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壶荼 一榻壶荼
关注数: 4 粉丝数: 30 发帖数: 2,439 关注贴吧数: 29
灌水。。。关于茶的“阴阳”与人体的“阴阳”的相互关系。。。 按中医的说法,茶叶是苦、甘,而凉,入心经,脾经,肺经,肝经,肾经。具有化痰,消食,清热,解毒,利尿,醒脑,提神等功效。。。 按西医的说法,儿茶素类,是茶叶特有成份,在茶汤中可与咖啡因结合而缓和咖啡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降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过敏等功效。还有其他成分及功效,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表述了,感兴趣的自己可以上网查。。。 鉴于以上中西医的说法,合理的饮茶,对身体有好处是毫无质疑的。。。 何为合理,黄帝内经曰:人天地之气生,四季之法成。。。按中医的说法,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按照四季与寒凉温热平和的食物相互调节,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感兴趣的,关于五脏与酸甜苦辣咸和四季与风、寒、暑、湿、燥、火的对应关系及其他相关阴阳五行知识,具体网上可查)。茶作为饮食的一种,也有自己的阴阳五行(主要是以发酵程度为阴阳,其次是采摘的季节及茶山的高度,维度,阳坡,阴坡等等)。。。 根据中医脏腑辩证学,喝茶要因人而异,那,那,那么最合理的喝茶方式。。。就要根据自己身体阴阳五行与茶的阴阳五行相合,才能达到养生及摄生的至高无上的效果。。。 以上只是生理因素,同时中医也更注重心理因素,提出气为百病之源,气翻译成现在的话是指,被压抑且失调的情绪,造成心理对生理的破坏,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佛道儒的大德,结合七情又提出了六欲更高的概念,曰,心中有茶,处处是茶(水即是茶,茶即是水)。。。才能达到人茶合一的至高无上的境界。。。 但历史仿佛和我们开了个大玩笑,从柴米油盐酱醋茶百姓日用上升到高大上的茶道文化,之所以流行至今处处都有着这些大德们的影子。。。现在很多茶叶茶具包装上都有当年盛行一时的流行语。。。美其名曰,禅茶一味。。。 中国人活的真***累啊,喝个茶都这么多事,事,事的。。。 再说说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仅供参考。。。 根据西方人体遗传基因学的原理,茶作为一个日常饮品,在我们中国已经流行了上千年了,在西方也流行了上百年,我们的身体已经就像吃大米,白面,黄瓜,西红柿一样适应并接受了它的好与坏。。。 当然了任何一种食物及饮品,对于身体而言,都有利就有弊。。。自己要是感兴趣的话,也可以适当的结合一些中医知识,趋利避害,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但是我们也不要本末倒置,过之则不及。。。 假如你什么都不信的话,请放心大胆的随便喝,我们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已经污染地球几千年了,已经具有了强大的免疫力及抵抗力。。。 总之,喝茶一定要适量(量大积累即为毒),吃药,空腹,饱食不能喝,晚上要少喝。。。 以上如有雷同,纯属虚构,胡言乱语,切勿参照,如遇问题,概不负责。。。。
聊聊喝茶的几种方式及心态。。。 佛曰:心能转茶,即同好茶,心中有茶,处处是茶。。。说的好像有点玄乎 还是举例说明,更直接一点。。。。 丁兄,符合心中有茶,处处是茶。。。喝茶品种涉及六大茶类,生产商大厂小厂茶农,价格高中低端,以普洱茶为主。。。宁放过,不错过。。。现代神农,百草真君,沉浸在试茶中,其乐融融,今年开始逐渐以郎河为主了。。。以后如龙入九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 程兄,符合心能转茶,即同好茶。。。喝茶品种涉及六大茶类,生产商大厂小厂茶农,价格中高端,以普洱茶为主。。。拿得起,放的下。。。悦尽万千风情,独取一瓢饮,现以中高端郎河为主,其他品牌山头茶为辅。。。昨日开汤贴(有点醉茶了,愉悦的一天)吓煞人,同时对冲十款山头茶,有失控的现象(瓢不太稳啊)。。。 盛吧,符合心能转茶,即同好茶,心中有茶,处处是茶。。。至今喝茶品种不知,生厂商杂乱。。。开汤贴里不说好也不说坏(中庸之道),要注意和体会关键词,处处充满了人生及喝茶的智慧,已经达到人茶合一的境界。。。 我那,以前以下关为主,主要因为能喝能放便宜。。。现在以郎河下关为主,还是因为能喝能放便宜。。。以后以什么为主呢?还是要符合能喝能放便宜三原则(好像太市侩了)。。。 其他茶友,因为不太熟悉,就不一一表述了。。。 各位茶友属于以上哪一种?还是有自己喝茶的方式,请大家聊聊呗。。。
郎河景迈老树开汤贴及感受。。。无图有真相。。。 景迈老树收到以后,当天为了试茶水温100度,盖碗120,投茶8克,7水。。。上次那个帖子,简单写了一下感受,怕误导茶友,一笔带过。。。 昨天晚上和现实中几个朋友喝茶聊天。。。这次是试茶第二泡,水温95度,盖碗120,投茶8克。。。香气很好,微苦微涩,涩化的较快,耐泡度较好,回甘回甜较快但不强烈,淡淡的涩一直伴随到尾水,水路很干净,但这个涩属于很舒服的哪一种。。。3个月后会继续跟踪开汤。。。 个人口感,仅供参考。。。。 郎河的茶,可能是纯料的原因吧,比下关的偏淡一些,但水路干净,可能这就是郎河的特点吧,结合性价比,我越来越喜欢。。。我感觉景迈老树,在这次预售中,被茶友严重忽视的一款茶,对比其他三款热门茶区,景迈茶区这几年热度较低,性价比最高,景迈也喝过几家,比我在普吧茶商买的要好得多。。。我个人不喜欢常喝一种茶区的茶,虽然考虑的后期转化,布朗易武屯的比较多,但景迈勐库老树,作为日常中,偶尔调剂一下口感,属实不错。。。 我从天津回来以后,其中有一个朋友好几年没怎么来往,喜欢喝景迈,但是没渠道,在茶楼买的三无古树900多。。。我泡了9泡要换茶,他说从来没喝过这么香的茶,最后一直坚持到16泡,问多少钱一饼买的,我考虑了一下说4,5百块钱,他这个人很实在,说比他买的900多的好多了,因为他说话很实在也不**,结束时我送给他一饼,他很不好意思,一直说谢谢,下次要给我他朋友在杭州进的梅家坞明前龙井,(晕啊,又是上千的茶,要是不好的话,我是说实话还是。。。要还是不要?)。。。线下属实是个大坑啊。。。
易武,布朗,勐库,景迈老树四大金刚开汤贴。。。无图有真相。。 入郎河两年来,春秋预售及六一八,双十一促销,中低端生茶熟茶几乎每一种都买了,感觉郎河性价比还不错,自喝送礼两相宜。。。 今年第一波预售,绿大树老茶友推荐的比较多,茶样我已经喝过5,6泡了,感觉不错,就毫不犹豫下单了。。。 第二波预售,在预售最后一天,犹豫再三下单了四款老树(和老王商量,凑件拿的货)。。。基于假如口感达不到预期,但预售后价格高而坚挺,送高端客户也挺**的等等考虑和出于对老王的信任和认可(预售一年可退),也就冲动了一把。。。 我对香气,回甘,生津,喉韵不是很敏感,也不是很追求极致,顺口就行。。。但我也是个喜欢口感多样化的人(朝三暮四),很少固定长期喝一种茶。。。 这两天四款茶样,按120盖碗,8克茶样,100度,7水。。。布朗的刚,易武的柔,勐库的甜,景迈的香,基本上符合每个山头的特征,感觉还算比较顺口,胜在性价比较高。。。最近几年,这几个热门茶区原料价格越来越高,在2,3百元的这个价位作为山头茶起步口粮茶(再贵也喝不起了),也满足了俺这样穷*丝的愿望。。。 景迈这几年对比其他三个茶区热度不是很高,这四款里性价比最高,勐库老树有点小惊喜。对比我在普吧买的小厂茶农三无古树来说要好很多。下关同类的几款就不对比了(关吧粉丝太多了)。以上个人感受,仅够参考。。。 明天准备把这四款,用俺的超级拼配大法,每款投茶两克。。。看看能不能达到,普洱茶的刚柔并济,香甜润滑,万茶朝宗,至高无上的口感。。。
关于普洱茶市场现状的担忧及感受。。。 一首打油诗。。。 普洱二十年,才得世人知,前半老茶崩,后期山头炒,十年一轮回,又到非常时,一旦信用失,满地黄金叶,人心蛇吞象,因果报应来。。。 现今皆古树,名山漫天飞,夏秋无踪迹,头采我当雄,野放纯生态,农残他自知,文案迷人眼,台地片难求,回甘生津难,陈香无处寻,要想喝正宗,只能上山采。。。 大神谈文化,马甲讲养生,商家竖标杆,其乐又融融,茶友傻白甜,谨防沟里带,发烧病难治,囤茶量力行,树叶年年有,来年茶更香。。。 入门多试茶,口感自己知,莫要追极致,解渴且润喉,我等非砖家,酌情选大厂,听得良人劝,茶到缘分来。以茶为媒介,生活添姿彩,喝茶要适量,且喝且珍惜。。。 做事先做人,人好茶也香,十年心酸泪,茶魂系郎河。。。 最后四句有托的嫌疑。。。 买不起也喝不到正宗的名山古树,也无法体验到真正的回甘生津,越陈越香,茶气推背,如有神助感觉的。。。一个愤世嫉俗小茶友,酒后胡言乱语的牢骚。。。 欢迎吧友对现在普洱茶市场现状进行热烈的谈论。。。。 吧友们也可以谈谈自己曲折的入门经历。。。也可以谈谈古树野放台地的分类,春茶夏茶秋茶的区别,囤茶醒茶的经验,泡茶的手法。。。 以上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切勿对号入座。。。俺只负责灌水及抛砖引玉。。。
讨论一个伪命题。。。喝普洱茶究竟对身体及胃有没有好处? 黄帝内经曰:人之天地的气生,四季之法成。。。 道家曰:道法自然,人才能与天地一体,万物同生。人自认为是万物之灵,实际上只是万物中一个裸虫(没毛的生灵而已)。。。 用现在流行的辩证唯物主义来说,就是人与地球和谐共存。。。。所以21世纪各国最注重的是环保问题。。。 茶作为万物一种,饮食中的一类当然也需要和人体和谐共存。。。 中国文化喜欢让老祖宗沾边以树立标杆(包括黄帝内经及各行各业的缘起)。。。传说神农尝百草,以荼解之。。。实际上茶之所以流行分三个阶段,第一,南北朝期间,一些佛道之人喝茶解闷,进而高官贵族附送风雅得以流行,第二,宋元明经济发展及少数民族崛起,第三,近代中西交流融合,走向世界。 茶按中医的说法清热解毒利尿,但是都对胃有没有好处,没有明确说法,按西医科学分析也差不多(具体参照网上很多资料)。合理的饮茶对身体有好处是毫无质疑的。。。何为合理,俗话说病从口入,老中医有芸,饮食根据自己的身体及四季和寒凉温热平和的食物调节(感兴趣的,五脏,四季,颜色,五谷及酸甜苦辣咸的五行知识具体网上可查)。茶也有阴阳五行(制成的发酵程度地理环境为阴阳,春夏秋冬为五行),人有体也有阴阳五行,所以春茶只是从口感及析出物来说是最好的,但是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夏秋茶也有适合的人)。。。 因中医脏腑辩证因人而异,要是你活的比较仔细,你喝茶之前,找一个名老中医把把脉,当然更仔细的只能绝食了。。。对于一般人(身体没有病)的来说,放心你随便喝,我们人类污染地球几千年了,已经有了强大的抵抗力。对于仔细的人来说,喝茶一定要适量(量大积累即为毒),空腹,饱食不能喝,晚上要少喝,对于更仔细的并讲玄学的人要按照春花,夏绿,秋乌,冬红来喝。。。对阳虚气虚的人(怕冷其他特征网上可查)可适量喝点红茶熟普,对阴虚气逆的人(怕热)可适量喝点绿茶生普,对阴阳两虚的人适量喝点老生老熟偏温性。。。还有很多影响因素,就不一一表述,有机会再聊。。。 我十几年老胃病,西医做过手术没效果,后来有缘分遇到一个老中医,把脉说:胃问题不大,主要是肝的问题,木克土,肝脾不和,先调肝,木侮金,再益气补脾,吃药三个月,再辅以睡眠饮食打太极五六年至今再未犯病。。。因为脾胃只是身体重要的一环,只有心肝脾肺肾和谐才能共存。所以普洱茶对身体和胃究竟有没有好处就是一个伪命题。。。总之适合自己的就对身体有好处,不适合自己的就对身体有害处。。。 以上纯属虚构,胡言乱语。。。只为灌水。。。
答疑并讨论水墨茶友关于:郎河销量为什么比不过人家贴牌代做的呢 纵观20年普洱茶市场,潮起潮落。。。有炒作好的茶厂毕竟是少数,(茶商,定制商,贴牌商有资金优势,成本低,到是挣大钱的不在少数),大多茶厂就是有个生意做,有口饭吃而已,也有不少大品牌及所谓自称的知名品牌,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郎河作为一个老厂大厂,创始人也是一个业内知名的茶人,王一球老先生80多岁一直掌舵(不像很多年轻茶商不讲武德),肯定会保守一些,不善于炒作推广(网络上的营销文案),一直坚持老工艺(我喝过郎河的中期茶和现在的口感差不多),不象现在的一些当红茶厂为了讨喜,迎合市场,使用了提高口感的新工艺。。。要是郎河也跟风炒作的话,我们喝到价性价比很高的老工艺普洱吗? 贴吧茶友戏称 淘宝网上的学费茶18条好汉,看淘宝数据销量更吓人,但是线下几乎没有销量。。。郎河95年至今(当时云南以滇红为主,就没几个正规的普洱茶厂)线下也积攒了不少客户,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 老王作为郎河最大的网上代理商,有的茶友说比较佛系。。。我通过买茶和老王在旺旺上沟通过几次(怕麻烦,跟所有的茶商和吧友都没有微信),也和几个老茶友常聊天,感觉老王做生意理念受王一球先生的影响,比较踏实诚信。。。现在网络社会里,很少有茶商不涉及论坛贴吧的(吧友大部分集中在关吧普吧),比如有一个也是国内知名品牌的贴吧注册好几千人,全是茶商一人或马甲发的开汤贴,活人量也很少,。。。我也曾提议老王在贴吧上和盛吧商量一下,搞点活动,活跃一下贴吧的气氛带动一下人气。。。被老王说经销商参与会很麻烦的理由,合理的拒绝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做生意的理念。。。自从关吧上影打老虎事件后,我现在很赞同老王的理念。。。 郎河贴吧虽然仅有600多人,但是很清静,很温馨,没有什么里纠纷,遇到新茶友咨询,老茶友也很热情。。。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谈谈聊聊入郎河的感受。。。。 我喝茶从90年末就开始了,后来因做生意的需要(红木玉器紫砂壶),成为俺这当地茶楼的常客(包括天福,张一元等等)。。。再后来因胃病做手术,停了好多年。。。现在可能是岁数大了,经历也多了(早期也做过论坛生意),对茶品要求不高,喝着顺口,和朋友聊聊天养养老就可以了。。。 我以前喝过和买过的茶很杂很杂(高中低端,杂的难以想象),可能是悟性欠缺的原因,茶道水平一直没有提高(不要请教我,我只负责灌水,喝着顺口,只会说一句,口感适中)。。。因脾胃虚寒,后期以红茶,熟普为主,我前年在关吧普吧上通过茶友推荐,才开始关注郎河,前几单买了四种红茶(口感适中性价比极高,现实的朋友都说不错),和一些熟普(常规品种全买过,中期茶也买了不少,至今没遇到仓的问题)。。。只和老王在旺旺上沟通过(至今没加微信),那是什么原因让我越买越多呢?原因很简单,,第一,郎河算是一个正规老厂家,第二,口感适中,能喝的下去,第三,中规中矩,一分钱一分货,性价比高。。。 去年预售及搞活动时才开始接触郎河生茶,买过2020易武春尖,四种龙珠,2017年勐海春尖,景迈春尖,2020勐库早春及各种老王赠送的海量茶样等等(离开价格谈茶质,都是耍流氓),还是那句老话,口感适中性价比极高。。。 今年的预售出乎意外,只有一款口粮茶易武春尖,尤其是推出四款山头茶,贴吧上的茶友众说纷纭。。。 普洱茶市场太乱了,我接触的茶商及渠道也不少(说起来都是泪啊),已经不信什么所谓的山头树龄。。。只要喝着顺口(口感适中)顺心((老王人不错,这个很关键)。。。 今年预售购买了绿大树(2016开始预售,口碑好,同一块地连续性好),勐库老树,布朗老树(没喝过,口感适中性价比高不敢随便说了,一年可退是亮点),易武龙珠,勐库龙珠(经典口粮茶)。。。 一家之言,仅够参考。。。 最后祝各位茶友买到心仪的好茶。。。茶路漫漫,且喝且珍惜。。。 也祝老王预售大卖。。。每年都能用心给茶友提供几款(口感适中性价比高)好茶。。。
年底小结。。。郎河入坑一年多,每次活动每个品种都适量买了一些 我以前的帖子也说过,我很早因为玩紫砂壶红木玉器并且因为我大哥长期在云南做滇红而接触了普洱茶。。。中间因身体原因,不能喝茶,停了好长时间,虽然手中有点以前喝剩下的小厂的15-20年的中期茶,但也错过了普洱茶第二个高峰期,前几年因父亲过世母亲身体不好,结束了在天津的合伙生意,回老家养养老,为了和朋友喝喝茶,聊聊天,就重新捡起来了。。。所以我只是个老茶客,而并不是很懂茶,在贴吧里只负责灌水,不敢发技术开汤贴。。。 因早期做文玩喜欢上论坛,喝上了茶,就逛上了贴吧,最早我只签到,不顶贴,看看而已。有一次我偶尔在关吧上看到有推荐郎河熟茶,就来到了郎河吧。。。我比较相信缘分,在郎河吧认识了盛吧丁兄程兄(也谢谢各位老兄的热心解答及推荐)等等吧友,通过买茶也认识老王(买了那么多茶,至今尚未加微信),郎河属于小众茶,贴吧上人不多,但很温馨,盛吧管的也比较松,言论比较自由,能认识众多吧友我也很高兴。。。 因我不懂茶,有的茶友问我这个茶好不好,我都说还可以吧,等于没问,还不如直接问盛吧丁兄程兄这些老茶油。。。。我对喝茶要求也不高,所以不谈口感,只谈谈对郎河总体印象吧,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能做到性价比高,一分钱一分货难能可贵,郎河昆明中心在贴吧上是唯一渠道,我也买了一些中期茶,至今没发现仓的问题,以前别的吧友偶尔有过,老王都会积极处理,预售新茶时一年无条件退货,这些是我在关吧普吧等吧商难以想象的事,所以郎河的茶我还会买下去。。。 最后祝 大家新的一年,生活愉快,家庭幸福,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郎河吧越来越红火,早日突破一千大关。。。
关吧昨日很热闹啊。。。我吧什么时候关注能突破500大关啊。。。 关吧昨日又上演了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铁锨斧头菜刀的全武行年终大剧。。。儒家,道家,佛家,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百家争鸣。。。。家家火星子乱冒。。。哎,江湖险恶,人心自知。。。俺只看不评。。。 不由的愈加怀念二00几年早期混的几个论坛,红木,玉器,紫砂,车友会,摄影,望远镜论坛。。。 早期论坛上技术贴精彩迭出,很多国内知名大拿匿名发帖潜水,各地网友相互交流聚会合影。。。。那真是一天不上论坛,辗转反侧,茶饭不思,跟失掉魂一样。。。 中期很多商家发现商机,一些专业发烧友转为职业商家,从此马甲横行,战争的号角吹起。。。。 自从大病一场,发烧热度大减,又忙着做生意。。。逐渐淡出网络,有的ID密码都忘记了。。。 时代在变化,适者生存,存在即合理。。。不由得引发深思,不谈良心那么高大上的问题,只谈当游戏规则和不忘初心发生严重低促时你会选择什么。。。。 这两年因做生意的需要,偶尔逛逛有关于茶叶的贴吧,潜了一年多的水,主要是靠签到升的级,近期神经搭错线了,顶了一些贴,并在郎河吧发了几个贴。 在现在(拖)的时代,我这样的曾经混过早期论坛的人,更要顺应时代潮流,识时务者为乡熊,俺也勇敢的做一次郎河的托。郎河的茶品,口感适中,价格实惠,自我感觉,尤其适合我这种不求上进,混混日子,养养老的田舍翁。。。。 建议吧主和某代理多搞一些活动,鼓励大家多发一些技术贴,加大一些推广力度,增加一些贴吧活跃度。。 最后 祝郎河吧越来越红火。。。某代理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昨日心情郁闷,喝点小酒,胡言乱语,言语不当之处,大家勿怪。
双十一,真的是烧脑大赛啊,我等有福了,因为我们有老王。 双十一抢先购除了买了郎河,还买了一些其他品牌的普洱茶红茶等还有其他日常用品。第一阶段结束,休息一阵决战双十一,对于我这种老古董(未老先衰)来说,最省心就是在茫茫商海中遇到了。。。。。。老王 以前喝过一段大益(具体开始时间就不说了,云南及宜兴早期我也经常去,绝对比大多数在贴吧上混的风声水起的人早得多,只恨悟性太低,就是把他当做排忧解闷的一杯苦水而已),性价比太低,已经不喝好多年。。。最主要是2008年做了胃手术,医生不让喝茶,紫砂壶我也玩的没兴趣了处理了不少,现在看是大亏,09年我在天津和朋友合伙做红木玉器,因为身体原因,朋友是当地人负责看店,我有功夫就去,大部分时间到处游山逛水,学习道家静坐及太极。前几年老父亲过世,母亲80了身体也不太好,红木玉器市场萎靡,大部分货亏本处理,回到老家。 近几年才开始重新喝茶,混了贴吧快两年除了在郎河吧发过贴,在其他贴吧只看不说(最主要是看了很多帖子很可笑,简直是群魔乱舞,不由得想起早期混红木论坛和爱卡车友会的等等)。。。。,喝茶虽然早,但不是行内的人,中间有又断层,但也毕竟在90年代陪着我大哥去云南一些厂子里搞过滇红,是最早一批混红木论坛出身并做的是挣发烧友的钱的人。俺说真的,真的不懂得所谓的香气回甘以及预估的后期转化,只是知道价格高后面必有黑手,我常和身边玩收藏的朋友说,凡是动了升值的心,那就是亏钱的开始,我就是你们的明天。不要被那些技术贴诱惑,喝喝茶聊聊天不好吗?非得屯那些烂草叶子,够喝就行了。总之还是贴吧上那句话,百人百口,适者为真。 我本是一粗人,现在喝点中国茶叶史最粗的茶,最粗的茶中最小众茶,混混日子养养老挺好的。。。今天心情不好,喝了点小酒。胡言乱语大家勿怪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