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gswgswgs wgswgswgs
关注数: 19 粉丝数: 26 发帖数: 1,148 关注贴吧数: 1
说说我从0到480万的真实人生经历 前面先啰嗦几句,今天我算是做了一个大决定——辞职。这事说来话长,从98年大学毕业,我就马不停蹄的投入到人生的奋斗当中,从初入社会的懵懵懂懂,到20多岁的拼搏奋斗,再到后来算是带着一个团队四处打拼,其中自是甘苦自知,掐指算来到今年已经是12年了。 可能也是我的运气,在这期间我始终是在一个公司就职,就算没换过工作,但这也有个副作用,就是这12年来,我也一直是在高度紧张的工作当中,从来没机会调整自己,自从去年以来,我越来越感觉到心力具疲。因此我觉得是个时候彻底的调整下自己的状态了,我昨晚刚跟老婆商量好,估计今下午就找老板交辞职报告了,所以今天是格外的轻松。 其实我关注这个坛子很久了,经常会过来看看大家的理财规划,别人的成长故事,也早就有把我的成长故事向大家倾诉一番的冲动,但确实日常工作强度和压力,让我总是懒得提笔,所以向来是只潜水不冒泡的,在此也向版主朋友们抱歉了。今天正好天时地利,我就写写我这12年的故事。 先说说我的情况,77年北京生人,算是三代的老北京了,但祖上没留下什么祖业,父母也是最平凡朴实的老百姓,所以基本算是一穷二白从零打拼。 这要从98年说起了,当时家里的环境不是很好,母亲已经提前退休在家,每月也就是3、4百的收入。父亲很早之前就办的停薪留职,下海从商,曾经在西单商场门口有辆餐车就是我家开的。但是自96年后,有个项目投资失败,把之前的积蓄基本都赔了进去,从97年后我父亲只能买了辆面包车开黑车。那时我们还住在北四环边的一个小区里,房还不是自己的,算是公房租赁。现在想来那应该算是我们家最黑暗的时期。 我是98年7月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说实话在大学期间真的没怎么好好念书,曾经因为累计23门不及格,差点拿不到毕业证。所以也就没想过学以致用。8月就在中关村找了个软件销售公司做采购,月薪1500左右,好在我也算是穷家孩子出身,没有什么乱花钱的习惯,并且占着家在北京的便宜,没有了租房费用,一个月还能存1000左右。 第一份工作只做了11个月,存了1万多块。也是在工作中认识了个关系人,99年6月关系人介绍我跳槽到了现在这个公司做销售,那时这家公司正是在起步期,并且我自认为不算笨的,更重要的是我这个人做事愿意花功夫、费力气,每天从早9点一直忙到晚9点,那真的是拼了命的去工作,因此提升很快。6月入的职,9月就提升做区域副经理,到99年底月薪就已经涨到了5000元,这在当年真的算是高薪了。到了99年底就家里就已经存了3万多了(我结婚前,除留500左右的零用,工资都是全额上交的,这里的积蓄指家庭积蓄)。
加息通道下理财“三大窍门” 存款需分段 始料未及的央行加息成为了今年开门的第一份“厚礼”,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昭示着加息通道已经打开。为此,理财专家表示,兔年投资者应该做好从存款到还款等各项规划,并需掌握以下“三大窍门”。 窍门一: 存款需“分段” 就 在加息靴子应声落地后,市场关于加息通道已经开启的议论不绝于耳,不少机构纷纷预计2011年或将还有2至3次加息。对此,理财专家指出,身处这样的加息 周期中,投资者如果选择定期存款的话,期限最好不要超过一年,并且单笔的定期存款金额不要太大。不妨结合自身资金需求选择“阶梯存款法”或“12存单 法”。 详细来说,“阶梯存款法”更为适合大额资金的人。譬如将60万元的闲置资金分为 三份20万元,并分别存1年期、2年期、3年期的定期存款。一年过后,将到期的1年定期存款续存并改为3年定期,而第二年过后,再将到期的2年定期存款续 存并改为3年定期。于是,三年之后原先的三笔定期存款就都变成了3年期的定期,并且每年年初都会有一笔定期到期。若预计当年有需要大额支出,可将当年到期 的定期取出;若无大额支出则可以加上上年年末结余,一并存为3年期定期。这样一来,既能保证每年的大额支出不受影响,同时还能获得按照3年期定期利息计算 的收益。 “12存单法”是指每月将月末结余资金存成一年期定期,一年下来就会有12笔 一年期的定期存款。而从第二年起,每月都会有一笔存款到期,若有需要即可将到期资金取出使用,若不需要则可和当月结存合并,重新作为一笔定期存款继续滚 动。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存款比较适合资金量不太大的人,毕竟从第二年起每个月都会有一张存款单到期备用,在方便灵活的同时更能获取定期存款的收益。
深圳,请让我活下去!闯荡深圳八年的真实记录 【转载】 刚看了天涯一个哥们饭局局长写的,《深圳--真的被抛弃了么?》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shubulo.com%2Fviewthread.php%3Ftid%3D35793&urlrefer=0555e5829a4117d94a6b8f744b4f8b59感慨之后,,留言之余,意犹未尽,总感觉满腹的东西未曾说明白一二,因此找出3年前写的十七八万字的深圳记录,发在这里,一般成功人士才发会议录,令人惭愧的是,我还是个失败者,之所以发出来,是给无私在天涯讨论深圳到底怎么样,到底是不是适合来,到底是欲望之城还是创业绝地,到底适不适合大学生闯荡,深圳的普通打工仔到底是什么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一个从我的眼里折射的深圳世界。      我是一个普通的无法描述的人,就象给在《深圳--真的被抛弃了么?》的回复中说得一样,和老婆毕业后一起,来深圳8年了,从一个普通的月薪750元的员工到月薪6500元,这段时间做了4年,从自己创业做公司到公司破产目前还欠账3万元,我也用了4年。8年,我走了一个圆圈,又回到起点。不同的是,我和老婆都上升过了30岁的标尺,相同的是还住在出租屋,不同的是,不但没有发财,反而多了些欠账。房子,车子,票子的梦想都没有实现,更令人焦躁的是,我们还没有能力养育孩子,35岁以上的产妇就是高龄产妇的警惕线,就象电网一样,拦在前面。           这就是我目前的现状,目前一遍在发掘资源,力图东山再起,一遍在网络上投递简历,准备找分万把元的工作养家糊口。因此,才在投递简历的烦闷时候,给天眼贴点东西。           当时写这些文字,正是来深圳5年的时候,4年打工、一年创业过去了,准备写100万字,每年的经历用20万字描述,因为我已经不再打工,因此涉及到的公司和人员全部用实名。但是很不幸的是,写完大概第一年的时候,我开创的公司就陷入了困境,没有再动笔,苦苦支撑了3年,终于倒在无数先烈曾经倒下的深圳,^_^。           因此,这里只能贴给大家我写好的大概十七八万字。他是我来深圳第一年的真实记录,如果对准备投向深圳的毕业大学生,准备来深圳发展的热血青年一点感性认识,给所有在深圳或者离开深圳的哥们一点百感交集的会议,也就够了。     
经历三种境界做自己的投资者 明确了自己的生活方向,确定了自己的理财目标,接下来朋友们要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做投资。按自己的方式投资的好处就是,你不必承担别人的不确定性风险,也不用为不多的盈利支付不值那么多钱的咨询费用。 投 资都经历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叫作道听途说。每个人都希望听别人建议或内幕消息,道听途说的决策赔了又不舍得卖,就会去研究,很自然的倾向就是去看图, 于是进入了第二阶段,叫作看图识字。看图识字的时候经常会恍然大悟,于是第三个境界就是相信自己。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相信别人永远是半信半疑,相信自己却 可坚信不疑。 道听途说-看图识字-相信自己,这是投资必经的三种境界。该听谁的,不听谁的?这是个问题。朋友们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投资。 谢丹,2005年毕业于山东财政学院金融学系,目前在招商银行临 沂分行市场销售管理岗位。2007、2008年先后参加了AFP、CFP培训,并取得了AFP认证资格。从事理财工作中,始终认为任何单一的金融产品,都 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有进行资产配置的组合,才能控制风险,使资产稳定持续保值增值,帮客户提高生活质量,达到生活中的目标。 格言:理财目的不是赚钱,而是通过金融工具实现生活目标。
按照自己的方式投资 不同年龄阶段方式不同 20-25岁:最重要的是投资自己。这个年龄段的朋友们 大多还处于单身阶段,刚刚进入工作岗位,认为自己到了“可随意操控资金”的时候,没有太多的储蓄观念,很容易成为“月光一族”。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投资自 己,这比自己投资更重要。应该在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上多下工夫,舍得投入。与此同时也应该准备结婚基金了。 25-30岁:制定合理的生活规划很重要。青年朋友们多数刚刚步入二人世界,开始思考生活的规划,原本的奢侈消费和不必要支出开始越来越少。要未雨绸缪,提早规划才能保持收支平衡,保证生活的高质量。培育爱情的结晶是迟早的事,这个阶段也要开始筹备子女教育基金。 30-40 岁:人生压力最重的时间段,定制周全的理财规划。这个阶段的朋友们兼顾工作和照顾孩子、老人、配偶的多重责任,承受着较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经过了十 几年的“磨练”,这个年龄段的朋友门在收支控制上已经能够收放自如,有了一定的的投资经验,还缺乏一些综合的理财经验。我认为这一阶段最好向专业人士寻求 帮助,做出一个全面、周全的理财方案。 40-50岁:理性投资,合理规避风险。工作一 辈子,忙了一辈子,这一阶段的朋友们,在经济上、生活方式上都趋于稳定,对未来的生活安排和人生目标也日渐清晰。现在所要做的,除了享受生活之外,也应该 考虑未来不再工作的几十年应该如何建立自己的财富档案。我认为“风险”管理此时成为第一要务。在保险需求上,对养老、健康医疗、重大疾病险的要求较大。
蔡国故城 上蔡县驿,在今河南省 上蔡县西南,此地为西周古国蔡国的故都,今存蔡国故城遗址。      蔡国始建于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初年,周武王 姬发封其弟叔度为蔡叔于此。春秋时蔡灵侯十二年(前531年)楚灵王诱杀蔡灵侯,蔡被灭。前530年,蔡平侯复国,旋迁都于吕,称新蔡,后蔡昭侯又从新蔡迁于州来,称下蔡,因此蔡国的故都称上蔡。蔡国都上蔡历经五百多年。     蔡国故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现存城墙高4--11米,宽15—25米,总长约10490米。城墙为夯土筑成,每层厚8—14厘米,小夯窝圜底。城墙缺口较多,疑是城门遗址。南城墙三处,西城墙一处,保存较好。城内中部有一土台,称二郎台,面积120万平方米,可能是蔡侯的宫殿区。台上曾发现很多古井及陶制排水管道,台上台下还有许多春秋陶片和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说明当时这里有庞大的建筑。城内西南隅翟村一带,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出土。古城西北有九个土冢,相传为蔡侯墓。    元代以前上蔡就有了驿站,以利交通,达天下。元代诗人陈孚曾任上蔡书院山长,有诗《上蔡县驿》:“上蔡城边雉兔肥,满川桑枣绿成围。东门牵犬无穷乐,谁谴君侯不早归。”古城边,山鸡野兔成群,桑树枣林成荫,一派祥和景象。     到上蔡采访当地文化,遇到的人都这样建议:先去看看蔡国故城吧,那城墙最能代表古蔡文化。蔡国故城就在上蔡县城西南面,从县城出发,坐车10分钟不到就能看见城垣了。同行的上蔡县文管所副研究员尚伟说起古城墙的情况,就像在背诵谙熟于心的课文:城墙高4~11米,宽15~25米,城门最宽处有百米以上。整座城池呈长方形,南北略长,东西稍短,周长10490米。蔡国故城始建于西周初年,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     按照尚伟的指点,我们首先来到蔡国故城的南城门。古时候的南城门如今也是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刚刚拓宽的公路旁边还堆积着新鲜的泥土,公路两侧东西延伸的两道土垣就是古城墙了。因为是寒冬季节,城墙上的植物都呈现出干枯衰败的模样。站在公路上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城门附近的城垣逐渐加宽,其右侧还有一个U字形的深坎。尚伟解释说这叫瓮城,是城门结构的一部分,属于门卫房之类的设施。三千年前,瓮城里面住着看管城门的兵士。我很轻易地就从路边的土堆里捡到一块陶片,问尚伟:你看看,这是多少年的古董?尚伟接过去随便瞅了一眼就顺手扔掉了,她笑着说:这真有可能是古董哩!当年在考古中发现,这段城垣中下部的夯土里包含有仰韶、龙山、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陶片,在上部的土层里则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和陶片。就是根据这些出土文物,专家推测蔡国故城可能始建于西周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曾多次进行过加固和修复……我一边听着尚伟讲述蔡国故城的历史,一边抱怨着她刚才随手扔掉了我的古董:“也许那块陶片真的曾是蔡侯家里某个器皿的一部分呢!”
营销案例--海尔的SWOT分析 有关海尔的SWOT分析:      机会:海尔之所以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海尔的企业文化,有生于无——海尔的文化观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人才观先谋势,后谋利——海尔的战企业如同斜坡上的球市场无处不在,人人都有市 品牌是帆,用户为师——海尔的品牌营销企业生存的土壤是用户——海尔的服务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国际化的海尔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海尔的管理之。海尔在未来的时间里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继续以海尔的企业文化为基准。同时要注重科技创新实现企业信息化。同时伴随着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强,海尔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海尔的发展机会在于要把握住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海尔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三个转移。一是内部组织结构的转移;二是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不是指产品出口,而是说要海外建厂、办公司;三是要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做到前端设计,后端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还而应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创世界名牌。   威胁:目前,海尔仍然面临着很多威胁,伴随着家电企业的不断兴起,技术的不断完善,海尔必须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创新水平,进而提高自己的优势。此外还而应该向多产业方向发展,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面对海尔的信息化,国内同行们大约是一边看海尔外部信息化的热闹,一边加紧自身内部信息化的推进,这就是海尔所面临的威胁,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使海尔如芒刺在背,敢于吃螃蟹的也许是英雄,但不一定是成功者。海尔外部信息化的停滞不前,也给国内的信息化产业当头一棒;可以预见到,一旦外部信息化的时机成熟,从技术角度上讲,谁也不会比谁慢多少;倘若撇开这些年来的海尔品牌宣传效应不谈,海尔竞争对手们外部信息化的成长也只是旦夕之间。   总结: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面临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们要防微杜渐。 面对新的全球化竞争条件,海尔确立全球化品牌战略、启动"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挑战自我、挑战明天,为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而持续创新!
标准宅男 男:“你们这里送外卖吧?我就旁边这个楼的。” 我:“送的啊,您要点什么?” 男:“我跟你说啊,我定外卖都是可一家定的,你答应给我送,可得每天都送啊,不能断了顿啊,不然我吃什么啊?我都不出门的,知道宅男吧?我就是标准版的。” 我:“这个您放心,您定了肯定是送的。” 男:“恩,虽然只有一份可是是每天都要的,哪怕你加点送餐费都没关系,给你10块都行的(指着6元餐),之前那家也是答应送了,就送了2-3天就不送了,害的我上周一星期没吃午饭,差点把我饿死,你要知道我是宅男,我不出门的啊,气死我了。” 我:“……这么近,我们肯定会送的,您放心……” 第二天中午,忙了一阵子之后。 我忽然想起宅男GG,问饽饽:“今天宅男来电话订饭了吗?” 饽饽:“没有。” 我:“我觉得他的意思是直接给他送过去,就不打电话了。” 饽饽:“那我电话问问他……您好,我们是蒸蒸日上……” 宅男:“是啊,怎么还没给我送过来?我早就饿了啊!” 饽饽:“恩,恩,马上送,您看您要点什么?今天有……” ……宅男GG,幸好有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居里夫人——我,了解你,要不打这个电话怕是没了一桩买卖还要落您埋怨吧~~好歹您老人家也来个电话说说您要哪种套餐吧,不然我们给您送什么东东吃呢?……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