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淼间😄
一茶哈
关注数: 12
粉丝数: 78
发帖数: 2,611
关注贴吧数: 20
过年了,喝个老易武 回到老家没有茶具,拿个大益凰后杯泡个大吧派的老易武,也是美滋滋。大过年的就不写开汤贴了,水水也健康
茶友交流活动反馈贴 承蒙黄老湿赠送茶样,见黄老湿在关吧已开几十贴,掀起一波浪潮,小白自然也得有所回应。入普洱坑不久,仍以喜欢新茶为主,对老茶的品鉴经验也很匮乏,对老茶的品茗可能并不准确。今日趁冷空气来之前,试03下关质检饼,仅记录自己的想法,并藉此表达对黄老湿的谢意。 温度:22° 湿度:57% 茶具:140ml瓷盖碗 茶样:6.5克 地点:办公室 心情:开心 第一泡,出汤时间八秒,闻茶汤有梅子味,没有杂味,仓储干净,有轻微酸味,果酸? 第二泡,出汤时间八秒,茶汤更为浓郁,酸味已经消失,淡淡烟香,嘴唇有轻微包裹感,两颊开始有生津和回甘。 第三泡,出汤时间八秒,茶汤入口甜、滑、柔顺,毕竟已经有十六年的转化,喝完一口停顿半分钟,回甘不错,舌面上仍有一定涩感,喉部甜甜的,不知是否为所谓的喉韵。 第四泡,重新煮沸水,出汤时间八秒,照例喝完一口感受,涩感已经基本没有,生津也减少,但喉部甜感增强,有种喝蜜糖水的感觉。 质检饼很耐泡,六七泡的茶汤颜色不改,滋味浓郁,没有水味。一个人喝茶到八泡为止,尾水的感觉仍以甜润为主。 03质检不知是哪里的料,感觉跟临沧戎氏的老茶滋味截然不同,后者香气滋味都比较单一,并不丰富。 以上想法还请大佬指教。
入坑普洱一周年记 因为工作的原因,许久没来贴吧发帖了,但喝茶的脚步没有停,入坑一年了,趁着祖国母亲七十大寿,也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向各位大神做个汇报。 先简单说一下自己试过的茶。从一开始下关的甲特沱和7542开始,体会到了什么是普洱的苦,涩,回甘和生津。当我以为这就是普洱茶的全部时,在吧里大神的指点下,知道下关还有白菜系列,拼命试茶,从三星,四星,五星,珍藏,到白菜沱白菜砖,大白菜小白菜;尝过白菜又开始试老同志的名山系列,斗记金斗,澜沧001,试了各家标杆,钱包也瘪了不少。在试了不少布朗茶后,又对临沧茶有了兴趣,尝试戎氏,冰中岛,健身等品牌,什么冰岛,昔归十八里也都试了不少。喝腻了临沧茶又迷上了易武骚香,刮风寨,大漆树,麻黑,从茶商那入了些散茶,喝着倒也津津有味。最近又胆肥,居然买了饼陈老班,想要感受下班长魅力,我对自己的不自量力感到惊讶。 啰啰嗦嗦讲了半天这一年试过的茶,也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1.口粮茶不要买太多存太多,下关甲特永远只是甲特,你存个二十年也不会成为88青,更不会成为印级茶,号级茶,这些神茶的存在有其特殊背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评价好的老甲特,也不过是04年,09年的,其他年份的甲特表现也一般,况且04甲现在的价格不过百来块一沱,花十五六年的时间和精力去存这个茶,还不如去投资房产,股票,抑或茅台。 2.尽可能买克价一元及以上的茶,百来块一饼克价三四毛的茶真心比不过前者。市场定价有其道理,大部分一元左右的茶比三四毛的茶真心好很多,除了个别主打易武的性价比不高的品牌。个人一开始入坑买的甲特等百来块一饼的茶已经全部二手街甩卖,这些茶不论从茶香,茶汤厚度,回甘生津等方面均不尽如人意。有的茶油可能会说自己经济能力有限,只能喝两三毛的茶,其实算一笔账,以每天两泡茶,每泡七克算,克价一元的茶也就14元,现在商场里买杯奶茶也得这个价格,如果是星巴克咖啡,则要三十以上,所以这个消费水平其实大多数茶油还是能承受的,喝茶本来就是一个让自己得到愉悦的事,何必这么苦着自己。当然,克价二三元及以上的茶,从性价比看也不高,偶尔试试就行,自己喝的话还是少买一些。 3.四大茶区的茶尽可能配置均衡。如果把普洱核心茶区分为勐海,易武,临沧,普洱四大茶区的话,个人建议四个茶区的茶尽可能平衡配置购买,我自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从开始喜欢布朗茶到后来的临沧茶,再现在的易武茶,很多茶油口味是会变的,或者这段时间喜欢这种茶,过段时间又喜欢另一种茶,均衡配置各大茶区的茶,可以让自己多几个翻牌机会,也不至于盲目入茶。 4.多一点学习的心态。普洱茶是一个学问很大的茶,以前的我对老茶很不感冒,因为一开始就买到过仓储不好的老茶,认为老茶不过是商家搞出来的一种炒作。平时购买的也大多数当年或者上一年的新茶,幸亏也有一个铁胃,各种新茶不断试。但有一次喝到一个十年左右的7542,才知道老茶的那种梅子韵,那种通透感,跟新茶是截然不同的风格,最近也开始学习一些老茶知识,找些机会试试老茶。所以,对自己不懂的东西不要盲目排斥,一概否认,那样只会让自己成为井底之蛙。 今天,先讲这么点体会,不当之处,各位茶友多多指教。最后上一张陈老班茶饼。
开贴吧某号学费茶班章金饼 该茶系本人刚入坑时购买,吧友均称该品牌的茶为学费茶,但既然已入,总不至于弃之,且文案称是班章五寨的秋茶,就冲着班章一词也得一试。 1.茶饼:包装第二层棉纸挺讨喜,好感度上升。饼面条索不错,撬开后犹如散茶,好感度+2。 2.茶汤:闻之为花蜜香,品之苦出,两三秒便能化,回甘生津尚可,舌尖甜感存留时间较长。因是去年下半年的新茶,尚有青味,亦不敢多喝,怕胃有不适,试喝五泡结束。 3.感受:该茶第一反应是让我想起老同志的章三,两者价位也差不多,茶气较足,苦化后比章三更甜一些,这款茶再放一两年后应该会更适口。 4.结语:不少吧友对所谓学费茶避之不及,个人以为,学费茶主要是价格与品质不匹配,对这些品牌的茶也不宜一棍子打死,倘若价格合理,喝几泡也无妨,这款茶这个价位倒也值得。
五一戎氏18藤条王简单茶评 最近两月工作实在太忙,许久没到贴吧发帖了,只是偶尔到几位大佬帖子下水贴一下,终于到五一放假,可以静心喝杯茶了。事虽多,但入茶没有停歇,没管住手,先后入了15珍藏大白菜,九号青饼,五星班盆等等。今天先拿藤条王开刀,其他茶评以后陆续奉上。 1.茶饼:延续戎氏用料完整的一贯风格,条索长,饼压的松紧适当,不用费太大劲就能撬下完整的条索,喜欢。干茶,嗅之为蜜甜香。 2.茶汤:均在8s左右出汤,除第一泡较为清淡外,第二泡开始颜色加深,观之茶汤内有茶毫,闻之蜜香扑鼻,品之茶汤稠,甜度高,两颊生津,甜韵持久,留存度高(图为第三泡茶汤)。 3.耐泡度:泡了八泡,九泡开始饱满度下降,有水味。 4.价格:没渠道,询价后购买,克价1.6,200克小饼。 结束语:喝完到现在已经半个小时,仍感觉两颊甜韵尚存,冰糖韵十足,入了此茶,戎氏的本味已被我抛在一边。对比之前入的健身甲级沱,甜韵比之更浓郁,已经是我喝过的最好的临沧茶(恕我没喝过其他更好的冰岛茶)。 附前日到景德镇购买的手绘茶杯一个。
这家店确实牛 前几天看大家都在声讨他们家,今天刚好问了一款产品,这询价结果真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18年本味大成开汤 之前喝过戎家茶样,喜欢这种清爽甘洌的口感,88万八斤的冰岛茶咱喝不起,主打勐库的戎家茶还是可以一试的。 本味用料不错,饼面和里料都不错,条索长,压的比较松,拆茶成就感足。
18年本味大成开汤 之前喝过戎家茶样,喜欢这种清爽甘洌的口感,88万八斤的冰岛茶咱喝不起,主打勐库的戎家茶还是可以一试的。 本味用料不错,饼面和里料都不错,条索长,压的比较松,拆茶成就感足。
新年第二开:水鸟甲沱 春节期间闲来无事,各种搜集资料,对水鸟味来了兴趣,遂逛了下贴吧,入了一水鸟甲沱,今天到货,乘中午办公室没人,撸了一把。 甲沱压制的并不紧,茶针轻松搞定,用料还是不错,除了撒面,里料比较完整,比关姐不少茶用料要好。 闻干茶香似乎是梅子香,这不是老茶比较常见的吗,不解,请大神解答,但个人还是比较喜欢。
午间开水鸟甲沱 春节期间闲来无事,各种搜集资料,对水鸟味来了兴趣,遂逛了下贴吧,入了一水鸟甲沱,今天到货,乘中午办公室没人,撸了一把。 甲沱压制的并不紧,茶针轻松搞定,用料还是不错,除了撒面,里料比较完整。闻干茶香似乎是梅子香,这不是老茶比较常见的吗,不解,请大神解答,但个人还是比较喜欢。
新年开广雅珍藏青砖有感 关吧自古出人才。从最开始的小白一步步入坑,紧跟大神脚步,家里仓库越来越满,手中荷包越来越瘪,春节期间按捺不住好奇心,遂入了一砖广雅珍藏青砖,虽说是广雅的入门产品,但已是买过的克价最贵的普洱了。 今天已经是第二次开汤,前天刚拿到手的时候开过一次,对该砖并不感冒,为避免误导大家,怕当天是没品出来该砖的深度与厚度,遂今天又了开一次。 茶砖表面条索可以,该砖压的实在太紧,本人技术虽不咋的,但好歹也是开甲沱特沱过来的,在撬该砖时好几次险些伤到手。 干茶颜色较深,似乎并不像是18年的新茶,是拼了老料还是其他原因,小白经验不足,有待大神解惑。
仓促开下关蓝印有感 昨晚坐了一天的火车到家已经十点,但还是忍不住撬了一块蓝印试试口感,之前一直没开,本想放一段时间,但看着吧友最近都在热议,就拿出来试了试。由于时间太晚,开汤照片就没怎么拍,简单说一下感受吧。 1、干茶条索长,饼压制适度,很轻松就可以撬下比较完整的干茶,用料比较良心。 2、洗澡一遍,第一泡,闻到茶香让我想起了老同志的章三,清香中带点青味,再仔细闻似乎又有16珍藏大白菜砖的影子。茶汤入口第一反应还是有喝章三的感觉,但喝完后口腔中的回甘、生津却远比章三好。第二泡、第三泡喝着除了布朗茶韵外,更多的是甜、柔,不知是否就是所谓的冰糖韵。有一丝的涩感,毕竟是18年的新茶。 3、五泡结束,大晚上一个人实在喝不下了,最后一泡焖泡,苦底很轻,有轻微涩感。喝完后回甘持久,是我的菜。 结语:蓝印据说是三大茶区的拼配,布朗茶的霸气和临沧的甜柔已经体会到了,至于景迈茶之前没接触过,所以无法比较。至于舌底鸣泉,喉韵这些,作为小白的我还是无法辨识,慢慢摸索吧。
小白菜壹号拼配章三,前段柔和,后段茶气显,壹号本身就是拼配,再来个章三,喝的过瘾,再搭配好丽友,完美,新年第一泡。
小白菜壹号拼配章三,前段柔和,后段茶气显,壹号本身就是拼配,再来个章三,喝的过瘾,再搭配好丽友,完美,新年第一泡。
入普洱坑半年,感谢关吧及隔壁普吧,让我及时从普洱越陈越香的误区跳出来,买的几片老茶或丢或送,交的学费不过几百,入坑姿势从7542和甲沱开始,多试少买,存茶不到二十斤,大当家的亦不会有怨言,反而跟着我一起尝试普洱,还带动了公司几个小年轻也一起喝起来。7542让我知道普洱竟然可以先苦后甜,生津不断;易武茶让我知道普洱竟然可以不苦,有如此柔甜;布朗茶让我知道普洱竟然可以香气霸道,久久弥漫于口腔;冰岛茶的清冽又是如此让人着迷,散尽荷包亦不悔。。作为小白的我,尚有很多普洱未去尝试,有人说普洱是个坑,倒不如说普洱如此博大精深,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茶文化,痴迷茶文化,亦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何乐而不为,这个坑,不爬出来亦无妨,传承下去亦无妨,这亦是生活的一部分。 新年临近,祝各位茶友在新的一年事事顺心。
入普洱坑半年,感谢普吧以及隔壁关吧,让我及时从普洱越陈越香的误区跳出来,买的几片老茶或丢或送,交的学费不过几百,入坑姿势从7542和甲沱开始,多试少买,存茶不到二十斤,大当家的亦不会有怨言,反而跟着我一起尝试普洱,还带动了公司几个小年轻也一起喝起来。7542让我知道普洱竟然可以先苦后甜,生津不断;易武茶让我知道普洱竟然可以不苦,有如此柔甜;布朗茶让我知道普洱竟然可以香气霸道,久久弥漫于口腔;冰岛茶的清冽又是如此让人着迷,散尽荷包亦不悔。。作为小白的我,尚有很多普洱未去尝试,有人说普洱是个坑,倒不如说普洱如此博大精深,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茶文化,痴迷茶文化,亦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何乐而不为,这个坑,不爬出来亦无妨,传承下去亦无妨,这亦是生活的一部分。 新年临近,祝各位茶友在新的一年事事顺心。
如何判断仓储问题 茶新人今日边工作边喝一款09年生茶,一不小心倒出来的茶凉了,才发现仓储味很重,无法下咽,水开的时候没喝出一点仓味,这是不是一种判断老茶仓储水平的方法,求教各位大神。
普洱小白请教各位大神,前段时间买的07年岁月留香,两天前开了试了一汤,今天准备再泡时发现饼撬开处有黄色粉末,是发霉了吗?其他没撬的地方没发现,再撬了几处也没有这现象。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