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恶之刀 万恶之刀
除了中华功夫,我还喜欢什么呢
关注数: 0 粉丝数: 4 发帖数: 342 关注贴吧数: 0
论“眼前无敌似有敌”的真义/ 论“眼前无敌似有敌”的真义/ 无论传统功夫还是现在的各类搏击,似乎都涉及到了练习时的一种心境 -----“眼前无敌似有敌” 一般人大都理解为“眼前无敌似有敌”的目的是为了练就“眼前有敌似无敌”/ 于是,很多人在练习的时候总是把眼前想象出来一个敌人,施以不同招法 将其打倒/可是真正实战的时候为什么又做不到“眼前有敌似无敌”呢? 不知你想过没有,这个“眼前无敌似有敌”练的到底是什么? 很简单:练就的是方向感/ 相信吧里的搏击好手都有这样的经验:实战的时候,在方向上“抓”住 了对手,那么已经赢了一半了。无论是进,是退,还是闪,都顺心自如/ 即使自己在力量上不及对手,也不担心被击到,因为你已经把握了战斗的 先机/ 眼前摆个敌人,练就方向感,就得会动脑子练。大家都是练家子,同样的 师傅,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一个“眼前无敌似有敌”可就是有了强弱之分 为什么?别看有人天天练,其实很多人是在死练,不动脑子的练,这样永远练不出来真本事。 一个“眼前无敌似有敌”,看似简单,实际上要保持住这分方向感,可不 容易,眼要跟上,手要跟上,脚要对准了,最重要的是:把身子和思想也 也对准他/这个姿势一摆,还是有人成就了,有人败了。姿势僵了练什么 都不行/身子里面也得动,这个别人看不出来,但是自己要把握住/ 只有这样,慢慢的培养出这分方向感。实战中,才会占住先机/ 能打,能胜。 举个例子,我在老家的时候,随师学艺,有点成就了,就得出门“套东 西”,说明白了就是拜访高手。鲁南的民间老拳师也多,忙时耕种,闲来 练拳,其实是每天都练的,这个东西容易上瘾,练上了就不舍得放下/ 授徒也保守,不看好人品是不给真东西的/只是给你些套路就完了/好象电视上的动作片,拳来脚往,打的不亦乐乎,那是假的/仅仅是功夫里的 “官招”,用这个来打架的话,就是来给人当肉靶子/ 功夫分演,练,打。三个阶段/ 一般没真传的,都不给这些。 就是现在的光盘之类的函授,也就给你些演法,没有涉及到打法!!! 同一个拳种,演练打三法看起来不一样/演法,就是拿出来给人看的。 我练的是八卦,但是也接触了螳螂,03年的时候,有个朋友露了一手螳螂 的打法给我看,却完全没平时看到的那种花俏动作,手一出一缩,极快,轻灵,很有逮的味道,不知吧里有懂螳螂的没? 拿我们自己的东西说事,现在公园里那些练的基本上很难出真东西。师傅 的要求是:一个人练,白天要练,晚上还要练。白天看的见,能练就眼力 晚上能练就一身的敏感/有传承了,就不能忘师恩,要报答的方法就是: 练出真东西,把武学发扬下去。(但绝对不能乱传),一个师傅出一个 能顶大梁的徒弟是件光荣的事情,所以只要师傅看上你了,就无私了。 我顽皮,比不上师兄们,但是也传承的完备,不能给他老人家丢脸/ 外出“套功夫”的时候,人家不给看真东西,就得靠自己的本事来拿/ 就是“试手”,做友谊赛。除了近了身,要发力的时候,得含蓄着,不能 伤了人,其他的都得拿出看家本领。这样才能逼他也往外掏真东西,因为 不能给师傅丢了脸啊。 在老家的时候,师傅带我出去,拜访了若干门派/ 去过临沂,有位练八极的(“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和 他的徒弟试手,和我一般大小,眨着双大眼睛,很秀气。场下我就逗他玩 果然,八极的发力极是凶猛。我就思量:这股劲不能在场子上让他发出来 否则,要么两败俱伤,要么我卸力,但是也得顺着这股劲出场给师傅丢脸 于是,也就琢磨好了对策,其实就是脑子里一闪念出来的对策。因为真试 手的时候没多少时间让你慢慢思考的,全是一闪念的东西/ 于是,轮到我和他的时候,来了个速战速决,身子一晃,就迎上去,轻轻的一蹭,他就出去了/ 这也是我最能体会“方向感”的好处的一次试手。要是方向感上,还比不 了人家的话,这仗就没的打了,干脆得认输。因为我能感觉出他的发力要 超过我。 果然他的老师很是惊讶,没想到我赢的这么利索,当然他不知道, 我是怕他对我发力,才不得不速战速决/论劲力,我未必比的了他/ 再就是,有了卓越的方向感,对群战十分的有利,基本上出手就能打的上 当然,各门派都有自己的身法,步法的练习,譬如形意里有“转七星”和 五行杆都能练出群战的功夫/ 八卦里有走转是基本,也有其他,这儿我不能乱说出来/ 总之,这个方向感是对敌取胜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为我有些事情需要办,要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上网了。 分享一下自己的一点心得,希望有人受益/ 以后没多少时间上网了,吧里的朋友们都保重
论“眼前无敌似有敌”的真义/ 论“眼前无敌似有敌”的真义/ 无论传统功夫还是现在的各类搏击,似乎都涉及到了练习时的一种心境 -----“眼前无敌似有敌” 一般人大都理解为“眼前无敌似有敌”的目的是为了练就“眼前有敌似无敌”/ 于是,很多人在练习的时候总是把眼前想象出来一个敌人,施以不同招法 将其打倒/可是真正实战的时候为什么又做不到“眼前有敌似无敌”呢? 不知你想过没有,这个“眼前无敌似有敌”练的到底是什么? 很简单:练就的是方向感/ 相信吧里的搏击好手都有这样的经验:实战的时候,在方向上“抓”住 了对手,那么已经赢了一半了。无论是进,是退,还是闪,都顺心自如/ 即使自己在力量上不及对手,也不担心被击到,因为你已经把握了战斗的 先机/ 眼前摆个敌人,练就方向感,就得会动脑子练。大家都是练家子,同样的 师傅,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一个“眼前无敌似有敌”可就是有了强弱之分 为什么?别看有人天天练,其实很多人是在死练,不动脑子的练,这样永远练不出来真本事。 一个“眼前无敌似有敌”,看似简单,实际上要保持住这分方向感,可不 容易,眼要跟上,手要跟上,脚要对准了,最重要的是:把身子和思想也 也对准他/这个姿势一摆,还是有人成就了,有人败了。姿势僵了练什么 都不行/身子里面也得动,这个别人看不出来,但是自己要把握住/ 只有这样,慢慢的培养出这分方向感。实战中,才会占住先机/ 能打,能胜。 举个例子,我在老家的时候,随师学艺,有点成就了,就得出门“套东 西”,说明白了就是拜访高手。鲁南的民间老拳师也多,忙时耕种,闲来 练拳,其实是每天都练的,这个东西容易上瘾,练上了就不舍得放下/ 授徒也保守,不看好人品是不给真东西的/只是给你些套路就完了/好象电视上的动作片,拳来脚往,打的不亦乐乎,那是假的/仅仅是功夫里的 “官招”,用这个来打架的话,就是来给人当肉靶子/ 功夫分演,练,打。三个阶段/ 一般没真传的,都不给这些。 就是现在的光盘之类的函授,也就给你些演法,没有涉及到打法!!! 同一个拳种,演练打三法看起来不一样/演法,就是拿出来给人看的。 我练的是八卦,但是也接触了螳螂,03年的时候,有个朋友露了一手螳螂 的打法给我看,却完全没平时看到的那种花俏动作,手一出一缩,极快,轻灵,很有逮的味道,不知吧里有懂螳螂的没? 拿我们自己的东西说事,现在公园里那些练的基本上很难出真东西。师傅 的要求是:一个人练,白天要练,晚上还要练。白天看的见,能练就眼力 晚上能练就一身的敏感/有传承了,就不能忘师恩,要报答的方法就是: 练出真东西,把武学发扬下去。(但绝对不能乱传),一个师傅出一个 能顶大梁的徒弟是件光荣的事情,所以只要师傅看上你了,就无私了。 我顽皮,比不上师兄们,但是也传承的完备,不能给他老人家丢脸/ 外出“套功夫”的时候,人家不给看真东西,就得靠自己的本事来拿/ 就是“试手”,做友谊赛。除了近了身,要发力的时候,得含蓄着,不能 伤了人,其他的都得拿出看家本领。这样才能逼他也往外掏真东西,因为 不能给师傅丢了脸啊。 在老家的时候,师傅带我出去,拜访了若干门派/ 去过临沂,有位练八极的(“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和 他的徒弟试手,和我一般大小,眨着双大眼睛,很秀气。场下我就逗他玩 果然,八极的发力极是凶猛。我就思量:这股劲不能在场子上让他发出来 否则,要么两败俱伤,要么我卸力,但是也得顺着这股劲出场给师傅丢脸 于是,也就琢磨好了对策,其实就是脑子里一闪念出来的对策。因为真试 手的时候没多少时间让你慢慢思考的,全是一闪念的东西/ 于是,轮到我和他的时候,来了个速战速决,身子一晃,就迎上去,轻轻的一蹭,他就出去了/ 这也是我最能体会“方向感”的好处的一次试手。要是方向感上,还比不 了人家的话,这仗就没的打了,干脆得认输。因为我能感觉出他的发力要 超过我。 果然他的老师很是惊讶,没想到我赢的这么利索,当然他不知道, 我是怕他对我发力,才不得不速战速决/论劲力,我未必比的了他/ 再就是,有了卓越的方向感,对群战十分的有利,基本上出手就能打的上 当然,各门派都有自己的身法,步法的练习,譬如形意里有“转七星”和 五行杆都能练出群战的功夫/ 八卦里有走转是基本,也有其他,这儿我不能乱说出来/ 总之,这个方向感是对敌取胜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为我有些事情需要办,要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上网了。 分享一下自己的一点心得,希望有人受益/ 以后没多少时间上网了,吧里的朋友们都保重
论“眼前无敌似有敌”的真义/ 论“眼前无敌似有敌”的真义/无论传统功夫还是现在的各类搏击,似乎都涉及到了练习时的一种心境-----“眼前无敌似有敌”一般人大都理解为“眼前无敌似有敌”的目的是为了练就“眼前有敌似无敌”/于是,很多人在练习的时候总是把眼前想象出来一个敌人,施以不同招法将其打倒/可是真正实战的时候为什么又做不到“眼前有敌似无敌”呢?不知你想过没有,这个“眼前无敌似有敌”练的到底是什么?很简单:练就的是方向感/相信吧里的搏击好手都有这样的经验:实战的时候,在方向上“抓”住了对手,那么已经赢了一半了。无论是进,是退,还是闪,都顺心自如/即使自己在力量上不及对手,也不担心被击到,因为你已经把握了战斗的先机/眼前摆个敌人,练就方向感,就得会动脑子练。大家都是练家子,同样的师傅,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一个“眼前无敌似有敌”可就是有了强弱之分为什么?别看有人天天练,其实很多人是在死练,不动脑子的练,这样永远练不出来真本事。一个“眼前无敌似有敌”,看似简单,实际上要保持住这分方向感,可不容易,眼要跟上,手要跟上,脚要对准了,最重要的是:把身子和思想也也对准他/这个姿势一摆,还是有人成就了,有人败了。姿势僵了练什么都不行/身子里面也得动,这个别人看不出来,但是自己要把握住/只有这样,慢慢的培养出这分方向感。实战中,才会占住先机/能打,能胜。举个例子,我在老家的时候,随师学艺,有点成就了,就得出门“套东西”,说明白了就是拜访高手。鲁南的民间老拳师也多,忙时耕种,闲来练拳,其实是每天都练的,这个东西容易上瘾,练上了就不舍得放下/授徒也保守,不看好人品是不给真东西的/只是给你些套路就完了/好象电视上的动作片,拳来脚往,打的不亦乐乎,那是假的/仅仅是功夫里的“官招”,用这个来打架的话,就是来给人当肉靶子/功夫分演,练,打。三个阶段/一般没真传的,都不给这些。就是现在的光盘之类的函授,也就给你些演法,没有涉及到打法!!!同一个拳种,演练打三法看起来不一样/演法,就是拿出来给人看的。我练的是八卦,但是也接触了螳螂,03年的时候,有个朋友露了一手螳螂的打法给我看,却完全没平时看到的那种花俏动作,手一出一缩,极快,轻灵,很有逮的味道,不知吧里有懂螳螂的没?拿我们自己的东西说事,现在公园里那些练的基本上很难出真东西。师傅的要求是:一个人练,白天要练,晚上还要练。白天看的见,能练就眼力晚上能练就一身的敏感/有传承了,就不能忘师恩,要报答的方法就是:练出真东西,把武学发扬下去。(但绝对不能乱传),一个师傅出一个能顶大梁的徒弟是件光荣的事情,所以只要师傅看上你了,就无私了。我顽皮,比不上师兄们,但是也传承的完备,不能给他老人家丢脸/外出“套功夫”的时候,人家不给看真东西,就得靠自己的本事来拿/就是“试手”,做友谊赛。除了近了身,要发力的时候,得含蓄着,不能伤了人,其他的都得拿出看家本领。这样才能逼他也往外掏真东西,因为不能给师傅丢了脸啊。在老家的时候,师傅带我出去,拜访了若干门派/去过临沂,有位练八极的(“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和他的徒弟试手,和我一般大小,眨着双大眼睛,很秀气。场下我就逗他玩果然,八极的发力极是凶猛。我就思量:这股劲不能在场子上让他发出来否则,要么两败俱伤,要么我卸力,但是也得顺着这股劲出场给师傅丢脸于是,也就琢磨好了对策,其实就是脑子里一闪念出来的对策。因为真试手的时候没多少时间让你慢慢思考的,全是一闪念的东西/于是,轮到我和他的时候,来了个速战速决,身子一晃,就迎上去,轻轻的一蹭,他就出去了/这也是我最能体会“方向感”的好处的一次试手。要是方向感上,还比不了人家的话,这仗就没的打了,干脆得认输。因为我能感觉出他的发力要超过我。果然他的老师很是惊讶,没想到我赢的这么利索,当然他不知道,我是怕他对我发力,才不得不速战速决/论劲力,我未必比的了他/再就是,有了卓越的方向感,对群战十分的有利,基本上出手就能打的上当然,各门派都有自己的身法,步法的练习,譬如形意里有“转七星”和五行杆都能练出群战的功夫/八卦里有走转是基本,也有其他,这儿我不能乱说出来/总之,这个方向感是对敌取胜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为我有些事情需要办,要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上网了。 分享一下自己的一点心得,希望有人受益/ 以后没多少时间上网了,吧里的朋友们都保重
耳 闻 尚 云 祥 李仲轩口述 尚云祥有脚裂砖石的绝技,日后又施展过几回,从此便落下“铁脚佛”的名号。但尚云样对这个称呼很不喜,认为是“年轻时得的,只能吓唬吓唬外行。”李仲轩拜尚云样时,尚已是个老人了,慈眉善目非常平和,他先教站桩,名“浑元桩”,就是两脚平行站立,双手胸前一抱。李仲轩随唐维禄学过更为复杂吃劲的桩功.往往一站就一两个小时,双手一抱就太过简单,以至于不知该在身体哪个部位吃劲。没料到在尚云祥面前站了一会后,尚云祥说了一句非常奇怪的话:“你抱过女人没有 ? ”但是这句令人大窘的话.却使李仲轩隐隐约约有所感悟,浑身一松,尚云祥说:“对了。”当时有许多形意拳师将五行、十二形的拳招拿来站桩,而尚云祥只让门人站“挥元桩”.甚至连形意拳最基本的桩法“三体式”( 就是劈拳的架势)都不让站,说过:“动静有别”的话。李仲轩在宁河时,青年里有一种游戏叫“蹋地球”,就是将一个铁球在脚底下搓着玩,像杂技一样,十几个人围成一圈,传到谁,谁便来一段技巧。当时李仲轩也把铁球带到北京,一次尚云样见到他玩“踢地球”,便说这游戏可以练身手,让他每天玩玩自有好处,然后又说可以将铁球握在手中,在胸前划圆,眼神要跟上,能调周身气血。李仲轩从此一手一个铁球(右手18 斤,左手17 斤) ,先开始只是觉得手上会多一把力气,不料每次练完都觉得双腿柔腻腻的,不久后觉得两腿像双手一样敏感,整个躯体有种“通透感”。后来知道这种功夫是形章拳内功之一,叫“圈手”,古传原本是空手的,只有尚云祥加上了两个铁球。尚云祥还有一种训练叫“转七星”,就是在院子中按照北斗七垦的曲线,钉上七个木桩,让人绕着桩子打拳,打什么拳他不管,就是让门人体会群斗时,四面八方来敌的处境,关键在步法。至于绕这七个桩子该用什么步法,他也不管,甚至还说插桩子也可以不按照北斗七星,随便什么形状都行。“转七星”是形意拳自古就有的,李仲杆一次像练八卦掌似地将“七星”转得又圆又平,尚云祥就说:“练拳一惊一乍的不行。动手得一惊一乍。心里要有数。”尚云祥没有一招一式地教过李仲杆程派八卦掌,因为拳路毕竟和形意不同,所以也不鼓励李仲轩学,但常说起八卦掌。尚云祥说八卦就是教人“送”,八卦像推磨.凡推过磨的人都知道.要想将谷物磨得细腻.直愣愣地推肯定不行,手上的那股劲得把磨杆“送”出去,送得“平、圆、悠、远”,还要“送”出一股向下的碾劲,这股另有的劲叫做“留”。八卦掌便是有送有留,这不是靠站桩就能站出来的.所以八卦门人不站桩,都是在运动中求“送、留”。尚云祥以腿功著称,但是对于腿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训练,或者像他人想象的什么“运气法”,有脚裂砖石的奇能,是功到自然成。尚云祥教授腿击法时主要是传授“十字拐”,一种正面蹬踢的动作,还有就是燕形。尚式形意的燕形与别派不同,是一种腿击法,连环的侧踢,又名“二起脚”。有正有侧,尚云祥也就不多教了,除非门人有具体问题来问。李仲轩当年对于腿法的用劲感到很困惑,总觉得腿一踢,浑身的劲便不“整”了,而且觉得腿击除了富有隐蔽性外,速度和灵活都比不上手.尚云祥回答:“腿击法是身法的发挥,所以练腿先练身。”尚云祥说他师弟中,身法最好的是薛颠。当时武林中传说,薛颠有一次表演,抬了条长凳放在中央,打第一拳时他在条凳的左边,打第二拳时他已到了条凳的右边,他是以极快的速度在瞬间钻过条凳的,眼力稍差的人看不清他具体的动作。观者皆震惊,这形同鬼魅的身法.交手时根本令人无法招架,有几个想跟他比武的人就退了。薛颠的身材有一米八几,气质文静,很像教书先生,是当时支撑形意拳门庭的重要人物,继承师父李存义强调实战的作派,一生公开比武。由于李存义、薛颠两代实战的号召力,使得形意拳得到极大的推广,在大城市中印书公开传授。但由于公开的只是招法,形意拳的口诀是要面授口传的,又由于人们比武求胜的心理,许多人学形意拳都是在学格斗法,对于深一层的道理不求甚解。当时武林有“练形意拳招邪”的说法,因为许多练形意拳的拳师,一上年纪,腿脚就不好.甚至短寿,还有年轻小伙子练了几个月形意拳,身体亏损得很厉害,神经衰弱、肾虚各种毛病都出来了。有人便认为是招邪了,但念经符咒都没用,身体仍一天天坏下去。李仲轩当年曾问是何原因,尚云祥解释:“形意拳是内家拳,练得是精气神,练功的时候应该把精气神含住,但很多拳师都在练打人,剐将精气神提起来,一发劲都发出去了,还能不短命?不明白动静有别,身体当然出毛病。”还说过:“俗活讲‘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学形意拳的都在学打死人,最终把自己打死了。”然后告诉李仲轩.打太极要带点形意- 9 -的充沛,打形意要带点太极的含蓄。李仲轩老师讲过,形意拳的练法、打法、演法(表演)的口诀都是不一样的.但现在弄混乱了,用打法去练功,用演法去比武,这是当年形意拳普传后留下的弊病,但按照旧的武林规矩,许多东西又是不能公开的,所以是个左右为难的问题,有待后来人物去解决。李仲轩老师对尚云祥的记忆是:尚云祥没有一般练武人身上逼人的气势,但双跟清亮,一举一动都显得悠然自得,令人自然升起崇敬之心。这种特殊的气质,是因为他的拳法能涵养身心。
耳 闻 尚 云 祥 李仲轩口述 尚云祥有脚裂砖石的绝技,日后又施展过几回,从此便落下“铁脚佛”的名号。但尚云样对这个称呼很不喜,认为是“年轻时得的,只能吓唬吓唬外行。”李仲轩拜尚云样时,尚已是个老人了,慈眉善目非常平和,他先教站桩,名“浑元桩”,就是两脚平行站立,双手胸前一抱。李仲轩随唐维禄学过更为复杂吃劲的桩功.往往一站就一两个小时,双手一抱就太过简单,以至于不知该在身体哪个部位吃劲。没料到在尚云祥面前站了一会后,尚云祥说了一句非常奇怪的话:“你抱过女人没有 ? ”但是这句令人大窘的话.却使李仲轩隐隐约约有所感悟,浑身一松,尚云祥说:“对了。”当时有许多形意拳师将五行、十二形的拳招拿来站桩,而尚云祥只让门人站“挥元桩”.甚至连形意拳最基本的桩法“三体式”( 就是劈拳的架势)都不让站,说过:“动静有别”的话。李仲轩在宁河时,青年里有一种游戏叫“蹋地球”,就是将一个铁球在脚底下搓着玩,像杂技一样,十几个人围成一圈,传到谁,谁便来一段技巧。当时李仲轩也把铁球带到北京,一次尚云样见到他玩“踢地球”,便说这游戏可以练身手,让他每天玩玩自有好处,然后又说可以将铁球握在手中,在胸前划圆,眼神要跟上,能调周身气血。李仲轩从此一手一个铁球(右手18 斤,左手17 斤) ,先开始只是觉得手上会多一把力气,不料每次练完都觉得双腿柔腻腻的,不久后觉得两腿像双手一样敏感,整个躯体有种“通透感”。后来知道这种功夫是形章拳内功之一,叫“圈手”,古传原本是空手的,只有尚云祥加上了两个铁球。尚云祥还有一种训练叫“转七星”,就是在院子中按照北斗七垦的曲线,钉上七个木桩,让人绕着桩子打拳,打什么拳他不管,就是让门人体会群斗时,四面八方来敌的处境,关键在步法。至于绕这七个桩子该用什么步法,他也不管,甚至还说插桩子也可以不按照北斗七星,随便什么形状都行。“转七星”是形意拳自古就有的,李仲杆一次像练八卦掌似地将“七星”转得又圆又平,尚云祥就说:“练拳一惊一乍的不行。动手得一惊一乍。心里要有数。”尚云祥没有一招一式地教过李仲杆程派八卦掌,因为拳路毕竟和形意不同,所以也不鼓励李仲轩学,但常说起八卦掌。尚云祥说八卦就是教人“送”,八卦像推磨.凡推过磨的人都知道.要想将谷物磨得细腻.直愣愣地推肯定不行,手上的那股劲得把磨杆“送”出去,送得“平、圆、悠、远”,还要“送”出一股向下的碾劲,这股另有的劲叫做“留”。八卦掌便是有送有留,这不是靠站桩就能站出来的.所以八卦门人不站桩,都是在运动中求“送、留”。尚云祥以腿功著称,但是对于腿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训练,或者像他人想象的什么“运气法”,有脚裂砖石的奇能,是功到自然成。尚云祥教授腿击法时主要是传授“十字拐”,一种正面蹬踢的动作,还有就是燕形。尚式形意的燕形与别派不同,是一种腿击法,连环的侧踢,又名“二起脚”。有正有侧,尚云祥也就不多教了,除非门人有具体问题来问。李仲轩当年对于腿法的用劲感到很困惑,总觉得腿一踢,浑身的劲便不“整”了,而且觉得腿击除了富有隐蔽性外,速度和灵活都比不上手.尚云祥回答:“腿击法是身法的发挥,所以练腿先练身。”尚云祥说他师弟中,身法最好的是薛颠。当时武林中传说,薛颠有一次表演,抬了条长凳放在中央,打第一拳时他在条凳的左边,打第二拳时他已到了条凳的右边,他是以极快的速度在瞬间钻过条凳的,眼力稍差的人看不清他具体的动作。观者皆震惊,这形同鬼魅的身法.交手时根本令人无法招架,有几个想跟他比武的人就退了。薛颠的身材有一米八几,气质文静,很像教书先生,是当时支撑形意拳门庭的重要人物,继承师父李存义强调实战的作派,一生公开比武。由于李存义、薛颠两代实战的号召力,使得形意拳得到极大的推广,在大城市中印书公开传授。但由于公开的只是招法,形意拳的口诀是要面授口传的,又由于人们比武求胜的心理,许多人学形意拳都是在学格斗法,对于深一层的道理不求甚解。当时武林有“练形意拳招邪”的说法,因为许多练形意拳的拳师,一上年纪,腿脚就不好.甚至短寿,还有年轻小伙子练了几个月形意拳,身体亏损得很厉害,神经衰弱、肾虚各种毛病都出来了。有人便认为是招邪了,但念经符咒都没用,身体仍一天天坏下去。李仲轩当年曾问是何原因,尚云祥解释:“形意拳是内家拳,练得是精气神,练功的时候应该把精气神含住,但很多拳师都在练打人,剐将精气神提起来,一发劲都发出去了,还能不短命?不明白动静有别,身体当然出毛病。”还说过:“俗活讲‘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学形意拳的都在学打死人,最终把自己打死了。”然后告诉李仲轩.打太极要带点形意- 9 -的充沛,打形意要带点太极的含蓄。李仲轩老师讲过,形意拳的练法、打法、演法(表演)的口诀都是不一样的.但现在弄混乱了,用打法去练功,用演法去比武,这是当年形意拳普传后留下的弊病,但按照旧的武林规矩,许多东西又是不能公开的,所以是个左右为难的问题,有待后来人物去解决。李仲轩老师对尚云祥的记忆是:尚云祥没有一般练武人身上逼人的气势,但双跟清亮,一举一动都显得悠然自得,令人自然升起崇敬之心。这种特殊的气质,是因为他的拳法能涵养身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