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浪子
九天浪子
关注数: 0
粉丝数: 197
发帖数: 8,885
关注贴吧数: 8
新进狂飙龙五X,这个重量和参数,可以吗? 没打过内置底板,这不没忍住,入一把内置底板,狂飙龙五X,这个重量和参数,还可以吗?
入手林高远alc 实体店1035入手,T码,92克重量。打算一直打外置,这把应该够打了。没啥再惦记买的了, 用过林a的球友,给推荐一下配胶呗! 正手,尼奥橙省还是蓝省? 反手没看呢~
2020.5.19六瓣小金刚再出发!盘它! 第一条小金刚是2016年入手的,盘玩的差不多了。又入手一条六瓣12的。接着盘它!
百年榆树王
刚刚收到的,龙纹桃核,顺龙纹或者叫流水纹。先刷起来吧!
茶频道的蹭茶,又中了一次 没事时候,喜欢看看茶频道的蹭茶栏目,这三年多一共获得了四次蹭茶。 就属这次的百两担算完整的茶,其他的都是两泡左右的茶样。 据说一楼发图容易被吃。二楼上图!
这样的客服,真的是服了。 心血来潮,想弄份茶样试试,没想到是这个结局,😄
刚入手的桃核手串 这是商家的图片,16的尺寸。看着怎么样啊,个人挺喜欢的。等着收货了~
小金刚记录成长贴 今天刚刚付款买的一串小金刚,商家说是双龙鬼脸,黄皮,11.5左右,看着挺喜欢的,具体啥纹路不管它了。坚持玩下去才是正道。等着顺丰到家喽! 先发商家给看货的图。可能会有人问多钱入的,直接说了吧,五张。
【记录贴】核桃手串,终于没控制住,买了一串! 以前就看好了一串核桃手串,一直控制着没买,最后还是没控制住买了,今天收到的。 还不错,挺喜欢的。
【记录贴】新进五瓣无齿苹果园! 今天收到货了,都说玩金刚得无耻些的,呵呵,那咱也无齿一下吧。 无齿苹果园,18的,13颗+1颗备籽。卖家送了清理套装。很不错的呢!
【转】泡茶,注水方式也很重要 泡茶,在注水前"品质影响也有很大的软性因素" 这是因为注水的方式是在泡茶过程中唯一需要人工完全控制的环节,其注水的快慢、水流的急缓、水线的走势、高低、粗细都是人为控制,却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 【注水的方式】 水线的走势主要关系到茶底和水流的动静比例以及茶底接触水的均匀程度。泡多了茶的人,或对泡茶知之甚多的人,可能就会知道水线的走势有以下几种: ❉螺旋形注水 这样的水线令盖碗的边缘部份以及面上的茶底都能直接接触到注入的水,令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时间溶合度增加。 这样的注水方式比较适合红茶和绿茶和白茶,或者泡到后期,滋味比较淡了,也可使用这种方式。 ❉环圈注水 注水时水线沿壶盖或者杯面旋满一周,收水时正好回归出水点。这种方式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在注水时要注意根据注水速度调整旋转的速度,如果水柱需细就慢旋,如果水柱粗就快旋。 这样的注水方式,可令茶的边缘部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水,而面上中间部份的茶则主要靠水位上涨后才能接触到水,如此一来,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时间溶合度就没那么高。 ❀这样的注水方式适合嫩度比较高的绿茶。 ❉单边定点注水 注水点固定在一个地方,可让茶仅有一边能够接触到水,那么茶水在注水开始时溶合度就较差。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注水点在盖碗壁上,那将注水点放在盖碗和茶底之间,会融合得更好些。 这种注水方式适合需要出汤很快的茶,或者碎茶。 ❉正中定点注水 正中定点的注水方式是一种较为直接的方式,通常和较细的水线和长时间的缓慢注水搭配使用,令茶底只有中间的一小部份能够和水线直接接触,其它则统统在一种极其缓慢的节奏下溶出,令茶在注水的第一时间的溶合度达到最差,茶汤的层次感也最明显。 很多有发酵现象的茶会因此出现滋味过于凝聚,和茶汤分离的情况。 ❉【注水的五个变量】 ❉注水方式主要关乎以下五个变量:注水的快慢、水流的急缓、水线的走势、水线的高低、水线的粗细。 ❀注水的快慢:主要影响到浸泡过程中水温的高低,且顺便影响到水流的急缓,除了跟茶汤滋味的浓淡相关以外,也影响到汤感和香气的协调性。 ❀水流的急缓:主要影响到滋味和香气和汤感之间的协调关系,急的水流令茶叶旋动,茶和水在接触第一时间的相对高温下浸出融合度高,且和空气摩擦程度增加,令香气高扬,茶汤的厚度和软度则会相应下降。而缓慢的水流则令茶保持相对的静止,接触水的茶底缓慢的溶出,在出汤的时候再一次在较低温度下融合,令茶汤的厚度和软度上升,层次感加强,同时令茶汤的香气下降。 ❀水线的高低:水线的高低主要关系到两个问题,一是水在冲泡过程中的降温作用,二是在冲泡过程中水线的高低起伏令注水过程中茶和水的动静得到起伏,水线的高低起伏常常被用来做冲泡时的微调。 ❀水线的粗细:水线的粗细主要关系到注水过程中水的流速,除了跟水的动静有关外,也跟注水的时间和速度相关,同样,水线的粗细也是泡茶者常用的微调手段。 ❀出汤方式:缓慢的出汤主要对前期浸泡相对静态的茶水溶合度差的茶汤有融合调节作用,越缓慢均匀的出汤令茶汤在出汤时候的溶合越有层次,且相对融合温度越低,其汤感也越软。而越快速的出汤则令茶汤的融合度越好,香气越高。相对于注水方式来说,出汤方式的影响要小得多,在冲泡过程中也属于微调作用。 出汤后残留的茶汤:出汤后残留的茶汤令下一次浸泡的时候整体温度降低,导致香气的程度下降,苦涩味较相同浓度的茶汤有所减低,汤感的粘稠度和厚度则会有所提升,并且令相邻两泡之间的感觉更加接近,令茶口感更加稳定。出汤后残留茶汤的做法被称为“留根法”常常被用来泡制那些有异杂味的茶。 各泡之间的间隔时间:各泡之间的间隔时间在以人为主的品茶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实其意义很重大,尤其关系到茶的口感。 ❉每一泡茶注水时茶底的温度,茶底的温度除了跟注水后整个容器中的茶水综合温度相关,过冷的茶底令茶汤的溶出温度下降,导致香气变低。 ❉注水时茶底和水之间的温差,茶底过冷而水温过高导致温差过大,令茶叶中的溶出物的溶出温度间距加大,各类物质的溶出速度不能够平均化,溶出物质的比例协调性下降,从而导致茶汤中滋味和香气的比例发生变化,而这部份变化和茶本身以及注水的方式密切相关。 ❉存留的茶汤在茶底降温后将会被挤出,上一泡出汤后,由于叶底依旧处于湿润状态,所以溶出依旧在继续,且随着温度的下降,茶叶收缩又会令溶出后的茶汤再次挤出,过分间隔会令这部分高浓度茶汤冷却后融入下一次注入的水中,从而增加了茶的苦涩味,对下一泡的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
2012年高家山千两饼开汤 刚才发的贴,被吞了,那就重新发一次。话不多说,以汤图为主。 第一次用紫砂壶,昆仑泡法,初学乍练,呵呵! 第一第二泡,入水后,摇晃半分钟出汤,汤色比较浑浊。
感谢吧友送茶样,09年湘益经典1958开汤图 首先感谢吧友送的茶样,09年湘益经典1958和辰山顶茯,今天有空试喝09经典1958,水平有限,以汤图为主喽! 先看看茶样,这份量,呵呵,分成四份。先来一份开汤喽! 其实茶砖很松,手掰就行。只想秀一下剪刀,呵呵!
和顺福茶样,正源58开汤图! 昨天收到的和顺福的茶样,3个茶样量很足,没有荷香茯砖,没中奖,呵呵! 今早无事,把正源58的茶样取出来三分之一,试喝一下,本人水平有限,以汤图为主。
都说没有它,不能算好吧友! 赶紧买了一个,大牌子香山,旗舰店买的。价格挺实惠。
这个是说水的贴,不是水贴哟! 家住的小区,水质特别的不好。如果是烧开了后,放置一段时间,就能看到水底有白色沫子。 我也养鱼,家里鱼缸换水,原来都是困水,用氧泵打氧爆气,但是看到打氧一天后困的水,都不敢给鱼缸换了,一层粉末在里面。所以现在就是直接换水不困了。困的水不敢用,直接换水得了,眼不见为净啊!还好俺的三湖慈鲷鱼够皮实,呵呵! 像这种水质,泡茶喝,是不是很影响口感的啊,问过朋友,他都是用纯净水泡茶的。我是不是也得改变一下啊? 大家给点建议吧,谢谢了。
接触黑茶后买过的黑茶: 2013年接触的黑茶,第一个买的是是它,怡清源的金花茯砖,也是买的最多的黑茶。现在还有几个存着呢!是通过怡清源才知道的安化黑茶。就是冲着它助消化,去油腻的功效来的。
图解三种六间的区分: 看图:
昨天入手的,刚刚接触金刚菩提 五瓣,20的。现在在清理中,很累人的啊,呵呵!
意大利遇难女家族起诉中国 1楼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