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弱智wang
大鱼弱智wang
关注数: 0
粉丝数: 25
发帖数: 168
关注贴吧数: 3
【总结帖】面向小白,山马入坑的注意事项/个人感悟——山马之道 山马吧好冷清,我来水一贴。 逛了一段时间的平把公路车吧,那边大多是选车建议、提车展示,更没有意思。我来随便说说吧。 First of all 在山马入坑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事儿,选择合适大小的车架、调整好坐高。 车架几何是车子的灵魂,但是车架几何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有好多人也是因为卖了不合适的车架,被劝退的。 开始正题,我需不需要山马? 推荐吧主的神贴 【图片】对初次接触山马的朋友一些买车和改车建议_山马吧_百度贴吧 (baidu.com) https://tieba.baidu.com/p/7672392105?pid=142619179442&cid=#142619179442 写的太理性,没人看 然后,吧里经常有人问怎么改车,哪儿个外胎好,哪儿个硬叉好。 我觉得只要是正规产品,不是工业垃圾,都好,撇开价格谈性能都是耍流氓。 我们都知道quick的碳叉,比toseek、寨java都好,但是,一千元市值的二手车,真的需要换quick吗 具体的改装贴 【图片】开个帖子,自问自答,汇总改装山马的常见问题_山马吧_百度贴吧 (baidu.com) https://tieba.baidu.com/p/6916804478 改装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每一台山马改装都要迈的坎——硬叉,或者说硬叉长度。 硬叉是山马改装中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好掌握的环节。 还是上吧主的帖子 【图片】山马的姿势调教,谈谈自己的经验_山马吧_百度贴吧 (baidu.com) https://tieba.baidu.com/p/7236220193?pid=144515913306&cid=144667768350#144667768350 山马有风险,入坑需谨慎。 新手千万不要觉得有了好车,你就是街上最靓的仔。 运动自行车,说到底是运动,每个人的身体天赋、身体能力都不一样。每个城市都有跑步爱好者聚集的赛道,有人430轻轻松松,有人600累成狗,说到底,还是身体的差距。 说回自行车,一个没有经常锻炼习惯、身体素质一般的小白,就算拿到一辆环法配置的马东,跟老鸟们拉长途,照样会怀疑人生。 我从简单的硬叉、27.5*1.5钢丝胎开始改装,中轴牙盘。因为硬叉改变了几何,又改了一根硬叉,腕组,正负齿,锁踏。后来换了700c28的轮组外胎,碳把立和座杆,又因为要短途出游,换牙盘和飞轮的组合,骑完山,又换回通勤组合。 我的改装,经历了一个非常大的思想改变,刚开始从经济角度出发,改一个简单山马。后来,随着投入的时间,非常喜欢这项活动,也愿意给车子投入一定的资金,就当弄个玩具了,感受不一样的配置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新手小白有啥问题,可以私信我,绝对不推荐贵的,只推荐对的。 -----------------------------------------------分割线-------------------------------------------------- 进入第二部分,个人感悟 我骑车不久,一顿瞎改,谈不上经验,纯粹的个人感受。 1、山马是多元包容的 我觉得山马的改法是开放的,山马可以是仅仅给山地车改个1.5的细胎,山马可以是硬叉单盘,山马可以是700c*25,也可以是27.5*2.1,山马可以有旅行车一般的高头管,也可以有战斗形态的负角度把立。山马也可以是个个性化定制的平把瓜车。 2、山马是表象,核心是适合自己的车 为什么山马吧存在?是因为还有一些在玩山马的人。 那为什么还有人玩山马?早期是山马便宜,现在呢?我想,核心是适合自己的车。 大家都知道山马干不过公路,就算你用了负角度把立还是不行。 我用车主要是通勤,市内通勤,路况良好。我也是短暂的骑了三周公路车。但是公路车通勤真的不适合。 我的山马,700c28的外胎,兼顾舒适和速度。 高头管,非常舒适的坐姿,更容易应对城市早晚高峰。 平把把位的操控性非常好,能应付颠簸路、多车、进入地下车库等复杂路况。 副把内装,宽度参考公路车,有非常舒适的巡航把位。 横把买菜更方便。 合适的几何在应付长途旅行时显得游刃有余。 缺点就是没法跟别人拉扯,当然了,腿菜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这种个性化改装,完全是从需要出发,从自身出发。 为啥不是平把公路,我有187身高,需要60cm堆高起步,弯腰骑车虽然快,但是腰酸,不喜欢,平把公路可以选的型号不多。 3、骑行的核心不是车,是骑手本身。 车子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骑手本身。 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凛冽寒冬,北风刺骨,能够坚持在骑车,绝对不是“我要骑车锻炼”这种目标能支撑的,需要的是热爱运动,热爱自行车。 不管你骑多好的自行车,不坚定的信心、不高的热情很容易被雨打风吹去。 单骑长途骑行,车子的性能可靠固然重要,但是更需要的是什么?我感觉是骑手的体能、自信心和执行力。 ——————————————————————————通勤车样子爬山组合通勤组合
一年骑了2000公里,算不算及格? 如题,从买码表开始算,基本快一年了,正好有2000公里,大部分都是通勤,算不算及格? 想问问大家一年都能骑多少。
我就想问问,一年骑了2000公里,算及格不? 如题,从买码表开始算,基本快一年了,正好有2000公里,大部分都是通勤,算不算及格? 想问问大家一年都能骑多少。
菜腿的骑车感悟 先说一下本人的基本状态,40岁,从14年开始跑马拉松,跑的很慢。两年前开始接触自行车,从一辆永久山地车开始,一年多的时间断断续续骑了600多公里,去年9月份卖了永久,换车、改车,开始通勤骑车,又骑了1700公里。 谈几点感悟: 一、自行车是个略小众又很细化的市场。玩TT车的和刷楼梯的,在普通人眼里都是骑自行车的,但是他们之间可交流的东西不多。想要骑自行车交朋友,不如去找个跑团。 二、自行车,或者说运动自行车,只是工具。既然是工具,就要明确工具的用途,自行车的定义主要有一下三种:通勤工具、锻炼器械、竞技装备。不是越贵的车越好,适合自己的用车要求的车是最好的。唯竞速论是没有形成自行车文化的阶段性表现。 三、几何合适是选购自行车优先级最高的事情。只有几何合适的车,才具有可玩性。 四、改装是好玩的事儿,富有富的玩法,穷有穷的玩法。从整车到部件,都没有性价比之言,能负担的起的东西都是好东西。撇开价格谈性能都是耍流氓。只要不是工业垃圾,现在的工业产品水平都很高,都是好东西。大家不要互相diss。 五、城市道路不是赛道,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抢黄灯,更不要闯红灯,把安全放在速度之前。建立安全模型,很多机动车驾驶员认识不到自行车有多快,从来都不会礼让自行车。不要从机动车的盲区超越机动车。时刻注意开门杀。 六、运动自行车是运动,要用运动的思维对待自行车。比起换更好的车,要注意磨练技巧,骑万元公路车,姿势不正确,踏频过低的骑手有很多。运动会带来伤病,只有正确方式从事专业运动,才能远离伤病。 七、选车要与自己的身体能力相适应。现在公路车不用105好像都不好意思见人。我在大连,丘陵地貌,全是上下坡,没有平路,东北海边,冬天海风又大,冬天顶北风上坡,我这菜腿真的需要1:1的齿比,105套件的公路车对于我不适用。 总体来说,见过一些人入坑,很快弃掉。也见过一些人入坑,没玩多久就各种伤病,被迫弃掉。也见过一些人把骑车当作展示财力的途径。 写下以上文字的目的,想传达一个思想,热爱骑行是件简单的事情,把骑行放在器材前面。要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不要追求自己超过自己身体能力的速度。 什么是热爱骑行,每周末跟群里的朋友一起去星海广场拉小火车是热爱;休息日去骑游是热爱;冬天不做公交车上班,每天顶着大北风上坡,就为了骑车,也是一种热爱。
菜腿的骑车感悟 先说一下本人的基本状态,40岁,从14年开始跑马拉松,跑的很慢。两年前开始接触自行车,从一辆永久山地车开始,一年多的时间断断续续骑了600多公里,去年9月份卖了永久,换车、改车,开始通勤骑车,又骑了1700公里。 谈几点感悟: 一、自行车是个略小众又很细化的市场。玩TT车的和刷楼梯的,在普通人眼里都是骑自行车的,但是他们之间可交流的东西不多。想要骑自行车交朋友,不如去找个跑团。 二、自行车,或者说运动自行车,只是工具。既然是工具,就要明确工具的用途,自行车的定义主要有一下三种:通勤工具、锻炼器械、竞技装备。不是越贵的车越好,适合自己的用车要求的车是最好的。唯竞速论是没有形成自行车文化的阶段性表现。 三、几何合适是选购自行车优先级最高的事情。只有几何合适的车,才具有可玩性。 四、改装是好玩的事儿,富有富的玩法,穷有穷的玩法。从整车到部件,都没有性价比之言,能负担的起的东西都是好东西。撇开价格谈性能都是耍流氓。只要不是工业垃圾,现在的工业产品水平都很高,都是好东西。大家不要互相diss。 五、城市道路不是赛道,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抢黄灯,更不要闯红灯,把安全放在速度之前。建立安全模型,很多机动车驾驶员认识不到自行车有多快,从来都不会礼让自行车。不要从机动车的盲区超越机动车。时刻注意开门杀。 六、运动自行车是运动,要用运动的思维对待自行车。比起换更好的车,要注意磨练技巧,骑万元公路车,姿势不正确,踏频过低的骑手有很多。运动会带来伤病,只有正确方式从事专业运动,才能远离伤病。 七、选车要与自己的身体能力相适应。现在公路车不用105好像都不好意思见人。我在大连,丘陵地貌,全是上下坡,没有平路,东北海边,冬天海风又大,冬天顶北风上坡,我这菜腿真的需要1:1的齿比,105套件的公路车对于我不适用。 总体来说,见过一些人入坑,很快弃掉。也见过一些人入坑,没玩多久就各种伤病,被迫弃掉。也见过一些人把骑车当作展示财力的途径。 写下以上文字的目的,想传达一个思想,热爱骑行是件简单的事情,把骑行放在器材前面。要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不要追求自己超过自己身体能力的速度。 什么是热爱骑行,每周末跟群里的朋友一起去星海广场拉小火车是热爱;休息日去骑游是热爱;冬天不做公交车上班,每天顶着大北风上坡,就为了骑车,也是一种热爱。
山马混入平把公路车吧 来晒晒我的车,一辆山马。 起初还骑游,后来就仅仅通勤了,每天8公里,只要不下雨下雪就骑车。 骑了半年了,越来越怂。我在海边丘陵城市,坡大风大,冬天顶着大北风上坡,春秋两季的大风能把滑行时速37、38的坡,吹到27、28。我想,唯有热爱骑行,才是唯一的动力。 骑行是快乐的,只要骑上车,就是快乐的,跟外界条件无关。 说回车。改了一大堆 1、硬叉。改了两次,第一次铝合金叉太低,造成各种问题,如立管角度变大等。第二次改了高肩高的碳叉,舒适多了。 2、平纹细胎。钢丝胎。先这样用着,给这对原装轮组造坏了,连轮带胎一起换。 3、截短把立,换海绵把套,副把内装,多了一个巡航把位,可以对手握,同时可以钩住刹把。 4、换一体牙盘,正负齿。这是最近改的,牺牲了爬大坡的能力,我们这边的经典线路就是爬坡。但是通勤线路是足够了。 5、山地锁踏。配合迪卡侬的鞋,走路骑车两相宜。
二次改造完成 本次改造本来在计划之外。 每天通勤,本来打算再骑两年,把轮组霍霍差不多了,换对轮。 改了三个方面:29寸硬叉、正负齿、山地锁踏以前也是硬叉,但是肩高太低,用了短把立和把立增高器,也算是很不错了,但是解决不了的是立管角度过大问题。 一咬牙,来根东丽tossek的碳前叉,给以前am的卖了。 换了之后,跟换新车一样,坐垫高度位置,把立角度,全都要重新找一遍。收益也是非常明确的,发力容易多了,骑得省力多了。 正负齿我一直是拒绝的。deore m6000 后拨,11-34t10速飞轮,我在丘陵城市,天天上坡下坡,一些经典线路需要22t小盘。 我通勤了一个冬天,顶着北风上坡,一个冬天都是用30t牙盘,10速变成了8速。因为我现在仅通勤,没时间骑游,反复思考,决定还是换单盘。pass quest 34t,还能维持1:1,通勤也不用太快。 牺牲了爬大坡的能力,出去玩还是得装回三盘。锁踏是个意外。迪卡侬的山地骑行鞋断码清仓,半价出,正好我需要换鞋,就买了一双,然后发现这个鞋上锁不耽误正常走路,好吧,感受一下零速摔吧。
山马是我欢乐的来源 越来越喜欢我这山马了。 先说感想吧。 骑行是快乐的事儿,我骑了一段时间很小的一台永久,也很快乐。 骑行,器材够用、适应最好,根据需要选车子。公路车的确很爽,可是,我处的城市是山岭微丘区,共享单车都没有,公路车的变速还真是不太适应。我们这市区➕滨海路,40公里爬升620米,骑完的感觉就是我这种菜腿,小牙盘真香。 改山马,没经验,别慌,很多大神的帖子都很有借鉴意义,在吧里多学习,非常受益。 吧里有个帖子,问你们各种爆改减重,不累吗,为啥不直接公路,一直很热。我自己觉得改车很好玩,我都是自己动手,工具一大堆,从来没去店里,很开心,如同小孩子玩玩具一样开心。 最后说一说我的山马吧。我每天市区通勤,很少有周末骑游。本人身高187厘米,需要大码车,选车的时候发现公路的尺码一言难尽。 收了一辆二手车,L码,收车的时候制定了三期改装目标,先花小钱,把投资大的往后放。 第一期,硬叉,27.5*1.5平胎,把拆下来的件在闲鱼卖了,收些银子回来。 第二期,换一体牙盘、中轴,到底是浩盟还是deore m6000看手里银子,同时也通过一段时间骑行,看看要不要改单盘或者是双盘。 第三期,千元级700c轮组,折叠胎。主要是想先把原车轮组骑个2、3千公里,再换不心疼。 实际呢,第一期,第二期都完事儿了,但是另外的改装也很多,主要是三接触点的舒适性改装。唯乐的坐垫,公路平踏,把手套换了两副,把横截短,把副把挪中间。 还有就是几何调整,改山马的最大问题是立管角度增大,reach值增大,stack值变小,几何激进。 我的方案是用原来的后飘坐管把车做极限后移,把立增高器,基本解决问题。 骑了大半年,一点点升高车座,突然想起来,我现在是个11cm以上的长把立,可以换短把立,减小胳膊前伸。 这一顿折腾之后,我改感觉是,车子的几何是第一重要的,比什么都重要,合适几何的车子给啥都不换。 现在的感觉是,700c想换但是一点儿不迫切。这台山马如同一位可靠的伙伴,一直陪着我,能通勤,能骑游,能买菜。现在每天通勤,已经足够用了,换轮组的意愿不强。如果我要去长途骑行,可能就该换轮组了。 有空的时候刷刷车,擦擦链条,擦擦飞轮,挺开心。
新人报到,改造完成 收了一台大码二手车,随后改造,27.5*1.5平胎,全部自己动手。 骑上的感觉有点儿上头,根本停不下来,比原来的菜车好骑太多了,太多了。 有哪儿位大佬教一教我,一体牙盘有必要吗?M610和M6000的差距大吗,M6000是中空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