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的Kobe_24 活跃的Kobe_24
关注数: 36 粉丝数: 4 发帖数: 5,793 关注贴吧数: 79
过去的过去 下午又看了一次九把刀的自传体电影《那些年》,和第一次看不同,这一次对青春有了新的理解,也明白了为什么没有大腕的这部电影会火遍大江南北,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青春,就是一场大雨,即便感冒了,还是愿意回头再淋它一次。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记忆中你青涩的脸,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一天。四年前的那个夏天,经历了高考,估分,填志愿,一系列的程序和中考并没有多大差别,我当时也没有感到自己会错过什么。一个挂在嘴边、印在脑子里的名字,那个名字后来压的我喘不过气。那天上午去看了一场CUBA半决赛,我记得从教室出来下楼的时候,看到她坐在通往上一个楼层的台阶上,拿着铅笔在涂什么。也许是因为在班里也没有说过多少话,我也没有上前和她打个招呼。说实话,高中毕业一年的时间里,好像一夜之间失去了挺多人的消息,而她,我压根就不知道人家补了一年。后来也问过自己,如果当初知道她补习,八成我也会去补,只是可能目的不是那么单一。 桌垫下的老照片,无数回忆联结。我手头高中的照片真实不多,毕业后也有点遗憾,那会没有多拍点照片留下多一点的回忆。写字台玻璃板底下有两张,都是班里集体照,一张元旦的,一张毕业的,关于其他的就得从同学的空间里找了。我一直觉得自己高中的回忆有三部分组成,班里的同学,住校的哥们舍友,还有她。而她也是我那么留恋高中,并认为自己的最好时光是十六岁到十九岁的重要原因之一。那年中考完我去北戴河玩了一周,在北京接到了拿录取通知书的电话,八月份去报到,因为知道十二中严格的管理,心里很忐忑,逆天地和班主任请假不去军训,又歇了两周。之后就是开学,家离那么远自然是住校,迷迷糊糊地一个学期过去了,第二个学期分班,然后就和她分到了一个班。刚分班又得适应,新同学,新班主任,新的教室。 记得第一次注意到她时忘了是一节什么课了,好像是语文,老师让学生讲台发言,她站在讲台上声音不大但很好听。当时感觉这是个安静的女生,齐耳短发戴着眼镜,显得挺灵气的。可能是因为新到了一个班,有的同学的名字过几天才能对上号,也渐渐知道了她的名字。那个学期更多的是知道了她,在前面坐过,也在后面坐过。刚到了高二的时候发现她话虽然不多,却挺能笑的,蛮可爱的。和周围的人熟了以后也挺能说的,只是我的座位离得挺远的。再后来,坐她周围的男生和她熟悉以后就开始“欺负”她,要么拍她一下,要么拽头发,好像还有揪耳朵的,她有时不理会,有时会做出一副生气的表情。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有时候会觉得有点过分,甚至还想过“出头”,当然只是想想罢了。高二对她的感觉可能有了点变化,大概就是开始动心的感觉吧。有时在教室里看到她在座位上会踏实,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候偶尔也会在操场上找一下那个身影。这些感受我没有跟一个人说起过,包括最好的朋友。 好想再回到那些年的时光,回到教室座位前后故意讨你温柔的骂。 升到高三明显感觉压力大了好多,一个人恨不得劈成两半来用,学期中间一次考试以后,我也闹不清班主任咋想的,把我从最后一排调到第一排,这下后面的同学经常被我挡着,上课整个人基本都是趴在桌子上不敢坐直。偏偏她也在第一排,就隔着一个过道,现在回想,那会上课的注意力真的是靠意念呢。没办法,老想扭头啊,而且心里说实话也不平静。出教室我老从另一侧走,胆小吧。 黑板上排列组合,你舍得解开吗。数学里,排列组合不像三角函数需要背一堆公式,也不像立体几何看的让人发蒙,也不用和函数与平面几何一样数形结合,但先N还是先C也是个问题。比如一个队列七个人,如果甲站在首末必须与乙相邻,甲站在队中不能与丙相邻,类似的题挺发愁的,后来我知道了一个通解:让甲滚。黑板上有题没有解开,说明我们没有毕业,没有离校。当离校的时候,看着一黑板的答案,也不会有解出答案的喜悦。 那些年错过的。一生会错过很多很多,有错过机会的,有错过时光的,有错过人的。错过了不代表忘记了,对于我来说,错过的包括机会、时光,还有她。毕业一年多本来以为可以忘了,可以放下,事实与想的不一样。10年年底那段时间,天天晚上睡不着,连续的凌晨两点多睡着,五点就醒了,特别清醒。年底最后一天,给她发的短信,我在电脑前等了一个下午,得到了意料中的回复,之前想到过,只是那天还是很难受,没有那么早回家,一个人在外面走了段时间。也许是被拒绝反而释怀了,那天晚上的睡眠是这一个月最好的,没铺被子没脱鞋在床上睡着了,床头放着手机,屏幕上是回复的短信。应该是又过了几个月,慢慢想通了,也不那么难受了。我也想过,如果当初跟她说了,或者和舍友说了让他们给点建议,再或者我知道她补习然后我也补,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就是那个元旦,我都没有去和她说一声新年快乐。只是人生每一天都是直播,没有彩排。遗憾肯定有,那时暗地里的心动,青涩的喜欢,让人遗憾也觉得美好。 那天晚上满天星星,平行时空下的约定。所谓平行时空,是人们内心最真挚的愿望吧。平行时空里,所有的遗憾都被弥补,换言之,这个时空里的你是悲伤的,那个时空里的你就是快乐的。有些错过是注定的,有些人确实没有缘分,在那个懵懂的年龄,百分之二十的年龄遇到了百分之八十喜欢的人(二八法则同样适用),最好的年华遇到了她,够了。那种喜欢到不行的感觉也体会过了,就像一篇网上挺火的文章题目:谁的青春不折腾。趁着年轻,折腾一把,真的挺好。 青春就是一场大雨,即便感冒了,还要回头再淋它一次。
过去的过去 下午又看了一次九把刀的自传体电影《那些年》,和第一次看不同,这一次对青春有了新的理解,也明白了为什么没有大腕的这部电影会火遍大江南北,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青春,就是一场大雨,即便感冒了,还是愿意回头再淋它一次。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记忆中你青涩的脸,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一天。四年前的那个夏天,经历了高考,估分,填志愿,一系列的程序和中考并没有多大差别,我当时也没有感到自己会错过什么。一个挂在嘴边、印在脑子里的名字,那个名字后来压的我喘不过气。那天上午去看了一场CUBA半决赛,我记得从教室出来下楼的时候,看到她坐在通往上一个楼层的台阶上,拿着铅笔在涂什么。也许是因为在班里也没有说过多少话,我也没有上前和她打个招呼。说实话,高中毕业一年的时间里,好像一夜之间失去了挺多人的消息,而她,我压根就不知道人家补了一年。后来也问过自己,如果当初知道她补习,八成我也会去补,只是可能目的不是那么单一。 桌垫下的老照片,无数回忆联结。我手头高中的照片真实不多,毕业后也有点遗憾,那会没有多拍点照片留下多一点的回忆。写字台玻璃板底下有两张,都是班里集体照,一张元旦的,一张毕业的,关于其他的就得从同学的空间里找了。我一直觉得自己高中的回忆有三部分组成,班里的同学,住校的哥们舍友,还有她。而她也是我那么留恋高中,并认为自己的最好时光是十六岁到十九岁的重要原因之一。那年中考完我去北戴河玩了一周,在北京接到了拿录取通知书的电话,八月份去报到,因为知道十二中严格的管理,心里很忐忑,逆天地和班主任请假不去军训,又歇了两周。之后就是开学,家离那么远自然是住校,迷迷糊糊地一个学期过去了,第二个学期分班,然后就和她分到了一个班。刚分班又得适应,新同学,新班主任,新的教室。 记得第一次注意到她时忘了是一节什么课了,好像是语文,老师让学生讲台发言,她站在讲台上声音不大但很好听。当时感觉这是个安静的女生,齐耳短发戴着眼镜,显得挺灵气的。可能是因为新到了一个班,有的同学的名字过几天才能对上号,也渐渐知道了她的名字。那个学期更多的是知道了她,在前面坐过,也在后面坐过。刚到了高二的时候发现她话虽然不多,却挺能笑的,蛮可爱的。和周围的人熟了以后也挺能说的,只是我的座位离得挺远的。再后来,坐她周围的男生和她熟悉以后就开始“欺负”她,要么拍她一下,要么拽头发,好像还有揪耳朵的,她有时不理会,有时会做出一副生气的表情。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有时候会觉得有点过分,甚至还想过“出头”,当然只是想想罢了。高二对她的感觉可能有了点变化,大概就是开始动心的感觉吧。有时在教室里看到她在座位上会踏实,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候偶尔也会在操场上找一下那个身影。这些感受我没有跟一个人说起过,包括最好的朋友。 好想再回到那些年的时光,回到教室座位前后故意讨你温柔的骂。 升到高三明显感觉压力大了好多,一个人恨不得劈成两半来用,学期中间一次考试以后,我也闹不清班主任咋想的,把我从最后一排调到第一排,这下后面的同学经常被我挡着,上课整个人基本都是趴在桌子上不敢坐直。偏偏她也在第一排,就隔着一个过道,现在回想,那会上课的注意力真的是靠意念呢。没办法,老想扭头啊,而且心里说实话也不平静。出教室我老从另一侧走,胆小吧。 黑板上排列组合,你舍得解开吗。数学里,排列组合不像三角函数需要背一堆公式,也不像立体几何看的让人发蒙,也不用和函数与平面几何一样数形结合,但先N还是先C也是个问题。比如一个队列七个人,如果甲站在首末必须与乙相邻,甲站在队中不能与丙相邻,类似的题挺发愁的,后来我知道了一个通解:让甲滚。黑板上有题没有解开,说明我们没有毕业,没有离校。当离校的时候,看着一黑板的答案,也不会有解出答案的喜悦。 那些年错过的。一生会错过很多很多,有错过机会的,有错过时光的,有错过人的。错过了不代表忘记了,对于我来说,错过的包括机会、时光,还有她。毕业一年多本来以为可以忘了,可以放下,事实与想的不一样。10年年底那段时间,天天晚上睡不着,连续的凌晨两点多睡着,五点就醒了,特别清醒。年底最后一天,给她发的短信,我在电脑前等了一个下午,得到了意料中的回复,之前想到过,只是那天还是很难受,没有那么早回家,一个人在外面走了段时间。也许是被拒绝反而释怀了,那天晚上的睡眠是这一个月最好的,没铺被子没脱鞋在床上睡着了,床头放着手机,屏幕上是回复的短信。应该是又过了几个月,慢慢想通了,也不那么难受了。我也想过,如果当初跟她说了,或者和舍友说了让他们给点建议,再或者我知道她补习然后我也补,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就是那个元旦,我都没有去和她说一声新年快乐。只是人生每一天都是直播,没有彩排。遗憾肯定有,那时暗地里的心动,青涩的喜欢,让人遗憾也觉得美好。 那天晚上满天星星,平行时空下的约定。所谓平行时空,是人们内心最真挚的愿望吧。平行时空里,所有的遗憾都被弥补,换言之,这个时空里的你是悲伤的,那个时空里的你就是快乐的。有些错过是注定的,有些人确实没有缘分,在那个懵懂的年龄,百分之二十的年龄遇到了百分之八十喜欢的人(二八法则同样适用),最好的年华遇到了她,够了。那种喜欢到不行的感觉也体会过了,就像一篇网上挺火的文章题目:谁的青春不折腾。趁着年轻,折腾一把,真的挺好。 青春就是一场大雨,即便感冒了,还要回头再淋它一次。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