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核雕 东方核雕
自己业余时间雕刻
关注数: 55 粉丝数: 164 发帖数: 1,553 关注贴吧数: 38
橄榄核原料分类 一、按照外状与大小分类: 1、大核:又称单籽,一般直径超过2厘米,合适用于雕刻单件作品。 2、细长核:形体细长,长度在4.8厘米以上,合适雕核核舟,人物体形设计。 3、小核:常用于挂串,一般直径在0.8至1.2厘米,非常稀少,挑战极限。 3、圆核:形体通圆,主要做面部表情,较小可作素珠,手串。 4、怪核:指外形奇特的核料,自身为大自然的作品,稍为加工就更是入木三分。 二、按照核子的筋分类: 1、二花:通常此类核比较扁,是创意首选,此类核料的产量非常有限。 2、三花:非常常见的橄榄核,表面三根筋,品种分布很多。 3、四花:产量比较少,表面四筋分布较均匀,通常是罗汉,合二仙首选。 4、多花:此类核也算怪核,很少见,都是可遇不可求,名家常寻。 三、按核子的肤色肉色分类 1、黑金刚:表皮发黑,肉极红,易发浆,上色快,理想罗汉用料。 2、红金刚:表皮发红,肉色稍红。 3、铁圆核:表皮偏黑,白筋密度大,稳定易刻。 4、紫核:表皮发紫,普通用料,部分资深师傅创意首选。 四、按照核子的存放时间分类: 1、新核,指榄核采摘下来去肉存放1至2年时间,有部分行家认为新核不合适雕刻,因为核内水分没有蒸发完,不稳定易裂,色泽不佳。但这方面问题都是见人见智,后期的保养也是很重要,而核料的品种与成熟度也是有关系的。 2、陈核,也称老核,存放时间超过两年以上的,但并不是放越长时间越好,要看核料本身的核质,成熟度,饱满度,间隔性上油,一个品质佳的核料放上三五年,对于资深核雕大师是如虎添翼,通常也是专业核商炒卖的热门。
传授橄榄核怎么盘方法 让你盘出一串漂亮的橄榄核雕 第一步:为了防止盘花,核裂必须从买核雕时就得注意: 1、选核;没经过盘玩的新核雕,一般颜色较浅,呈淡黄色或者几近乳白色,购买之前一定要看好,即使是新核也尽量选颜色深一些并且刻工的深处和浅处颜色均一的。 颜色深的: 大家都知道,橄榄核即使不进行盘玩儿,自然放在那里,颜色也会一年比一年深,只是变化缓慢些而已。颜色深的新核雕说明用的是存放三至五年甚至时间更长的成熟老核雕成,从质地上更稳定些,不容易开裂。 颜色均一: 这个也很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整条手串,核与核之间颜色均一,一个是一个核上的雕刻深的和雕刻浅的地方颜色要均一,这说明核子的密度比较大也比较均匀。也能从另外的角度证明这核子存放几年了,性质比较稳定。 具备了上面两个条件,这个核雕作品就没有了被盘花的“先天不足”。若是近乳白色的新核,或刀深的地方很白的那种,到手后很容易被盘花的,因为刀工深的地方就离橄榄核的核仁比较近,近白色又说明质地不够成熟,说白了就不是长成了的橄榄核,这样的地方密度就小,非常容易被橄榄核内部的油浸,造成深色斑点。 2、决定开始盘玩之前,用铁丝弯个小沟把内部的橄榄核仁掏干净,然后再开始盘玩,这样既能防止日久生虫卵,又把盘花核子的内因给消灭掉了。 3、上油:为了盘玩儿久了核雕有半透明的感觉,也为了防止核雕开裂,一般都要定期上些核桃油和橄榄油,切记上油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量,不能多上,尤其是镂空的地方或穿核雕的孔不能有油存积在那里,这是造成橄榄核盘花的最大的外因。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干牙刷少沾些油把核雕的周围全部刷到,刷均匀后,马上用手盘玩儿一两个小时,再用不掉削的面巾纸把油擦干,存放起来,或戴在手腕上。 如果戴在手腕上,夏天手出汗的时候,就会发现贴在胳膊上的这个面会变色很快,所以在手腕上也要经常翻动,用手腕上的汗液及时找匀颜色。 如此说三点做到了,核雕就基本不会花了,成熟的老核盘玩起来透明度还要比新核通透红 橄榄核把玩出来的效果形象地可以比喻为:巧克力,果脯,糖葫芦。新核直接上手或挂脖,不盘不刷,慢慢就变成巧克力啦,底子黑乎乎的,没有光泽,而且雕功也看不到了,这就是外行追求的”挂瓷”深厚了,实际上是玩废了; 核只盘不刷,刀工处就会藏污纳垢,这样的把玩的核出来的效果就会是浑浊的果脯效果;最佳境界的盘法是:新核拿到后一定记住不要上手盘或上脖子带,盘核前先要用刷子狂刷两周,等表面充分得到抛光,并形成了起到保护层作用的一层薄薄包浆后才可以上手。 特别要说的是桃核雕刻作品,由于桃核本身的密度小,直接上手马上很容易会产生”糖阴”(糖阴就是桃核中含有的糖分遇汗水后从核内往外返形成的色斑),这就是为什么桃核雕刻作品总是会出现深褐色花斑的原因,而且汗水直接进入到桃核内就会使桃核越盘越黑乌,最终失去了把玩的乐趣,所以坚决不能在第一年上手或上脖佩戴。 如果不想让手里的宝贝玩废了,那么就要切记盘核的六字真言:少带多盘勤刷。且刷要大于盘,这样盘出来的核底子是透亮的,一眼可以看到底!就是所说的糖葫芦效果,个个像从油里刚捞出来的一样透亮!一眼可看到核的天然纹路和雕刻师的刀功。 记住!玩核不是像在墙上刷涂料一样,追求在核表面一层一层“挂瓷”,而是通过刷使在核外层形成的包浆越薄越好,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雕刻师的刀功,同时让手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等成分通过把玩和刷更容易进入核本身,经历岁月慢慢氧化后,核就会通体变红,像晶莹剔透的红玛瑙一般,令人爱不释手。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