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d001 cold001
关注数: 0 粉丝数: 7 发帖数: 1,397 关注贴吧数: 1
【乱弹】从双狮案看如来的领导艺术     最近看到一种说法,说是西游记里面有个明显的“硬伤”。小说中文殊菩萨的青毛狮子出现了两次,而且下界时间有问题,在狮驼岭,文殊说狮子下界了七日,如来说七日等于人间千年,但乌鸡国的青狮子案显然是在这个范围之间的,文殊为什么没有提呢。也就是说,这个双狮案,要么是硬伤,要么是这些菩萨的话里另 有玄机。     那么到底是硬伤还是有意为之呢?我们来看看原著中一些微妙之处吧。     乌鸡国收青狮的时候,只有文殊菩萨独自一个人来,所以没什么问题就是他家的狮子。在乌鸡国一案中,文殊菩萨是么什么可抵赖的。     而没过多久,狮驼岭又冒出来一头青狮子,这时候文殊不出马,没法解决问题,出马,你领导干部公然屡次纵然手下行凶,没法跟老百姓交代。这个两难的时候,如来掺和了进来,说的话很值得玩味。如来说:文殊和普贤是老魔和二魔的主人。这话很是模棱两可,到底是文殊是老魔的主人,还是文殊也是二魔的主人?或者文殊和普贤是老魔二魔共同的主人?不清楚。    如来见到文殊,问:菩萨之兽,下山多少时了?这句话显然冲着文殊问的,因为只有文殊一个人回答。普贤作为领导的下属,明明领导问你话了你却不回答,是不可能的,显然当时如来不是冲他提问。两个菩萨同样 是手下人犯了事,如来不问普贤却只单单问文殊,这是非常奇怪的。     而且如来这句话问的也很巧妙,如来明知道文殊的坐骑是什么,但如来偏不问“菩萨之狮”或者“菩萨之象”下山多少时候了。而偏偏问的“菩萨之兽”,这下又没人知道这个“兽”到底是个什么动物了。    不过要是把狮驼岭青狮案和前面乌鸡国的青狮案联系在一起看,如来的话就不那么奇怪了。狮驼岭案发,如来第一个就问文殊,而不问普贤,显然如来已经觉得这个事态有点严重了。出了两次青狮案,而且上一次是文殊放的狮子,有前科了,如果让老百姓知道了,会怎么看?恐怕说不是你干的都很难让人相信了。虽说前面乌鸡国的狮子是文殊有意放的,情况比较复杂,但老百姓不会这么看,老百姓只认为是你雷音寺司法局文局长放了两次狮子惹事,至于是不是同一头狮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雷音寺的公众形象从此大打折扣了。领导干部知法犯法,明知故犯,重蹈覆辙,公信力何在啊?如来作为一个领导,如果不想办法把文殊的这个茬子罩住,恐怕是说不过去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如来在狮驼岭案中说的怪话其实是领导艺术的体现。如来作为雷音寺最高领导,稳定民心保证社会河蟹是他最首要的任务,也是他最拿手的本事。如果让老百姓都把事情搞清楚了解了事实真相,肯定是最麻烦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话说的模棱两可,让所有人都不清不楚。一个领导,推卸责任踢皮球不叫水平,高明的绕来绕去,最后把问题责任给踢没了,这才叫艺术。     狮驼岭案在如来的英明领导下,就是这么个处理结果,狮驼岭老魔的主人到底是不是文殊?如来自始自终把狮象二怪和文普二人混为一起不分开说,不知道当时文殊收的狮还是象,看来搞不清楚。狮驼岭老魔和上次那头乌鸡国的青狮子是不是同一头?从如来七日等于千年的解释看,时间对不上号,看来也不清楚。 文殊菩萨到底知不知道有两头青狮子下界作案?从如来和文殊的对话看,文殊只承认有“兽”下山了七日,也不知道指的是哪一头。至此,文殊的青狮案被搅浑了,大家都知道文殊肯定跟两个狮子有关系,但又被如来的话搞晕了,想质疑,越质疑问题越多,难以撇清。但元凶又都归案了,没有人漏网,要说徇私枉法又不行,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也许有人会说,狮驼岭这么大的案子,抓住三个跟高级领导有关系的主犯,难道如来等人脱的了干系吗?你如来也有个关系户大雕犯事了,你雷音寺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不会严重受影响吗?别着急,只要证明不了文殊的青狮案是重犯。他们就会推出一个名词,叫做“临时性犯罪”,是人员一念之差疏忽之故,应从轻对待,就把事态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了。没有超高的领导艺术,是想不出这么绝妙的词来的。
大胡子到底糟蹋的是谁的经典? 张纪中开始拍西游记了,才只发了几个照片出来,果然某些固定的媒体和人群又习惯性地开喷了。什么糟蹋古典文学,糟蹋吴承恩等等。       我觉得他们喷的话是有语病的,古典文学是本古典文学。吴承恩是个古代作家,请问大胡子一个拍电视剧的如何去糟蹋?       你把一本书拍的差,没体现出原著作者的精神,那只能更加衬托原著的好来,人们会更加会去想念品味原著里好的情节。 你拍的好,说明体现出了原著作者的精神,那人们更会称赞你的同时,评价原著写的好。怎么会有“糟蹋”的情况出现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个“糟蹋”,恐怕不是“糟蹋”的原著经典,而是“糟蹋”了某些旧影视迷心目中固有的那个形像罢了。那个N年前的版本在他们心目中生根落地了,不可动摇了,现在你拍部新的,无论拍成什么样,就会跟他们心目中的那个固有形象形成了极大反差。有反差,心里就不舒服。心里不爽了,素质又不是那么的高,接下来一系列哭闹骂娘等行为也就不是那么难解释的了。       要说原著,吴承恩,金庸,在这些喷子心目中其实从来是没有半点地位的,这不是我说的,你去看看这些人的言论,整天在那山呼海啸地喊的口号都是什么?那几个整天“经典”喊的山响的,真正讨论原著内容的有几个。更不用说几个影视剧超越原著的论调了。大胡子拍部新片子,就给他们的刺激这么大,具体是糟蹋了他们心目中的哪一部分,一目了然。      问题是,明明大胡子糟蹋的是他们心中的旧形象,而不是原著,他们这些人偏偏不敢说或者不好意思说,却把糟蹋金庸,糟蹋吴承恩,糟蹋原著古典文学这些大帽子往大胡子头上扣。为啥那么口是心非捏? 归根结底,是他们天天喊口号喊出来的那个“经典”影视剧其实根本没他们说的那么神乎其神。社会上也没多少人跟他们一样脑残,会把这些明明依附于原著的东西说成是“经典”。如果他们直接喷大胡子说糟蹋的是影视剧而不是原著,那不正好体现了他们的没文化吗?这是要丢大人现大眼的,还好他们还有点花花肠子,把这个茬用“糟蹋经典”这种模棱两可的词给掩盖过去了。       所以,事情已经是很明白了,张纪中糟蹋是一些抱着旧版影视剧不放,天天喊着“经典”口号的脑残群体心目的“经典”。 这个也跟那些影视剧没关系,张版的和旧版的影视剧相差几十年,根本也八竿子打不着。关系就是你大胡子动了这些小太岁爷的心情了,重拍原著让他们比针尖还小,容不下一点不同事物的心情不好了。现代的年轻人,个个都是小皇帝,没那么多宽容理解等高尚品格,心眼又格外的小,一有不爽,就是又闹又骂的,没办法,这些人从小就是娇生惯养,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平时生活中让他们不爽了,他们都得要闹个够,现在你个不识相的大胡子在这些心眼都没长大小太岁爷头上动土,他们岂有不哭不骂不叫闹之理?      
我来讲讲03射雕除了风景还有什么。 03除了风景,还有处处可见的历史道具、服装等元素,很符合金庸虚写借用历史的风格,时刻带着历史元素,让人有迹可寻味,但又只是虚写,并不作实,其他版本根本做不到,也没打算做到。比如03的蒙古野蛮人就是一副野蛮人的装束,有依据可寻,而不是有些版本自己瞎想出来的七拼八凑的古怪装束。如果是历史上没有描写的,你可以瞎凑,历史上有你还瞎凑,那就没有一点金庸小说的历史味道在里面了。 03有独创的武侠正剧风格,朴实平静,如同上历史课一般,让人用平和的心态接受剧情,体验原汁原味的金庸文化,没有过分掺杂搞笑言情偶像等“超越金庸”的元素,这比较接近看小说时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别的版本无法提供的。 03的人物形象化妆的痕迹比较少,比较有真实感,两大主角郭靖黄蓉,看起来都比较素面,说话也是自己的真实声音,我觉得看起来比较舒服。而有些版本的演员,一个个涂着血红的口红,抹着鲜红的脸颊,脸上油一抹能擦下来二两,带的边上能看见缝的头套。难道就没有人看的腻味吗? 03的台词比较正常,是标准的现代汉语,而不是动不动"X仔“,“喝早茶”的港腔台调——一种完全是符合香港人生活习惯的语言,而又不是粤语。这种广东普通话广东香港人都很难说好,普通话地区也不会说,它只存在于电视剧里,是一种死语言。我们大部分人又不是生活在这种语言环境中,为什么要受它的折腾。当然现在有08了,也比港版的正常,但03是第一个敢于向这种不伦不类的配音说不的版本,所以我很欣赏。 战斗场面气势宏大,人物众多,气势磅礴。这是最出色的优点之一,说白了,照搬金庸小说,也得看实力。几匹马,十几个人,一座破棚子,也想搬金庸的大军西征?说的不好听点,穷酸相。我为什么看电视剧?因为它能在全方位给人带来冲击和感受。演技剧情是感受,气势和场面同样是感受,不同的是一个细腻温婉,一个粗犷浑厚。 按照我对射雕的理解,射雕应该属于后者。
一些骂张纪中的人很好笑 张纪中在其制作的大多数电视剧中都是制片人,从来没有亲自操刀当过导演。无论是金庸剧《射雕》《神雕》,还是古典小说改编的《水浒》《三国》里面,他担任的都是制片人,看每部电视剧的片头就一目了然了。 好笑是的一些人在骂张纪中的金庸剧的时候,唾沫横飞地强调他是导演,片子是他拍的。不知道这些人是否眼瞎了,片头上这么大的“总制片人”看不见,那些真正导演的名字看不见。而当有人说张纪中也制作了《三国》《水浒》等经典电视剧的时候,他们又跳着脚强调他不是导演,那些片“不是他拍的”这回眼睛又好了。 我算看出来了,这些人的眼神是根据需要而可以随时调整的。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他们的品位辩护,以证明“张拍的片子都是垃圾”。当水浒三国这些“张拍的片子不是垃圾”论据出现的时候,他们就想办法偷换论题,说这些不是张拍的。也不管前后是否矛盾。事实是什么,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当张纪中制作的有争议的片子,他们就把他说成是拍这片的导演,力图把所有的非议都往他头上扣,而当他们得知张纪中也制作过《三国》《水浒》的时候,他们的“垃圾说”不攻自破了,所以他们就比张迷还忙不迭地澄清:“张纪中不是导演!”“片子不是他拍的”,以力图把所有的好评都从他身上剥夺。 当一群人一心抱着狭隘的偏见,纯粹为了贬低而贬低,为砸而砸而的目的而来的时候,他们就算无论怎么无视、编造、歪曲事实,也都要歪曲出个道理来,这也应了那句老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对这种人,我只觉得好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