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ei234cn
afei234cn
关注数: 6
粉丝数: 7
发帖数: 520
关注贴吧数: 1
以粟代陈 我觉得当年饶漱石提出“以粟代陈”是正确的、富有远见的、是对**事业负责的。 饶提出“以粟代陈”一年后,中央果然作出了同样的决策。
豫东战役时邓怎么不说那么有气势的话 淮海战役打黄维时,邓说:“即使中野打光了,也要歼灭黄维。” 豫东战役时邓怎么不说:“即使中野打光了,也挡住胡连。” 不知挺进大别山时邓有没有说过:“即使中野打光了,也要去大别山。” 本人对邓在解放战争中,唯一有印象的就是淮海战役时说的那句话
新四军苏中苏南抗日战绩 1.皖南事变前 序号 名称 时间 毙伤 俘 备注 1 卫岗伏击战 1938.6.17 21 2 竹子港、孔家边战斗 1939.6.28 20 3 新丰车站战斗 1938.7.1 40 4 当涂、芜湖战斗 1938.7.6 炸毁军列一辆 5 横塘伏击战 1938.7.7 5 6 新塘战斗 1938.7.10 40 7 袭击善桥据点 1938.7.14 3 8 袭击高资车站 1938.7.30 15 9 袭击摆渡据点 1938.8.2 10 1 10 袭击龙潭、仓头据点 1938.8.12 20 11 夜袭句容 1938.8.12~13 40 12 小丹阳反扫荡 1938.8.22~26 50 13 珥陵战抖 1938.8.23 49 1 14 苏南反扫荡 1938.9.10 30 15 伏击日巡逻车 1938.9.17 5 16 薛埠镇战斗 1938.9.20~10.3 126 1 17 大官圩反扫荡 1938.9 60 18 禄口战斗 1938.10.2 15 19 水阳战斗 1939.1.7 31 20 横山战斗 1939.1.9 50 21 东湾战斗 1939.2.8 111 22 延陵战斗 1939.2.17 28 1 23 郭庄庙伏击战 1939.2.17 18 24 上下会战斗 1939.3.7 89 25 云台山战斗 1939.3.26 50 26 浒墅关战斗 1939.6.4 55 27 白祠堂伏击 1939.7 20 28 曹村战斗 1939.7.31 32 29 青浦战斗 1939.7 20 30 袭击下蜀车站 1939.8.3 23 31 嘉定战斗 1939.8.3 19 32 扬中战斗 1939.8.10 2 击落飞机一架 33 小竖河战斗 1939.8.20 10 34 陈巷桥战斗 1939.9.8 180 35 渣泽车站战斗 1939.9.25 100 36 龙潭、仓头间战斗 1939.10.4 118 炸毁军列一辆 37 龙里镇、贺甲村战斗 1939.11.8 168 3 38 月塘集战斗 1939.12.18 30 39 横山战斗 1940.1.29 100 2 与5支队合作 40 洋沟楼战斗 1940.2.8 20 41 大夙湾战斗 1940.6.18 20 42 宝埝伏击战 20 43 赤山战斗 1940.6.1 130 2 44 陈家镇伏击战 1940.7 26 45 铜岐战斗 1941.1.31 40 合计 2059 11
共军第一纵--陈赓4纵(个人看法) 虽然华野各纵队基本都不错,但如果一对一的话,我觉得还是陈赓4纵要强,内战初期,4纵独力打了闻夏战役、同蒲战役、临浮战役,接着又和王震2纵合作,打了吕梁、汾(阳)孝(义)战役,接着又发动晋南攻势。这一时期4纵的战绩甚至超过整个晋察冀野战军。 南渡黄河后,和华野等部配合,又打了平汉路战役、两次攻克洛阳,宛西战役、宛东战役等,在淮海战役中,与各部配合,歼灭黄维兵团。渡江前、4纵主力编为13、14两个军,至今仍在解放军序列中。 虽然中野装备差,但这并不包括陈赓的第4纵队和归他指挥的第9纵队,而主要指去过大别山的那些。
从八路军三个师的根据地可以看出毛对嫡系与非嫡系的态度 120师,晋绥、陕甘宁,根据地中最穷的地方,120师的发展也差 129师,晋冀鲁豫,四省边界、太行山中,比120师要好,发展得也比120师好一些 115师,晋察冀、山东,最好的根据地了。
东北野战军只有在辽沈战役后才称得上主力 在辽沈战役前,东北野战军最大的胜仗也就歼灭所谓的新5军,后来就是大半年的练兵,中间打过长春,但打不下。只有在辽沈战役中打了几个大仗,全军才得到锻炼。虽然像攻克锦州、塔山阻击等在华野看来不算什么,但对东野来说,算得上恶仗了。东野也就这时候成为主力,可惜战争快结束了。
孟良崮战役歼灭74师后为什么没有乘势打25师和83师 我看孟良崮战役阵中日记中提到粟原本有1、4、6纵打25师,2、8纵打83师的计划,但后来停了。不知为什么?个人认为当时华野有实力灭掉这两个师至少也能灭掉其中一个
张学良怎么那么听老蒋的话 当年,张的东北军也是一方诸侯,比阎锡山李宗仁一点不差,怎么918事变那么听蒋的话,我怀疑到底是蒋的命令还是他自己的问题
徐向前才是山东最合适的人选 看陈毅在山东忙了大半年也没把山东的几个山头整到一起,内战爆发后又连战连败。 如果徐在山东,有以下好处 1.徐在山东干过,还算熟悉 2.许世友、王建安两个山东最大山头都是徐的部下,容易整合 3.徐的军事能力明显比陈强 如果这样,华中、山东两支野战军也不必合并,打起来要容易一些。(我一直认为两军合并是下策,主要是山东没有独当一面的军事人才。当时晋冀鲁豫、东北都是分成两块,国军也不得不分撒,打起仗来容易一些)
比较佩服苏中新四军 苏中新四军虽然实力不强,但颇为强硬。 二李来打他,把二李打趴下 韩德勤来打他,把韩打趴下,然后专心打日伪。 打下车桥后,日伪就老实了,然后安心下江南。 不像皖南被顾祝同端了,4师也被汤恩伯赶出根据地
内战初期华东部队指挥是不是有点乱? 内战初期,陈率山野主力来华中作战并指挥华中9纵等部队,结果山野并不安心,陈一会想回山东,一会又被迫留在淮北,结果没打几个胜仗。还有在叶纵的使用上,陈一会要叶纵来华中,一会张云逸又要叶留在山东,结果叶纵两头为难,也没有作为。两淮的失守也有这方面的因素,华中领导希望守两淮,但陈却在其他地方“待机”。 既然开始时山野要来华中作战,那为什么不把原本属于华中的叶纵还给华中,交给华中军区统一指挥,而山野其他部队在山东作战,这样,华中和山东都统一了指挥,思想上也不会动摇。
难道李默庵就没造假? 关于苏中战役,粟总给出的战绩是5.3万,而李默庵回忆录中说道国军的损失是4万,中间有些差异,有些粟黑看到后,如获至宝,认为粟总在造假,他们怎么不想想李默庵有没有造假? 根据我的推测,李默庵造假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在苏中战役中,有些旅或团成建制被歼灭,这种情况下,想造假也不可能,但是如果只是一连一营被歼灭,以李默庵绥区司令的身份,造假是比较容易的。比如苏中战役中,有两次防御战,虽然国军损失不小,但没有成建制被歼,这种情况下造假也比较容易。 所以说,粟总作为胜利者,没必要造假,而李默庵作为失败者,造假的可能性更大。虽然他在回忆录录中写道,虽然损失4万人但是占领了苏中一些地方如何如何。这只不过是他的一块遮羞布,试想,若不是两淮战局有变,华中野战军离开苏中。粟总就开始收复苏中了,揭下他最后一块遮羞布
东界王神好愚蠢 东界王神居然想到用牺牲悟饭的气来跟踪斯波比奇和亚姆,这个做法在我看来比较愚蠢,因为至少还有两个方法可以找到巴比迪。 第一,包括界王神和龙珠战士都具有感知气的能力,想找到巴比迪的气并不困难。 第二,就算巴比迪和达布拉等人隐藏自己的气,比普通地球人还小,不容易发现,那也可以杀掉斯波比奇和亚姆中的一人并破坏能量收集装置,让另一个人报信,再跟踪就行了。 而实际上因为东界王神的愚蠢行为,使巴比迪获得了悟饭的能量,他才是布欧复活的功臣。
进军东北部队组成之我见 首先要肯定进军东北是非常正确的战略决策,但对进军东北的部队构成,却有不同看法。 抗战结束后,中共拥有4块大的根据地: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但进军东北的11万部队中,却有9万多是山东和华中的部队,而晋察冀和晋冀鲁豫派出的部队却比较少。虽然当时的战略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但如果南面的部队调走太多,“向南防御”就会有很大困难,对总的战略还是有很大影响。以下是我对进军东北部队构成的看法: 晋察冀派4万人进军东北(晋察冀1945年就有9个纵队,到1946年就裁成4个,与其裁掉,不如派到东北) 晋冀鲁豫、陕北派1万人进军东北(晋冀鲁豫也处于内战前线,且要阻止国军向北进军,因此要少派些部队)。 山东派6万人进军东北。 华中新四军3师、4师主力以及后来的两广纵队约6万人进入山东,弥补山东部队的空隙。 华中留守部队为新四军1师、2师、7师、7纵、10纵和中原突围的皮旅。 这样,华中得到了加强,其他根据地也没受到太大影响。当面对国军进攻时,华中根据地也能坚持较长时间,减轻其他根据地的压力
调查一下,你喜欢戊书中那种奇珍异宝? 选项如下: 千年铁甲鳞蟒蛇(万里豹和翠翠) 千年人形何首乌(墨明智) 千年人形人参(人魔星君) 朱果(红衣冷魔) 黑珠壁虎(小魔女)
请教新宣传员,跃进大别山是否导致国军武汉集团过早投入内战? 刘邓跃进大别山后,遭到国军围剿,在围剿刘邓的国军中,多少是华东派来的,多少是武汉原有的?
新四军3师去东北不太合算 从关内派兵经营东北方向没错,但应该从离东北比较近的晋察冀多派点兵,从山东派兵也没问题,因为有海路运输。但新四军3师处于苏北,到东北比较困难,一路上减员3000人,而且到东北后也是人困马乏,很长时间都没有战斗力。因此,新四军3师最好留在华中,或进入山东,这样要好一些。
共军为什么不早点放弃中原? 1946年6月,中原共军在国军围攻下,被迫放弃中原,实行突围,以毛的战略水平,不可能不知道中原孤悬于外,肯定是国军首要进攻目标,那为什么不早点放弃?反正之前已经放弃很多根据地了。
战争初期叶纵要是在粟的手中,华东战局也不会那么快恶化 每当看到华中野战军在粟的指挥下7战7捷,而实力接近整个华中也战军的叶纵却无所事事,就比较感慨。如果叶纵留在华中的话,战局就不会那么快恶化了。当时山东调到东北的有六万人,而华中新四军2师,7师和4师一部分也差不多有六万人,应该不需要再往山东调兵了。叶纵留在华中,那么华中野战军就可以兼顾苏中和两淮。
淮海战役前杜聿明给老蒋支了什么招?管用吗? 听说淮海战役前杜聿明给老蒋支了一招,但刘峙没有执行,很多人为之惋惜。请教一下,这招管用吗?
粟的“小淮海“方案挺不错的 济南战役尚未结束,粟就提出淮海战役的构想,计划攻打海州、两淮,而后,在与毛商量后,确定先打黄百滔兵团,被称为“大淮海“。个人认为,所谓“小淮海”其实并不小,粟攻打海州、两淮,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从地理上看,攻占海州,切断了徐州国军从海上的退路,而攻占两淮,又基本切断国军南逃的退路并能打通与中野的联系。这样经过“小淮海”后,华野、中野就对徐州国军形成了包围。所取得的战果估计不比“大淮海“小而且更为稳妥。我不理解的是,是什么原因使粟放弃“小淮海”。
粟其实在苏中战役中就已经完成了任务 内战开始时,我军和国军的比例是1:4 苏中战役时,华中野战军和国军的的比例也是1:4 在苏中战役中,粟歼灭国军12万中的5万并取得了苏中战场的主动权,相信若不是其他地方形势恶化,估计到1946年底,最迟1947年上半年,苏中国军就翘了。但由于山野打得太差,使得粟不得不放弃苏中的有利形势,去给山野补墙。
看了粟打的仗,才知道什么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中国兵法中重要的一条,那些军校毕业或留过学的国军将领每每被俘时,总说共军打仗不正规,忘掉了祖宗的遗产。而我军许多将领都继承了这一条,其中粟大将更是其中的代表,下面列举一些战例,与大家共享。 1.宣泰战斗,苏中第一仗,粟在国军进攻前两天向国军发起进攻,不但出乎国军的意料,而且打乱了国军的作战布署。 2.如南战斗,苏中第二仗,当国军认为粟的主力在泰兴一带时,整编49师企图攻击如皋,而粟却命令华中主力强行军140多里,突袭整编49师,几乎将其全歼,倘若按所谓的正规打法,粟的3万疲备之师不太可能歼灭整编49师。 3.李堡战斗,苏中第四仗,七纵从海安撤出时,国军却以为华中野战军损失惨重,在李堡换防,粟抓住战机,再次出其不意,仅两天,就把国军歼灭。 4.丁林战斗,苏中第五仗,华中野战军挺进到国军腹地,歼灭了**大队,又一次出其不意。 5.鲁南战役,当马砺武过年时,华野突袭了整编26师和第一快速纵队,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号称“南京长城”的整编26师和第一快速纵队很快覆灭。 6.莱芜战役,华野南征北战的布署虽然被王耀武识破,但陈诚却非要说在临沂歼灭华野16个旅,结果又被共军歼灭7个师,连李仙洲也被俘。 7.孟良崮战役,华野再次出其不意,对国军发动全线反攻,当国军清醒时,整编74师已被包围。 8.豫东战役,当国军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鲁西南时,华野却出其不意地攻打开封,不但出乎老蒋的预料,也出乎开封守敌的预料,结果仅仅五天,开封就被攻克,歼灭区兵团也是如此。
宿北战役没有粟还真的不行 陈参谋长同意8师撤出峰山,而粟要求8师守住峰山,这是歼灭69师的关键之一。若按陈参谋长的意思,不但69师不易歼灭,叶纵搞不好还要被“包饺子”。
百万大军不能说明问题 八路军从1938年到1940年百团大战时,在敌后没有给养的情况下,部队从3万发展到30万(扩大了10倍)。 新四军一师从1941年到抗T战结束,在南京周围,在比华北更严峻的情况下,部队从1万发展到5万(扩大了5倍)。 因此,东野从1946年到1948年辽沈战役时,在有人有枪,没有干扰的情况下,部队从10万发展到100万(扩大了10倍),不算奇迹,这样的奇迹,已被创造很多次了,这完全是东北客观条件决定的,试问,林如果在陕北,能发展百万大军吗?同样,如果彭到东北,同样也能发展出百万大军。
豫东战役后期为什么不先打整编72师? 豫东战役后期,区兵团部和整编75师被歼灭后,华野为什么不继续打整编72师,而去打黄兵团?很明显,歼灭黄兵团难度更大。
从数字看名将 当彭总拥有3万人时,面对十几万胡军,能够三战三捷; 当陈赓拥有3万人时,能够歼灭“天下第一旅”; 当粟裕拥有3万人时,面对十几万蒋军,能够七战七捷; 当林总拥有3万人时,请补充; 当徐帅拥有5万人时,面对十几万阎军,能够歼敌10万; 当刘帅拥有5万人时,面对十几万蒋军,能够歼灭整编第三师; 当陈帅拥有5万人时,面对十几万蒋军,无所适从; 当林总拥有5万人时,请补充; 当粟裕拥有20万人时,面对25万蒋军,攻城打援两不误,歼敌10万(豫东战役); 当林总拥有20万人时,面对20万蒋军,攻城打援两头落空(三打四平);
华中野战军为什么要和山东野战军合并? 晋冀鲁豫野战军分为刘邓、陈谢、向前; 东北野战军分为南满、北满; 为什么华东野战军要合并呢? 粟坚持在华中多好,岗村宁次都奈何不了他,何况老蒋。这样山东也不会那么辛苦。
华野好苦啊 如果华野面对的国军和晋察冀一样多,苏中战役后,华野就能反攻了; 如果华野面对的国军和东北一样多,宿北战役后,华野也能反攻了; 如果华野面对的国军和晋冀鲁豫一样多,鲁南战役战役后,华野也能反攻了; 老将啊,你怎么老把部队往华东塞啊,以至于你的王牌被灭了,华野才能反攻。
粟裕好牛阿 先在将的老家转三年,没事。 又到了岗村宁次和汪精卫鼻子底下转了七八年,还没事,并且打出了叶、王、陶。 最后又到了老将的鼻子底下转了三年,把老将赶到台湾去了
华野是怎么统计战绩的? 孟良崮战役,所有资料都说歼灭整编74师3.2万人。但实际上光是围攻74师的5个纵队就要对付至少3个整编师(74/25/83),另外还有4个纵队阻击5军、11师和桂系主力的增援。虽然李天霞没怎么出力,但黄百滔可是卯足劲的,根据25师。对74师增援的情况和华野1纵阻击25师所付出的代价。歼灭25师应该有1万人左右,再加上其他阻援战绩,整个孟良崮战役歼敌应该不下5万人。 还有宿北战役,全歼整编69师3个旅,根据国军编制,拥有3个旅的整编师都有3万人左右,何况1纵还跑到整编11师师部,把胡涟的炮兵团、工兵营等打掉。怎么只有2.1万?难怪陈士渠的回忆录要提出更正
古今中外十大名将-----个人看法 看到老外排的名将,把中国的将领排得那么低,甚为愤怒,自行做了一个排名且不以成败论英雄,望高人指点。 1.孙子 《孙子兵法》流芳百世。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使当时的吴王成为五霸之一。 2.亚历山大 以欧洲一小国的兵力打遍亚欧非。 3.吴起 战国名将,他到了哪国,哪国就成军事强国。 4.李牧 战国名将,在长平战败后,赵国仍能北距匈奴,西抗强秦,就是因为他的存在。 5.成吉思汗 统一蒙古大草原并打败金国,他的子孙更是打遍欧亚大陆。 6.曼施坦因 仅一个曼施坦因计划就足以使他名垂青史,而他在东线的表现,使纳粹多活了一年。 7.项羽 西楚霸王,巨鹿之战,打败秦朝,桃子却被别人摘走了。 8.粟裕 中国名将,在解放战争中,一直处在国军重点进攻的地方,以少打多,虽偶有败绩,但最终歼灭国军主力。 9.汉尼拔 西方名将,打败强大的罗马 10.彭总 中国名将,从红军时期一直到朝鲜战争,彭总一直奋斗在第一线,以弱打强,尤其是朝鲜战争,把美国那个自大的五星上将打败,最为大快人心。
最接近神的圣斗士--沙加 我实在搞不懂车田为什么称沙加为最接近神的圣斗士,看他的表现,实在不怎样。 1.当撒加叛变时,童虎、穆甚至迪斯马斯克都察觉到了,童虎、穆帮助小强们,童虎亲自教导紫龙,穆帮助他们修补圣衣,迪斯马斯克顺从了撒加,而最接近神的圣斗士察觉到了吗?从这一点看,沙加的见识不及童虎和穆甚至迪斯马斯克。 2.一辉在疗伤时,这位最接近神的圣斗士派了两个徒弟行刺一辉,从动画里看出沙加这两个徒弟不但武功差,人品更是低劣。武功差可能是因为徒弟资质不行,但人品低劣就是师父的问题了。 3.当艾奥里亚认识到教皇的真面目时,这位最接近神的圣斗士几乎不由分说,就和艾奥里亚大打出手,但无论他还是撒加,和艾奥里亚单打独斗时都没占到便宜。我不想否定沙加的实力,但绝没高到接近神的程度,我觉得除童虎、史昂(太高),鱼、蟹(太差)外,其他黄金圣斗士都差不多。 4.十二宫时,这位最接近神的圣斗士终于认清是非了,但比起金牛、天蝎还是差了一些。 到了冥界篇,沙加的表现终于像个样子。但之前实在看不出他哪里接近神了
到底几把盘龙剑? 纵观传奇系列,我觉得应该有两把。 第一把:神州一剑->神州一剑弟子->王大为->墨明智->黑鹰->莫纹->小芹 第二把:诸葛子君->碧眼狐->余家->甘凤凤
黑豹传奇的建议 黑豹传奇中男人学太乙真经和神州传奇中关于太乙真经的描述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神州中关于太乙真经的描述删去,并且使扫雪不再收徒。 2.黑豹学另外绝世武功,比如宋朝末年东邪或西毒的武功,为避免抄袭之嫌,可以说成宋朝一个不知名高手。
疑问:川中一剑的青虹宝剑是怎么得来的? 青虹宝剑原是常怀玉的,川中一剑怎么得到的?我怎么也想不通,请高人指点.
《奇侠传奇》应该再添点魔头才好看 《奇侠传奇》中只有詹台武一个人带几位弟子来中原报仇,实在太令人费解了,虽然子宁夫妇已去世,但还有九幽小怪、郡主、怪医等人,他哪一个都搞不定,不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吗?搞得戊戟只好让九幽小怪去打海盗了,其实这是一个失误,墨明智在神州中不会水,就算学了,水中功夫也不高,这种事应该让东海怪杰传人或越女剑门或梵净山庄的人去做。 所以应该让詹台武带几位师弟(因为他师父还健在,有几位师弟也正常)并且都和他差不多,甚至他师父出马,还有阴掌门,红衣老魔被小燕杀了,也来寻仇。这样正方就有九大门派、紫竹山庄、玲玲郡主、玉蝴蝶母女(很期待她们的出现)、玉罗刹夫妇、陶家、漠北怪丐等,而反方则有大漠剑派、阴掌门,这才有看头。
戊书中最恶心的门派 峨嵋 武当 哪个更恶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