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天子 大旱天子
关注数: 20 粉丝数: 18 发帖数: 266 关注贴吧数: 11
有感于馆陶教师赵鹏自杀而做 赵鹏者,黑龙江绥化人也。世为良家子弟。大学期间,勤而敢为,同窗皆以国士视之。   毕业后,受聘于馆陶,执教于一中。其为人也,低调而不失傲骨,开朗而有愤慨;其为师也,以学生为重且以朋友待之,以工作为先能以牛马而为之。   某日,一学生以小错开罪于年级主任某。大怒,欲开除之。赵老师拍案而起,曰:“若开除他,先开除我!”其声慷慨,掷地铿铿然若金石也。此生闻之,流涕于目,发奋于胸,卧薪尝胆,遂考取大学于当年。赵老师其为人敢任也如此。   后,娶妻于当地,生子于近年。夫妇和睦,共哺幼子。欣欣然可谓天伦之乐也。然举国皆重高考之缘故,一中亦有升学之重压。赵老师遂先鸡鸣而起床,后月落方能眠。一日数签到,周周要考试。虽然,举校如此,举省如此,举国如此,未必为累也。累而后有收获,虽累可也。然赵老师自述,每月工资区区1450余元。呜呼!我堂堂教师,竟为斗米而不能。   局外人必曰:教师甚好,工资稳定,假期多多。殊不知。工资极稳定,稳定于数年不涨;假期确多多,多被占用来补课。   CPI为坚大之冰山,日日增长于水下;赵老师之工资恰似泰坦尼克,为其一击,顿为齑粉。房贷按揭,如渐紧丝绳勒其脖颈,柴米油盐,似粘连蛛网缠其身心。日谋夜算,入不敷出,朝思夕虑,捉襟见肘。老人垂垂于暮年,幼儿呱呱于膝下。使人目见之,耳闻之,身处之,心碎之,岂不悲哉?于是乎,赵老师遂有轻生之念。   先是,传闻市内工资涨七百有九十而县城止五百余。后复闻东部十县不再涨,人人大失望。幸而涨五百,聊可应付于柴米之费。然消息之变若白云苍狗。忽又闻,此伍佰元者,只此一月耳!心惴惴焉,心惶惶焉,窃有盼焉。然,五月二十七日暮时,工资来,彼所谓伍佰元者,不翼而飞也。赵老师闻之,遂仰药而亡。时年方过而立。众人闻之,无不惊愕而悲焉。   君子曰:最贵者,莫过于生,而轻生若此,非有它故哉?孟子曰舍生取义,彼赵老师者所取者何?孔子不羞执鞭之士,而为万世师表。后世为师者,往往自命于清高,腹虽不能饱,口也不停于道德之言。而外人亦以此待之也,设若为师者一谈及金钱富贵,便纷纷指责,批判,以为有负教师之名。   呜呼,师道不存,非师之过也!
最雷人的请假 最近在一个资本主义的企业上班了。没想到工作第一天,老板谈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说请假的事情。他列举了以下请假情况,如果非要请,一律罚款。 1、病假 如果你要请病假,请自己亲自来,否则一律为假的,如果你来了,证明你没病。所以也不用请了,如果你非要请,那就罚款。 2、事假 生活中有什么事情非得请假?无非就是婚丧嫁娶。其实这些都不用请假,你想啊,别人结婚,你得送礼吧!别人死了,你得随份子吧!都得花钱,那以后遇见熟人怎么办?你就说,我们是高级企业,不让请假,多好,让他们来骂我,你省钱。 3、学习假 我知道有些人现在还在进修学习,生怕和这社会脱节了,跟不上时代潮流。你要学,你就自学,千万别上函授、脱产什么的?不仅费钱,而且还学不到什么知识,好多人凑到一块,除了花钱,没什么好事。要想学习好,你得自学。我都问了,人家考试时间都安排在星期天。多人性化啊!我可先说好了,不习惯自学的员工我一律不要。 4、产假 我们单位不招未婚女青年,如果你想来,赶紧结婚,来之前就把孩子生了。最好父母都在的那种,要不你孩子谁照顾啊!我们追求的是利润,不是孩子。未婚的女青年,你结婚得请假吧,你有孩子了,得照顾啊,再说了这期间要有点意外。我想开除你都不行。生了孩子得照顾吧!咱这里不是美国,办什么事都得考虑人权什么的。 5、死假 我最不愿意提的就是这个假,好像我盼着你们死的似的,其实错了,我每天都在祈祷,让你们身体好好的,这样就能为我好好工作啊,可“阎王叫你三更去,不能留你到五更啊”,所以你非要死,你要提前一周说啊,接班人自己安排。提前把一切都交代清楚,免得给我搞突然袭击,弄的我手忙家乱。如果真那样,最后一月工资一律扣发。 除了这些假,你们就看着请吧!也算老板仁至义尽了。
鸡泽一中,请还给我们一片净土! 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我的母校。如非必要我实在不想这样。身为一个学生,对学校的这一切很是难过。昨天老师跟我们说,交400书费,50自习辅导费,当然了,自习辅导费是什么我们这些学生从不知道,也没说过有关规定里这么一条。就算老师晚自习过来班里也只是往讲台上一坐而已。有什么辅导吗?而且还加收12元的下午第五节课的补课费,老师说,第五节课理应是自习课,现在老师们给你们上课,占用自己本该休息的时间,你们就该给他们交钱补偿,而且这是年级组的决定。高三某班已强制收取,某班是艺术班,我的好友说,他前几天回校的时候已经收了600元,200元住宿费,400元学杂费。好友是走读生,不知为何还要交住宿费,老师只是说,是学校的决定,必须交,因为不交不让进班听课。他很彷徨的打给我电话,最后也只好先交了钱,为什么上一届高三的学长就不用交呢。 现在又要交额外的50+12元,他真的很纳闷,难道就因为年前河北经济电视台报道鸡泽一中乱收费现象因而学校向每个学生退了50元要再次收回去了吗?...请给他也和我们一个答复好吗?我们真的不想再这么受骗下去了,不想自己多年以后回想起来只有这么一种鸡泽一中很黑暗的感觉。从高一到现在,学校收的各种不应收的费用还少吗?请放过我们吧,我敬爱的母校,不胜感激您的教诲,但真的不想以后以鄙视的眼光看你们,也谢谢你们在我们没踏上残酷的社会之前,让我们先遇到了,也教会我们怎么用道貌岸然的语气,做出些分外无耻的事情。你们一遍又一遍的对我们说,高三怎么怎么重要,以后怎么怎么样,是,我们都明白,但是我亲爱的学校,我的老师,我真的认为,比这重要的,是请先教会我们怎么做人,好吗?请放过我们吧,我们真的累了,请让我们安分的走过这93天吧!也谢谢你们让我们记得,学校的天空,曾那般美好,但也只是曾经。 请有关部门给予调查,全体学生不胜感激,谢谢。       记者解答 本报记者赵书华 2011/03/06 13:54 本报已获悉,请同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    网友解答 河北省石家庄市网友(61.182.*.*) 2011/03/06 13:27 请为人师表好人,请不要将教师这个职业作为发家致富的工具!!!!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中国网友(218.207.*.*) 2011/03/06 15:46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不是你们的榨钱机器!哥不是鲁花花生,没那么多油.经不起你的5s压榨!!! 河北省沧州市网友(221.195.*.*) 2011/03/06 16:41 照片照的不错,角度很好,乱收费也不是你一所学校的出的事儿了 ,很多学校都这样,但是就因为他们是老师,所以学生不敢怒,家长不敢言,,,真的就是没地儿说理去了 ,即使报道出去,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啊 ! 河北省网友(120.9.*.*) 2011/03/06 17:42 年年搞评估,县长都害怕。上级派人来,工作理想化。知道完不成,全靠编瞎话。 县里收入少,开支倒挺大。只能乱收费,家长意见大。中央年年说,治标不治本。 孩子要上学,想想头就大。教育乱象多,何日正常化。收费不怕多,千万别腐化。 改善了老师,工作劲头大。给了评估团,没有麻烦了。就怕校长花,轿车贵族化。 办公高档化,出门派头大。就怕亲戚多,人人有钱花。要想治顽疾,收费银行化。 河北省网友(120.8.*.*) 2011/03/06 20:13 魏县一中多年来也是乱收费,从不给学生明白卡,前不久每个高三学生要了1100多元,里面具体包括什么学生都不知道,只是听说有什么住宿费、取暖费、补课费……明显属于乱收费的,可没有人来管。鸡泽一中的学生应该感到知足了,还有记者给报道,都市网报料台还给置顶,我们反映魏县一中的帖子没两天就会被删除,真是可怜啊!
教辅书暴利产业链揭秘:学生被强迫自愿购买(图)转自新浪财经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统一征订教辅书,但依旧未能斩断教辅资料伸向学生的捞钱“黑手”。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安徽调查时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减轻负担,书包依旧被多种多样的辅导书占据。事实上,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各个学校仅仅用家长签字的一张订书单,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继续进行着“统一征订”。除了各教辅出版社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新华书店、学校也在理所应当的分食着其中高额利益,在清晰可见的教辅书暴利产业链条下,本应干净的义务教育产业,正面临着被蚕食和破坏的巨大危机。      学生      被强迫下的“自愿购买”      早在2001年6月7日,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的通知第三条规定:禁止将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编入《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学校订购、中小学校不得组织学生购买、发行部门不得向学校征订或随教材搭售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从此以后,教育部几乎每一年都要联合其它部委下发一次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进校统一征订教辅的文件。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但是各地都继续上演着“进校统一征订”的戏码。      合肥市的几位家长向记者反映,他们最近收到了学校发的短信,通知他们不要把教辅材料装在孩子的书包里,因为上级教育部门要来检查。      这些见不得光的教辅材料包括基础训练、大考卷等,其中有学校统一订购的,也有老师“建议”学生购买的。      “是自愿的!”合肥市小学四年级学生丁微(化名)特意提高了嗓门。这名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一个学期除了统一向学校交的140多块钱书本费,老师还建议购买80多块钱的教辅书。老师会给学生家长发一个名单,让他们在上面打勾,而且反复强调说这是自愿购买。      “敢讲不自愿吗?”安徽桐城市的一名学生家长说,现在老师都在教辅书上布置作业,如果不买指定的教辅书,老师可能连作业都不改,甚至把小孩的座位调到最后面去,家长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明知学校和老师这样做是有问题的,但是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选择了沉默。      据了解,2009年4月30日,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监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关于2009年规范教育收费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教监20095号)明确规定:严禁将教辅材料纳入《教学用书目录》、印发教辅材料《推荐目录》、搭售教辅材料以及强迫学生购买教辅材料等违规行为。      实际上,各地教辅书“统一征订”现象肆虐背后正是行政力量的推动。记者在安徽省采访时发现,安徽省教育厅定期向全省公布《安徽中小学学生作业目录》。此目录系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其中对中小学各年级可以使用的教辅目录进行了统一规定。省教育厅要求各市、县(区)教育局须在此目录范围内自主选用,其他一律不得进校入班。      这一份安徽省教育厅“推荐使用”的《安徽中小学学生作业目录》实际成了教辅图书“进校统一征订”的“尚方宝剑”。上述安徽某市第二中学的校长向《经济参考报》记者坦言,教辅看上去是自愿购买,实际是行政性的。因为省教育厅多次发文要求征订通过了审定的教辅,学校为了稳妥起见,原则上都会选择通过了审定的教辅,不然上级来检查会很麻烦。      安徽省教育出版社办公室主任李绍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主管部门的态度从来都很明确,教辅是经过严格编写和内容审查后,推荐给学生自愿购买和使用的。因此下面的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形成共识,书目内的教辅书征订就是合理合法的。
教师其实不轻松 很多人都觉得教师是一个很轻松的职业,且寒暑假加起来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说起来人人羡慕。在没有进入这个行业之前,我也曾这样认为,可是一旦自己成为一名教师,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我工作日的早晨通常都会在六点半钟准时醒来,赖到七点起床洗漱、做饭、吃饭,收拾妥当大约八点钟来到办公室。一般情况下,我上午至少要讲三节课,中间还得备课、写教案。第四节课如果不用讲课的话,大约11:30可以回来。可大多数情况下第四节都会有我的课,这样我要在教室里待到12:10,匆忙到餐厅吃过午饭,又得去教室,每天12:50有中午自习。一直待到下午上课时间,如果没有我的课,就要回办公室批改学生作业或备课。办公室里人员嘈杂,工作效率很低,可是领导每天都要不定时多次查岗,我们即便是闲聊也不敢随意离开。下午五点钟,我可以回去做饭,吃完晚饭又要去教室辅导学生晚自习,没有辅导也必须在办公室待着,晚上领导还要不定时查岗两次。所以,每天晚上九点之后我才能回到宿舍,做些自己的事情。但是和班主任老师相比,我的工作似乎又轻松了许多。班主任老师除了和我一样上课、办公,还必须在早上六点之前到办公室,晚上要在学生宿舍外待到十点钟之后,等听着他们都睡着了才能离开。  很多人都说现在老师待遇丰厚,可是自从我工作以来,每学期的签到费和办公费满打满算也就一百多块钱,再加上学生考试班级排名给老师发的奖励,总共两三百块钱,其它什么也没有。老师们都在暗地里讨论,说每个学生上边下拨多少钱之类。
没有厕所的幸福大院 又要让我组织学生订报纸了,可是学生对订报纸并不太热心,订的少,我也没有太多的鼓励。   联系订报纸的是学校门口小卖铺的主人,也就是教初二英语的宋老师。去年他找我帮忙向学生推销报纸,我以为只是帮忙而已。后来,我按他的要求向订报纸的学生了10.5元的订报费,结果他只按8元每份给我算的。我教的两个班那次订报纸的学生有近百名,这样我一次就捞到两百多元的好处费!那次,我才知道原来当老师也有这样的潜规则存在,但是心里还是怪怪的,总觉得自己是在昧着良心拿学生的钱,可是我又没有能力去打破这个潜规则。所以,这次订报纸我一点积极性也没有,只在班上随便说了一下,完全凭学生自愿。后来我还注意到,但凡班主任任教的科目,订报纸的学生肯定是最多的。     学校现有学生七百多人,老师们常说现在学生就是财富,校长为招生要做很多工作,送礼请客游说各个小学校长让他们把小学毕业的学生“送”来我们学校。校长有一次开会时很有感慨地说:“别眼馋我成天吃吃喝喝,你们以为我陪那些小学校长喝酒容易吗?说实话我这是拿自己的健康换学校的发展啊!”     学校的操场很大,绿化也好,所以环境还算不错。伙房在操场的南面,却没有餐厅,所以学生无论冬夏风霜雨雪,除了在操场上就餐就只能回宿舍、教室。如果我不曾在城市里读过四年大学,在这里或许就不会有与世隔绝的感觉。在这里,即便买些日用品,都要到三里外的镇上,遇上雨雪天气,泥泞的土路真让人苦不堪言。我周末赶集买菜就要耗费整整一上午的时间,所以几乎每次都要买上一星期的菜。我和环环同住一间教职工宿舍,房子狭小昏暗潮湿,冬季没有取暖设施冷得像冰窖,夏天则燥热憋闷。糊在墙上的石灰大半脱落,露着黄泥。就是这么一间小屋,还要作为我们的厨房,烟熏火燎的,房顶都熏黑了。很多人都说现在老师待遇丰厚,可是自从我工作以来,每学期的签到费和办公费满打满算也就一百多块钱,再加上学生考试班级排名给老师发的奖励,总共两三百块钱,其它什么也没有。老师们都在暗地里讨论,说每个学生上边下拨多少钱之类。突然记起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说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基本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是指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希望获得名誉或威望,取得成绩时,希望被人承认。而我们这里最基层的教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辛勤耕耘,却连一点尊重都得不到满足了——负责教育的官员从来是忽略他们的存在的,而现在的孩子也越来越难教。
转载一名老师的日记 想到我的学生刘传兵、刘传鲁兄弟俩,不由得让我心生自责与懊悔。两个可爱而聪明的孩子的辍学,我也有责任。哥哥刘传兵挺喜欢学习数学的,每次我提问他都积极举手回答。可是这孩子也特别调皮。有一次,我正讲课,他却在下面嚼起了口香糖。看到他那个样子,我气不打一处来,呵斥他到教室外吐掉。没想到这孩子回来时一点都不觉得难为情,反而带着一副洋洋得意的笑容!弟弟刘传鲁,学习成绩相对差,但是在性格上兄弟俩格外相像,几乎每次上课都是我在台上大声讲课,他在台下和同学交头接耳,不管怎么训斥他,他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嬉皮笑脸。有一天我讲课时,这兄弟俩像商量好了故意跟我作对似的特别活跃,不停地交头接耳。我走下讲台来到刘传兵面前,训斥道:“刘传兵,你不想好好读书不要影响别人,以前还能积极学习,现在怎么成这个样子,不像话!”下一节课时,我正在黑板上布置题目,又听到刘传鲁毫无顾忌地大声说话。都怪我太年轻气盛,大声呵斥道:“刘传鲁,你真的不想学习,就滚出去,不要影响别人!”我的执教生涯中第一次对学生说出了“滚”。没想到他竟然离开了座位摔门而出,头也不回。晚自习时,刘传鲁竟然又私自乱窜位,余怒未消的我再一次走到他跟前训斥道:“刘传鲁,回自己的位子去!”顺手推了他一下。这下子把他惹恼了,像一头狮子冲着我恶狠狠地吼道:“我想换!”随后刘传鲁站起来就往教室外走,我跟出去拉住他,才发现这孩子的力气比我还大。幸亏班主任听到了,把他拉到办公室。过了不久,他回到教室向我道了歉。我满以为风波就这样过去了,可事实上事情的发展却糟糕得超乎我的想象。那天晚上他们两兄弟出去上网再也未归。那天晚上,他们的家人冒雨来到学校,叫了几位老师一起去找,找了大半夜也没能找到他们。那天晚上,我整整担心了一夜,生怕这两个孩子有闪失。通过和他们家人的交谈,我这才知道这对兄弟又是留守少年,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就跟着大伯生活。这两个年仅十三四岁的孩子,因为疏于管教已经沾染了吸烟喝酒等恶习,而且经常偷跑到网吧里玩游戏,据说他们其实早已厌倦了学校生活,曾相约远行闯荡天下!哎!对这些没有父母疼爱管教的留守孩子,作为老师的我如果能多些耐心多给他们些关爱,不动不动就批评呵斥,或许他们就不会这么早就厌学辍学了。事实上在刘传兵两兄弟事件之前,我对许多十三四岁的留守孩子的种种陋习早有耳闻,比如他们晚上会爬过院墙出去上网,搞生日聚会醉酒而归,会跑到厕所里偷着抽烟,甚至几个人合伙在晚自习后跑到女厕所门口吓唬女生,等等。刚开始工作时我还不理解,为什么班主任们半夜不睡守着学生宿舍,为什么做师长的竟然忍心对十三四岁的学生拳脚相向。现在我可以理解了。近年来,农村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把孩子留在家里进城打工,一年中也回家和孩子在一起待不了多长时间。这些留在家里主要被爷爷奶奶一辈带大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蜜罐里,娇生惯养,对于自己想要的,从来听不进一个不字,即便在学校里,也难以受学校纪律的约束。工作半年多来,我一直很困惑,作为老师,我们怎样教育学生,才能让他们认真学习、健康成长呢?
尊师请从减负始 在教育系统,“亚健康”正在迅速蔓延。某地调查显示,2004年教师重度亚健康发生率达到34.16%,而一般人的重度亚健康发生率只有10%。2005年受调查教师的亚健康或严重亚健康比例高达53.83%。2006年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健康占10.40%,亚健康占69.18%,疾病状态占20.42%,教师平均寿命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教师的健康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调查结果还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强迫症状、焦虑程度、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要高,普遍存在着教学负担过重、情绪失调的现象。影响教师身体健康的因素,按其危害程度排序如下: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对自己的生活状况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足够的认可,没有时间体育锻炼,住房条件不够好,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节假日经常加班,承担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等。  现在的教育似乎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几乎人人都痛恨应试教育,但是几乎人人又都在为应试教育乐此不疲地添砖加瓦。学校奉行“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教学管理上“严防死守,盯紧看牢”。教师整天带领学生淹没在枯燥乏味的抽象理论和“考点”汇成的题海里,进行大容量、高密度的强化训练,不仅透支了教师、学生的身心健康,还透支了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奉献精神,透支了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创新能力,透支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其职业所要求的付出本来就超出常人的想象。面对以“升学率”、“重点录取率”为主要指标的工作评价体系,面对“一考定终身”的社会大环境,教师已经沦落为“教学机器”,日复一日地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旋转。他们既要承受沉重的“升学率”压力,又面临着“素质教育”的舆论压力,夹在中间,两头受气,其压力可想而知,很容易出现强迫症以及焦虑症。一旦在人际沟通、心理疏导、自我调节等方面遇到障碍,就会导致身心俱疲。如果园丁的身心出现问题,那肯定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应积极为教师减负松绑。  教育的过程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的宗旨不是痛苦的重复,而是快乐的创造。如果教育的“繁荣”非要通过加班加点、魔鬼训练、死磨硬缠为途径来实现,非要以教师的健康透支为代价,那么,这种“繁荣”就是表象的、虚假的、短暂的。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