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_QueenieHu Miss_QueenieHu
无不可过往之事,有自然相识之人!
关注数: 22 粉丝数: 53 发帖数: 4,838 关注贴吧数: 2
普世幸福观和天朝蠢逼幸福观~我搬来的!   这个世界的幸福观也可分为两类:一个是普世幸福观,另一个就是中国式幸福观。这两种幸福观也可归结为两种不同的人生意义选择:前者是“为了更好地活出自我”,后者是“为了更好地让自己活着”。   普世幸福观就是以普世价值观作为核心理念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追求,自由、平等、理想,是普世幸福观最基本且连环递进的三要素。没有自由,平等就是空谈;没有平等,理想就是拼爹;没有理想,人的创造潜能就必遭扼杀;当人性潜能都得不到释放,就不可能“更好地活出自我”,幸福何在?因此,我自由、我选择、我成功、我幸福,这就是普世幸福观的幸福逻辑。这也是世界其他各国均用“人类发展指数”来衡量国民幸福水平的原因。   中国式幸福观是以等级价值观作为核心理念的一种生活方式追求,比较、攀附、炫耀是等级幸福观最基本且时时存在的三要素。这是典型等级秩序体制下的幸福观,每个人都在等级秩序的网格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并左顾右盼和上行下效地比较,接着就是攀附和炫耀。因此,中国式幸福观就是比较幸福观。这种幸福观是建立在非平等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学生给我的一个问题,让我陷入长期的沉思中。他说:“由于幸福来自比较,如果社会人人都平等了,大家都幸福了,岂不是幸福也消失了吗?”这是一个神问,但难以神答。等级社会里的“幸福感”全部来自社会性的比较,这种幸福感之“恶”,根源于“看还有多少人比我不如或更痛苦”。这种“向下比较”的幸福,是自己继续生活下去的最正当的理由。由于在等级社会里的幸福来源于比较,本质上就是来源于不平等,长期适应之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人生价值观也就彻底固化,进一步,人们就固化了“哪里都有不平等”的社会认知。自己在不断接受不平等的同时,又在不断地给他人制造新的不平等,并把这打上“能力”的智慧标签传递给每一个人。因此,中国幸福观是导致人性冷漠、上谄下骄、欺软怕硬、奴性十足、缺乏人性社会责任的心里认知,活脱脱丛林法则下动物世界的幸福观。
春节,我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你们呢? 年年过春节,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你们能理解吗? 理由如下: 1、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各回各家,体现了公平公平还是公平!我不要求你来我家,你也不能强求我去你家。互不相欠!不要跟我说,我老公做出了重大牺牲哦~~ 2、婆家娘家相隔千里,过节一共7天假,如果两家都去来回跑,浪费时间精力体力金钱,折腾不起。过完年,我还得正常上班呢! 3、车票一张难求,买两张去同一个地方的,更难!尼玛,我没抢到直达的卧铺票!F**K 铁道部全家! 4、一年一家轮流的话,婆家或娘家中的一方肯定会要出现热闹开心或这冷清失望的大小年。一家开心热闹的同时,另外一家却冷清失望甚至流泪,其实没回家的那方子女也过不好年无法高兴起来。何必,爽一年苦一年呢,岁岁年年心态平和有利健康。 5、比起二老独守除夕之夜,父母更希望看到自己的子女在家,至于把子女的配偶叫回去,基本都是为了面子。见了面也没什么可聊的,无非就是些冷不冷啊吃饱了没啊啥时下蛋啊的鸡毛琐事的话题。说了多这些家庭琐事,难免会产生矛盾,影响夫妻感情。 6、无论是我在我婆家或我老公在我娘家,因为人生地不熟,很快就会陷入深深的无聊之中,丝毫没有在自己家舒服自在。还得照顾对方的情绪,自己也不能尽情地跟父母撒娇说话,跟老同学盆友聚会~~ 7、没有任何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圣经佛经教条里规定,过年必须在谁家才合法才能上天堂才能超脱轮回。少跟我扯那些各种无聊没用的风俗传统,全都是bullshit! 8、我不在乎夫妻没在一起过年,7天而已,小别胜新婚。过年也没什么特别的意义~~ P.S.我讨厌过年,讨厌鞭炮,讨厌春运,讨厌S B 亲戚聚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