就如同我在顶楼所说,各种怪物掺杂在一起蜂拥而至,令我哭笑不得。在原作中,墓地里的敌人就是死灵武士和巫婆,宫殿里就应该是王国的亲卫队,而且,海盗兵绝对不会出现在巴比塔中,军事基地也不会满地爬僵尸。这就是Painkiller这个游戏的概念,它首先会有一个文化,不是任何场地和任何妖魔的粗暴搭配。     原作中,每一关的解卡条件,都跟关卡中的配置紧密结合。比如大剧院那一关,它的解卡条件是获得100个魂,看看总敌数是120个,也就是说,这个条件,不会太苛刻,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再举例,雪桥的条件是找到所有隐藏点,于是,偏偏就有一个隐藏点相对来比较难找,找到了也不是那么容易到达。这就是说,原作中的游戏性把握得非常到位,解卡条件和关卡设置息息相关,难度把握得恰到好处,不是随随便便拍脑门子就定下来的。     游戏节奏是原作中被称为神的因素。在军事基地那一关,不可谓不紧张,近距离有骷髅敢死队的刺刀肉搏,中距离有放榴弹和喷火的大汉,远距离有枪手和坦克大炮,轮番招呼在玩家身上。如此紧张激烈的战斗,只消短短两分钟便可搞定,紧张的状态不会维持许久,就能让玩家透一口气,用于寻找隐藏点,或者是看一看游戏中的场景设计,再或者是听一听美妙的非战斗音乐。不会像《救赎》这样没玩没了的杀戮、杀戮、再杀戮。     原作中的音乐也不能不提,跟美术风格一样,音乐风格也是跟场景紧密结合的。教堂里的唱诗、巴比塔内空灵的 New Age、小镇的流行乐、宫殿的古典乐等等,无不让人感受到策划人员与音乐工作者的精心设计和安排。
已经玩到《救赎》了,说几句 已经玩到《救赎》了,说几句 只玩了第一关的两个场景,因为要做饭,所以就关掉了,吃完饭继续玩之前先发一帖。 整个游戏给人的感觉是集结了Painkiller系列所有怪物弄出来的大杂烩,正所谓是“BooH + 复活”战斗系统在原作中就已经做得相当完美,改进的空间已经不大。游戏对于硬件的要求似乎也回归了原作,比上一个资料片低多了,我这破电脑也能玩得很High,这一点我非常满意。 游戏开发小组似乎不太能够理解原作中敌人种类与场景的紧密结合,在一个场景中就出现了很多不同风格的敌人,中世纪的武士、巫师、死神、僵尸鸟、海盗全部糅杂在一起冲出,让我这个Painkiller的忠实玩家哭笑不得,不禁感叹这个系列走入了肤浅的死胡同。 既然游戏文化已经没落,就来看看战斗部分。一出场就拥有了全部武器,只是弹药是逐渐提供的。在本吧查阅了一些帖子,得知关卡数目不多,卡片系统也是削弱得厉害,听说灵魂捕捉卡是最后一关获得,真是不爽!怪物数量暴多,一波接一波扑过来,让玩家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偏偏ammo非常紧张,都不能浪费。 没有什么惊喜,也没有过于失望。对于这样一款神作之后,我们更多的也许只有感恩和宽容,毕竟制作小组能够在多年之后让我们重新拿起这些独特的武器在怪物的世界里遨游,已经很不容易了。
谈一谈我心中志朋的歌曲 一直都喜欢小虎队,虽然不是每一张专辑每一首歌都听,但只要有他们的消息都会去看,去听。分开的小虎队,他们三人的歌我都听,因为霹雳虎发唱片最多,所以听的也最多。但是三只小虎中声线和唱功最好的,还真属志朋莫属。小虎队重逢后三张专辑,既有合唱,又有自己演绎的作品,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志朋的表现,三张专辑下来,一张比一张唱得好!劲歌热舞《意乱情迷》到《爱我吧》,明显后者的演绎就比前者要拿捏得好,气氛更热烈,动感更强,前者还藏着年少的青涩,到了《爱我吧》却展现了志朋成熟的美。抒情慢歌《好久没有人爱我》到《深爱着你》,唱功简直是一次巨大的飞跃,志朋对于高低音以及真假音转换等等方面的拿捏,就是一次质的转变。《深爱着你》之所以在《庸人自扰》中的优秀,志朋的演绎显得尤为重要。这一首歌让我对他的了解更进了一步。不温不火的怪歌《好聚好散》到《痴心妄想》,总是有这么一些作者能够写出一些旋律,怪里怪气,初听上去不怎么地,但越听越有味道。拿起葡萄酒杯,开一个朦胧的灯光,扭动着缠绵的舞步,唱起软摇滚一直是志朋的拿手好戏。事实证明,《痴心妄想》虽然被放在唱片中最后一首,但是听觉上的新颖和旋律上的舒适足以让你沉溺在志朋暧昧的声音里不能自拔。
文良,谢谢你! 谢谢你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为我写下那一段文字.目前我已经在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情了.音乐的创作.也坚持了三年啊.不是说停就能停下来的.从2003年开始我就一直在写.正宵也是给了我很多很多的鼓励.今天通过波波帮忙.能够分享到文良的心路.真是喜出望外.激动了一个晚上呢.我也是很久没有跟波波交流了.他说的事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了.那个时候.身为公司的音乐制作.我真的很不够格.那个时候.我的工作就是打开游戏.在游戏的场景里跑来跑去.想象着刀光剑影的战斗场面.制作出一首首热血沸腾的摇滚曲.我心里明白.这个风格不是属于我血液里的东西.尽管在电脑的作曲机里.一首首摇滚曲都能出炉.但是我感觉那是机械的作业.不是我想要的旋律.更谈不上有什么创作思想灵魂之类的东西了.脱下了 [音乐制作] 这个沉重的帽子之后.我觉得是时候要写点自己想写的东西了.不但写了很多自己喜欢的歌曲.而且.为了解恨.把以前在公司做过的偏ballad风格曲子.全部填词.改成了歌曲.那种感觉.就如文良你讲的那样.是充实.快乐.满足的.从此音乐不再是任务.不是谋生手段.这感觉真好.原来.我还没有离开音乐的殿堂.因为我真的是还想写.想做.想唱.正宵说.我们(小米音乐创作组)的音乐越来越好了.一定要再加油,坚持写下去.如今我又得到文良的这番鼓励.怎么会放弃呢.近来烦心的事.不是音乐.是我要找的一家比较满意的公司.还没有给我消息.这是另一个领域:动画.这是我的老本行了.正宵是这样说的.这找工作的事.你不要去想.自然会有公司来请你.你不能满脑子想工作工作工作.这样就会真的应验你的直觉.把你担心的事情变成现实.还是那句话:[活在此刻].好在这该死的2006就快要过去了.新的一年就要到来!感谢文良.在这里祝福你. Merry Christmas & Happy New Year.雷霆 saiya0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