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吧 洪荒吧
You
关注数: 235 粉丝数: 148 发帖数: 19,127 关注贴吧数: 5
项羽不肯过江东新解 认为项羽自杀是想结束战争,消除百姓因战乱带来的痛苦。据《史记》记载,楚汉战争中刘邦和项羽僵持不下,“丁壮苦军旅,老弱罢鞍漕”,于是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匈奴长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意思是想通过两个人的决斗一决雌雄,不要再让天下百姓跟着受苦,说明项羽的确有可怜天下苍生的情怀。当项羽率残兵败将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时,想到渡江以后还要卷土重来,重新进行一次楚汉战争,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于是选择牺牲性命来结束连绵数年的残杀,还天下一个太平世界。 但这种说法带有太多的猜测成分,也与项羽的好战残暴性格不符。项羽当年曾经坑杀二十万秦兵,火烧阿房宫三个月,是一个非常暴虐的人,不大可能为了免除百姓疾苦而至自杀身亡。他之所以要约刘邦单打独斗、一决胜负,很可能是出于一种计谋,因为以项羽的个人能力,打败刘邦简直就是易如反掌,不过刘邦也没有上当。当项羽失败逃至乌江时,万念俱灰、狼狈不堪,心中不免感慨万千,此情此景下重新唤起他可怜天下苍生,愿意以一己之死来结束战争的念头也有可能,但这顶多是项羽走投无路又放不下脸面时的一种自我安慰,将它视为项羽自杀的主要原因却是不妥的。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项羽不是不想过江,而是根本没有机会过江。我国著名学者冯其庸在其文章《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中,详细论证了《史记》、《汉书》、《楚汉春秋》关于项羽之死的描述,指出《史记》有关项羽之死的全部文字,除《项羽本纪》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两处涉及乌江外,其余无一处写到项羽乌江自刎。反倒是明确提到:项羽“身死东城”,“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等。他还通过《括地志》和《江表传》等篇章作了关于地理位置的考察,经过实地查勘考证,项羽确死于东城,即今天的安徽定远县,此地离乌江有120千米。至于《项羽本纪》中两处涉及乌江的记述,冯先生认为是司马迁记叙上的错误,并导致了以后的以讹传讹。
鲁迅的遗憾:六部长篇未写成 鲁迅生前有“中国的高尔基”之称,但他一生没有写过一部圞长篇小说,这与以多部圞长篇小说驰名世界文坛的高尔基有些不同,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更令人遗憾的是鲁迅曾有过三次写长篇小说的打算,并且均已构思成熟,有的甚至动了笔。但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都没能写出来。 1921圞年春,鲁迅计划写长篇小说《唐玄宗与杨贵妃》,已将提纲拟定。内容也构思好了,是从安禄山与杨玉环在长生殿上一见如故开始,至玄宗授意军士杀死贵妃结束。全稿20余万字,分18个章节。当时郁达夫听了概述后,对鲁迅的至友许寿棠说:“周先生大作的故事情节,安排得妙不可言,若再以他生花之笔写出,肯定能为我圞国小说界辟一生面。”可是,当时鲁迅正应聘在北圞京大学、北圞京女子师范大学授课;其小说《阿Q正传》又在《晨报·副刊》连载,必须逐段加工,修改;再加之《呐喊》一书亟待付印,“诸多事宜缠身”,便只好将这部圞长篇小说的写作搁置一旁了。刘继兴在《鲁迅书简》中也看到了鲁迅先生对这件事的记载:“我为了写一部关于唐朝的小说,去过长安。到那里一看,想不到连天空都不像唐朝的天空。费圞尽圞心圞机用幻想描绘出的计划完全打破了,至今一个字也未能写出”(见鲁迅于1934年1月11日给日本朋友山本初枝的信)。 1932年5月,鲁迅在上圞海结识了因腿部受伤而住院治疗的陈赓将军。其间,他听陈赓将军讲述了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边区反“围剿”的许多故事,激动不已,马上向陈赓索取了相关的油印材料,决定写一部《飘落的红云》,其篇幅估计15万字。瞿秋白读了开头部分后认为:“虽是小说,却颇真圞实。”冯雪峰也回忆说鲁迅准备写这样一部小说,并说鲁迅谈道“要写,只能像《铁流》(前苏联战争小说)似地写”。但是,鲁迅此时忽然接到母亲生病的电报。返回北圞京探望后,又应几所高校邀请讲学。年底到了上圞海,适逢宋庆龄、杨杏佛等人发起组圞织中国圞民圞权保圞障同盟,鲁迅除参加策划外还当选为执行委圞员,杂事缠身,忙得不亦乐乎。这部关于圞红军的小说也终于未能写成。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