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林风℃ 普益轩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关注数: 277 粉丝数: 286 发帖数: 7,301 关注贴吧数: 33
这个茶叶底很好,茶却不好喝。 刚好最近有不少朋友问我叶底可以看出什么东西,碰到今天喝的这个茶,来说说我的个人感受。 根据我个人做茶经历写篇帖子,可以一起交流讨论,不喜勿喷。 先说茶树的品种,有些山头可能一片都是一个品种(这个先不讨论),有些山头树品种众多,去过的一个茶山就出现很多品种,加上当地人对树种的叫法跟外面又不一样,比较容易分辨的主要有显豪的和光滑无豪的;有芽孢的和无芽孢的(叶子长大直接是对开叶,要不芽孢很小);还有就是大叶种和小叶种。同一个品种如果是茶树大小差不多,在采摘的时候一般不会区分开,树大小不同另说,(小树涩感明显,混在一起会影响整体口感,再说价格也不一样),这些是可以通过叶底观察出来的,不同品种的茶口感差别还是很大。 再说采摘和杀青,采摘规范对叶底的漂亮与否至关重要,现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在采摘的时候适当给采摘人加钱,要他们把茶叶按一芽三叶、一芽四叶的标准来采摘,不管是台地还是古树做出来的条索都是细长整齐,在日晒前手工理一下,效果更好,所以个人认为通过看条索来判定茶叶好坏是不准确的。 现在的初制所一般都有杀青机器,单纯从叶底的好坏来说,机器杀青比手工杀青能更好的控制,机器设置的参数是不变的,加入的量和杀青时间也基本是稳定的,所以茶的叶底基本是一致的,而手工杀青过程中变数太多,主要是靠师傅的经验来判断,并且杀青过程是很考验人的体力和对火的控制,控制不好很容易炒糊、杀青不足、杀青过度,炒糊严重会出现糊点,直接影响后面的品饮;杀青不足可能出现红梗,杀青过度的叶底没有韧性,一戳就烂,也影响后期的转化,这些是可以通过观察叶底来判断的,可以体现出炒茶师傅的功夫和能力。目前大部分地方台地茶都是机器杀青,因为量太大,人工根本不行,平时在喝茶过程中看见茶漏上有少许黑点,应该是手工炒茶留下的,反过来想想茶叶应该还可以,说明这个茶还值得人工去炒,这个不是绝对的,只能做个参考。 再说说叶底的肥厚能不能反应出茶的品种好坏,这个是不一定的,叶底的肥厚跟茶叶品种很大关系,跟生长环境也密不可分,就拿野生茶来说,叶子很薄,显油性,叶子偏小,但内涵物质丰富,口感润滑,苦涩弱,生津回甘强烈。 所以喝茶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看看叶底,没有必要去纠结通过叶底来判断茶叶的品质,只有喝才是最直接、最实际、最真实评价一个茶的好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