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真伟大
汉书真伟大
本人是永城人,爱好文学,历史等。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多篇,现在市政府上班
关注数: 461
粉丝数: 299
发帖数: 1,592
关注贴吧数: 8
什么时候人类能预报地震才能彰显人类的科技确实发达 我相信肯定要有这一天。 就像千年前的古人预料不到人类能上月球一样。
文学家应该是思想家 才能构筑有内涵有质量有分量的作品。
中山佳能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 地震造成供应链问题。
又来了,没人。
清明节陕西黄陵祭祖和河南新郑祭祖都祭拜黄帝,是否有些重复? 黄陵祭祖古已有之。新郑祭祖后起兴盛。 都祭拜黄帝。 还有其他多地祭祖。 有些地方祭祖成了招牌。 我觉得祭祖也泛滥成灾了。 有的人对父母尚且不孝,祭祖却自告奋勇,一马当先。祭祖变味了。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鸡蛋? 清明节在古代和寒食节两个节日只差几天,后来合并在一块。 清明节是祭祖节,而寒食节是春秋战国时晋文公纪念好友介子推的情义节。 清明节吃鸡蛋原是寒食节的主要内容。 寒食节这一天,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规定不准动烟火,只准吃凉食。以后演变成吃煮好的鸡蛋。 清明节(寒食节)吃鸡蛋,大约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 现在全国汉族人都有在清明节吃鸡蛋的风俗。
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的青苗法有积极意义 青苗法的侧重点是解决宋王朝财力匮乏的问题,却没有充分考虑到加重人民的负担问题。 实行青苗法后,“九土之民失业贫困,如在汤火”。(宋史)人民苦难加重。民生矛盾聚起。 青苗法没有解决当时的土地集中,贪官污吏横行的主要社会问题。 虽然实行后国家聚敛了一笔财富,但加剧社会矛盾和危机。
李白为什么要“烟花三月下扬州”? 后人估计大概有三个原因:一是扬州风景太美丽了,二是扬州美女太多了,三是扬州有李白的故旧朋友。此外扬州的历史文化积淀比较深厚,也吸引着李白。
武王伐纣的年代是如何精确证明出来的? 史学家从对文献记载殷周之际的几种天象记录作初步分析,经确切考察,古书《淮南.兵略》记载“武王伐纣,彗星出”。推算,武王伐纣之彗星就是哈雷彗星的第四十次回归,即公元前1057年,彗星出现的区域,正好符合古书记载的“武王伐纣,东面岁星当空”。 也与《国语.周语》的“昔武王伐纣,岁在敦火”的记载符合。 与《武成》记载的日月干支也符合。 于是就确定公元前1057年武王伐纣。
雨下大一些吧,麦田又有些旱了 现在太小了。 春雨贵似油。
儒学和孔学并非一个概念 孔学的涵义,应特指孔子本人关于他的思想,道德和伦理学的申述。 儒学的概念要宽泛和大的多。因为孔子以前儒的概念就以存在。孔子之后,秦汉时代出现儒学十五派,尽管学说各有差异,但皆以儒学自居。 西汉以后,儒学成为帝王的统治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儒学定型。
宋献策的真正归宿 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最后说“献策与宗敏,为清军所擒,遭了杀戮。” 但《明史.李自成传》只说李自成被俘获。 以清吴伟业的《鹿樵纪闻》,及《清世祖实录》的记载宋献策也没被屠。 清朝谈迁《北游录》“永城宋献策,卖卜长安市上久矣,通李自成,拜国师。李自成败,满人重其术,隶旗下,出入骑从甚都。” 清朝许珂《清碑类钞》记载,宋献策留其姓隐名,投至泉州总兵名下,负责裁决军书奏章,并发挥了军事才能,智退倭寇,最后逝于泉州总兵府。
芒山泥小响的历史传奇 《史记》记载秦朝时刘邦斩蛇后隐藏在芒砀山泽,杀猪头子出身的刘邦的“两乔”樊哙也藏在芒砀山泽。 当时那么多人藏在山泽之间,(山泽有三四十里),怎么联系呢? 樊哙告诉刘邦用泥捏成小响,吹声联络,不易暴露。简单而方便。刘邦赞同。 于是呢响在芒砀山大行其道。流传后世。 现在芒砀山泥响成为独具特色的乡土工艺品,却闪烁着历史的光泽。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的皇帝究竟有几个? 其中的代表人物当然是刘邦。除此之外还应该有几个。不过都没汉高祖显赫。
汉代的金缕玉衣并非是皇帝才能穿的。 当时,朝廷曾颁布条例,规定只有皇帝才能穿金缕玉衣,诸侯王穿银缕玉衣,大臣穿铜缕玉衣。 这是权力的象征。 但在具体实施时并不是那么严格。 所以刘胜,刘武,刘交等诸侯王皆有金缕玉衣。
樊哙与泥响 史记载,刘邦斩蛇后藏在芒砀山,樊哙也藏在芒砀山泽间。他们如何联络呢?野史记载, 樊哙就用泥捏成小响,刘邦也吹泥响。各自就明白了。 至于吕后找刘邦,说看到芒砀山上有紫云,于是就找到了,纯属编造神话。 余游芒砀山汉代古迹,看到工艺品泥响遍地,不解,导游述说。 我不禁莞尔一笑。
“以人为本”不是舶来品,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 《管子》“霸言”篇中有“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后汉书》“永元十三年冬十一月,诏曰:抚接夷狄,以人为本”汉朝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晋书》“国以人为本,人以谷为命” 《旧唐书》卷五十九“国以人为本,本之不立,国将危,安可惜此仓米,而坐观百姓之死乎?” 现在都认为以人为本是西方传入的一种价值观念。其实中国古已有之。 只是说了没有做到。 现在,这样说是古为今用。
中国在忙着为日本无偿捐物,日本在忙着修改教科书 这最令人气愤的一幕终于同时出现了。
双胞胎兄弟娶了双胞胎姐妹 3月15日,河南汝州市蟒川镇,新郎王大兵,王晓兵娶了新娘樊少田,樊少果。特殊的婚礼引起 媒体广泛关注。
最新消息:四川成都刚才发生地震 我的一个朋友在成都刚给我发来短信。级别可能不大。
郑州被评为全国十大“恋爱之都” 江苏卫视新闻,该调查由上海一家调查机构完成。涉及全国40多个城市,入户访问,完成样本6461个。
各地夸耀地理位置的一个通病 都是四通八达,都是物华天宝,都是人杰地灵,都是物产丰富,都是气候适宜,都是.........
读司马相如赋 文采华美,气势恢弘,波澜壮阔。但奇词僻字太多,铺张过分,有些夸奇炫耀之感。 读其《上林赋》,《子虚赋》《天子游猎赋》,《大人赋》,《长门赋》均有此感。
盼望清明节下点雨,从文学角度上看更有意境。 如果是艳阳天,反倒觉得寡淡无味。这可能跟“清明时节雨纷纷”这首诗形成的历史文化意境有关。
百度今晚抽风了,难道开什么愚人节玩笑?发帖不正常了。 好好地,许多贴子发不出,不是“尚未建立”,就是“未知错误”。
求教吧友,我的贴吧所有帖子怎么第一页是整个空白,第二页才开始? 是电脑问题?好是愚人节谁开玩笑? 以前从未有过这种现象啊。纠结。
孔子周游列国的经费问题 孔子不是身无分文,游方道士似的周游列国。更不是要饭周游列国。 经费来自:办私学的收入,官学教授的收入,鲁国的政府资助。 孔子周游,虽然政治上碰壁,但经济上衣食无忧。
华北平原究竟形成于多少万年前? 最初,该地应是海洋。地质学家对形成年代有争议。
纠结并困惑着 中石油的油价在国内比美国还高。 中石油还时常喊负债亏损。 油价升得快,却降的很慢。 中石油最近为日本捐款三千万元人民币,又捐了三万吨汽油。 中石油在汶川地震时只捐一千万,盈江地震分文没捐。 中石油啊,让中国人情何以堪!
洛阳发现曹休墓的最有力的铁证 在该墓的墓室中,出土里一枚铭刻曹休名字的私印。曹休是三国魏国名将。《三国志》中有传。 平息了全国多处曹休墓的纷争。尘埃落定。
刘邦不是大老粗。 唐人章碣有《焚书坑》诗,中有一句:“刘项原来不读书”。流传甚广。很多史学家认为刘邦出身农民,起初不过是社会中小混混里的大老粗。连毛也这样认为。 其实这真的是一种误解。 《史记.卢绾列传》记载“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 刘邦肯定是有文化的。如果目不识丁,连亭长的职责也干不了。 史记记载刘邦还创作了两首歌曲,即著名的《大风歌》,《鸿鹄歌》。 《大风歌》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的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 《鸿鹄歌》反应意愿不能实现的无奈。 如果一字不识,断然是不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的。
刘邦的“刘氏冠”究竟是怎样一种帽子? 《史记》中记载很简单。刘邦请人从薛县买的。是竹篾编的。他当皇帝后,仍然戴着。 我想大概就是现在山东农村常见的一种竹草帽罢了。没甚么神秘的。
古代人口迁徙流动是不是比现在更加自由? 以致于不少历史名人都有几个祖籍,简直是居无定所。
试论砀郡在西汉开国中的历史地位 首先汉高祖刘邦在砀郡完成了自己的两个神话理论工程。斩蛇起囧义和芒砀王气。奠定了真龙天子天命神授的威严和尊贵。 刘邦以砀起家,曾被委任为砀郡长,将砀郡兵。以砀为大本营扩大武装。 西伐关中以砀为起点,最终灭秦。 刘邦起事的功臣,砀郡占18人,据第二位。 刘邦集团重要的73人中,砀占29人,据第二位。 刘邦封侯位次,砀郡占人数据第二位。 所以砀郡也成了刘邦的“汤沐邑”。
《榴花梦》 历史上中国最长的小说。 道光年间,福州女作家李桂玉用毕生精力写成,全书360卷,483万字。 叙述唐代中叶一群女子在兵荒马乱时,建功立业的故事。
我国文学史上最长的小说 清道光年间,福州女作家李桂玉用毕生精力写成《榴花梦》,全书360卷。483万字。用韵文写成。叙述了唐代中叶一群女子在兵荒马乱中,出来建功立业的故事。 现存有完整抄本。
两千年前的古人说话究竟和现在有多大的差别? 鲁迅曾专门探讨过这个问题,其他学者也有不少研讨。 我们不能与古人对话,只能从古文字中寻找蛛丝马迹来猜测。从出土文物来推测。 我认为口语有差别,但不会很大,同一方言,都能听懂。 我们至今还残留着很多日常口语。 如两千年古人复活,应该不用翻译。
历史道德丰碑下的殉葬品。 《唐书.忠义传》“张巡守睢阳城,尹子奇攻围既久,城中梁尽,易子而食。巡乃出其妾,杀之以飧军士............将士皆泣下,不忍食,巡强令食之。扩城中妇人既尽,以男妇老小继之,所食人口二三万。” 这是基于精忠报国追求的道德抉择,却携裹这无以复加的残忍和血雨腥风。 为了守住一座城,竟吃掉二三万老百姓,骇人听闻,最后博得一个忠义之名,名垂青史。 千载之下,犹令人不寒而栗! 张巡祠在河南商丘,几次登临怀古,让人感慨无言!
蛇化为龙,不变其纹。家化为国,不变其姓。 中国人姓氏的历史,组合起来,就是一部洋洋大观的中国历史。
日作假,东京算错核辐射值,竟少算一个零。 使周围邻国起疑,质疑,怀疑。一片好心帮他,可他却..................... 唉。
韩国民众集会示口口威,要求恢复汉字。 中国国家的影响所及,韩国历史的文化因素,现实的迫切需要。
永城柳琴戏,永城清音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永城独特的厚重历史文化。通过纳入非遗保护,从而得以弘扬和光大。
“唐人”为什么不是从唐朝开始叫起的? 公元前25世纪,远古的尧帝建国于唐地,其后繁衍,移居海外的子孙怀念建立功绩卓著,开明盛世的远祖,故自称为“唐人”。尧唐才是“唐人”所溯之源。 海外华人自称唐人,即表明族群的源远流长,也表示对尧帝的敬仰。 而大唐王朝的兴盛,更使“唐人”声名远播。
古今多少事,难付笑谈中。 特别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都付笑谈中,情何以堪? 能笑起来吗?历史不是笑话!
遗憾 几十年巨大的社会变化,却缺乏史诗性的鸿篇巨著。
童子尿煮鸡蛋竟成非物质文化遗产 真是泛滥了啊。东阳的这个,匪夷所思。 下一个更另类的也许更让人大开眼界。
朝鲜金姓的历史渊源 据史学家研究,汉文帝时代,朝鲜已是属国。金姓乃刘姓之属。原来丰邑刘氏秦时躲难。把刘拆成“卯,金,”取金为姓。朝鲜金氏乃刘姓分封的一支。其祖当为汉刘邦也。 至今丰邑高祖故里仍是金刘寨村。其家谱俨然记载。
核辐射像瘟疫,连救灾的航母都撤退了。 乖乖,核电站真厉害。谁也惹不起。怪不得德国六万人集会反对建核电。
朱熹为什么保存范仲淹的家书? 朱熹文集里保存了范仲淹的家书,而且还加以热情评论。 这些家书在范仲淹的文集里均没有。 原来朱熹属于南宋钱塘朱氏族人,再追溯到北宋,和范仲淹的养父朱文瀚同属湖南湖州安乡朱氏族人。朱熹把范仲淹视为同族中人。
见微知著,从踊跃申请当历史吧主看社会。 无论在那里,是个官都比小老百姓强啊。 谁不想出人头地呢? 历史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乃是永恒的经典。
永城在利比亚工作人员已基本撤离,安全返回。 我市在利比亚工作的22名劳务人员,截止至3月7日,已基本撤离。 其中有顺和4人,侯岭10人,芒山2人,薛湖4人,蒋口2人。现在22人均已安全返回家中。 他们是分别于2009年2月,2010年2月分两批前往利比亚工作的。
郑徐高铁走永城已写入《永城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永城市政府规划。 永城两会正在召开。永城高铁芒山站(永城北站)铁定建设。任何人毋庸置疑。
徐州楚王汉墓和永城芒砀山梁王汉墓的重大区别。 芒砀山汉墓有二十二座之多。比徐州多。 芒砀山汉墓有我国最早的壁画。徐州无。 芒砀山汉墓有我国最大的石室墓。近5000立方米。 芒砀山汉墓较为集中。徐州分散。 徐州汉墓有兵马俑,芒砀山无。 徐州汉墓是刘邦弟弟刘交之墓。 芒砀山汉墓是刘邦孙子梁孝王刘武之墓。
我国历史上的木棉究竟是什么? 《后汉书》中有西南夷永昌郡产“梧桐木”和“帛叠”。可纺织的记载。实际应是一种木本棉花。是我国原产棉。
郑州能称得上是我国的第八大古都吗? 中国古都学会确定的我国第八大古都。 古都标志:殷商三百年的商代第一都。 现存全国最大的商都城遗址,出土王室标志青铜鼎。
打酱油的委员 大会召开在即,飞人刘翔竟空手而来,没带任何提案。人称“打酱油委员”。 百度新闻。
慈禧令人瞠目咂舌的惊人挥霍 《清末太监传》记载满清最后一任总管太监小得张回忆,慈禧太后当年一月的生活费高达40000万白银。一年便可装备一支高居于全球第六,七位的海军军备。 这是在让那些高喊“伟大”的人无地从容,情何以堪?自圆其说?呜呼哀哉!
“天高皇帝远”始于何时?是指哪个皇帝? 据明朝《闲中古今录抄》记载,元代台州,温州首义反元。言“天高皇帝远,”并无可怕。 元国土辽阔,皇帝偏远,易于聚义。当时元顺帝时期。 天高皇帝远说法由此始起。
从历史看规则 规则就像金字塔,底层多数人受制于规则,中间少数人利用规则,顶层个别人制定规则。
走进历史吧,天天笑哈哈。 学习并快乐着。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