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LING 琥珀LING
关注数: 0 粉丝数: 5 发帖数: 11,441 关注贴吧数: 2
【070209冲顶】≈★爱庚同心★≈爱庚哲理故事之心愿石 有个年轻人,想发财想到几乎发疯的地步。每每听到哪里有财路他便不辞劳苦地去寻找。有一天,他听说附近深山中有位白发老人,若有缘与他见面,则有求必应,肯定不会空手而归。  于是,那年轻人便连夜收拾行李,赶上山去。   他在那儿苦等了 5 天,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老人,他向老者请求,赐珠宝给他。   老人便告诉他说:“每天早晨,太阳未东升时,你到村外的沙滩上寻找一粒‘心愿石'。其他石头是冷的,而那颗‘心愿石'却与众不同,握在手里,你会感觉到很温暖而且会发光。一旦你寻到那颗‘心愿石'后,你所祈祷的东西都可以实现了。”   青年人很感激老人,便赶快回村去。   每天清晨,那青年人便在沙滩上检视石头,发觉不温暖也不发光的,他便丢下海去。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那青年在沙滩上寻找了大半年,始终也没找到温暖发光的“心愿石”。   有一天,他如往常一样,在沙滩开始捡石头。一发觉不是“心愿石”,他便丢下海去。一粒、二粒、三粒。  突然,“哇 ...... ”青年人哭了起来,因为他刚才习惯地将那颗“心愿石”随手丢下海去后,才发觉它是“温暖”的! 启示:机会降临眼前,很多人都习惯地让它从手上溜走,一旦发觉时,就后悔莫及了,“哭”和“早知道”都是没用的。[www.ydao.net]
【070209冲顶】≈★爱庚同心★≈爱庚哲理故事之人的一生 有一天 , 上帝创造了三个人.他问第一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第一个人想了想,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创造.”  上帝又问第二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你的一生?”第二个人想了想,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享受。”   上帝又问第三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你的一生?”第三个人想了想,回答说:“我既要创造人生又要享受人生。”   上帝给第一个人打了50分,给第二个人打了50分,给第三个人打了100分,他认为第三个人才是最完美的人,他甚至决定多生产一些“第三个”这样的人。   第一个人来到人世间,表现出了不平常的奉献感和拯救感。他为许许多多的人作出了许许多多的贡献。对自己帮助过的人,他从无所求。他为真理而奋斗,屡遭误解也毫无怨言。满满地,他成了德高望重的人,他的善行被人广为传颂,他的名字被人们默默敬仰。他离开人间,所有人都依依不舍,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直至若干年后,他还一直被人们深深怀念着。   第二个人来到人世间,表现出了不平常的占有欲和破坏欲。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择手段,甚至无恶不作。慢慢地,他拥有了无数的财富,生活奢华,一掷千金,妻妾成群。后来,他因作恶太多而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正义之剑把他驱逐人间的时候,他得到是鄙视和啐骂。若干年后,他还一直被人们深深痛恨着。 [www.ydao.net]  第三个人来到人世间,没有任何不平常的表现。他建立了自己的家庭,过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若干年后,没有人记得他的生存。   人类为第一个人打了 100 分,为第二个人打了 0 分,为第三个人打了 50 分。这个分数,才是他们的最终得分。   单纯说来,人似乎只可以划分为这三种人。上帝的打分和人类的打分存在着天差地别,人类说:“失误的上帝!”可是人类却听不到上帝的回答。最好的解释是:人要自己活着,可不是为上帝而活。
【070209冲顶】≈★爱庚同心★≈爱庚哲理故事之砖头与石头 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时,一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招招摇摇到府衙找他。 老子在府衙前遇见老翁。   老翁对老子略略施了个 礼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愿向您讨教个明白。”   老翁得意地说:“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说实在话,我从年少时直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修了万里长城而未享辚辚华盖,建了 4 舍屋宇却落身于荒野郊外的孤坟。而我呢,虽一生不稼不穑,却还吃着五谷;虽没置过片砖只瓦,却仍然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先生,是不是我现在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呢?” [www.ydao.net] 老子听了,微然一笑,吩咐府尹说:“请找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来。”   老子将砖头和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择其一,仙翁您是要砖头还是愿取石头?”   老翁得意地将砖头取来放在自己的面前说:“我当然择取砖头。”   老子抚须笑着问老翁:“为什么呢”?   老翁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楞没角,取它何用?而砖头却用得着呢。”   老子又招呼围观的众人问:“大家要石头还是要砖头?” 众人都纷纷说要砖而不取石。   老子又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寿命长呢,还是砖头寿命长?” 老翁说:“当然石头了。”   老子释然而笑说:“石头寿命长人们却不择它,砖头寿命短,人们却择它,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天地万物莫不如此。寿虽短,于人于天有益,天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啊。”   老翁顿然大惭。
【070209冲顶】≈★爱庚同心★≈爱庚哲理故事之何苦要气 古时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www.ydao.net]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何苦要气?气便是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看他时,他便会消散了。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蠢行。   夕阳如金,皎月如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尚且享受不尽,哪里还有时间去气呢?
【070209冲顶】≈★爱庚同心★≈爱庚哲理故事之放弃优势 给你做一道题吧…… 测试一下看看你是不是通得过自已对自已的考验   这是一家公司要招收新的职员其中一个测试的问题……   你开着一辆车。   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   你经过一个车站。   有三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   一个是快要死的老人,好可怜的。   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是大恩人,你做梦都想报答他。   还有一个女人 / 男人,她 / 他是那种你做梦都想嫁 / 娶的人,也许错过就没有了。   但你的车只能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那?请解释一下你的理由。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对你性格的测试 , 因为每一个回答都有他自己的原因。   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应该先救他。   然而,每个老人最后都只能把死作为他们的终点站 , 你先让那个医生上车,因为他救过你,你认为这是个好机会报答他。 [www.ydao.net]  同时有些人认为一样可以在将来某个时候去报答他 , 但是你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你可能永远不能遇到一个让你这么心动的人了。   在 200 个应征者中,只有一个人被雇佣了,他并没有解释他的理由,他只是说了以下的话   “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车 !"   每个人我认识的人都认为以上的回答是最好的,但没有一个人(包括我在内)一开始都没想到。   是否是因为我们从未想过要放弃我们手中已经拥有的优势(车钥匙) ? 有时,如果我们能放弃一些我们的固执,狭隘,和一些优势的话,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
【070209冲顶】≈★爱庚同心★≈爱庚哲理故事之阿尔巴尼亚-斯坎德 斯坎德是中世纪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英谁。但却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是作为土耳其苏丹的宠臣,统治着阿尔巴尼亚的人民。当时,土耳其已经侵占了阿尔巴尼亚,为何斯坎德竟甘心情愿地为其主子效劳呢?既然他是个侵略者的工具,又为何称他为民族英雄呢? 其实,斯坎德是非常仇恨土耳其的侵略行径的,尤其他在幼年时是作为人质被扣留在土耳其的。仇恨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他的心坎中。但他是个有心计的人,使用韬晦之术,取得了土耳其苏丹的欢心。苏丹送他进军事学校学习,并委以重任。他也俨然以土耳其的贵族自居,似乎从根本上忘记了自己是阿尔巴尼亚人。 斯坎德受到了土耳其苏丹的信用,特别是当上了阿尔巴尼亚的行政长官之后,就开始与各地的反土耳其力量联络,百姓门也希望他能够领导阿尔巴尼亚人民进行复国运动。但是断坎德认为时机未到,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就要前功尽弃,而且会给人民带来更大的不宰。 后来被士耳其占领的匈牙利人民开始起义了,斗争的烈火越烧越旺,土耳其统治者为了镇压起义,从阿尔巴尼亚抽调兵力。斯坎德终于等到了有利时机,他从紧张的前线抽兵回归地拉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了阿尔巴尼亚的所有军事要塞,成功地完成了复国任务。 但当土耳其调集大量军队进攻刚复国的阿尔巴尼亚时,斯坎德却将部队化整为零,巧妙地隐蔽起来,并且传出风声:“斯坎德已躲入了深山老林。”[www.ydao.net] 这是斯坎德的又一次韬晦之计,他自知不敌土耳其的大军,也了解阿尔巴尼亚各部族首领的妥协动摇性,所以从公开的战场转入到地下斗争。他不失时机地调动部队,并加以集结和训练,正当土耳其庆贺再次征服阿尔巴尼亚时,斯坎德率领的大军犹如从天而降一般,出现在首都附近,包围了不知所措的土耳其人,一举击溃了侵略者。 这次战争后,斯坎德牢牢地控制了阿尔巴尼亚的局面,不仅使侵略者闻风丧胆,那些动摇和妥协的贵族也信服了斯坎德。一个新兴的阿尔巴尼亚在欧洲崛起了。
【070209冲顶】≈★爱庚同心★≈爱庚哲理故事之波兰假手于人计 波兰在16 世纪后期开始,一直想侵略俄国,虽然那时俄国由于长期政局动荡,已日趋薄弱.但毕竟地广人多,要征服它并非易事,如果贸然用兵,反而会激起俄国各种势力一致对外的决心。波兰自知己所难措,就采取假手于人的策略。 正巧那时俄国的新沙皇戈都诺夫即位,政权又趋动荡起来。新沙皇是个野心家,他将合法继承人德米特里在其幼年时就谋害了,从而夺得了皇位。 他接位不久,一个自称是德米特里一世的人在一些哥萨克人及众多农奴的拥戴下也为另立政权,并起兵攻打戈都诺夫。但苦干力量薄弱,难成气候。[www.ydao.net] 波兰人就趁机插手,借给戈都诺夫的反对派4000 名兵丁,并提供物资援助。假德米特里顿时力量大增。一些拥有实力的贵族主纷纷倒戈于他,因而使反对派的军队能所向无敌地进入了莫斯科,夺取了皇位。 那些倒向德米特里的贵族和地主并非真心拥戴他,而是为了维护和扩张自己的势力,一旦攻入莫斯科后,他们又起而反对并杀死了德米特里,拥戴了柏伊斯基为沙皇。经过这一次的战争,俄国的军事力量更加脆弱不堪。 事隔一年,俄国又出现了一个自主立皇者,称为德米特里二世。波兰人故伎重演,借给他两万人马,助其进攻。这个自立为皇者一直打到莫斯科,与柏伊斯基的政权对峙了将近两年,双方互有死伤。一些贵族地主像是走马灯似的一会倒向这边,一会儿又倒向那边。这一切都消耗了俄国的实力,完全破坏了正常的秩序。 波兰统治者这时觉得坐享其成的时机到了,就直接出兵进犯俄国,没化多少力气就大败俄国于莫斯科近郊,并进入俄国首都,虽然它的力量无法覆盖整个俄国,但这时俄国已无中央政权和统一指挥的军队,这个老牌帝国的局势已陷于深度的危机之中。
【070209冲顶】≈★爱庚同心★≈爱庚哲理故事之秘密金库的大门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间,荷兰的女间谍玛塔•哈莉来到法国巴黎。这个舞蹈明星利用她那迷人的容貌、健美的身材和高明的手腕,很快就和一个名叫莫尔根的将军搞到了一起。 后来,玛塔•哈莉弄清了莫尔根将军的机密文件全放在书房的秘密金库里,便往往在他熟睡后开始活动。但是,十分困难的是,这秘密金库的锁,用的是拨号盘,只有拨对了号码,金库的门才能启开,而这号码只有将军一个人知道,不过,她想:莫尔根将军年纪大了,事情又多,近来特别健忘,常常丢这忘那。因此,秘密金库的拨号盘号码,肯定是记在笔记本或其他的什么地方。因此,每当莫尔根熟睡后,她就检查他口袋里的笔记本和抽屉里的东西。但都找不到那个号码。[www.ydao.net] 一天晚上,她将放有安眠药的酒灌醉莫尔根后,蹑手蹑脚地走进书房。秘密金库的门就嵌在一幅油画后面的墙壁上。拔号盘号码是六位数,她从1到9逐一通过组合来转动拨号盘,都没成功。她发现来到书房的时间是深夜两点钟,而挂钟上的指针指的却是9时35分15秒。这会不会就是拨号盘上的秘密号码呢!否则挂钟为什么不走呢!但是,9时35分15秒应为93515,只有五位数呀。玛塔•哈莉再仔细地想了想。如果把它译解为21时35分15秒,不就变成213515了吗?她随即按照这六位数字转动拨动号盘,金库的门果然被打开了。里面藏有在英国建造的一九型坦克设计图。 她取出微型照相机对设计图进行了清晰地偷拍,又放回原处,而这时,莫尔根将军还在呼呼大睡呢!
【070209冲顶】≈★爱庚同心★≈爱庚哲理故事之上帝的忠告 有一天,上帝来到人间。遇到一个智者,正在钻研人生的问题。上帝敲了敲门,走到智者的跟前说:“我也为人生感到困惑,我们能一起探讨探讨吗?” 智者毕竟是智者,他虽然没有猜到面前这个老者就是上帝,但也能猜到绝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正要问上帝您是谁,上帝说:“我们只是探讨一些问题,完了我就走了,没有必要说一些其他的问题。” 智者说:“我越是研究,就越是觉得人类是一个奇怪的动物。他们有时候非常善用理智,有时候却非常的不明智,而且往往在大的方面迷失了理智。” 上帝感慨地说:“这个我也有同感。他们厌倦童年的美好时光,急着成熟,但长大了,又渴望返老还童;他们健康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健康,往往牺牲健康来换取财富,然后又牺牲财富来换取健康;他们对未来充满焦虑,但却往往忽略现在,结果既没有生活在现在,又没有生活在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永远不会死去,但死去以后又好像从没活过,还说人生如梦……” 智者对上帝的论述感到非常的精辟,他说:“研究人生的问题,很是耗费时间的。您怎么利用时间呢?” “是吗?我的时间是永恒的。对了,我觉得人一旦对时间有了真正透彻的理解,也就真正弄懂了人生了。因为时间包含着机遇,包含着规律,包含着人间的一切,比如新生的生命、没落的尘埃、经验和智慧,等等人生至关重要的东西。”[www.ydao.net] 智者静静地听上帝说着,然后,他要求上帝对人生提出自己的忠告。 上帝从衣袖中拿出一本厚厚的书,上边却只有这么几行字: 人啊!你应该知道,你不可能取悦于所有的人;最重要的不是去拥有什么东西,而是去做什么样的人和拥有什么样的朋友;富有并不在于拥有最多,而在于贪欲最少;在所爱的人身上造成深度创伤只要几秒钟,但是治疗它却要很长很长的时光;有人会深深的爱着你,但却不知道如何表达;金钱唯一不能买到的,却是最宝贵的,那便是幸福;宽恕别人和得到别人的宽恕还是不够的,你也应当宽恕自己;你所爱的,往往是一朵玫瑰,并不是非要极力地把它的刺根除掉,你能做的最好的,就是不要被它的刺刺伤,自己也不要伤害到心爱的人;尤其重要的是:很多事情错过了就没有了,错过了就是会变的。 智者看完了这些文字,激动地说:“只有上帝,才能……”抬头一看,上帝已经走的没影没踪了,只是周围还飘着一句话:“对每个生命来说,最最重要的便是: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
【070209冲顶】≈★爱庚同心★≈爱庚哲理故事之适当放弃才能更好把 父亲给孩子带来一则消息,某一知名跨国公司正在招聘计算机网络员,录用后薪水自然是丰厚的,还因为这家公司很有发展潜力,近些年新推出的产品在市场上十分走俏。 孩子当然是很想应聘的。可在职校培训已近尾声了,这要真的给聘用了,一年的培训就算夭折了,连张结业证书都拿不上。孩子犹豫了。父亲笑了,说要和孩子做个游戏。他把刚买的两个大西瓜一一放在孩子面前。让他先抱起一个,然后,要他再抱起另一个。孩子瞪圆了眼,一愁莫展。抱一个已经够沉的了,两个是没法抱住的。“那你怎么把第二个抱住呢?”   父亲追问。孩子愣神了,还是想不出招来。父亲叹了口气:“哎,你不能把手上的那个放下来吗?”孩子似乎缓过神来,是呀,放下一个,不就能抱上另一个了吗!孩子这么做了。父亲于是提醒:这两个总得放弃一个,才能获得另一个,就看你自己怎么选择了。孩子顿悟,最终选择了应聘,放弃了培训。后来,如愿以偿,成了那家跨国公司的职员。  前些天,有几个同学聚会,都说现在下海经商的愈来愈多。有一位同学在某事业单位任职,就直抒胸臆:自己也想下海,可以多点机会赚钱,可又舍不得离开这事业单位。毕竟旱涝保收,工作也是蛮稳当的。因此,老是犹豫不决。他的一位同事倒是辞职下海了,还如鱼得水,干得不赖,让人羡慕。那同事对他说,你不愿放弃,却又想再获得,未免太天真了吧。他觉得同事说得有理,可仍举棋不定。[www.ydao.net]  席间,又提及一位女生。说她本是班上最漂亮、最有气质的女孩。但至今孑然一身。知情者说,她追求者众,令她眼花缭乱。心眼也活,今天见这个好,明天见那个也不错,总想选一个各方面都称心如意的。这想法并不坏,可男人也是人呵,最终,情爱在她身边飘然而逝。 其实,她倒碰上过一个真正爱她、呵护她,甚至宁愿为他作出牺牲的男孩。这男孩在时下也不多见了,比较传统,心眼挺实在的,挺有点男子汉味道的。女孩曾经视他为第一候选人的,相处蛮长时间了。可同时,女孩还在约会其他男孩,倒没有什么出格的事,就是想再多一点机会,再好好选择一番。男孩再爱她,最后也是难以忍受这般折磨的。等到女孩有所醒悟时,男孩已出国并且成家了,女孩很后悔。也许上天给予她太多,反而让她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  放弃,也是一种成本,经济学上称其为机会成本。在做出某个选择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投入了这一机会成本的,不懂得放弃,什么都不想放弃,那又何来心想事成,梦想成真呢!
【070209冲顶】≈★爱庚同心★≈爱庚哲理故事之把半杯水给别人 哈利和朋友困在沙漠,后来哈利发现了满满一杯水,是先给朋友,还是留给自己慢慢救命?  哈利没有把水分给朋友,他竭尽全力向沙漠深处跑去,想独享比黄金还要贵重的水,但朋友在后面使劲追赶。哈利踉踉跄跄,慌不择路,又要护住杯中的水,累得够呛,朋友也气喘吁吁。追了多久,故事里没说,最后是哈利一不小心,一杯水全泼到了黄沙里。结果两人一滴也没喝进嘴,筋疲力尽,求生的勇气全无,很快被黄沙埋葬。  也许,相当多数的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哈利的做法。  其实把半杯水给别人,同时也救了自己。 [www.ydao.net]  倘若把上半杯给别人,还给了自己成功的最大机会,还可能成为上帝一样的恩人。  再以一个故事论证。乔治起先不过是英国一家手工作坊的小业主,按照马克思资本积累原理,完全有可能转化为大资本家。但是很不幸,一场经济危机使他陷入了困境,产品卖不出去,资金周转不开,物价暴涨,他面临破产的威胁。友人劝他赶快裁员,以减轻负担。乔治思考良久,准备采用友人的建议。  消息不知怎么传到了老乔治的耳朵里。第二天清晨,老乔治来到办公室,勒令他收回成命。乔治不服,老乔治便现场解除了乔治的职务,中午,老乔治走进了工人餐厅,看见大家一脸憔悴、苍白,碗里是白水煮的青菜和几片豆腐,老乔治立刻从街上的小餐馆花三英镑买回两碗红烧肉,端进餐厅,哽咽着说:“兄弟们受苦了。现在,我已解除了他的职务,并且从今以后,每天中午我和你们一起吃饭——当然,价值三英镑的红烧肉必不可少!”工人们欢呼起来。  那时候,三英镑是个不小的数目——可以供老乔治夫妇一天的基本生活。  每天三英镑,所带来的效益却是无法计算的,因为工人们心存感激,便拼命干活,努力降低成本,竟然使这个手工作坊慢慢过了难关,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全英一家著名的电器公司,拥有资产过千万。  细细想来,老乔治不过是把上半杯水给了工人。  老乔治朴素的语言和行为,是深谙经营之道的,从小事做起,从半杯水开始,从最打动人心的角度入手,他创造了一个奇迹。 [www.ydao.net]  说不定什么时候,半杯水,就能帮你死里逃生。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