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莫际阳 桂林莫际阳
关注数: 41 粉丝数: 310 发帖数: 3,723 关注贴吧数: 37
2008赛季中超最佳阵容 徐亮入选 2008赛季中超联赛大幕落下,社会各界对中超联赛各项最佳的评选活动也层出不穷。鉴于此,本报根据中超全赛季各队、各球员的表现以及中国足协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评选出了2008赛季中超联赛最佳阵容。  门将:杨智(北京国安) 出场次数:30 首发次数:30 进球数:0 黄牌:1 红牌:0  自从中国足协推行“不得选用外籍门将”政策以来,中超各队“土门将”的实力就一直遭受批评和怀疑。但到了2008,国安门将杨智却用自己出色的表现捍卫了“中超国产门将”的荣誉。国安单赛季失球27粒,其中杨智的发挥功不可没,而他也将凭借本赛季的出色表现进一步奠定自己在国家队中的位置。  后卫:曹阳(天津泰达) 出场次数:29 首发次数:29 进球数:7 黄牌:2 红牌:0  在中超和甲A十五年的历史中,还从来没有一名球员上演过连续五轮比赛进球的壮举,但来自天津的右后卫却上演了这样的奇迹:从中超第16轮到第20轮,曹阳在连续五场比赛中打进了7粒进球,而他也凭借如此强劲的表现得到了“带刀护卫”的雅号。  后卫:西切罗(鲁能泰山) 出场次数:29 首发次数:29 进球数:3 黄牌数:2 红牌数:0  来自委内瑞拉的西切罗是国家队的主力,而他也凭借全赛季出色的表现验证了自己“国家队主力后卫”的成色。作为球队主力中后卫,西切罗在29场比赛中居然只得到了两张黄牌,不得不让人赞叹他的防守技术和限制犯规数的能力。  后卫:杜威(上海申花) 出场次数:28 首发次数:28 进球数:3 黄牌数:6 红牌数:1  虽然申花没能夺得联赛冠军,但杜威在比赛中的表现却有目共睹。他在李玮峰出走后毅然擎起了申花的防守大旗,而他在比赛中的稳定表现也配得上“中超第一国产后卫”的称号。  后卫:徐亮(广药中一) 出场次数:21 首发次数:21 进球数:6 黄牌数:4 红牌数:0  徐亮已经不是一名单纯的后卫球员,也正是因为徐亮在广州队中的全面表现才让他入选了本赛季中超的最佳阵容。徐亮多年前赖以成名的任意球绝技依旧威力十足,而作为广州队的队长和领袖,徐亮的组织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中场:E·马丁内斯(上海申花) 出场次数:28 首发次数:27 进球数:8 黄牌数:5 红牌数:0  中超足球先生,洪都拉斯国家队中仅次于苏亚索的二号人物。如此解说词足以成为申花中超球员马丁内斯入选最佳阵容的理由。如果马丁内斯能在联赛最后几轮发挥得像联赛初期和中段一样出色,或许本赛季的中超结果就会重写。  中场:黄博文(北京国安) 出场次数:29 首发次数:29 进球数:7黄牌数:5 红牌数:0  国安小将黄博文是本赛季的“最佳新人”,而他也用自己愈发成熟的表现征服了国家队教练的法眼。坐镇后腰位置的黄博文视野开阔,且有一脚出色的任意球和远射功夫,如果黄博文能保持住现在的上升势头,未来中国国家队“第一中场”的宝座非他莫属。  中场:陶伟(北京国安) 出场次数:22 首发次数:22 进球数:4 黄牌数:3 红牌数:0  本赛季陶伟的状态有些起伏,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中超赛场上最具特色的中场球员。在球队遇到人员危机的时候,陶伟屡屡担任“革命一块砖”的角色,而他在中场的组织调度也仍旧是国安攻防链条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场:日科夫(鲁能泰山) 出场次数:27 首发次数:27 进球数:4 黄牌数:8 红牌数:1  日科夫加盟鲁能三年,连年荣膺“助攻王”称号。本赛季,塞尔维亚中场的状态有些下滑,但其单赛季11次助攻的表现还是冠绝中超,尤其在鲁能新核心王永珀受伤的情况下,日科夫再次扛起了鲁能中场的半壁江山。  前锋:郜林(上海申花) 出场次数:18 首发次数:14 进球数:8 黄牌数:3 红牌数:0  如果不是上半赛季受制于多线作战,郜林在射手榜上的排位一定会更高,可即便如此,申花小将还是在有限的出场时间里打进了8粒进球,更为关键的是,郜林理解比赛、掌控比赛的能力也在奥运会后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中超赛场上,能捍卫“08之星球员”荣誉的,已经仅剩郜林一人。  前锋:约翰逊(深圳上清饮) 出场次数:27 首发次数:27 进球数:13 黄牌数:5 红牌数:0  安哥拉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拥有安哥拉前锋约翰逊的深圳上清饮却感觉无比富有。正是得益于“安哥拉大帝”的出色表现,深圳才能在生死一线的中超保级战中抢占“提前上岸”的山头。虽然约翰逊并未如愿捧得“金靴”,但他13粒进球的表现已足够亮眼。
【原创】满腔遗憾在心头-作者 莫念情 从外婆家回来的路上,我以神秘的口气对母亲说:“妈妈,我知道你的名字叫李懿妹,对吗?”“对呀,你怎么知道?”母亲毫不掩饰地答道。我是从外婆家中的家谱里看到的,母亲生于1902年,广西平乐县阳安街人。 我年纪尚小的时候,母亲不止一次地给我讲述她和父亲成亲的故事。母亲说她出嫁那天,社会上乱糟糟的,为了逃避匪乱,派人在山寨嘹望,并以敲锣为号,遇到强盗前来抢劫就急急敲响铜锣,告诉人们上山寨躲避,遇到强盗离去跑远了,就缓缓敲锣,好让人们安心回家。母亲说她就是在这种时候上花轿离开家的,听了母亲的故事,使我联想起了日寇飞机入侵时城市拉响警报器是同样的办法。 由于时处乱世,外家给她嫁妆是外祖母原来陪嫁的箱柜代替的,虽嫌陈旧,但却结实耐用,这可以说是特殊的世道的特殊的办法吧! 母亲对她那时动荡的社会环境的叙述,后来我找到了千真万确的证据。那是我所读的小学——平乐县郡塘小学——《历年在校学生人数比较表》上有记载,唯独民国十年在校学生人数栏是空白的,查看下面的说明是:“因匪患学校停办”。我母亲就是在这一年(1921年)出嫁的。 查阅桂林地方史那些年里也有军阀混战,拥有几杆破枪和纠集一些人马,就自封司令,有“司令多如牛毛”“司令满街跑”的记载。这样混乱的社会环境,使千千万万的人民不得安生,我家的悲剧就是由此产生。1922年春末夏初,我父亲跟随他的哥哥去桂林,被卷入军阀混战的漩涡,不幸死于良丰,他当时不满20岁,母亲怀着我还未出世。父亲的死讯,亲友们都极力隐瞒着不肯告诉母亲,怕她承受不了这种精神上沉重的打击。母亲比父亲长一岁,即二十一岁成了寡妇,父亲死的那年冬,我方出世,取名念情,就是要我永远念念不忘母亲艰苦养育的恩情。 外家极力劝母亲改嫁,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外家人陪同母亲去另找门口,被招待吃饭,母亲身在酒席上,心里却记挂着家里的孤儿,暗自流泪,连饭也吃不下。问她为什么流泪,回答说:“舍不得丢下我的小孩。”返回家时,却到处找不到孤儿,母亲心里焦急如焚,取草做饭时,却在灶房屋角的草堆里发现了熟睡的小孩,母亲紧紧地把小孩抱在怀里,泣不成声。从此以后,发誓要把孤儿抚养成人,自己不提也不让任何人再提改嫁的事。我直到六、七岁时,发觉有人提过母亲曾经要改嫁的事,使我幼小的心灵震动很大。我认为母亲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最可爱的人,我是万万离不开母亲的,我采取应变的办法是:母亲到哪里我就跟随到哪里。母亲上山砍柴割草,我也光着小脚板上山,任凭锋利的柴草根刺得鲜血淋淋也毫不在乎;母亲下田耕作割稻,我也跟着下田,即使满身滚起污泥也不哭叫。这种做母亲“尾巴”的生活一直到进了小学读书,才把注意力转到求知识方面来。 我九岁入小学,其实开始并不懂得求什么知识,而是小学生出操时那鼓号声和整齐的队列把我吸引住了,觉得进学校比在外边好玩得多了。入了学校,老师上课时所讲的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把我引上了求知识的殿堂。我对数学的演算、识字、背书、作文都很认真对付,总怕落后于同学。因此越学越有兴趣,进步很快。有时老师一时写不出的字,我敢于举手说:“这个字我会写。”并上黑板写出来,为此老师当场予以表扬。 一次县里来了督学,还进入我们班的教室,说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同学们都很紧张,害怕问到自己,回答不出会出丑,督学点我的名要我上黑板听写、认字、背课文、演算数学题,我都一一准确地做了出来,督学对考察结果很满意,当场掏出两枚银毫奖励我,说是给买纸笔用。这个督学不是别人,他是我的亲大舅,名叫李景华,他奖励的学生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亲外甥! 顺利地通过督学的抽考,还受到奖励,对我建立读好书的信心作用很大。舅舅考外甥的事,我母亲知道了以后,对她抚养的孤儿认为是会有出息的,也增强信心和希望。不用说:她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自己再苦也心甘情愿。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