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取鱼求 鱼取鱼求
关注数: 395 粉丝数: 670 发帖数: 23,901 关注贴吧数: 10
新鱼到家后的操作 一、缓冲 1、缓温: 把包装袋外表污物擦洗干净,先别打开包装袋放到鱼缸中一段时间(尽可能时间长些)使袋内 水温和室温接近一致。 2、过水: 准备无氯的新水两盆,大盆水用来隔离金鱼暂养,小盆水用来临时调和水质。 保持盆中水温和包装袋的水温一致,宁高一度勿低一度,否则后患无穷。 盆中水放0.3%的盐利于金鱼情绪稳定。 打开包装袋;也有鱼友建议塑料袋用针扎若干小孔,经过一个小时左右使袋内氧气缓慢的和室 内空气交换融合并逐渐适应室内气压变化。抱歉,我没这样细致的操作过。 a、调和水质: 取小盆中半杯新水缓慢轻柔的倒入袋中,每隔10分钟重复一次越缓慢越好。袋中水逐渐增加最 少要比原先多出一半,再从袋中舀混合的水倒入小盆中(袋中水最多只用1/3)将鱼从袋中捞 出放入小盆里,袋中剩水弃之不用。这个过程要缓慢而轻柔的持续一小时以上。 注意: 观察金鱼状态和品相。如果是网购金鱼,此时发现异常请立即拍照保留证据并立刻联系商家。 b、适应新水:再次确认大盆水和小盆水温度一致。大盆放桌面之上注意盆底别接触地面,这 样盆中水温将和室温接近一致并保持稳定。把鱼从小盆中捞出放大盆里开始暂养。最好用气泵 打气(气管打活结把出气量控制的较小避免惊扰金鱼),勿使阳光直晒鱼盆,严防儿童与猫狗 虫鸟靠近鱼盆。 提醒:家中常备小苏打(超市食品调料区有售),用手接触鱼之前用小苏打搓洗双手洗净后再 进行操作,避免护肤品成分和油脂污染水体损害金鱼。捞鱼网和换水用的胶管经常用高锰酸钾 浸泡消毒。
金鱼不栽头——侧视看身、尾、侧线 金鱼的身形和尾柄位置是判断金鱼是否有栽头倾向的基本要素,也是进行初步判断的依据。简单来讲就是:横看嘴、尾平;竖看腹、背直。 侧视来看,金鱼嘴处于鱼身横向中心线的起点,腹鳍的根部位于鱼身纵向中心线的终点。二者垂直相交处——理论上最接近鱼体的重心和中心。 如图所示:假设从金鱼嘴、眼之间向鱼尾柄方向做一条横线,再从腹鳍根部向上到背部做一条直线;横线和直线相交处相互垂直得出金鱼的中心(重心)。 1、横看嘴、尾平。 ——金鱼的尾柄整体应与鱼嘴持平,或者最大限度的接近。 ——反之,如果尾柄整体远高于鱼嘴,金鱼具备了栽头的要素之一。 2、竖看腹、背直。 ——金鱼背部最高点应与腹鳍根部垂直,或者最大限度接近。 ——反之,如果背部最高点和腹鳍根部相差甚远,金鱼具备了栽头的要素之一。 3、测线要平缓。 ——金鱼的侧线越平稳越好。 ——反之,侧线前半段弧度越大(多见于短圆身形),金鱼体内脏器分布越局促,具备了栽头的要素之一。 —————————————初步判断,仅供参考;个人浅见,难免疏漏。 ———————————————————————————————————————— 图示: 蓝线:尾柄整体走向和背部高点。 红线:鱼身整体纵横走向,交点为理论上的中心和重心。 优势体形(栽头概率最低)鱼嘴、尾柄基本持平,背高点、腹鳍根接近垂直。———————————————————————————————————————— 图示:: 绿线:尾柄整体走向和背部高点。 黄线:鱼身纵横走向,交点为理论上的中心和重心。 劣势体形(栽头概率较高)尾柄高于鱼嘴,背高点远离腹鳍根部。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