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文钱战记 六文钱战记
关注数: 3 粉丝数: 31 发帖数: 2,452 关注贴吧数: 7
丹波波多野氏 波多野氏为藤原秀乡的后裔,平安时代自关东举族迁居丹波,逐渐成为丹波国的有力国人。波多野秀长在“应仁之乱”中加入细川胜元东军,在京都、近江等地屡立战功,深得胜元的喜爱。“应仁之乱”平息后波多野秀长被胜元之子政元(“半将军”)任命为丹波守护,波多野家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秀长之子植通是波多野家的中兴英主。1515年植通主持修建了日本战国时代十大坚城之一的八上城作为居城,向世人宣示了波多野家人力、物力和财力之丰厚。1525年植通趁细川家“内粉”、近畿大乱之际驱逐了细川家安在丹波的钉子——丹波守护代内藤国贞,从而独霸丹波一国,使得波多野家转化为战国大名(波多野家的勃兴是战国时代屈指可数的几个守护驱逐守护代的例子之一)。但是,植通之子晴通却是一个暗弱昏庸之辈。在1555年三好长庆流放细川晴元并以闪电般的速度席卷近畿的时候,晴通居然打着“复兴细川家”的旗号与三好家开战(植通若是地下有知,非得找他儿子索命不可)——结果自然是被三好长庆和松永久秀虐得哭爹叫娘,最后只得向三好家臣服。晴通之子秀治勇谋兼备,颇有植通之风。1564年三好长庆病死,三好家立即分裂为三好义贤、三好长治、松永久秀和“三好三人众”四派,近畿再度大乱。秀治趁机发兵攻灭了丹波国内的全部亲三好势力,再一次独霸丹波一国。1568年织田信长“上洛”成功,波多野秀治被迫像织田家屈服。然1569年将军足利义昭发动了“信长包围网”,波多野秀治高估了“包围网”的力量,决意背叛信长。但是信长经过六年的苦战打破了“包围网”,并流放了足利义昭,波多野家遂成为了织田军猛攻的主要目标。1575年,织田信长令明智光秀全权负责攻略丹波。波多野秀治利用丹波多山的地形与织田军进行笼城战和游击战,使得明智光秀的侵攻进展缓慢。后织田信长又抽调近畿的丹羽长秀和池田恒兴两部配合明智光秀的行动,亦收效甚微。信长大怒,乃对光秀下了限期一年的“最后通牒”;光秀十分恐慌,除了加强攻势之外,又向播磨的羽柴秀吉求援。1576年,明智、羽柴、丹羽和池田四部兵马五万余人开始强攻丹波诸城,波多野秀治决意收缩兵力,集中防守八上城——只有赤井城城主赤井直正(“丹波之赤鬼”)拒绝弃城,最后在羽柴秀吉部十倍以上的兵力的强攻下战败,直正亦死于秀吉麾下胁坂安治之手。八上城坚固无比,织田军数次强攻均未得手;于是只得采用羽柴秀吉的“断粮战法”——围而不攻。一年半之后城中粮尽,秀治与其弟秀尚被迫出降。后信长在安土城接见了他们并许诺“安堵”,但是最终却又违约杀死了他们。昙花一现的波多野家就此灭亡。史载秀治、秀尚兄弟之所以投降,除了城中粮尽之外,还在于得到了重要的人质——明智光秀的母亲。但是织田信长最终还是违约杀死了秀治、秀尚兄弟,愤怒的波多野家家臣便也将光秀的母亲杀死。这也成为日后光秀发动“本能寺之变”的原因之一。
浅井亮政 浅井亮政(1491~1542),北近江浅井家首代家督,备前守。浅井家自平安时代起就是北近江半国的有力国人,足利幕府时代成为北近江半国守护京极家的家臣。浅井亮政本名直亮,其父浅井直种为浅井家分家的家督;1518年浅井家家督浅井直政病死,直亮因直政无子而以其养子的名义入主浅井家,正式改名为亮政。1523年京极家“内粉”——京极家家督京极高清突然废除了其长子高广的继承人之位,改立次子高吉(京极高次、京极高知兄弟之父)。高广不服,遂联合家中重臣上坂信光、浅见贞则和阿闭贞荣举兵与父亲、弟弟开战。浅井亮政支持高清、高吉一方,并亲赴越前请求朝仓家出兵支援;朝仓家家督朝仓孝景遂派笔头家老朝仓教景(宗滴)率军6000出阵。在浅井、朝仓的支持下,高广一方败逃南近江,受到南近江半国守护六角定赖的庇护(“江北之乱”);浅井亮政则因功成为了京极家的笔头家老,并被任命为北近江半国的守护代。浅井亮政再一次赴越前答谢朝仓家,与朝仓孝景和朝仓教景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日后浅井——朝仓同盟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530年,六角定赖以京极高广为先锋,发兵15000出阵北近江。然而京极高清、京极高吉父子竟然发兵与六角军呼应,并与高广达成了和解。史书认为浅井亮政的势力日益扩大、大有“下克上”的趋势是导致高清、高吉父子与亮政反目成仇的主要原因。朝仓家此时正与若狭守护武田元光和加贺一向一揆两线作战,无力援助浅井亮政。故亮政虽然奋起抵抗,但是终因兵力相差悬殊而落败,被迫逃亡越前。京极高广在六角家的支持下顺利就任京极家家督,京极高清、京极高次父子则在佐和山城隐居。京极、六角这一对宿敌的恩怨最终以京极从属于六角而画上了句号。1535年,管领细川晴元出兵讨伐六角定赖;一向与细川家交好的朝仓家亦起兵与细川军呼应,以浅井亮政为先锋、朝仓教景为总大将出阵北近江。六角家自顾不暇,无力援助京极家;故京极高广只得独自与朝仓军开战。同年夏天两军会战于琵琶湖畔的小金村,京极军大败;高广只得像朝仓军投降,并在朝仓教景的“调解”下与亮政“和解”。亮政将高广置于自己的居城——小谷城、高清置于偏远小城——朽木谷馆,并将与幕府和朝廷关系良好的高吉流放,从而完全掌握了北近江半国。高清、高广自然不甘寂寞,在此后的数年之内多次策划举兵,但都胎死腹中。1540年六角定赖再次发兵北近江,浅井亮政遂邀请朝仓军一同迎击。高清、高广雇佣了甲贺忍者企图在军营中暗杀亮政,但是忍者失手被擒,反倒将两位“幕后主使”给供了出来(这家伙很没气节)。亮政大怒,在击退了六角军后立即将高清、高广二人流放。全新的战国大名——北近江浅井家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浅井亮政 浅井亮政(1491~1542),北近江浅井家首代家督,备前守。浅井家自平安时代起就是北近江半国的有力国人,足利幕府时代成为北近江半国守护京极家的家臣。浅井亮政本名直亮,其父浅井直种为浅井家分家的家督;1518年浅井家家督浅井直政病死,直亮因直政无子而以其养子的名义入主浅井家,正式改名为亮政。1523年京极家“内粉”——京极家家督京极高清突然废除了其长子高广的继承人之位,改立次子高吉(京极高次、京极高知兄弟之父)。高广不服,遂联合家中重臣上坂信光、浅见贞则和阿闭贞荣举兵与父亲、弟弟开战。浅井亮政支持高清、高吉一方,并亲赴越前请求朝仓家出兵支援;朝仓家家督朝仓孝景遂派笔头家老朝仓教景(宗滴)率军6000出阵。在浅井、朝仓的支持下,高广一方败逃南近江,受到南近江半国守护六角定赖的庇护(“江北之乱”);浅井亮政则因功成为了京极家的笔头家老,并被任命为北近江半国的守护代。浅井亮政再一次赴越前答谢朝仓家,与朝仓孝景和朝仓教景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日后浅井——朝仓同盟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530年,六角定赖以京极高广为先锋,发兵15000出阵北近江。然而京极高清、京极高吉父子竟然发兵与六角军呼应,并与高广达成了和解。史书认为浅井亮政的势力日益扩大、大有“下克上”的趋势是导致高清、高吉父子与亮政反目成仇的主要原因。朝仓家此时正与若狭守护武田元光和加贺一向一揆两线作战,无力援助浅井亮政。故亮政虽然奋起抵抗,但是终因兵力相差悬殊而落败,被迫逃亡越前。京极高广在六角家的支持下顺利就任京极家家督,京极高清、京极高次父子则在佐和山城隐居。京极、六角这一对宿敌的恩怨最终以京极从属于六角而画上了句号。1535年,管领细川晴元出兵讨伐六角定赖;一向与细川家交好的朝仓家亦起兵与细川军呼应,以浅井亮政为先锋、朝仓教景为总大将出阵北近江。六角家自顾不暇,无力援助京极家;故京极高广只得独自与朝仓军开战。同年夏天两军会战于琵琶湖畔的小金村,京极军大败;高广只得像朝仓军投降,并在朝仓教景的“调解”下与亮政“和解”。亮政将高广置于自己的居城——小谷城、高清置于偏远小城——朽木谷馆,并将与幕府和朝廷关系良好的高吉流放,从而完全掌握了北近江半国。高清、高广自然不甘寂寞,在此后的数年之内多次策划举兵,但都胎死腹中。1540年六角定赖再次发兵北近江,浅井亮政遂邀请朝仓军一同迎击。高清、高广雇佣了甲贺忍者企图在军营中暗杀亮政,但是忍者失手被擒,反倒将两位“幕后主使”给供了出来(这家伙很没气节)。亮政大怒,在击退了六角军后立即将高清、高广二人流放。全新的战国大名——北近江浅井家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享禄错乱 1506年七月,朝仓家在越前国九头龙川会战中以一万五千的劣势兵力一举击败了自加贺国越境而来的一向一揆军势十五万人。一向一揆经此大败后一蹶不振,活动逐渐转入低潮。而朝仓家则一举剿灭了越前境内的全部一揆势力,并捣毁了越前一揆的“精神中心”——吉崎道场,从而制压了越前全国。之后朝仓军在笔头家老朝仓教景(即朝仓宗滴)的指挥下连年侵攻加贺,一时势如破竹。然而,一向一揆却因内部纷争而内斗不已。享禄四年(1531年),加贺国的大小一揆两派终于彻底决裂,兵戎相见。大一揆指的是从越前撤退至加贺的一向宗门徒,多为吉崎道场的僧众;小一揆指的是加贺本国的一向宗门徒,多为本泉寺、松冈寺和光教寺的僧众。而本泉寺、松冈寺和光教寺不但是加贺一向一揆的“精神中心”,而且更是整个北陆地区一向一揆运动的“总指挥部”,其地位远在吉崎道场之上,合称“北陆三力寺”。一向一揆分裂的事情还得从大永五年(1525年)说起。这一年石山本愿寺第九世法主本愿寺实如病死,继任的十世法主本愿寺证如(八世法主本愿寺莲如第十五子)听信了其兄愿证寺莲淳(莲如第十三子,伊势长岛愿证寺住持)的谗言,乃派遣重臣下间赖秀(下间赖廉之父)赴加贺担任“被官”,妄图抛开“三力寺”直接指挥北陆地区的一向一揆。而“三力寺”已经在北陆尤其是加贺经营了数十年,且其住持也都是证如的兄弟,岂能老老实实地将自己的地盘让给证如?下间赖秀到了加贺之后根本不受待见,“三力寺”甚至连饭食都不给他预备。赖秀大怒,于是转而寻求“外来者”——吉崎道场僧众的支持。一向一揆陷入分裂的危机。出于扶植一个友善的一向宗政权的目的,越前朝仓、能登畠山、越中神保等北陆地区的有力大名纷纷支持“三力寺”。而本愿寺证如也十分铁腕,密令加贺石山派的本觉寺和超胜寺备战,同时又派遣大批摄津、河内、纪伊、伊势等国的一向宗僧众化妆潜入加贺。一向宗的“内粉”只是时间问题了。1531年5月21日,备战多年的大一揆率先发难,以三万军势突袭了“三力寺”之一的光教寺。光教寺僧众猝不及防,死伤惨重。本泉寺和松冈寺的僧众急忙来援,而大一揆军势已经撤走,只留下了被烧成灰烬的光教寺和一万多具小一揆的尸体。5月23日,大一揆集结了更多的兵力(日本史书记载不一,人数约在五万~十万之间)强攻松冈寺。松冈寺僧众虽拼死抵抗,仍因兵力相差悬殊而落败。松冈寺住持松冈寺莲冈(本愿寺莲如第十子)及其子莲庆被杀。之后大一揆军势并未乘胜进攻本泉寺,而是再一次收兵休整。此乃“集中兵力 各个击破”之战术也。5月26日,大一揆军势攻打本泉寺。本泉寺住持本泉寺莲悟(本愿寺莲如第九子)比较识趣,象征性地抵抗了一阵之后便主动“开寺”,全员撤往越中。“享禄错乱”最终以大一揆方的完胜而落幕。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