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灵性
需要灵性
关注数: 0
粉丝数: 22
发帖数: 1,768
关注贴吧数: 1
为什么现在秦腔的小生都是如此地不堪? 好一点的气跟不上,中等的如同便秘,差的简直就是鬼哭狼嚎。 我能从网上搜到的视频最老就是那两部电影,电影里陈妙华老师嗓音高亢但很圆润,可惜这个可能就是最后还能入耳的秦腔小生了。以后的录像即使陈妙华自己在舞台版三滴血中的表现也可以用难听来形容。后来的演员我是懒得提了。 我实在是搞不懂秦腔的小生演员听不听自己的唱段?他们是不是耳朵都给坏了,根本分不出什么是好听?到底有没有人意识到秦腔小生可能唱法有问题?
关于周仁回府的结局 我不是喜欢甚至有点讨厌周仁回府这个戏。 原因之一是这个戏从头至尾几乎都是悲情戏,但是别人能喜欢说明其自有艺术魅力,这个认了。 原因之二就是这个戏有两处让人非常不舒服的感觉。 一是悔路一折,周仁想到了让妻子顶替嫂嫂的计谋,回家去暗示妻子以李代桃。这个在过去妻子如衣服的时代从价值观上观众不会觉得不舒服,但放在现在,有文化的人恐怕很少有人接受。其实这个情节完全可以略去。把李兰英的主动要求代替嫂嫂的情节浓墨重彩地表现可能会更好,对于后来的情节也有铺垫。 二是第二次哭墓的处理。他挨了打就在亡妻墓前哭诉,表示要赴泉台,等到哥哥一到就说起假大空的话来,说什么整理朝纲万民xx的。他老婆替人死是报恩,绝不是为了什么天下苍生,她不是革命烈士。既然周仁回府是一个悲剧的基调,把结局改为周仁哭诉以后一头碰死在坟前可能更符合当代人的观念:既然要全义,咱二人就在一起。周仁后死,是因为还要照料嫂嫂,任务已完,慷慨赴死,凸显周仁对妻子的敬仰和思念。
青海的演员姚娣很有特色啊 不知道她的背景,但是觉得她很有特点。一是嗓音,同时存在高音和中低音,高音很靓,中低音浑厚。而最奇怪的是区别度很强,能听出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二是唱,她唱的明显和现在的陕西秦腔不一样,初听有点怪,但很快又觉得这样也行。三是做工,有些粗糙,但看起来却有些野味,不一样的别致。 看过他的表演,更加觉得陕西戏曲研究院真是个大祸害。
剧种的特点 - 适合表现和不适合变现的 最近对戏曲比较感兴趣。本人陕西人,当然是秦腔为主,但是属于杂食性,尤其喜欢比较各个剧种。听得多了,就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想。以具体剧目开说。 梁祝。是越剧的剧目。不知道别的剧种怎样,反正我觉得秦腔就没法演这个。 抬花轿。看的是豫剧(是不是豫剧的原作不清楚),看了觉的除了豫剧别的剧种没法表现其中的俏皮和幽默感,大姑娘如果说别的方言,什么效果没法想象。 蝴蝶杯。其中的人物都是阳刚气质,简单说是全是硬碰硬,秦腔的摇滚气质最合适。河北梆子的蝴蝶杯好像比较有名,但是我觉得不如秦腔。 火焰驹。表花一段,比较京剧和秦腔,视乎闻到了清朝小脚女大家小姐和唐代侍女的气质。京剧有点扭捏作态,而秦腔的就充满了生命力。 至于河北梆子,以前没听过。听了穆桂英和大登殿,觉得河北梆子至少在表现比较有阳刚气质的女性方面还是挺有气势的。 抛砖引玉,大家如果觉得那个剧种在某个方面或某个剧目上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不妨说说。
锤子!锤子! - 可能是你人生的转折点 帝都发大水,一个34岁的江苏人不幸溺亡于车中。 这种事件年年发生,但是汽车厂商就是一直不推出对策。为了自保,我建议大家都要在车内常备一件破窗的工具,可以是大锤子,也可以是小锤子(但必须是尖头的)。
龙门飞甲-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一直搞不明白飞甲是什么意思。武侠里长有飞刀,飞剑之类的说法,但是飞甲还真没听过,只听过丢盔弃甲之类。但是看了它的英文名(The flying swords of dragon gate)才知道还是飞刀飞剑之类的。 谁能解释下这飞甲到底是什么意思。
最精彩的电影素材来了-- http://tieba.baidu.com/p/1163762895?pn=1 这事包含的信息量太大了。 被困于传销窝点,不想让家人担心,上网求救又不敢透漏过多信息。虚拟网络,信还是不信,出现了分歧。聪明而世俗的人不太信,而有正义感又有智慧的人就信了,根据蛛丝马迹还定位了窝点。**不愿出警,结果被用媒体的噱头给套出来了。最后人得救了。 事情到此结束,也不是太奇。奇的是竟有人说自己就是后台老板,曾经被传销搞得身无分文,所幸得一老人相助脱离了苦境。尽管心存感激,心存一份善心,但是身不由己回头又走上了这条道,不过这回他是加害者!受困人报警,他在利益和良心冲突之时,选择了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对待这出事件,他竟然也希望有人来救被困人员,以便给自己一个安慰,甚至是改变的动力。 通过这件事可以反思网路社会的虚与实,现阶段中国的信任危机,利益与良心权衡之间人的痛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