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青
梅青
关注数: 1
粉丝数: 25
发帖数: 2,446
关注贴吧数: 28
清十二帝画像 努尔哈赤(1559--1626)
清宫疑案:舒尔哈齐之死 本文从<视周刊>上选取,原作者为邱建群`李慧------------------------------------------------------------------------------------------------------------------------------------------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齐之死是清宫的第一桩疑案,也是一件冤案.清早期文献<满洲实录>对此仅简单地写了一句:"万历三十九年八月十九日,太祖胞弟达尔汉巴图鲁(即舒尔哈齐)薨,年四十八岁."48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为什么舒尔哈齐会突然去世?他既然获得达尔汉巴图鲁的英勇嘉号,必然军功累累,清朝宫书为何把他定为"无德无才无功"的庸人和"忘恩负义"的小人?显然,其中必有奥妙.共主国事,骁勇善战 舒尔哈齐生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比努尔哈赤小五岁.在努尔哈赤崛起时,舒尔哈齐参与谋划,随同征战,立功无数.其作用和声名除努尔哈赤外,无人能比.由于清朝历史对此很少记载或予以贬低,我们无法确切的了解舒尔哈齐的功绩,只能在明朝的史籍和朝鲜人的报告中窥见一二. 据明朝人黄道周的<博物典汇>里的<建夷考>:舒尔哈齐"以骁勇雄部落中",遇到用兵的时候,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首先秘密讨论部署,决定后,才向诸将公布实施.兄弟二人是共主国事,同创大业.1599年,努尔哈赤统兵征哈达.舒尔哈齐自请为前锋,统兵一千,一举擒获哈达贝勒猛格布禄,尽收其众,将哈达部灭亡.在乌碣岩之战中,乌拉贝勒布占泰统兵一万来攻,褚英.代善二人只有病一千,舒尔哈齐率部参战,才大败强敌. 舒尔哈齐在努尔哈赤起兵创业时,地位显赫.他是建州右卫都督,<太祖秘史>剧中称舒尔哈齐为"副帅"褚英说女真国的江山是舒尔哈齐与其父汗一起打下来的,并不为过.人多势重,受兄嫉妒 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落的过程中,舒尔哈齐统辖很多人丁,势力强大.舒尔哈齐的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乌拉的贝勒布占泰,另一个女儿嫁给了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柏作妾,生有一个儿子.所以舒尔哈齐除了自己有实力以外,还有明朝和乌拉做外援,可见舒尔哈齐的势力有多大. 舒尔哈齐人多势重,对自己获得的权位与财货不满,要与兄长比高低,争平等,引起兄汗的嫉妒与担心,这才是两位兄弟不和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太祖秘史>中所说的恋情或性格使然. 历史事实是,努尔哈赤为加强汗权,同其胞弟舒尔哈齐发生了权力之争.他们之间的矛盾在1595年已见端倪.那年,舒尔哈齐向朝鲜使臣申忠一说:"日后你若给我送礼,则不可低于给我兄弟送的礼."表明他要与汗兄平起平坐. 努尔哈赤为人威暴严厉,加之他经历了创业的艰难,知晓人心难测和权利角逐的残酷无情,越来越不能容忍舒尔哈齐与他平起平坐,于是开始一步步地打击舒而哈齐.怨兄出走,遭兄计杀 1599年建州征兵哈达时,舒尔哈齐因怀疑城中敌人早有准备,出击略显迟疑,于是努尔哈器在哈达城下当众怒斥舒尔哈齐怯战.在征讨乌拉问题上,双方分歧严重,裂痕加深.1607年,努尔哈赤借口舒尔哈齐在乌碣岩之役作战不力,命将其麾下二将常书`纳奇布处死,后经舒尔哈齐据理力争,二将免死,但罚常书银百两,夺纳奇布所属人马.自此,努尔哈赤不谴舒尔哈齐将兵,夺其兵权,严加防范. 舒尔哈齐被夺去兵权之后,感到大祸将至,郁闷不乐,忧虑的说:"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死了好."1609年3月,遂移居黑扯木.努尔哈赤闻讯大怒,命剥夺舒尔哈齐贝勒的财产和奴隶,孤立其身,将他掌握兵权的两个儿子阿尔通阿`扎萨克图杀死,舒尔哈齐的另两个儿子阿敏和济尔哈朗因年幼才留得性命. 关于舒尔哈齐的死因,清<老档>等官书或者不记,或者说因病善终.但当时明朝文献都记载"努尔哈赤杀其弟舒尔哈齐,并其兵."其经过大致是这样:努尔哈赤以设宴为名逮捕了舒尔哈齐,将舒尔哈齐关进赫图阿拉大狱,不久将他秘密杀害. 舒尔哈齐死后也没有受到公平的待遇.顺治八年,清廷将诸先祖陵寝迁新宾永陵时,却没有迁舒尔哈齐的陵墓.因此,舒尔哈齐的陵墓和碑亭现在仍孤独地耸立在辽阳市郊区积庆山.
荆无命之死 在电视剧中荆无命是被上官金虹杀的,这里有一个漏洞.因为小李飞刀以准和快著称,当荆无命和上官金虹对决的时候,小李飞刀作为久经江湖的侠客应该有很快的反应力,所以在看到上官金虹没有受伤之时,就应该射出飞刀,就算不能将上官金虹杀死,起码可以分散他的注意力,救下荆无命.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