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hine12221 sunshine12221
人到中年
关注数: 4 粉丝数: 143 发帖数: 1,976 关注贴吧数: 14
凯越400上牌第一天,骑行两天,初体验 凯越400,今天上牌第一天。河北保定。本地代理商前天刚刚拿到合格证,我昨天就去提车,今天上牌。在本地不是第一个提车的,但很可能是第一个上牌的。 骑了两天,几点体会,新鲜送上: 1这车太漂亮了。从定兴提车回保定市区,一路上享受注目礼。等红灯时,一位中巴司机打开窗户问我品牌,价格。去车管所上牌照,傲慢的警官们一个个围拢过来,都问是不是进口的。我说明之后,警官们才知道它不是宝马水鸟。因为它太像宝马水鸟。 2 关于动力。提车时,杨经理一再提醒,这车动力不如凯越500,你确定要400是吗?我说是 。试驾过500,动力很猛。和我上一辆隆鑫300r比起来,初段加速性能也比不过。才骑两天,还在磨合,不敢暴力,但是初步体会,这车起步加速比较柔和,这种拉力车也不是奔着速度去的。拉力车就是平稳的巡航,和烂路的通过能力,速度不是它的追求。我能接受这种“动力弱”,但是在市区车河里游走还是很从容的,再肉的摩托,在拥堵的市区,在限速60的市区,也能秒杀任何一辆法拉利。 5数据说,这款宗申发动机是由铃木骊驰扩缸而来,具有骊驰的特点。骊驰我没骑过,不知道啥样。但是很柔和。我最关心的是排气声大小。我出手的隆鑫300,因为排气太炸街,被交警拦过几次,大煞心情。这款车排气柔和很多,安静。 3 骑乘舒适性: 太威风,太舒服了。感觉就是巡抚大人在大街上巡抚,哈哈。竖直的坐姿,高扬的双臂,太霸气了。减震可是为了走烂路设计的,在铺装路面就跟坐轿子一样,晃晃悠悠,很舒服。我从街车隆鑫换过来,街车减震很硬,这种反差强烈。另外,拉力车风阻大,前大风挡,后面三箱,上了60感觉耳边呼呼的风声,街车就不会有这种感觉。刚刚接触拉力车的,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要追求速度。 4 两天的体验,肤浅。以后继续交流。这个400吧太冷清了。提车的,多交流啊。希望大家共同提高。
300r的第一次高速路10公里驾驶,和从未上过高速的新手们分享 1 清明小假期,三天高速免费。新车1700公里,从未体验过高速路骑行,为什么今天不试试呢? 2 摩托车能否上高速,百度的结果是各有其说,五花八门。百度“河北省高速路摩托车通行”,还是没有明确说法。 3 下楼,上车,直奔高速入口。坐标:保定。七一路-----一路向东------保定学院入口------京港澳高速: 入口处各闸门敞开,我还特意到了栏杆减速,左右看,如果有人示意或者拒绝,我会马上自觉返回。但是,没有人。随着车流入匝道,一个360度弯道,车身侧倾,心里那个美滋滋,那个新鲜劲!上了主道,一路向南,6档,提速,速度120,汇入滚滚车流!今生第一次高速路摩托驾驶开始了! 4 从保定入口上,到保定南 下高速。仅仅10公里。却让我实实在在体验了隆鑫300r的另一面。这种感受,在市区和国道是永远体会不到的。有了这次尝试,就为我下一次可能的更远的高速路骑行打好了基础。 5 从匝道汇入主道时,挂6档,油门加足了,很快提速到120,很轻松。跟着车流走,特意超了两辆轿车,两辆大货车。几天本地风力2级左右,微风。从大货车旁经过时,横向3米左右,在超车之前,我脑袋里迅速闪过一个论坛的说法:大货车旁经过时,带起的漩涡,横风,能把摩托车吹摇晃了!我是做好了被摇晃的准备,坚决超了过去。但是,没有那么可怕。没有体会到大货车造成的气流干扰。 全程不到20公里,跟着车流走,一点不费劲,120时速巡航,很稳定。动力还有富余。声音,震动,其实和在市区上下班通行时没什么区别,甚至更安逸。出于遵纪守法,没有野蛮拉极速。但是300r的动力,绝对跑高速有富余。 关于风的影响:今天骑行,正好是顺风,没有太大干扰。我觉得,摩托车最怕的是横风。国道上50,60速度遇到过4--5级的横风,险些被吹倒。高速上,如果风大,不管什么风,摩托车还是退避一下好。今天上路前,风力也是我考虑的主要因素。 6 还没有过高速路骑行体验的朋友们,条件允许,趁着假期免费通行,鼓起勇气上路一试吧! 7 其实,我今天还有个考虑:免费通行,上路和下道一定是比平时宽松的。摩托车上高速,一直是个模糊的话题,各地规定不一。如果平时不免费的话,入口规规矩矩到窗口,再和收费员,交警争吵一番,带着怒气上路,既危险,又扫了兴,所以,假期免费通行的日子,是个不错的机会。 8 和新手们分享。让高手们见笑了!
我300r的第一次高速路10公里驾驶,和从未上过高速的新手分享 1 清明小假期,三天高速免费。新车1700公里,从未体验过高速路骑行,为什么今天不试试呢? 2 摩托车能否上高速,百度的结果是各有其说,五花八门。百度“河北省高速路摩托车通行”,还是没有明确说法。 3 下楼,上车,直奔高速入口。坐标:保定。七一路-----一路向东------保定学院入口------京港澳高速: 入口处各闸门敞开,我还特意到了栏杆减速,左右看,如果有人示意或者拒绝,我会马上自觉返回。但是,没有人。随着车流入匝道,一个360度弯道,车身侧倾,心里那个美滋滋,那个新鲜劲!上了主道,一路向南,6档,提速,速度120,汇入滚滚车流!今生第一次高速路摩托驾驶开始了! 4 从保定入口上,到保定南 下高速。仅仅10公里。却让我实实在在体验了隆鑫300r的另一面。这种感受,在市区和国道是永远体会不到的。有了这次尝试,就为我下一次可能的更远的高速路骑行打好了基础。 5 从匝道汇入主道时,挂6档,油门加足了,很快提速到120,很轻松。跟着车流走,特意超了两辆轿车,两辆大货车。几天本地风力2级左右,微风。从大货车旁经过时,横向3米左右,在超车之前,我脑袋里迅速闪过一个论坛的说法:大货车旁经过时,带起的漩涡,横风,能把摩托车吹摇晃了!我是做好了被摇晃的准备,坚决超了过去。但是,没有那么可怕。没有体会到大货车造成的气流干扰。 全程不到20公里,跟着车流走,一点不费劲,120时速巡航,很稳定。动力还有富余。声音,震动,其实和在市区上下班通行时没什么区别,甚至更安逸。出于遵纪守法,没有野蛮拉极速。但是300r的动力,绝对跑高速有富余。 关于风的影响:今天骑行,正好是顺风,没有太大干扰。我觉得,摩托车最怕的是横风。国道上50,60速度遇到过4--5级的横风,险些被吹倒。高速上,如果风大,不管什么风,摩托车还是退避一下好。今天上路前,风力也是我考虑的主要因素。 6 还没有过高速路骑行体验的朋友们,条件允许,趁着假期免费通行,鼓起勇气上路一试吧! 7 其实,我今天还有个考虑:免费通行,上路和下道一定是比平时宽松的。摩托车上高速,一直是个模糊的话题,各地规定不一。如果平时不免费的话,入口规规矩矩到窗口,再和收费员,交警争吵一番,带着怒气上路,既危险,又扫了兴,所以,假期免费通行的日子,是个不错的机会。 8 和新手们分享。让高手们见笑了!
300r新车排气声音大,被(伟)交(大)警盘查两次了 已经700公里。坐标:保定。一个没有禁摩的小城。 市区行驶,幸遇两次拦,查。证照齐全。 第一次:等红灯时,不知不觉从身后传来大喊一声:“某某某同志”,我的全名。我惊讶惊愕地回头,百思不得其解,看到一位着制服的交通警官,我纳闷,以为是熟人打招呼,但是怎么也想不起来这个人。警官说:没事,我就看看是不是你本人。走吧!我一头雾水的起步走人。 第二次:同一个路口,等红灯。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请出示你的证件”。又是一位交通警官。我拿证,本给他。看完以后,把我车钥匙拧熄火,说:请你把车推到路边。证件没给我。我推车到路边。很快,四五位警官围上来,问:你这声音怎么这么大!太扰民了。然后仔细检查排气管,确认没有改装。然后开始对我宣讲教育,声音大扰民,你这么大岁数了(45岁),怎么不买个安全的车,这个太危险了。你看,脚跟都够不着地。你进小区,小区邻居没意见啊?,,,,,,此处省略500字。我一直认真听讲,谦虚谨慎,面带微笑。我说,这是厂家的设计,不是我的改装,我一颗螺丝都没改过。最后,警官们终于把证件还给我。我深表谢意之后,骑车上路。 感想: 1摩友们,你的300r,可千万低调啊。这声浪太招警官注意了! 2因为厌倦了汽车的拥堵,和常年一个人开着一个大铁壳子车,百公里13升的油耗,还有处处贴罚单拍违章的精疲力竭,我重返摩托世界,想体验一个人的自由。但是,国内的摩托用车环境真的不是太友好啊!人们有偏见,警官看不惯。累! 因为上了岁数,一直遵纪守法大半辈子,今天无故在路上,在下班高峰期,在千万人好奇的注视下,耐心陪笑接受了一场教育,心里真不是滋味。不吐不快。这里都是摩友。xiexie!
300r新车排气声音大,被(伟)交(大)警盘查两次了 已经700公里。坐标:保定。一个没有禁摩的小城。 市区行驶,幸遇两次拦,查。证照齐全。 第一次:等红灯时,不知不觉从身后传来大喊一声:“某某某同志”,我的全名。我惊讶惊愕地回头,百思不得其解,看到一位着制服的交通警官,我纳闷,以为是熟人打招呼,但是怎么也想不起来这个人。警官说:没事,我就看看是不是你本人。走吧!我一头雾水的起步走人。 第二次:同一个路口,等红灯。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请出示你的证件”。又是一位交通警官。我拿证,本给他。看完以后,把我车钥匙拧熄火,说:请你把车推到路边。证件没给我。我推车到路边。很快,四五位警官围上来,问:你这声音怎么这么大!太扰民了。然后仔细检查排气管,确认没有改装。然后开始对我宣讲教育,声音大扰民,你这么大岁数了(45岁),怎么不买个安全的车,这个太危险了。你看,脚跟都够不着地。你进小区,小区邻居没意见啊?,,,,,,此处省略500字。我一直认真听讲,谦虚谨慎,面带微笑。我说,这是厂家的设计,不是我的改装,我一颗螺丝都没改过。最后,警官们终于把证件还给我。我深表谢意之后,骑车上路。 感想: 1摩友们,你的300r,可千万低调啊。这声浪太招警官注意了! 2因为厌倦了汽车的拥堵,和常年一个人开着一个大铁壳子车,百公里13升的油耗,还有处处贴罚单拍违章的精疲力竭,我重返摩托世界,想体验一个人的自由。但是,国内的摩托用车环境真的不是太友好啊!人们有偏见,警官看不惯。累! 因为上了岁数,一直遵纪守法大半辈子,今天无故在路上,在下班高峰期,在千万人好奇的注视下,耐心陪笑接受了一场教育,心里真不是滋味。不吐不快。这里都是摩友。xiexie!
卸下导流罩,观察防冻液副水箱,自己添加至高位 防冻液缺少,一直是吧里的热门话题。今天自己拆开,仔细看看。 右侧导流罩一共有三个内六角螺丝,三处卡扣与车身相连。拧下螺丝,拔出卡扣,注意有一个连接右转向灯 的电线插头,不要野蛮操作,把插头扯断。小心先拔下插头。我车快500公里了。副水箱的冷却液已经很低了。看水箱外面还有红色车架上,有白色的粉末状东西, 那是冷却液“溅”出来再干燥后留下的。这个小水壶上面的黑色的圆盖是拧在出口的,但是密封性太差, 遇到剧烈颠簸,冷却液就会从口部外沿颠出来。虽然盖子中间有一根黑色的专门排放防冻液的管子,但是,喷溅出来这么多,没有一滴是从管子里流出来的。这根引流管,基本没有发挥作用。这个黑盖子和白水壶之间的密封性, 需要改善。我这次添加到高位了,如果过几天还是把防冻液“颠”出来,我就要想办法加强这里了。就是这个黑盖子和小白壶口的密封性差,看周围的白色斑点粉末,都是喷溅出来的冷却液凝结后所致。直接从这个口,倒进去一些新的防冻液,补充。 按我对汽车防冻液正常损耗的理解,隔断时间,有少量缺失,自己补充就行。如果是特别快速的缺失,那就是出了问题,需要检查。如果不是冷却系统出了问题,补充几次,基本就能稳定下来。不至于发生一不留神,水箱干了,这样的危险情况。
保定大西门店内看实车,体验座高 我全裸168,穿鞋170身高。关注了13个摩托车吧,除了太子车吧没人问身高和座高的协调问题之外,其他所有车型里“座高”都是一个主要话题。最近关注trk 251,今天看到实车,实测座高。和老板聊这个话题时,老板的说法改变了我的“座高”的评判标准。我骑上这车,双脚尖点地,我说:这车我驾驭不了。老板比我还矮一点,说我昨天骑这车到涞源没问题!老板说,以左脚为主,右脚放在脚踏上,不要着地。他说不能以俩脚平衡着地的程度来评价座高,那样容易摔车,容易向右侧摔车。老板说对于摩托车来说,左侧为“里”,右侧为“外“,左脚支撑,向左倾斜是安全的。老板说法虽有忽悠我买车的动机,也确实让我增强信心。再看看第一批车主的反馈,再做决定。确实很喜欢这车。 吧里常有这样的对话:我身高一米七,骑这个车费劲。我一米六五,骑着很轻松啊! 不同的人,骑车稳车的技巧不同,相同的身高,能驾驭的车型也大不同。关键在信心和技巧。如果身高和座高不是相差特别悬殊,主流销量的车都能有办法骑上去。 不过,回忆起20多年前我还是激情燃烧的年龄时,那时市面上只有金城铃木ax100,铃木gs125,本田cg125,嘉陵80,轻骑木兰,,,,,,这些完全按照中国人身材造出的车,当时选车根本没人关心“座高”这个数据,那些车瘦小单薄,160以上的人都能骑。 现在的车市,国外发布新款,很快引进国内,国内车企大肆收购外国品牌,各种技术,设计,直接拿来主义。那些为人高马大的欧美人设计的摩托车,引入国产后,如果不下大功夫做设计上的调整,都会出现“座高”的问题。希望以后新上市的各种车型,充分为中国人实际身材考虑,这样就不会那么多车友问:身高多少?座高多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