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城圮垣
残城圮垣
关注数: 1
粉丝数: 13
发帖数: 1,464
关注贴吧数: 10
openfit出音孔堵塞问题及解决分享 用了t910快两年了,音质衰减非常严重,像20年前的老电话。因为温水煮青蛙,所以本来以为是正常老化。直到前几天试了下同事新买的骨传导,简直一耳朵差距,真不敢相信自己忍受了它这么久。排查后发现是出音孔(中间那个钢网)几乎快没声了,只有两边的调音孔响。怀疑出音孔钢网下有堵塞。因为过保了只能付费更换,比较贵(单边300多),所以尝试自己维修。拆了一下拆不开,粘太紧了。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尝试用超声波清洗机清理。(有风险!!请谨慎尝试!!!) 为了尽量减少腐蚀和短路问题,使用冰镇过的哇哈哈纯净水作为清洗液,超了5个循环大概10分钟,超完后包卫生纸放风冷冰箱冷藏一天。第二天干燥环境回温后戴上,居然可以正常使用!而且出声孔声音明显增大,声音明显变通透了。问题解决!
制裁不行开始倾销了 限制高制程芯片,倾销低制程芯片
有没有物理好的吧友 上班后物理都忘光了,请教个问题: 导热材料左侧稳定热源的温度为50℃,材料右侧空气温度25℃,假设材料内部温度各处均匀。当材料的温度达到稳定时是多少?和什么有关?
应用生成式AI技术拍摄的照片应该强制添加水印 以前我们老师常说数据不会说谎,但人会犯错。然而自从智能手机在拍照中引入计算摄影概念,某些厂商开始擅自往照片中添加本不存在的细节时,这条规律失效了。你拍到的是AI认为你应该拍到的,而不是通过某种固定的感知模式获取的对客观世界的映射。先不说这种照片在法律上作为证据的效力如何,这无疑是傲慢的厂商对用户感知并记录世界的权利的一种践踏。虽然和厂商相比,大部分用户(包括我)都是蠢货,他们可能根本没有能力辨别照片中是否应用了生成式AI技术,比起真实他们可能更想要一张讨好眼球的照片。但是蠢货的权利也应该被尊重,如果生成式AI应用于拍照的浪潮无法避免,至少要保护用户的知情权,应用生成式AI拍摄的照片,都应该有明确的水印
这两张应该不是实拍吧 可能是想强调抓拍能力强,但是这个背景好像是在强调跑车的速度感?
xdm,捡了个快递 会是什么捏?
剑三玩家认为控制的源头 剑三玩家认为,所谓控制的那个源头,它是什么?它是若至。对吧,我常讲若至这个词有秘密,断魂刺的马至了吗?若至嘛。他真至了吗?若至。你看看,至没至?若至。他很厉害。他不是一个有形的。所以你读技能介绍,技能介绍里面讲啊,什么策马猛冲,什么击晕目标获得战意。注意,不破不刺,不冲不定,不立不倒,若至天策。所以马未至而人先晕,是这样说的吧。他不是个实体。
串流技术发展太快了 我对串流的印象还停留在四五年前,当时用steam link糊成一坨,昨天试了下moonlight+shield局域网串流,延迟低到震惊,画面也还说得过去。前几年买电视的时候就想过串流在客厅打游戏,现在看来串流方面已经基本可用了,反而xbox手柄穿墙太差成了限制因素。
最近两次被私信骂了,感觉自己真的不再年轻了 一次是在b站指出一个回帖的逻辑错误莫名被骂;第二次是在本吧没查成分就回贴结果被狗咬。 放以前可能直接就线下pk了,但现在的感觉就很复杂。首先觉得这些人的行为好笑,接着又为他们的无知感到悲伤,对比之下自己又生出一股优越感,最后想到自己不能改变他们的无知,又产生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单纯观影的话 选择头显还是平板? 我看现在有些头显的PPD已经可以到45了,等效30cm视距的ppi有225,基本够用了
笑死,好惨的三星
兄弟们,房屋产权回收机制是什么样的? 众所周知民用住宅房屋产权70年,目前大部分房子还没有涉及到产权回收的问题,但是听说到期后可以续约,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民用住宅有没有产权回收机制? 如果产权70年可以续约的话,那等到50岁左右的时候,两孩家庭夫妻俩一套房,父母一套房,孩子一套房,这三套在这个家族里就可以实现永动了。在没房产税的情况下,以后除了产权到期了交点钱以外,再也不用在房子上花钱了?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房地产市场将完全失去流动性,房价最终就会稳定在和续约费差不多的水平。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够施工成本价。这是不是说明房产税、遗产税在逻辑上是必然的?或者用房屋强制拆除后的搬迁补偿和房屋原本价值的差价来回收一部分产权?
这个人是不是机器人? 高强度水贴,关键字一般包括出轨、暧昧、打工、中年男性情感问题等,回帖只会回 “怎么说”,而且经常换ID,这至少是我见过换的第5个ID了
手机会员免开屏广告是否可行? 开屏广告因为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并不违法,所以很难根除;对用户来说,单个app会员免开屏广告代价太大也不现实。如果手机厂商牵头是否有角度解决? 首先上架官方软件商店的app必须有免开屏广告功能,开通了免广告的手机可以从系统层面调用,而app开发商可以根据免广告用户对该app的打开次数提成(或不提成,看哪边话语权大);用户充值软件商店的VIP免广告,或者直接把这部分钱加到手机销售价格里边,把全机无开屏广告作为一个卖点。 可行性在于,会去花钱免广告的人大概率不是开屏广告的目标受众,对这部分人来说开屏广告的真实收益很低,所以对这部分人采用vip免广告反而能收割更多利益。一旦一种收益完全比不上另一种收益,那资本自然会抛弃它。 不过这个方案会面对app开发商和手机厂商之间的博弈,不同体量app开发商之间的博弈,愿意为免广告付费的用户和不愿意付费的用户之间的博弈,感觉实现起来也很困难
有什么普通工作是不能被机器取代的吗 以前说种地饿不死,后来农业机械化了。说厨子不会失业,但未来很有可能是预制菜的天下。设计艺术类的现在都能AI一键生成了。甚至✈杯VR体验都要比真人好了。
我突然发现一个有对象的好处 就是比如说我对象用的是ip13,等出14的时候就可以给她换14我用她换下来的13,这样相当于每人2年才花一部手机的钱,但是每1年就能换一部手机 这是不是血赚了
各位有无电动牙刷头推荐? 飞利浦的HX9024太贵了,看起来毫无技术含量的东西,搞活动都要40+一支实在觉得亏,而且用一个月就呲毛了。 各位有没有通用的便宜点的替代品牌推荐?
怎么不low怎么来
改的挺快 这波是实习生的锅😅
为什么没有kol测试类DC调光下的屏幕素质? 现在oled屏如果没有类DC调光直接变成一个减分项,但不管厂家宣传还是kol评测好像都避开了类DC调光下的屏幕素质。既然把类DC调光作为一个卖点,那开启类DC调光后的屏幕素质应该也告知消费者吧?
蚌埠住了 这能赚多少?
三星平板tab s6国行翻车国行首发买的,亮度明显不均匀,显 三星平板tab s6国行翻车 国行首发买的,亮度明显不均匀,显示低亮度图片的时候瞎眼可见。 送去线下售后,人家说检修的师傅离职了。寄回京东检测,说这个不属于质量问题 对三星最后的期待,果然还是交了智商税。就这样对待中国消费者,凉凉也是早晚的事吧。
现在的手机像素是不是越高越垃圾啊? 国产手机从p20p用4000万的imx600开始,像素越来越高,但一直没有能超越600的,后来出的4800万的imx586已经上了中端机型,再后来的6400万的GW1直接用在了中低端机型上。国产手机的像素越来越高,但大部分还要被三星苹果的1200万螺旋吊打。难道做高像素的传感器成本更低吗?这个1亿像素的传感器到底是什么水平?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