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721CU馃惥 -
关注数: 3 粉丝数: 0 发帖数: 77 关注贴吧数: 0
[原创]芷若的决绝转身——绿蓑衣 一直不喜欢芷若。不喜欢她阴狠毒辣的手段,不喜欢她强人所难的爱情,明知无忌心有所属,还要纠缠不清,结果因爱成恨走火失控,真是尊严扫地,自取其辱。但93版编剧化腐朽为神奇,凭手中一支神来之笔,精心弥补了原著中的许多遗漏和不足之处,使得剧中一个个角色的形象鲜明饱满,细腻动人。就连向来令人最无好感的芷若也非常出彩,她的冷峻,尖锐,执拗,疯狂,被海媚演绎得动人心魄,成为她诸多角色中最光芒四射最令人难忘的一个。论可爱,芷若自是远远不及敏敏。但说到幸运,她与敏敏亦不可同日而语。敏敏是天之骄女。生在帝王之家,权势荣华,与生俱来。这样的环境,生就她睥睨群雄高贵豪放的气派。更有一个慈父对她无限宠爱百般纵容,任她自由自在地呼吸,无忧无虑地成长。她热烈执着,她明朗坚定,她敢爱敢做。芷若呢,这一切她都没有。她所有的,是一个嫉恶如仇得近乎病态、自高自大得偏执狭隘的严师,和一个门户之见森严、清规戒律繁复的师门。灭绝这个妖尼,貌似清高,其实自以为是,毁人不倦,以爱护的名义,不知毁掉多少徒儿,借正义之名,做下多少丑恶之事。这样压抑阴冷的环境,注定了她的敏感矜持,她的谨慎小心,她的隐忍内敛。她对无忌其实有着深深的了解。在情爱的倾向和取舍上,她也许比无忌更为了解他自己的内心挣扎。她甚至洞悉了成亲前夕,无忌心中的矛盾和怅然。对她这个骄傲敏感的女子来讲,这真是难以容忍的耻辱,心上人在与自己拜堂之际,心中念念不忘的,是另一个女子。但她真的很爱他,于是痴心妄想,以后日子长了,他终于会回心转意。但一切转变得始料不及。她来了,那个异邦女子。一如既往的气定神闲,一如既往的居高临下。不顾强敌在侧,不顾危恶四伏,于瞬息之间迅速掌控了局势。真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她说,我偏要勉强。她说,张无忌,你要不跟我走,要不就赶紧和新娘子拜堂成亲。说罢转身就走。他急急追了上去。她气得心头发抖。再也顾不得许多,于电光石火之间猝然出手,向那个女子致命一击,狠狠地、狠狠地抓下去。定要将她立毙于掌下,方解心头之恨。他竟护住那个女子,使出生平力学,挡住了她的进一步追击,旋即于众目睽睽之中,随那个女子双双走远。头也不回。留她给一个千疮百孔的残局。她将凤冠霞帔自头上一把扯下,撕裂了它。喜盈盈的红,艳丽华美。据说它象征着女子一生的幸福吉祥,但她得不到。于是亲手撕毁了它。痛楚,绝望,恨意,恶念,在心中熊熊燃烧,凶猛不可遏制。她的温婉柔和,她的良善天真,在这一刻被尽悉烧成了残烟余烬。自此一步一步,凌厉狰狞,面目全非,走上一条疯狂孤独的复仇之路。很喜欢剧中的几个情节,都是原著中所没有的,却有画龙点睛的笔力。毁婚之后,无忌前往峨眉求她原谅。她一口拒绝了,那样的倨傲,再不留半点余地。眼见他痛悔自责,那样的情真意切——他是真的想补偿她呵,她冷冷地斜睨他,有那么短短一瞬间,心中也是有一丝动摇的吧。不是他不好,他清俊秀逸,他宽容真挚,他有情有义。但他的心给了另一个女子,收不回来。他的千好万好,对她来说,都是虚的,空的,一场镜花水月。 他对她的承诺,以及对那个女子的狠绝,其实是一种逃避,抵不过对那个女子的恋恋不舍,又敌不住民族大义所引起的自省自责,故拉了她这个旁人,来共同对抗心里的诱惑。然而,终究意难平。她苦笑。不管他说得多么铿锵坚决,只要那个女子一出现,他的心就乱了。接下来她将面对的,是他的再一次背叛,那个女子的再一次胜利,和她自己的再一次卑微不堪。她看得明白。不会有错。不不不,宁愿彻底地死了心。天涯陌路,相逢不相识。相濡与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深爱过,失望过,直到再也不愿相信。只剩下一片冷寂凛冽。只能决绝地转身,再不回顾。是骄傲,也是自卫。 记得剧末,彻悟之后的芷若与无忌作别,目光清澈,笑意坦然,无爱亦无恨,青衣出尘,飘然而去。从此飞鸟返林,鱼翔浅底,挣脱无数羁绊,自在无求。始于深情,因此绝情,而终于忘情。这样清朗的收场,比起原著中继续与无忌若即若离余情未了的暧昧,不知好了多少。从容淡定得令人生羡。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当弥漫天空的繁华喧嚣烟消云散,当眉梢眼角的凄厉狠绝消褪殆尽,沧桑过往,半生爱恨,化为了一朵清淡的浅笑。
【分享】94版倚迷精彩文集共赏(五)湮垣之城 面对94马版倚天,我已经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述说。 怀念抑或感伤吗?我终究不能。 那么就简单地说说我心里的十年,所谓永恒,所谓刻骨铭心。 马版的演员如何,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在里面,我最喜欢的角色有三个,一个是赵敏,一个是张无忌一个,是杨逍。某位同僚说,有叶童和孙兴这两人,94马版就已经成为精典,我只能说是部分赞同这样的说法。说句实话,可能很多童迷要气我,一开始我并不喜欢叶童,看了新白也是一样,在想明明一个如花似玉的女人,演什么男人,难免有所偏心。刚刚开始看马版时,其实也是这样的想法,应该说是带有偏见的,因此也格外挑剔。可是后来,我发觉自己错了,我曾经所有的不屑,曾经所有的不齿,完全被打碎了。殷素素或许还好,但是叶童对于赵敏的演绎,如若让我打分,我会打95分。我一直是个比较客观的人,我不会因为一个演员长得漂亮或是什么就有所偏颇,可是叶童的赵敏是唯一一个让我刻骨铭心、惊心动魄的敏敏。我也是女人,可是我喜欢她,非常。叶童的气质和内在美,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比得上的。她的美是由内到外兼修的,越酿越浓,绝对的“气质型美女”,所以后来,因为赵敏,因为倚天,我喜欢她,但我并不能算是童迷。叶童后来因为些提名金像奖,也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吧。她的演技,勿庸置疑。 说到杨逍,就不能不说孙兴。所有看94版倚天的女生,或许都曾经为杨逍痴迷,都希望自己是纪晓芙。杨逍和纪晓芙的一段,正好是张翠山和殷素素在荒岛的时候,估计那时大家都在关心这一对,而早忽略了男女主角。为什么?杨逍的风流倜傥,如果诸位没有看过,希望大家去看一看,然后自有定论。更重要的是他的痴情和霸道,孙兴很好地演绎了出来。记得有两段话,印象深刻。“丫头,我和你打个赌,有一天,你一定愿意自动躺在我身旁,和我一起数星星看月亮”,“做我杨逍的妻子,是你这辈子最大的幸福”,等等。诸如此类。笑。好臭屁的男人。不过如若可以,我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纪晓芙。有夫如此,妇复何求?晓芙死了,无忌带不悔来见杨逍。杨逍问她名字,曰“杨不悔”,只见杨逍对天长啸,“不悔,不悔,好个不悔,晓芙我虽强迫于你,你终究不悔。”然后潸然,黯然,泪流满面。估计这时能坚持不感动的女生没有几个。这样的男人,我们都无话可说,虽然曾经他是那样霸道轻浮的家伙。这样的杨逍,谁人不爱呢? 很多年,很多年过去了,不悔终于出落得亭亭玉立,竹林中笑靥如花。杨逍望着她,无言,对着竹林轻吹竹笛,那是两人曾经的时光。然后,他惨淡地笑,说,不悔,我一直以为你娘还活着,说不定哪天她会突然出现,和我们团聚。她只是恨我,在和我躲迷藏,如此而已。 黯然销魂。 这就是孙兴版的杨逍,他也承认杨逍是他所演过最好的角色。对于孙兴现在接的一些角色,我其实一直颇有微词,也就不便多说。只能说,这样的杨逍,我爱而无悔。 说了这么多,再说说小马哥演的张无忌。为什么放在最后一个,是因为和上两位比起来,他的演绎并不是最能打动我心,但从情感上来说,却又是我最爱的一个。他很好地演绎出了张无忌的优柔寡断和多情,还有就是强烈的正义感。书中的张无忌是注定成就不了大事的人,过于儿女私情,所以朱元璋才会有机可趁。小马很好地演出了这些,一方面迫于民族大义,不得不当明教教主;但一方面,心里其实一直渴望过归隐山林的农夫生活。他和赵敏的是是非非,情仇爱恨,他和周芷若的欲说还休,他对蛛儿的怜爱,对小昭的怜惜,在这一部中都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很多人质疑小马的演技方式,说他歇斯底里。我承认,不过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演绎方式都不同,就像是梁朝伟喜用忧郁眼神一样,你难道就说他不好吗?或许在小马的眼中,是爱就要说出来,是恨也是一样,无非是真性情男儿罢了。而且我也不觉得他歇斯底里,相反还是很有尺度的。如若常人遇到他角色同样的情况,或许要歇斯底里一百倍,一千倍。我很难想像一个男人在极度悲伤的时候,明明想要落泪,又不能落下是什么样子,看了张无忌,看了小马,我终于明白了。各人想法不一样,如若你有一丝触动,也就说明他成功了一半。他所有的戏,我基本都有看,之前比较喜欢《水云间》的梅若鸿,看了倚天之后,完全被张无忌所折服。我是因为张无忌才真正喜欢上了马景涛。但是也句实话,倚天是他唯一的高峰,无法超越。
【分享】94版倚迷精彩文集共赏(三)珊儿 (一) 我看[倚天]——珊儿 我一直感谢94年的邂逅,结识了《倚天》,从此心中多了一分牵挂,无论苦与甜,都是那么快乐!奇怪的是这种感情移植到原著上却总不成功!虽然对金老的敬意随着阅读量的增大而逐年增加,可是我喜欢的《倚天》仍是最初心中的那个!一直想不通一部电视剧为何如此吸引我,我们之间,仿佛有一分解不开的缘!每每想探究一二,又总觉力不从心!于是刚动念,便马上打消!长久以来一直未将此心意付诸实践。如此没有一点收获!一日突觉,与其黯自喈伤,不如随其自然!况以笔写心,本是自己一向的心愿!过于谨慎,反而有违初衷,实是不该!顿时胸中一热,有了如下的第一篇“比较”!一家之言,恳请大家批评指教! 剧中结局张无忌放弃了明教教主的身份,赵敏亦将郡主的华冠弃置路旁,双双归隐、共享田园之乐,多么惬意!看过了太多的悲欢离合,这样的结局实在太美了!可是当我的心从感动中平复下来,不再一味沉溺于波澜起伏的情节中时,突然很想问自己!——张无忌淡泊名利,本来就无甚抱负,归隐自无可厚非;可是赵敏本是一胆谋兼备的将才人物,一心保家卫国,捍卫蒙古政权,竟也心甘情愿地归隐山林?有人说“人总是在不断变化中生存的!”那么谁能告诉我,这种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原著让赵敏亲自给出了解释!三十二章中,蒙冤不白的赵敏对张无忌说:“你心中舍不得我,我甚么都够了。管他甚么元人汉人,我才不在乎呢。你是汉人,我也是汉人。你是蒙古人,我也是蒙古人。你心中想的尽是甚么军国大事、华夷之分,甚么兴亡盛衰、权势威名,无忌哥哥,我心中想的,可就只一个你。你是好人也罢,坏蛋也罢,对我都完全一样。”这样的解释是否想让读者相信,她爱上了张无忌,若成全爱情,她必须改变?——我相信爱情的神圣与伟大,也相信它有非凡的魔力,可使人变的疯狂或理智;精明或愚蠢……可是平心而论,这样的解释,我很难满意! 电视中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赵敏对张无忌情根深种,缘于绿柳山庄一会!此后她再也不忍心伤害张无忌,对他百般手下留情!因此,才会有荒岛上哭着要张无忌杀她一幕。编剧实在很聪明!这样的安排不瘟不火,既没有破坏原著所描述的爱情的唯美性,又大大丰富了赵敏的性格(不但多情,而且重义!)使之更加真实!且看看赵敏要张无忌下手时的表白:“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做朋友,可是回到中原,我们便是敌人!你们颠覆朝廷,我决不能袖手旁观……”此时的赵敏,心中盈溢着初恋少女的美好情愫,却仍不忘对国家、民族担负的责任!她心中委实割舍不下爱情,但也决为此不会背叛国家、朝廷!——别无选择,她宁可一死了之!人常常处于复杂的环境中,矛盾无处不在!编剧刻画了一个立体,现实化的赵敏,使人感到无比的亲切! 以赵敏的才智,若是投向情郎,助明教反元,只怕元朝的历史是要缩短十几年的,可是她没有这样做!尽管被自己的父亲骂作无父无君,敏敏从来没有刻意背叛自己的国家,她唯一的两次可看作“背叛”的行为:一是误救了朱元璋,二是没有血洗少林!致使汝阳王三万铁骑军全军覆没!可是看看这两次行为背后她的立场!是不愿意自己的亲人受到伤害(敏敏心中,张无忌与老爷子莫不是自己的亲人?)这是人性本能,何错之有? 她救了张无忌(尽管是朱元璋),因为她能够救他!她没有想到救人后与他一起逃走,如果她存心背叛,决不会只是救人而已了!虽然日后张无忌可能还会被捕,他们也许会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她什么都不管,她只知道他有危险时她必须救他! 她阻止了铁骑军进攻少林,没有错!可是她原本就无此打算!她只向父亲借了兵权,并没有承诺什么!如果铁骑军听她的指令退兵,又怎会惨败如此?有一点需指明,这两次事件性质其实是不同的!前一次,敏敏心中仍不忘护国大业!而后一次,她心中已经没有此念了!这就说到了赵敏放弃最初抱负的客观原因!当所有人都认为她背叛了国家,亲生父亲昭告天下,绍敏郡主已经死去!她还有保家卫国的权利吗?去少林救人,是以事后领死为条件的!此时的敏敏已不是当初智斗六大门派,义正言辞地念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郡主了!此情此景,敏敏又怎会下令血洗少林?没有了抱负,眼前的是即将走到尽头的人生!她有什么理由下令?贪生怕死者或许想到这是将功补过的好机会!可是我们的敏敏,善良、执着、坚强的敏敏怎会如此?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