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RNy94Q876 -
关注数: 6 粉丝数: 56 发帖数: 5,784 关注贴吧数: 13
目前硬盘坏道加G表是一种故意设计的坏机制 先声明:我不懂硬盘的具体技术。 我好多硬盘才几年就都3黄了,尤其是希捷居多,以后真不能买希捷了,特别容易3黄,企业盘都如此。自己折腾了许久,基本都修不好,最后都报废了。具体我不懂硬盘技术,但从存储原理方面看,硬盘坏了不能继续用也不让用户自己修,实际是硬盘厂家故意限制,目的是让你买新盘,所以硬盘容易坏,坏了还难修。 对于一般错误,为啥硬盘厂家不让用户自己修盘?因为这样用户只能买新盘,或者找专业维修店,而这些维修店的维修具基本都要从厂家买,这些工具和软件都是非常贵的,坏一块盘,无论是修还是换新,厂家都能挣钱,所以这是造成目前硬盘容易坏而厂家不给简单维修方法给用户的根本原因,否则,硬盘应该好修。 假如没有厂家限制,一块盘真有坏道,无非用低格工具格式化,将坏道屏蔽,加入P表即可,即便坏道数量非常多,最多不过硬盘容量缩减一点,并没有其它坏处。而容量的缩减对一般用户而言根本不重要,比如1T硬盘,就算少20%、30%容量又能如何,没啥影响,而事实是,几百个坏扇区甚至更少就能让硬盘无法正常使用。 低格工具对修盘基本没用,有了扇区重映射即加G表,低格是无效的,无法消除,高格也不行,非常不合理。 加G表的方式实际很不科学,是以不降低容量的方式来维持硬盘表面正常工作,大幅降低效率,而且G表容量很小,一旦满了硬盘根本无法正常工作,而实际坏扇区占比硬盘容量非常小而不得不高价维修或者报废。 否则,格式化遇到坏道就屏蔽即可,无非缩减硬盘容量,几百几千几万几十万坏扇区对于硬盘容量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如此而言硬盘坏道故障根本可以忽略不计,寿命大大延长,根本不会有如今那么多问题,但这样一来硬盘销量就会下降,专业维修工具也卖不出去,所以硬盘厂家故意设计目前这种坏机制。
有谁发现Z60U屏幕高光、暗部层次丢失? 现在用的是Note20U,看现在国产手机貌似评价还不错,但因为外形的原因,直屏直角的手机不多了(极其接受不了大圆角,无论屏幕还是外形或者屏幕元素比如圆角矩形等,太丑。大圆角指的是圆角半径比较大,个人感觉半径3mm以上就很丑了),选择余地不大,买了Z60U,主要冲它的颜值和续航去的。 机子到货试用了一下,颜值是真的高,重量也不在话下,重没那么夸张,性能也很不错,安兔兔近203万分(其实性能我倒不太看重,因为不玩手机游戏)。 经过试用,Z60 Ultra个人难以接受的缺点: 1.系统兼容性差,很多好用的app因兼容性问题无法安装或闪退,老手机上应用导过来差不多一半用不了,据说主要是因为采用了骁龙8gen3的缘故,32位应用都安装不了,努比亚又没做兼容层。尤其是极其好用的看图软件快图浏览用不了,根本没得替代,各手机厂商自带的所谓图库、相册以及一大堆看图应用实际都高度雷同,都弱智得很。 2.录制HDR视频只能主摄,而主摄视角35mm又太窄,18mm超广角本来就不广也忍了(Note20U超广是13mm,我实拍对比过,比18mm广太多,视觉冲击力强得多),HDR录制视频还用不了,这拍风景HDR视频就基本没戏了。 3.屏幕素质比想象的差。屏幕分辨率不够高,我肉眼能看见颗粒感,这倒不严重,也能接受。但是经过对比和测试,暗部层次过度不好,接近纯黑的好多个暗部灰阶全部纯黑,层次丢失,也就是提现在视频极端暗场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大片死黑,过渡不够好,色阶断层。经过《普罗米修斯》外星飞船内部大量暗场对比,的确如此,暗场比Note20U有明显差距。但通过播放视频,发现高光也有层次丢失,播放HDR视频,比如蓝天白云场景,云的高光层次大部分丢失,一片死白,这比暗场死黑还不更不能接受。同场景同播放器Note20U白云层次分明,表现很好。 以上缺点,1和3最难接受,2的话,如果没有1、3也能忍。 当然,Z60U优点也不少,颜值高、续航优秀、拍照很好,经实拍对比,拍照质量比Note20U更好,尤其是边缘成像,虽然超广不广。长焦虽然表现不好,但是我也基本用不上,无所谓。 综合来说还是不适合我,准备退货了,挺可惜,因为外形真的很喜欢。希望努比亚在兼容转译层上下下功夫,解决屏幕的问题。
请教DCS World从哪个版本开始画质开始飞跃的?惊艳! 多年以前玩过几年LOCK ON,锁定:怒火危崖123版本,同期的DCS World还是在第1代,记得好像叫“DCS World:黑鲨”。 当年怒火危崖和DCS黑鲨的画质差不多,虽然在当时来说画质在战斗模拟飞行游戏也还不错,但总的来说画质还是不够逼真,无论是地景还是天空云层、云朵,模型感很强,贴地飞行都没什么速度感,色调也比较假,基本上真实感很差。 好多年没玩了,偶然搜到DCS World的视频,发现如今DCS World的画质突飞猛进,和原来黑鲨时代的画质完全可以说是飞跃了,真实感强得多,感觉就是2个东西。无论地景还是天空云层等,接近现实了,甚至不做说明不详细看地景细节,以为是拍摄的视频也不怀疑,比如如下这截图,看云层、远景等和现实世界几乎没有多大区别了,和微软FS差距不大了……这是原版画质还是打了画质增强MOD后的画质? 这勾起来了想再玩的冲动,但丢了太久,对DCS World系列完全不熟,版本是稀里糊涂,加上乱七八糟的模组……我以前怒火危崖只飞F-15C,对飞俄罗斯战机没兴趣,美机也只对F-15C感兴趣(实际是以前喜欢F-22但没有所以找了F-15C代替了,现在发现有网友DIY的免费F-22模组?)。 是不是怒火危崖系列不再更新了?要玩这个画质是不是就必须要上DCS World?好像最新版到了2.9了?网上了解了一下,好像DCS World本身免费了,但具体飞机模组和地图都要另外收费?DCS World本身带什么地图?还是黑海那个地方吗?自带什么飞机?像我只飞F-15C(F-22)这样的,玩的话还需要单独买飞机模组吗? 另外,如今画质进步如此之大,是对CPU要求高还是显卡要求高?以前锁定怒火危崖系列其实显卡要求不算很高,但对CPU要求很高,CPU不行显卡再好帧数上不来,如今不知道有啥变化? 我台式机是几年前买的5900X+ARC380显卡+16G内存+NVME固态,没再买游戏卡,笔记本是11800H+RTX3060满血版+16G+NVME固态,再外接的4K显示器(笔记本屏幕1080P)。 如果再入坑,CPU或者显卡是否需要升级?到什么级别硬件才能开满特效流畅玩呢?我主要飞单机,和AI打打,顺便看风景,联网飞兴趣不大。 有知道的朋友麻烦告知下,真心请教了! 这画质进步真的太大了,真的震撼+惊艳到我了……
请教DCS World从哪个版本开始画质开始飞跃的? 很久以前玩过几年锁定:怒火危崖123版本,同期的DCS World还是在第1代,记得好像叫“DCS World:黑鲨”。 当年怒火危崖和DCS黑鲨的画质差不多,虽然在当时来说画质在战斗模拟飞行游戏也还不错,但总的来说画质还是不够逼真,无论是地景还是天空云层、云朵,模型感很强,色调也比较假,基本没有什么真实感。 好多年没玩了,偶然搜到DCS World的视频,发现如今DCS World的画质突飞猛进,和原来黑鲨时代的画质完全可以说是飞跃了,真实感强得多,感觉就是2个东西。无论地景还是天空云层等,接近现实了,甚至不做说明不详细看地景细节,以为是拍摄的视频也不怀疑,比如如下这截图,看云层和现实世界几乎没有区别了,和微软FS差距不大了……这是原版画质还是打了画质增强MOD后的画质? 这勾起来了想再玩的冲动,但丢了太久,对DCS World系列完全不熟,版本是稀里糊涂。我以前怒火危崖只飞F-15C,对飞俄罗斯战机没兴趣,美机也只对F-15C感兴趣(实际是以前喜欢F-22但没有所以找了F-15C代替了)。 是不是怒火危崖系列不再更新了?要玩这个画质是不是就要上DCS World?好像最新版到了2.9了?网上了解了一下,好像DCS World本身免费了,但具体飞机模组和地图都要另外收费?DCS World本身带什么地图?还是黑海那个地方吗?自带什么飞机?像我只飞F-15C(F-22)这样的,玩的话还需要单独买飞机模组吗? 另外,如今画质进步如此之大,是对CPU要求高还是显卡要求高?以前锁定怒火危崖系列其实显卡要求不算很高,但对CPU要求很高,CPU不行显卡再好帧数上不来,如今不知道有啥变化? 我台式机是几年前买的5900X+ARC380显卡,没再买游戏卡,笔记本是11800H+RTX3060满血版,显示器4K的。 如果再入坑,CPU或者显卡是否需要升级?到什么级别硬件才能开满特效流畅玩呢?我主要飞单机,顺便看风景,联网兴趣不大。 有知道的朋友麻烦告知下,真心请教了!
OLED在极小窗口高亮度除了测试好看外无实际意义,简单说:没用! 在B站看到一个MiniLED大对比测试,并拿了一款OLED电视LG C2做对比。个人认为,该测试在整体上还是不错的,技术性比较强,讲解的比较细,但是个人认为在符合实际方面还有些欠缺,有些地方不正确(比如说亮度不到1000尼特不能说就不是HDR),因此结论不是很准确。 先贴原视频地址,后面贴一些典型截图,再后贴我的观点: 真机实测!从 2000 到 3 万块的显示器,谁更值得买? | 13 款 Mini LED 显示器消费者报告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BV1kk4y187en%2F%3Fvd_source%3D06d2a50fe26d33d457df8850f1c0c39b&urlrefer=9a31afb4aa7f32e347e7cddadd074625买过飞利浦27B1U7903,从此图可见,7903的亮度还真是NB,难怪当时被震撼到了!虽然其暗部极其糟糕,但高光真的是No1!但是,这万分之一甚至更小的窗口是什么呢?鼠标?星光?维持700尼特高亮度干嘛呢?凸显亮度吗?此时绝对的统治也谈不上,即便此种密集遍布的点光源,OLED的优势也并不明显!OLED高亮度水得很!不达标就对了,OLED除了在暗部因精度高表现相对出色外,实际完败! ====================================================== 本人提出一个观点,为了符合实际,我觉得该测试的标准还是应该做一些修改:极小窗口的亮度测试和亮度表现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因为,根据个人的不完全观察,现实中,在视频中各个发光点(光源)有如下4大类: 1.首先是强光源,比如太阳、反射直射太阳光的其它主体,比如天空、水面、云层、地面、大楼、花朵草地等,还有车大灯等等,除了太阳因亮度太高没有细节,车大灯本身也没有细节外,其它的都有细节,亮度也很高,一般阳光直射下都有数千尼特甚至上万尼特的亮度,这些光源面积占比都很大,占屏幕的10%甚至更高,1%的情况都很少。 2.其次是光源强度也较高,LED广告牌、发光字、灯箱、大型显示屏、车灯、亮灯光等等,这类光源一般出现在较暗的场景,比如基本都出现在晚上。这些光源的特点是,近距离时屏幕占比较大,亮度较高,但一旦远离,屏幕面积占比迅速变小,相应的亮度也迅速减弱,如果其屏幕占比小到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甚至更小,其亮度就更低,而且也没什么细节。 3.这就是普通SDR的场景,这些基本都是普通光源,亮度较低,比如阴天的地面、大楼、日常的生活场景,基本靠反射光线或者室内灯光照明下的普通场景。这些光源的特点是面积占比也大,但亮度低,对屏幕背光无压力。 4.点光源,这类光源的特点是屏幕占比极小,占比万分之一甚至十几万分之一,比如星星、完全爆炸开后散落的烟花、远处的灯光、车灯等等,但因为发光面积极小,距离很远,这类光源亮度都不高,MiniLED应付基本没问题,甚至很低,比如星光。 从OLED和MiniLED的特性可知,对于亮度,OLED的优势是,在极小屏幕占比时可爆发较高亮度,比如万分之一窗口时亮度可达700尼特,而此时MiniLED只有100+尼特,因为MiniLED分区大小的限制,要照顾高亮度光源外的普通亮度,所以只能降低高亮度光源的亮度,但一旦光源面积达到1%这个级别,MiniLED亮度就上来了,数百尼特没问题,和OLED不相上下,但一旦到了10%级别至更高,MiniLED的亮度优势就开始领先直到完全碾压OLED。 但从上面的现实分析可知,OLED的亮度优势只有在光源面积占比极低的时候凸显,但此时实际场景没有高亮度,无论星星、完全爆炸开后散落的烟花、远处的灯光、车灯等等,亮度都不高,甚至很低,不需要高亮度! 这就是1个大矛盾:OLED需要高亮度时它亮不起来,它能亮起来的时候不需要高亮度,十分尴尬!OLED极小窗口亮度优势只能体现在测试中,在实际中几乎没用。而MiniLED是在极小窗口高亮度无法爆发,但一旦面积占比达到1%级别,亮度就上来了,更大面积占比则可以高度爆发,这个特性正好和现实中光源分布规律一致,正好可以扬长避短,极小窗口亮度不佳的劣势不能体现,而大窗口的高光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且,无论一般电影、电视、游戏,大面积占比的普通至高光场景占多数,夜晚数星星、在飞机上俯视城市灯光的机会还是很少的,并且差距也不大。 因此,测量极小窗口亮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不能算是OLED的优势! 在高亮度上,OLED完败,低亮度的暗场,领先的也不明显,整体OLED是输!随着MiniLED分区数量步入5000+乃至更高级别,OLED输的更彻底!
WPS由Delphi转为QT开发后,效率严重下降,性能降低至少20倍 我是偶然发现的。 因一直喜欢WPS Office 2012的WIN7界面风格而不喜欢扁平风格,所以一直用还保留2012皮肤的WPS2013版(9.1.0.5218)。偶然间了解到WPS以前是用Delphi开发的,经确认,确实如此,至少从WPS2005~WPS2012(8.1.0.3405)版都是由Delphi开发,WPS2013就转为QT开发了。两者的界面几乎完全一致,不仔细看都难以分辨,如下图所示。上面的是Delphi开发的,下面的是QT开发的,个别图标和功能增删外,外观几乎完全一致。据说内核功能都是用C++实现,按理性能上应该没区别。于是我想着,两者性能是否也差不多?就做了个简单实验,用一段大的网文纯文本TXT(约2.8M)做段落重排,如下图所示。看看两者花费的时间相差多少,用秒表测试,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 测试结果(CPU:I7 11800H,内存16G,WIN11): WPS2012(Delphi开发):耗时约1.5秒,多次测试均在1.5秒左右,相差0.0x秒,幅度较小 WPS2013(QT开发):耗时约32秒,多次测试均在30~32秒左右,相差数秒,幅度相对较大 按以上平均值1.5秒和30秒计算,性能下降竟然达到20倍! 一开始我很难相信这个结果,这是Delphi和QT执行效率的差距?还是算法的差距? 按理WPS2013更新,没理由算法不如WPS2012,而且这也不是什么大版本更新,算法应该相同才对。由此想来应该是Delphi和QT执行效率的差距?于是又用一个更大的TXT来测试(以上文本重复,单纯增加容量,约21.4M),WPS2012多次测试耗时仅8.5秒左右,而WPS2013多次测试无一成功,测试过5分钟仍然无响应后直接结束程序了,没法等。如果按上述20倍效率差距,那测试时间应该是170秒左右,3分钟不到,但实际显然不是如此,远远高于3分钟,可见效率低下的程度。 由此看来,金山开发WPS由Delphi转向QT,可能是为了跨平台,但这执行效率损失也太大了吧? 回头测测表格效率,是不是也跟文字一样?大跌眼镜…… 谁要测试文本的我可以发上来,内容不断重复达到指定容量即可。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