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iGami_空谷
EniGami_空谷
关注数: 100
粉丝数: 209
发帖数: 3,765
关注贴吧数: 86
来问一下,新买的画本,第一页这个黑色的纸有没有什么说法 新买的画本,四面胶封,打开发现第一张纸是黑色的,裁下来看两面都是黑色的,琢磨留着以后画星空场景用 但是外号小白的我,想问下,这个黑色的纸有什么特殊用途或者意义吗?看好多这样画本没有这页黑色的,请教大神们,给个正经的说法帮帮小白
记录自己的成长,菜鸟画画起步 据说美术越来越重要,为了给孩子启蒙,自己先画起来 每天带完孩子画一会 另外有一起画画的wx群也求一下,交流起来,共同进步 挂一张前几天乱画的镇楼,后面每天更新进度
菜鸟一只,记录自己的成长 之前贴子貌似格式什么的错了,我去删了重新发吧 楼主没啥基础,就是天天孩子睡了以后画一会 上一个前几天画的镇楼 下面陆续更新每天的画
发个帖记录一个白茶新手的入坑经历,以及各种问题 大佬们时常帮助解答下哦,感激不尽 上图记录下目前尝试的白茶
建盏釉面带花的,是外地釉吗?请大佬回答一下 举例:陈平电烧花月夜,危敏捷花月夜,李有兴墨上花,邓沅花月夜,刘唐慎夕阳花海这些 还有很多知名不知名的师傅都有这个釉面 请大佬们踊跃帮忙解答 目前我摸过几只,整体感觉各种类似的几个共同点: 1、自带冰裂 2、比其他传统釉面存在更大概率胎吸水(没烧熟的) 3、声音够脆的不多 这类釉面几乎都有一部分有这样的共同点 描述这些吧,请大佬发言,这种是不是外地釉
小新手求大神介绍推荐一个性价比合适我的单块电源,在家练琴,单块不多,设备捡漏,想弄个电源,但是各种独立什么什么的觉得贵,在家箱子音量很小,估计电源噪音不要太过分应该听不见,设备如下图,回头估计还会增加1/2块,另外短期内不会用降噪单块 目前设备如下图
#测评# zorro z529-001 原铜滚花 入手测评 首先,写在前面,一定要写在前面的是,感谢贴吧让我有这次测评体验,同时感谢zorro,我不知道这个活动是某个经销商还是zorro公司发起的一个活动,但是,同样作为职业品牌战略运营人员,要说一句,你们的这个营销手段还是很靠谱的,这里的好处就不多写了大家心知肚明绝对的双赢,建议以后类似的活动应该在多个人气平台周期性的持续下去,配合更合理的运营计划,做到多大不好说,起码眼前的圈粉和眼下成交绝对是有好处的,当然我没有你们内部的数据支撑,这里写这些都是空谈,那么我也就不废话了,下面上个镇楼图,然后开始正式测评! ------------------------------------------------------我是分割线------------------------------------------------------- 首先是开箱:纸质外盒,这次的外包装是正规纸盒 不是套纸盒内如图 是木质的一个拉盖盒,看着有一些感觉,但整体木盒很轻,应该就是非常廉价的木头,当然这样价位的产品有这样的包装已经非常不错了,不应该过多要求 ------------------------------------------------------我是分割线------------------------------------------------------- 下面主角登场整体做工可以,拿在手里有分量,外壳滚花比较均匀,较比上次测评的540均匀一些抽开能看到棉芯拧开底部,看到注油位置棉花比较紧实金属底盖,采用螺纹拧紧的,内部还有密封条,应该会有效的防止煤油挥发重量60g 和上次的 540重量差不多内盖里面还有一层小的密封盖 佐罗还是一如既往的 各种大小结构齐全哦这次的火机发现底部螺纹盖拧紧后有不整齐的情况,不知道是我这一只的个别情况还是都这样,这里有点不像zorro之前给我的严丝合缝印象了如上2张图,为底部不齐的情况 ------------------------------------------------------我是分割线------------------------------------------------------- 点火测试就不上图了,下面整体总结一下: 1、室内点火率接近100%非常好; 2、529的防风墙做的比之前的540靠谱,实际做室外测试点火率和室内相仿;使用上比之前测试的540靠谱; ------------------------------------------------------我是分割线------------------------------------------------------- 下面整理一下使用感受和潜在设计问题: 1、这款火鸡的使用需要抽开后转动火轮打火,整体操作略麻烦,尤其点火之后灭火的时候 用单手不太好操作; 2、点火时间稍长上盖发热比较快 3、防风墙和之前的540一样设计在外壳上,这样长期使用防风墙烧黑后,感觉长期装在兜里应该会弄脏裤子; 4、防风墙抽拉的位置,的缝隙等长期随身携带会造成一些脏东西的淤积,不过这个相比上一点问题较小 综上 因为这个防风墙还是比较靠谱的,不至于如540一样沦为室内使用,还是可以随身携带的 最后,在尾声再次感谢贴吧的活动~~ 话说 貌似我这个是第一发测评哦~~~
#测评# zorro z540-001 冬日之光 & zorro金油 入手测评 首先,写在前面,一定要写在前面的是,感谢贴吧让我有这次测评体验,同时感谢zorro,我不知道这个活动是某个经销商还是zorro公司发起的一个活动,但是,同样作为职业品牌战略运营人员,要说一句,你们的这个营销手段还是很靠谱的,这里的好处就不多写了大家心知肚明绝对的双赢,建议以后类似的活动应该在多个人气平台周期性的持续下去,配合更合理的运营计划,做到多大不好说,起码眼前的圈粉和眼下成交绝对是有好处的,当然我没有你们内部的数据支撑,这里写这些都是空谈,那么我也就不废话了,下面上个镇楼图,然后开始正式测评!合影下手里的烧鸡,开始正式测评!! ------------------------------------------------------我是分割线------------------------------------------------------- 再次重申,本人的职业原因,下面的测评文字虽然是针对测评所写,但是也希望一些想法可能会对厂商有一定意义,如果你们有兴趣收集我以及本次活动大家的其他意见,这也是一笔额外的收入。收到东西如上图,一个火鸡一个油~比较意外的是,火鸡的包装,这样的包装方式让人眼前一亮,为此我特地去搜了本火鸡的销售价格,看到搜索结果真真的再一次要表扬一下zorro的包装到位,这个价位的东西做到这样的包装,让zippo泪奔~~~油的外包装也是让人蛮舒服的,带纸盒,油嘴有一个塑料盖,蛮不错;打开盒子看到盒子内部的印刷,感觉zorro在企业VI使用上下了功夫了,熟知印刷的朋友应该知道,这样多了一层印刷也是成本~如果zorro提高印刷校准工艺,把这里的印刷做成VI防伪体系的组成部分,也许也是一条路子 油瓶上有防伪码,话说这东西 还真是大天朝商家的惯例了~~油瓶底部的火焰标中有个设计的空洞,不知道这个是不是zorro防伪细节设计呢~~包装去掉套和打开图片,很好的包装盒,附送了火石、备用防漏胶圈、和一个小刷子,不知道是包装自带还是商家发货时候加进去的,因为赠品是使用自封袋包装,所以这里细节做的觉得不够充分,如果是出厂赠品,建议使用正常的封装袋;火鸡内包装一个表明专利的贴纸,贴纸印刷质量很一般,没有特殊工艺令人尴尬的说明书,~你统一制版没毛病,为毛我没找到540的对应的说明书呢~~什么情况,大家也看看找到了吗?让人直呼666的包装,和zippo的包装对比~~虽然细节略差,但是毕竟那个zippo的盒子也不是什么机都有的不是么~~再次为zorro的包装点赞,话说这也带着浓浓的天朝味道,虽然是香港公司~~但是这里的认知让我看到了天朝大地的气息国际惯例,机身各面照片~~ 1、机器入手分量惊人,经过对比,别看身量小,实际重量超过了zippo的铜甚至是纯银的盔甲机,给人很瓷实的感觉; 2、底刻上没有找到年份~刻了品牌、材质、产地,另外不知道ultimate ustice是什么意思,百度翻译“终极正义”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个人觉得打火机这个东西还算是耐用,如果厂家雕刻年份的话,未来的某一天也许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意义,就好比现今正火爆的zippo同龄机潮流和收藏潮流; 3、整体做工可以说是比zippo好很多了,很多位置严丝合缝,但就这款来说,外壳上接近底部的位置上还有磨的不到位的地方,有待加强,同时,上盖的设计上宽度不够严谨,导致偏向一侧,这里如果有可能做的更细致一些会更好,不然一些比较强迫症的人可能受不了哦弹簧有力,可以说非常有力!!机械结构紧密,外盖和棉芯接触位置还有密封胶圈,这个做工真的说是可以了;但这里考虑到一个问题,橡胶材质距离燃烧位置比较近,长期受热,这里的老化问题应该会存在 多处的螺丝固定结构,整体比较好分解拆卸外壳比较厚,对比大概和zippo的盔甲机相仿,内部整洁程度也就只能说一般,没怎么清洁处理过 上图中的对比是zippo纯铜盔甲zorro内胆,表面很光滑,刻字清晰,依然没有年代刻印 纯铜的内胆底,这个厉害了,看起来就眼前一亮,用手打开发现注油盖带弹簧,这个真是好设计,特别高大上 这个底部的外延拆下来能看到所有金属金属接触的位置都配有橡胶密封圈,又是一个好设计,目测会对火机的续航能力有一定提升 内部棉花较比zippo手感略差,不知道影响不影响储油 下面开始注入金油 火机盖关闭倒置桌面开始注油,这里有几点要说: 1、密封确实不错,我特别的进行过量注油测试,测试结果是不会像zippo一样满溢出油,桌面光滑干净; 2、说下zorro金油,油品不错,味道非常轻微,但瓶口设计有待提升,不会跟zippo油一样流畅的流出,需要挤压瓶身,并且出油流量较小,建议厂家应该在这个感觉上不是特别明显的位置进行改进,这样的位置还是非常影响用户体验的;本款火机的火轮是非常规设计的,整体直径小于一般尺寸火轮,火轮的齿比较细和浅,同时侧面配有齿轮,加上上盖的设计,实现一键开盖+打火,很自动化有木有~~~ 室内打火测试: 1、这个火机打火的设计不磨手指,用力非常小的拧动卡簧轮,用强有力的上盖弹簧弹开上盖的同时带动火轮,摩擦火石实现打火,整体一气呵成,还是很不错的体验 2、室内打火测试打火率很高,和平时使用的zippo几乎没什么区别,虽然可以看到火轮齿是和zippo明显不同,但是摩擦火花大小还是可以的,齿轮比较浅不知道耐用会如何,但是起码现在用着感觉还是不错的 室外打火测试:防风墙设计较小,加之本身棉芯伸出内胆高度较短,火苗很小,防风效果有点尴尬,效果不是很好~有打火率在室外直线下降,尤其是因为这个上盖的设计导致在室外打不着的时候需要关闭上盖重新打火,这样重新打火的操作就较比一般打火机多了一个动作,非常尴尬~~ 最后,打火测试还有一个发现:这款打火机贫乏打火造成的点火点过热的事情会导致上盖也很热,加之这款打火机上盖不能通过甩动关闭,所以这个时候就还是有些尴尬了。 同时,这款打火机的下底很平,且机身比较低矮,所以放在桌面的话会跟稳定,所以综上,感觉这是一款手感非常不错,造型非常有意思的室内打火机~最后再说下zorro金油: 1、这个油的味道真是轻,加油时候只能闻到略微的味道,而且实际用来点烟的时候 完全没有味道,并且和zippo原厂油打火率几乎无区别,至少不差~~ 2、这个油挥发性比普通zippo油高,所以点燃率甚至可能会高于普通zippo油; 3、这个油便宜~~便宜 便宜~~重要的事情说3遍,而且话说因为知名度比较低,所以个人觉得假货概率也低 综上,说句负责的话,zorro火机以后我会不会用不好说,但是zorro油我会用来替换我之前的原厂 油进行使用 在尾声再次感谢贴吧的活动~~
#专治强迫症# 还纠结铰链松动?其实很简单 半分钟无损解决 还在诟病近年机铰链天然松的问题?其实很好解决,专治各种强迫症! 铰链只要没有变形,没有断裂,那么就没有一滴502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有,那么请用2滴! 之前也有很多前辈说过这个问题,但是个人感觉还是不够那么直观,外加现在反应这个问题的人很多,那么我在这里总结自身感受来一帖吧! 烧鸡镇楼!下面说正经的 下图是我的一只烧鸡,07年的纯铜拉丝盔甲268!大家都知道 近年盔甲机铰链饱受诟病!!这个图片可以看到原始盔甲机的松动情况~ PS,这个机器在我手里年头虽多,但是用的断断续续,磨损并不大~铰链完全是到手时的状态,没有人为损坏 主角出场!!!为了避嫌,遮挡品牌了哈~这玩意啥品牌都一样到手后要检查胶水流动性,正常的502的流动性很好,如果流动性不好的话,会影响本次“工程”的最终效果! 胶水测试无问题,可以用卫生纸垫一下,挤出来几滴,保证掌握一滴一滴出胶的手感!顺带不要污损桌面,就算污损不到桌面,污损到火鸡、手机什么的就不好了! 然后拆下内胆,打开上盖,保持图中的角度重要步骤来了: 挤出一滴502,让胶水呈水滴状悬挂在胶水瓶口的状态(多了会滴出污损不应该污损的地方,少了效果不够),然后如下图,在铰链内侧如箭头一样用这滴胶水在上面做涂抹动作,涂抹角度如箭头,可以往复几次,以求均匀涂抹完成后,手持火鸡壳!不停的做开合动作! 一般5秒后会明显感觉到阻塞感,这样一直动作,不用太快,求稳即刻 一直到30秒左右,胶水凝固! 然后用手指轻触下,验证是否凝固,完全凝固后,随便用个什么东西擦除铰链渗出的胶水 完成后就可以看到我们这个小工程的效果了 如下图什么悬停什么的都不是事~~当然这个取决于你加多少胶水~~到此完结!! 总结要点: 1、胶水一次不易加入太多,因加入太多会导致胶水溢出过多,弄到外壳上给后续的擦拭工作找麻烦! 2、如果松动严重,可以多次重复上面步骤,还是参考上面一条,不要一次加太多! 3、操作时候一定要拆除内胆,否则内胆粘上面就不好玩了~~ 基本就是这些了~~ 因个人比较喜欢盔甲机 ,各种松铰链很闹心,看到这个说法后经过自己尝试总结出上面内容,虽然和一些前辈发的内容存在重复,但个人觉得还是请新手多看看吧~~ 毕竟这个做法可以完全没有任何副作用 ,不用担心手法不熟练导致的尖嘴钳对铰链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谢谢观赏
#zippo历史书# 关于86年C-F月间的机器到底有没有底刻字母的考证 俗话说,真理不辩不清,日前本人因意外见到“II D”底刻,于是就86年~87年底刻做了一系列考察 用现在手里烧鸡先镇楼下面说正经话~来个分割线 -------------------------------------------------------------------------------------------------------------------------------- 以下图片是疑似86年“II”上半年底刻~这里说下是疑似~~总体说一下,这类底刻都发现于一款机子,即37复刻~上面这些图有很多人认定为86年上半年生产,但环顾很多资料,86年是从G月开始使用字母底刻,那么上面那些机子真正生日就有待考证~~ 下面一组图片给出86年无字母底刻图,当然还是37复刻下面给出86年G月后带有字母的37复刻版底刻这里我们对比图片发现,这2组有一个共同点是“II”底刻第二个“I”与上面D和P之间的“,”逗号是对齐的 同时第一组图片中的疑似86年底刻“II”的中间位置和上面的逗号对齐,存在这样的差异,如暂时不考虑出现的疑似86机,那么得出的结论是: 1、86年存在无字母底刻月份机 2、86年G月后确实是开始使用字母代表月份的底刻 这里发现问题,底刻年份标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且考察过程中,所有“II”底刻带有G之前月份的都具备这样相同的特征,那么不禁开始怀疑,是真的出现86版C-F底刻,并且这部分底刻年份刻字位置发生变化? 同时,调查中看到另一种说法,说这样的底刻实际上是87年上半年出现的,在底刻刻印的时候“III”因不明原因变成了“II”,那么下面我继续调查了87年正常“III”底刻如下图:由图可知 87年上半年生产的 37复刻已经使用“III”底刻,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除非Z厂家真的那么粗细)应该不会使用“II”作为87底刻 但,恰好的是87年“III”底刻如果磨掉第一个“I”,那么后面的“II”正好是中心对准上面的“,”(注意这里) 所以,实际上这个事件还是存疑的,但结合前面搜到的那个说法来看,已经基本可以确定: 如果“II”中间对着“,”的都是87,那么应该是“III”被磨掉了第一个“I”,或者是印字本身出现不清楚的情况 而考察过程中证实: 1、除了37复刻款,标准款非常确定是从G月开始使用字母 2、重申,37复刻款和标准款内胆是通用的(所以上面帖子没有列出每一个的内胆照片) 3、37复刻款底刻字体深度和宽度明显低于标准款 上面3条基本可以支持这个论点了,就是不存在“II C-F”底刻(A B 的底刻完全看不到图片所以不讨论了) 结论,基本可以确定本帖上面给出的第一组图片,其实并不是真正的86年上半年生产,而是因为一些原因,导致87年的“III”底刻左起第一个“I”看不到而产生的产物,所以重复前面的说法,就是说出现“II”底刻应该看和上面逗号位置关系来判断到底是86还是87。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实际上有很多老手应该也还是存在迷惑的,所以在此列出来供大家参考,另欢迎,非常欢迎有知道这里面情况的大神提出不同意见或者参与讨论这个问题,毕竟86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限,在这一年zippo产生了字母底刻,而现在zippo主力很多是80后,同龄机市场火爆的今天,这个东西到底是86,还是87,实际上还是应该抱着一个严谨的态度来去看待。 写了这么长,不知道有没有人真的看得完~~~ 这个命题基本讨论至此已经结束了,但下面给大家放出一个彩蛋:这张图是这个调查到现在最大的疑点~如果不看这个图,其实公认的86年上半年内胆里面的标记 应该是“\\ \\”,但是这个图片是什么情况呢?如果说外壳比较厚的镀铬和磨损等等会造成如本帖最上面一组图片的情况,那么这个内胆又作何解释呢? 多说一句,zippo虽然以做工不严谨著称,但这种底刻或者刻字从工业化角度来说是一经使用不会轻易调整和更换的,这样才是最符合批量生产缩减成本的需要的,所以如果不出现特殊事件,实际上这种刻板混用或者短期内多次调整刻板的行为是非常不现实的,好了 本帖说到这里,给大家留个悬念,也给大神们更多的发挥和讨论空间吧! 还是那句话,重要的事情说3遍,欢迎讨论,欢迎讨论,欢迎讨论,非常欢迎不同意见!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来严谨的较真!!!
记得昨天不是有个朋友要看撸过的铜机吗 图来了 记得昨天不是有个朋友问铜机氧化的样子么 图来了,用水果机自然光实拍,无任何后期~~ 实物比图片光泽度稍高一些 颜色也更深一点点
你现在最常用的随身烧鸡是什么材质和工艺的
刚淘的窄机 请大神鉴定 刚淘的窄机到手了 请大神鉴定
#zippo历史书 自行整理和考证的zippo简要发展历史 申精 进入zippo吧一段时间了,精品帖子已经全看完了,也发现各种鉴定什么的对底刻及整体的各种变化还有很多比较混淆的地方,特此自行进行了整理和考察,整理结果如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有错误的地方也欢迎指正,大家一起学习! 各网站对zippo的底刻也有很多整理,我这里就不贴图了,以文字进行描述吧! 首先是比较久远的: 1936年出现外置四铰链,同年后期出现内置四铰链,专利号底刻2032695在同年后期出现; 1938年后期出现圆角机; 1942年-1946年,全部生产黑裂漆钢机; 1946年凹底板出现,同年后期水平刻纹火轮停用; 1947年出现镀铬机; 1948年重新启用铜制外壳,底刻专利号的3改为圆顶; 1949年出现五铰链,包裹皮革机出现; 1951年重新出现钢壳机,内胆开始使用不锈钢,专利号的3改为平顶(现在这种) 1955年后期出现底刻带年份标记,同时底刻开始刻印“PAT.2517191”; 1955年后期-1965年底刻以“点”标记年份(55年后期与57、58年同为.... ....;56与59年同为... ....); 1957年起底刻没有“PAT.PEND.”字样; 1958年起底刻专利号居中; 1966-1973底刻以竖杆标注年份“丨”; 1967年8月起底刻取消专利号; 1969年底刻加深,“Z”字字体改变(尾部出来个小勾勾); 1974-1981年底刻以左斜线表示年份“/”; 1979年后期改用新zippo标记,“i”上出现火焰; 下面是目前市面能看到比较多的: 1982-1986年6月,底刻以右斜线标注年份“\”; 1983-1992年每年有一个“1932 19XX”的实铜(SOLID BRASS)机纪念底刻,此类机均为平底; 1985年“Vintage”系列使用“I”为年份标记“37复刻Vintage Model”; 1986年6月起启用罗马数字为“II”年份标记,同年7月开始使用月份标记(26字母) 1986-2000年年份标记为罗马数字II-XVI; 1988年“1932复刻机”首版; 1990年标准机底刻出现“MADE IN U.S.A.” 1997年发现之前88年开始发行的“1932复刻机”是错版,开始整理库存并倒角加工后销往日本,这种版本叫“NOUVEAU”; 1998年“1933复刻机”首版; 1999年镀钛机发行; 2001年纯钛、实钛机;紫铜机发行; 2002年盔甲机首版,1941复刻18K金版本“纪念乔治·布雷斯代限量300纪念”发行; 底刻字母“传说中的F和M”: 1990年开始使用现代的“BRADFORD,PA. MADE IN U.S.A.” 其中“F”为标准字型,“M”中间的V到底; 2000年底刻中的“F”下面第二横加长(类似现在这样的); 2001年底刻中的“F”恢复老样子,“M”中间的V改为不到底; 2005年D月起底刻中的“F”下面第二横加长,“M”中间的V到底; 盔甲机自2002年首版发行至今,底刻中的“F”下面第二横加长,“M”中间的V到底; 内胆: 防滑条:2000年C月起出现(包括C月)出防滑条之前的内胆刻字是竖着的; 凸轮掐痕:2003年G月起出现(包括G月) 基本就整理这些,上面标注“”的一般都是比较值得纪念的时间点,当然个人理解为比较有纪念意义哦
关于真伪鉴别 呼吁大神们说话慎重 另有一些地方有别于一般的鉴定 玩z挺长时间了 以前一直是自己玩 前段时间翻出了自己多年不用的老鸡 于是加入了贴吧 开始学习并尝试帮助比我更新的新人鉴别一些 当然我本人是除了能叫准的 几乎不会乱说话的 在这里也呼吁一些目前在论坛帮助别人鉴别的大神或者“大神”说话要慎重,很有可能你的一句话会让新人心颤好长时间,将心比心吧,再就是贴吧里现在存在的那么一位“大神” 请谦虚的看完精华区再来帮别人 别啥啥没看明白呢 就“节哀”上了 多的不多说 仅此作为呼吁吧 下面说一下这段时间发现的一些情况 写给鉴定的“大神” 1、个人认为现在内胆的毡垫 不能作为真伪的直接考虑标准了,尤其是烧鸡!因为就我亲身而论,烧鸡使用的时候上面的字迹会有磨损、磨掉的情况而且挺普遍的,所以建议这里不是不能看,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综合看,我们鉴别机器不是机械对照字迹脑海里的真、假特征,而是要发现到底多少处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有没有可能是后天造成的不一样等等,多说一句,建议是把每个机器都先在心里认定为真机来去甄别,不要从假出发。 如下图中的情况 就是使用磨损2、内胆火轮前面那个边上溢出的隔热胶,这个位置大多数都没什么问题,和鉴定贴说的一样,但我经手过这里看不出来胶的真机,虽然非常少,但是还是提请大家注意吧,就是说存在特例的地方还是要慎重,不能用做一条来直接给出否定的鉴定结果。 写给需要鉴定的新人 1、拍照片尽量要清晰并且全面,至少包含下面这些位置的清晰图片:机器正、背、底刻、铰链;内胆正、背、底、俯视(正面从上向下俯视)、侧面焊点(左侧); 2、针对镀铬、冰面的机器,外壳底刻的图片尤其注意清晰,并最好是可以提供2个角度的图,方便人为排除反光误差 简单先说这么多吧 总体就是有感而发 没有专门的整理总结 希望没有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 同时就当做是抛砖引玉吧 吧里大神众多,我这个新人就不班门弄斧了
晒一晒我的魔改烧火棍吧 绝对火够旺 劲够足 刚开始接触吉他的时候,就看外形选择了一把Ibanez grx55b 单摇琴 就是最入门的烧火棍一把了~~如下图~~然后呢 随着各种玩各种学习,到现在有一段时间了,陆陆续续的觉得买新琴离我还很遥远,既然手里的家伙总觉得不舒服,那么索性,一个字——改! 然而,改装这个事情,真是动了这里还想动那里~~一发不可收拾的改改改!看哪里都不舒服,就改改改! 之前发过帖子改拾音器、琴桥、卷线器、电路、电位器、档位器、音量音色旋钮、压弦扣,当时整把琴改的就剩下琴体、琴颈2块木头了~~细节就不说了,毕竟以前都说过,就上几张图片把!继续说,改完这些到现在大概有1年左右了吧 不记得具体时间了,发现渐渐的开始打品了,琴颈稍微有些弯,加上一直有换琴颈的想法,之前只是苦于手里没电钻之类的东西,一直没下狠心换掉,正好有这个情况出现,就换!!琴颈到货,开工!! 先把卷线器换好,没有电钻,咱有收钻不是!!开孔上钉走起!把琴颈套在琴体上,找孔位后,还是 木有电钻,用手拧!特意先量好长度,在钻头上粘了透明胶固定位置,免得一不小心给指板钻穿就不好了~~钻头的粗细明显不够粗,苦于手头没有更粗的钻头了,用钉子来拧一遍 扩扩口整个用了大概1.5小时,手都拧麻了~~这还真是体力活!!终于完成了 看下图吧!其实本来想恶搞一下用下面的图片 在贴吧发个鉴定贴~~看看各位大神怎么说~~ 但是害怕吧务大神说我恶意灌水,,来封号,就算了吧 不那么恶俗了~~哈哈 不过各位如果有兴趣的话 可以忘记本帖上面说的 只看下面2图片看看能不能鉴定出个啥来~~好了 本帖完!! 感谢大家 回头吧内有关于DIY类的问题 可以@ 我 能帮忙的我一定帮忙
写给新手的一些基础知识,不知道能不能加下精呢~~~ 总看到一些各种怪异问题,这里简单的根据我个人的拙见,对一些新手选设备的时候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选择做出一点说明,希望能帮助到新手! lz本身虽然弹的很一般,就是这类的功课没少做!!加上自己动手改过自己的琴!所以,,说的对的亲可以借鉴,说的不对的欢迎指正!但是呢 我的意见不代表全部情况,请不要用个例来没事抬杠玩!这样会对其他人造成认识误区!! 下面不说废话了! ~~~~~~~~~~~~~~~~~~~~~~~~~~~~~~~~~~~~~~~~~~~~~~~~~~~~~~~~~~~~~~~~~~~~~~~~~~~~ 1、电吉他琴桥: 刚接触电吉他的时候也被各种摇不摇的弄的很迷糊!这里简单总结! (1)单摇,比较常见,一般也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换弦调整简单,稳定性很好,使用时摇把只能做下压动作,一般分6点固定和2点固定2种,其中2点固定由于可以少量的做上提动作,也被叫做小双摇!这个图是2点式单摇琴桥,也叫小双本图为典型的6点固定单摇琴桥,图上右边的洞就是插摇把的 (2)双摇,多见于ibz的琴等等,看着结构很复杂,换弦和调整比较复杂,稳定性相对不如单摇,当然足够好的琴上的双摇琴桥也很稳定!使用时摇把可以下压,可以上提!一般3000元以下的琴 带的双摇不推荐,因为稳定性会很麻烦!用于特殊爱好人群,,,哈哈 一般人用不到这么多摇把动作!配置双摇琴桥的琴体可见表面很大一个坑,或者说是槽吧~~这样的结构。。。。(3)固定琴桥,和字面一样,没有摇把的设计,不能摇,稳定性比上面2个都好,但是因为单摇一般也都很稳定,所以即便差不多!没摇把!换弦和调整和单摇相仿,多见于lp和tele琴形的电吉他!而且因为琴桥没底座的结构,所以也不存在后背位置的拉琴桥的弹簧结构!如图琴弦压在琴桥上,没摇把 这玩意肯定摇不了 就叫固定琴桥如图穿体式的固定琴桥,固定琴桥因为就是固定在那里!有太多的办法了!所以实际上花样也很多,基本就是如上面说的特点吧当然 这玩意也是固定琴桥,,,有点跑题哈~~ (4)改装:单摇琴桥可以通过加强弹簧拉力以及不安装摇把变成另一种意义上的固定琴桥!单摇琴桥6点固定式和2点固定式不通用!单摇琴桥琴体有一个较比双摇小的洞,放琴桥底座的,所以如果固定改单摇,需要琴体开洞!固定改双摇或者单摇改双摇要开更大的洞!!因为3者一个比一个洞大,所以改装上理论方向不可逆!就是洞小的可以通过开槽改洞大的!不能反过来!或者说反过来改的成本不如重新去买个的好! 2、电吉他拾音器组合: 从线圈结构和外形上区分: (1)单单单,传统3单拾音器,多见于fender和SQ等st型琴,音色明亮,适合布鲁斯、流行等等,弹beyond的话用这种配置的!但是这种配置的琴不可避免的比双线圈拾音器同价位的琴噪音大!注意是同价位!就是说别用1W的三单和1K的双线圈比!人家虽然是三单噪音,,呵呵!另个人强烈推荐如果选择这种拾音器组合,那么请配合枫木琴颈和指板,就是白色指板的!本图片就是典型3单拾音器+枫木琴颈/指板的琴了 当然也是单摇本图为同款选择玫瑰木指板的琴,这样的在高频会比上面的低一些!整体音色更暖 同时在这个传统组合中,也有把琴桥拾音器变成双线圈的变种吧~~这样的琴使用琴桥拾音器拾音的时候,音色会厚重一些,并且在价格较低的琴中会明显噪音较小,配合玫瑰木指板,会有一定的万金油效果,如下图(2)双单双,同比同价位三单的琴,声音厚一些,噪音小一些!比较中庸,就是干什么都行,但是都不太出彩的感觉,一般万金油类的琴用这个配置比较多!如上图~~当然同时这把也是双摇琴 (3)双双,多见于lp琴,当然st也有!多被人用作金属摇滚使用,音色比较重!选这种组合的话建议选用玫瑰木或乌木指板,琴体或琴颈尽可能多的选择桃花心木!当然还有下面图片这种(4)以上理论只代表个人意见,同时因为拾音器厂商型号众多,无法一一说明,所以存在细微差别,总体方向是这样的而已!存在不这样的个例也很正常 不要用这样的个例来抬杠! (5)不同种拾音器组合是可以互相改装的~~只要琴体本身的槽够大!比如楼主就把原本双单双的琴改成了三单拾音器! 从工作原理和功能上分:对于新手这2种个人觉得不是选琴的必要条件~~ (6)主动拾音器,这玩意lz没用过,听说是可以让你的音色更猛的玩意,很多玩金属的朋友热衷这个!不过用这个拾音器,你的吉他上需要插电池,,,比如单独挖个电池仓 或者直接放在电路仓里面等等; (7)可切单的拾音器,有一种双线圈拾音器配合档位器可以做到双线圈切单线圈工作状态,当然电路也要专门的设计的电路!这样就可以让一把双线圈拾音器的琴发出类似单线圈拾音器的声音!当然只是类似!实际上因为决定音色的因素太多,比如你不能改的木料种类和琴体形状的因素,还是不如人家本来设计三单的亮的! 3、关于琴颈、指板、琴体常见木材特点: (1)先说指板吧,指板基本就3种:枫木指板,音色比较明亮,白色,多见同时在枫木的琴颈上和琴颈一体的情况,常见的枫木指板基本很少有pvc包边的;玫瑰木指板,贴在琴颈上,紫黑色,或者说是红黑色,音色较比枫木温暖,厚重一些,一些琴的玫瑰木指板四周有白色的包边,这里需要说下,这个包边时间长了或者环境有人吸烟会发黄,介意的话请选择无包边的琴!乌木指板,这个一般只在高端琴上有,新人入门级别接触不到! (2)琴颈木料,多见有:枫木,特点同上面一样;椴木,这木头没多少特点,入门琴用的很多,他的特点么也许有点万金油吧~~介于亮和厚之间吧大概;桃花心木,一些比较好的琴 尤其lp的琴会有!通体深红色,音色厚重,温暖为主! (3)琴体木料,alder=赤杨木,ash=岑木,这2个木材多出现在fender、SQ这类琴,对比之下,ASH声音更硬一些多用于fender等品牌tele款琴的琴体;另外还有桃花心、椴木等木头的琴体,特点可以参考上面的! (4)对于枫木 很多时候能看到 虎纹枫木、雀眼枫木等等,实际上是等于更少见更高品质的枫木,特点和普通枫木是一样的,音色上也许略有提升,但是提升的空间和价格不成比例,就是说价格会贵很多,但是效果只提升一点点音色,或者没区别!所以新手不用追求这个了!当然,不差钱的外貌党除外! 说回新人对琴的选择吧,主要可以总结下面几点: 1、选择自己预算能接受的最高价格的琴,这玩意除非是仿品,否则一分钱一分货! 2、预算较低时选择正规品牌的入门款,不要用仿琴和什么出售半成品叫你自己做的琴,当然你有这个手艺除外!!品牌一般就是 sq、 ibanez、epi这些; 3、按照上面说的这些影响音色的因素,自己选一款适合自己风格或者自己未来风格的琴比较好,否则你会掉进更换设备的大坑!如果没确定风格!那么你就看外形,喜欢什么买什么! 4、预算你要留出至少500来买个音箱!最好是1000起步!这样可以买个练手足够的音箱了,比如line6蜘蛛4、罗兰cube、雅马哈那款箱子叫啥忘记了,或者是黑星、橘子同价位的都可以!提醒各位,入门音箱fender和马勺不是很推荐,他们的箱子是好,但是入门的有点不尽人意~~~缺乏一些诚意吧,当然这是个人看法! 5、没买全管箱子之前不要考虑单块效果器! 6、有了带效果的音箱练习基本就足够了,暂时别考虑效果器了!如果音箱不带效果,可以看看效果器,效果器品牌推荐zoom、line6、boss! 基本就先说这么多了 纯手打码了一上午!希望对新手有那么一点点帮助吧 以后这类问题也别重复提问了,吧里的大神们快不耐烦了~~~呢 就让我这个同样是新手的童鞋给亲们解答吧~~~ 同样的文字我肯定不会再打这么多了 ,真的挺累人的~~~ 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交流!冲我付出这么多汗水和时间的分上!请轻拍砖~~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