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小龍 故人小龍
国际教育教师,无线电爱好者,阅读旅行音乐爱好者!
关注数: 173 粉丝数: 380 发帖数: 12,393 关注贴吧数: 69
(补遗)遗漏的几个精品袖珍收音机给爱好者 兴之所至,前一阵子写了几篇收音机推介文章,也受到很多爱好者的鼓励。其实,爱好者真的不能以拥有收音机的数量和价值来衡量。我知道,有的爱好者没有啥收音机,就是技术控,了解收音机原理,动手能力强,懂钻研有成就确实一直低调,淡定从容。说来说去,生而为人,有几个伴随一生的兴趣爱好,日子就会过得有滋有味了。其它,无他。不盲目追求高端,别乱花冤枉钱,自得其乐得了。 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我发现忽略了几台我自认为很优秀的机器,如果大家碰巧遇到了,价格也合适,可以拿下玩玩。这次只写几台袖珍机器,有时间再写别的。 1、松下 RF-B45\B60\B65 松下的精品收音机,做工扎实,性能优异,没有电容漏液等问题,稳定收听,声音质量高于索尼同机型。个人认为比起GR的那种声音悦耳太多。B65增加了SSB接收,外观基本一致,重量重坠手,拉丝金属工艺显高级。 2、SONY ICF 7600D\7600DS 两款机器外观基本一致,DS按键配色更显妩媚,机器的造型,性能都很不错,特别是声音是SONY7600系列中很突出的。有爱好者谈及7600G声音性能最好,我持保留意见。不过两款机器需要电压比较高,耗电也快,特别容易电池漏液,需要特别注意。最后这张图片是7600G,跟它的继任者GR几乎一摸一样。 3、山进 ATS-909 这就是“三大便携机”之一的第一代909,被很多爱好者频频点赞的那台机器。有别于新款909X的造型,性能强劲,声音美妙。目前存世量较少了,估计性能也有下降。4、凯隆 S500 凯隆最高端的机型,推出时轰动一时,同步检波的加入,更让人感受到了科技进步有可能消除短波同频干扰了,当时的我真的“很傻很天真”。很可惜,昙花一现,销量据说不佳,凯隆慢慢离开我们的视野。近期抖音上频频出现这个品牌,不知道是复活了,还是借尸还魂?5、德劲 DE1102\1121和DE1106 1102被任天鸿大侠称之为“面包”,用现在说法就是“香得很”,1102确实是当时性能优秀的全波段机器。德劲当时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敢于尝试,勇敢创新。1121就是非常有新意的一款收音+MP3的机器。MP3可以单独使用,这在当时非常那个有吸引力。DE1106是德劲为爱好者定制机型(据说跟根德G3内核一致),性能优异,全新设计的面板,没有橡胶油,由于出货数量少,很难再觅。6、德生 PL350\PL550 德生曾经的扛鼎之作,也是被橡胶油毁掉的一代好机。造型美观,功能全面,上手手感极佳,可惜可惜,几年后面目全非,不忍直视。从造型也看得出德生这20年一直基本沿用此黑砖造型,跟PL680无差多少。以上就是补漏的几台精品收音机,挂一漏万,供爱好者品评。
挂一漏万,给收音机爱好者推荐机器--大佬篇(下) 上两篇文章给广大爱好者推介了一些入门级爱好者和发烧友选择的收音机。仅限于收音机,不包括电台、接收机等,那些高端设备我一无所知,也没有条件购买体验。最后一篇文章也是挂一漏万,聊聊收音机大佬会收藏哪些收音机。也是按照品牌罗列。 一、索尼品牌 1)SONY ICF 6700\6800(W) 这两台机器造型有相似之处,据说内部电路设计完全不同。6700是高端二次变频电路,性能强劲且稳定。6800外观更为炫酷,尤其是后期橙字版本更是为爱好者追捧。SONY ICF 6700SONY ICF 6800SONY ICF 6800(橙字版) 2)SONY CRF 230\330 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短波接收巅峰时期的巅峰产品,合金机身,眼花缭乱的旋钮,精致的做工设计,美妙的声音,稳定的短波接收能力,让爱好者对其爱不释手。30万日元以上的高昂售价也让人望机兴叹。330比320增加了磁带播放功能,其他无差,但是价格又增加了10万日元以上,价格确实肝疼,性能到现在也鲜有对手,不得不说一句:佩服!SONY CRF 320SONY CRF 320SONY CRF 320SONY CRF 330K 3) SONY CRF V21 这是任天鸿大侠口中的“月光闪电”,既强调了他的光芒,又指出了他的短命。V21这样的四不像产品,市场定位不准,注定是不会有大的市场的。据说此机存世量少,且有电容漏液等问题,价格依旧昂贵,看看那就算了,只有骨灰级发烧友才会想办法收入囊中。SONY CRF V21SONY CRF V21SONY CRF V21 二、松下品牌 1)松下 RF3000\4900\5000 这两台机器一大一小,重量都在10KG以上,双钴磁喇叭声音细腻动听。3000的调谐转轴设计巧妙,5000外观更为简洁,内部复杂的一批。性能中上,音质优美。特别是3000存世量更少。松下RF3000松下RF3000松下RF4900,为数不多的卧式机,某大佬称性能是松下前三,不弱于顶级9000.松下RF5000 2)松下 RF 8000 造型真的美,性能真的强,音质真的棒,价格真的贵!松下RF8000松下RF 8000 3)松下RF9000 500台的全球限量,集成电路PLL的加入,在8000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仰视一下,咽个口水,搬砖去啦!松下RF9000松下RF9000松下RF9000 三、根德品牌 1)根德 S650 根德声音最好的机器,性能强劲,其名声如雷贯耳。据大佬声称,这是根德最后的绝唱。根德S650根德S650根德S650 2)根德S800/伊顿 E1 这是根德最后的遗产,一台是德生的骄傲、一台是900的变种。虽然褒贬不一,但是他们的传奇还在流传。根德S800(德生HAM2000)伊顿 E1 3)根德 S2400\S3400 一个字:好+贵!根德S2400根德S3400根德S3400 如果您手中有其中一部分,那么你是大佬无疑,骨灰级收音机爱好者,收下我的膝盖吧!
斗胆为收音机爱好者推荐一二(中) 上一个帖子为入门爱好者、初级爱好者和初级发烧友推介了一些“经典”收音机。大都是目前市场在产机器为主,价格50元起,目的是为了初级爱好者一些参考。其实对于大部分爱好者拥有1台听着足够了,1台就够,1台足够!!!!特别是不要重复大量购买同类型的机器。浪费钱不说,可能还会造成家庭矛盾,影响夫妻关系。 这是下篇,主要聊一聊中级发烧友购买的机器。为了便于叙述,以品牌依次罗列。由于我的兴趣所限,且对国产经典老机一无所知,对欧美品牌也是无知,无法理性推荐,所以以倭国日机为主,欧洲只罗列根德品牌。 对于中级收音机发烧友来讲,已经不满足于在产的机器,开始搜寻购买所谓经典名机,“四大名机”“八大名机”啥啥的,左拥右抱不亦乐乎。我的愚见: 一、索尼SONY ①SONY ICF 5800(索尼总裁的爱机,看起来方方正正,听起来钴磁迷人,不入手一台似乎缺了一点东西),另外升级版的5900似乎也不可错过。②SONY ICF 2010(传说中的特工用机,密密麻麻的按键透着专业劲儿,全波段有航空波段,性能十分了得。据我所知,此机主板单层且偏薄,一旦漏液后患无穷,且年代久远液晶屏多老化现象)③SONY ICF-SW77(2010的继任者,做工优良,造型独一无二,性能强劲,美妙的水晶音闻之难忘。据说因为它索尼公司断供了根德S700的芯片,造成一代名机无芯而亡)④SONY CRF-200/160/180(CRF系列是高端旗舰,这个系列的机器是台式机,厚重,性能稳定,上世纪短波接收高潮期的产物,短波接收能力强,几款机器性能差别不大)二、松下品牌 ①松下 RF2200(所谓三剑客之一,外观典雅,旋钮众多,看起来相当复杂和专业,德生BCL系列有模仿它的痕迹,连新推出的新机也叫S2200,大有“”青出于蓝胜于蓝“”之势)②松下 RF777/888/1130/1150(几款同属“美洲狮”系列,各具特色,至少造型很有特色,性能嘛差不多,声音都不错)③松下 RF1180/1188 (两款造型基本一致,1188增加了SSB接收,效果嘛聊胜于无,我反正从来都没有接收到过。声音很棒,超越前面推荐的2组松下,性能不拉跨)三、东芝品牌 ①东芝RP-2000F 东芝机器性能落后于索尼、松下,造型上这款相当威武前卫,拉杆天下可以摆出优美的造型。四、根德品牌 ①根德 S700(典雅的造型,优美悦耳的声音,不错的接收效果,梦境女神的光环都让我怎能不爱她)如果以上四个品牌您都收入囊中的话,恭喜你,毫无疑问,您是中毒了--中毒发烧爱好者了。 下期聊聊高烧发烧友(骨灰级发烧友的机器),再见!(图片取自网络)
斗胆为收音机爱好者推荐一二(纯娱乐、无广告)(上) 看吧友的帖子,经常谈及入门该买什么机器?爱好者需要多少台收音机等问题。这真得看你的用途和发烧程度。 所以,我在这里斗胆水一贴,供大家娱乐。 一、偶尔用收音机闭眼解闷催眠的、外出遛弯听新闻的。推荐:①德劲DE333(50元以内)轻巧省电,可以外放,还带内置天线,信号稳定,遛弯不会滋滋啦啦。 升级版:如果不遛弯只是床头解闷,那么推荐:②SONY SRF-S83\S84等。 听强台调频立体声效果很不错。机器的不足在于没有外放,需要戴耳机收听。由于没有内置天线,外出遛弯信号不很稳定,滋滋啦啦的。二、初级爱好者,偶尔听听新闻怀怀旧的。推荐:③德生PL320。全波段,足够用了。(200左右)或者可以选择一代名机:④德劲DE1103。功能齐全,除了没有航空波段。性能优秀。升级版:⑤德生PL330,比德生PL320增加了SSB单边带接收和同步检波,没啥短板了。(据说同步检波聊胜于无)再升级,如果想偶尔听听航空波段(距离机场不很远),那么推荐:⑥德生PL660/PL680(外观不同,内核一样)。初级爱好者来说一台足够使用了。还可以考虑日本品牌的⑦XHDATA D-808(国产)功能齐全,航空波段接收尤其优异。如果只听航空波段,还有它的小弟XHDATA D108可以选择。 三、初级发烧友。 开始大量入机,不能有效管控自己的手了。这时收音机数量可能会几何级增长,大大小小,良莠不齐,满足了占有欲,哈哈。不要玩机以适度为好,不要影响家庭团结。 推荐几个: 1)德生系列:PL990\880、S2200\S20002)山进系列。山进 ATS-909X2、WR12BT(收音、音响都有了)3)SONY 系列:7600GR、SW554)根德系列:G3、G5、YB400到现在为止你已经足够发烧,可以考虑退烧了。玩机要理性,适度就好。下期我们再聊发大烧的吧友会买哪些机器。看看就好,别冲动。
一篇值得各位广播爱好者阅读的文章: 文本来源: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17bb.cn%2Fthread%2F7NDI2aMi45&urlrefer=ffd10190615bc16cb10016c9010b6c8e 贵阳路神 1948年,他发完电报后被捕,收报员70年后回电:您期盼的黎明到 1948年12月30日凌晨,在西柏坡无线电总台的屋内,年仅16岁的报务员苏采青,准时打开电台,准备对接来自上海的隐蔽战线上的同志发来的电文。 虽然未见过面,也不知对方是谁,但苏采青与上海的这位地下党同志已经很“熟悉”了。专门负责与他对接两个多月来,苏采青技术上也进步了不少,但依然觉得对方是一位老手,发报手法娴熟,收报时也很少让苏采青重复,总是能十分快速地记下全部内容。 按照往常对接的惯例,信号连通后,发报的一方会先发送“msg”(我有报),待对方回复“please”(请发)后,报务员才开始发正文电码。但是当天凌晨,信号通了之后,对面没有按预定流程走。 滴滴滴哒、滴滴滴哒、滴滴滴哒…… 苏采青还没有做好准备,一串信号直接就在耳机里响起,她立刻意识到,这是正文电码来了,打起十二分精神,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声音。作为总台的电报收发员,她知道当时上海局势十分紧张,所以对方可能需要快速将电报发完,然后拆掉电台隐藏起来。 不过,在收报的苏采青明显感觉到,她在1000多公里外的这位搭档,当天在发报时很焦急,节奏有些乱,信号也出现了中断,就在苏采青记录下第一段电码后,耳机里突然安静下来,她只能一只手捂住耳机,一只手将电台声音再开大一些,仔细等待着信号。 这是她与对方对接70多天来,第一次出现信号中断这么长的情况。不过之前在学习电报的时候,老师就讲过,隐秘战线的报务人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特别是敌人的信号侦察车一来,随时可能暴露目标。因此与对方对接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有耐心,信号中断说明对方有危险,也可能是信号传输的问题。 当时苏采青所在的总台,电台功率可达上百瓦,而地下电台为了隐蔽自己,功率只有7瓦。所以信号中断也很正常。 经过几分钟的等待后,信号再次响起,苏采青松了一口气,继续抄录着电码。但这次,她明显感觉对方加速了,节奏快了好几倍。 苏采青来不及多想,聚精会神地听着信号,屏住呼吸,生怕一个小小的声音都会干扰到耳机里的信号节奏。 “END”(结束)!在耳机里听到这个标志电文结束的电码,苏采青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只要将抄录的电码交给译电员,她就可以下班了。 就在这时,耳机里传来十分急促的三个“V”字电码,这让苏采青刚放下的心又突然悬了起来。按照常规电码流程,在工作完毕后,发报方会发“GB”(再见)的明码和搭档道别。而苏采青收到的三个“V”,代表的是警示信号,表明对方正处于危险之中。 这是也是年轻的电报员苏采青,职业生涯第一次收到三“V”的信号,这让她十分紧张,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默念着“一定不要出事”。她仔细聆听着信号,希望对方还能发来电码,哪怕是看不懂的乱码,也能够让自己安心不少。 但是,对方始终没有信号再发来,经过漫长等待后,苏采青确认,对方今天不会再发信号过来了。 她将抄录的电码交给值班领导,并汇报了刚才收到的三个“V”。主管领导听完马上向上汇报情况,然后安慰苏采青,“不一定会有事,你先去休息吧,下次在约定好的对接时间,如果对方还能准时发电,那就可以证明这位同志安全了。” 可是,还没等到定好的下一次联络时间,苏采青就接到了上级传来的“任务终止,停止联络”命令。 在保密系数非常高的军事电报系统中,苏采青作为一个电报员,只负责发电和收电,将电码数字抄录下来,对于电文内容,是需要更高级别的人使用密码解密后才能知晓的。 因此,她并不知道当天晚上她抄录的那份电码,是一份价值连城的“国民党军队长江布防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采青都对这位电波那头的这位战友充满了担忧。因为那是她职业生涯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收到过三“V”信号,那个只在报务员培训时学过的信号,让她陷入了无数疑问中。他到底怎么样了?他是谁?他活着迎来上海解放了吗?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1958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作为电报人的苏采青看了觉得很亲切,但她也没有多想,因为在战争年代,电报员在发报时被捕的故事,实在太多了。 时间来到了2005年11月的一天,已经73岁退休在家的苏采青,在翻看报纸的时候,看到一篇《〈 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李白》的文章。在文章中,李白同志的后人回忆起父亲在上海被捕的时间是1948年12月底。这让苏采青有些头皮发麻,因为这个时间与她接到三“V”信号那天高度重合,她未曾谋面的搭档难道就是李白? 作为一位实事求是的共产党员,苏采青并没有马上公开她的推论,而是将报纸剪下,在旁边写道:“这就是我记忆中的那一晚,肯定是那天晚上,1948年12月30日凌晨。” 3年后,苏采青在《中国电子报》上又看到了一则旧闻,报道中提到,在上海解放后的第三天,李克农就致电在上海的陈老总,让他查找李白同志的下落。李部长的电文中提到,李静安同志(即李白)于1948年12月30日凌晨,在与总台联络的过程中发出危险警示,被捕时间可能就是当天。 这一次,苏采青终于不用再推论,她可以完全确定,当年电波那一头的战友,就是李白。 那么,李白被捕当天上海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我党谍报史上的无线电天才,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但国民党反动派,却依然没有放弃对延安的围攻。中央出于对形势变化及军情动向的需要,认为我党必须在全国设立一个秘密电台网络,这样才能掌握一手情报,随时应对国民党和日军的变化。 当时上海可以说是白色恐怖笼罩得最严重的地区,但在情报界,上海又是一个信息交汇中心,必须有人在此站住脚跟,建立起秘密电台。因此,派往上海的人选,必须是精英中的精英,王牌中的王牌。 也就是这时,27岁的红军电台台长李白,决定亲自出马,坐镇上海。他在接受这个严峻的任务后,于当年10月南下,成为上海隐秘战线上的王牌谍报员。 李白的原名叫李华初,使用过的化名还有李朴、李静安、李霞,1910年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贫苦家庭。李白小时候上过三年学,后来家庭困难,13岁就去当了染坊学徒。 1925年,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湖南更是轰轰烈烈地开展起了各种农民运动。15岁的李白也在这时加入了党组织,成为当地骨干。后来,李白参加了秋收起义,从此辞别家人,随着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去战斗。 1931年6月,李白由红四军的战斗部队被抽调到中央举办的无线电训练班第二期,从此开始了他无线电天才的起步之路。 在培训班里,他不仅各项成绩名列前茅,还善于钻研很多技术问题。半年的培训结束后,他任五军团十三军无线电队政委,并在随后的长征中,多次利用自己的钻研精神和技术,让接近报废的电台起死回生,挽救了队伍。 在到上海做地下工作之前,李白作为红军队伍的一员,他几乎没有离开过红军,是红军内技术最精湛的无线电人才。改装改造电台,自己制造电路配件,李白在红军的无线电队伍里是个定海神针般的存在。在数次反“围剿”中,他负责的电台通讯联络畅通,为红军反“围剿”做出了重大贡献。 来到上海后,李白立马投入紧张的地下情报工作。他观察到当时上海商业发达,生意人需要时刻与外界联络,因此很多商人都有私人商业电台,于是李白利用这些商业电台,给党组织传递消息。算是初步搭建起了上海的秘密电台,与中央有了联系。 但借用商业电台,终非长久之计。况且经常没法在固定时间对接,危险性也很大。于是在熟悉了上海的情报工作后,李白和涂作潮两人开了一家收音机修理店,经营无线电零配件。在这家店里,上海地下电台工作走向正轨。后来由于工作需要,两人“分家”,成了不同战线上的战友。 当时,李白化名李朴,在上海贝勒路148号的3楼租了一间房,白天在修理店上班,晚上回来睡觉。对于29岁的人来说,还天天孤身一人会有些不正常。于是,组织上派了一位叫裘兰芬(后改名裘慧英)的青年女工与他假扮夫妻,弥补这个破绽。 跟电视剧《潜伏》里一模一样,裘慧英成了外人口中的“李太太”。不过假扮夫妻对于23岁的裘慧英来说,有些为难了。别的不说,单就每天晚上必须睡在同一个房间,就让她很尴尬。 虽然李白很绅士,自己睡地板,将床让给她,但裘慧英依然觉得很不自在。终于,有一天,裘慧英实在受不了“富家太太”的无聊生活,提出要离开,要去加入战斗部队。李白听后严厉批评了她,并严肃地说:“我就是战斗部队来的,你知道我们现在做的事有多重要吗?我们发出去的一个情报,可以让前线部队少损失几千人,几万人。我们就是党的眼睛和耳朵,裘慧英同志,我们现在干的事,也是在战斗。” 在李白的劝导下,裘慧英逐渐接受了自己的角色,并学习穿衣打扮,在各方面都力求与“富家太太”的角色靠拢。 慢慢地,裘慧英也发现,自己对这个“丈夫”,心态上也在发生变化。最开始,她只是抱着逢场作戏,在有外人的时候假装一下夫妻,但随着了解越深入,她对李白的关心也越来越多,这有些出乎她的预料。 当时上海电台数量多,经常会产生信号干扰。李白经过摸索,发现每天凌晨0点到4点之间,信号干扰最少,同时风险也最小,于是将发报时间固定在这个时段。 每当李白在夜深人静的发报机前工作的时候,裘慧英也会小心翼翼地起来为他放风。 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时间长了,两人的暧昧情愫也在不断生长。1940年,经过组织批准,这对假扮夫妻也变成了正式夫妻。两人再次走进照相馆,重新拍了一张夫妻合照。 刚开始假扮夫妻时拍的合照,他们俩都有些紧张,手都不知道该放在何处,这一次,他们互相依偎在一起,从表情也能看出幸福的爱情。 当时李白发报为了不让外面的人听到敲击按键的声音,需要将窗子全部关闭,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都必须全神贯注,因为他用的秘密电台功率太小,稍有打扰,可能就会错过电码的声音。 每次在寒冷的冬天遇到几个小时的发报或收报完成后,李白都差不多耗尽了力气,身体虚脱,这时候裘慧英不停地哈气揉搓他的身体,这才让他慢慢恢复知觉。 不过在地下工作中,恶劣天气基本算不上什么考验,最困难最考验人的,还是面对敌人的搜查。 为了防止敌人搜查,李白提前对电台进行了改造。他将发报和收报分成了两个机器,收报机是由一台收音机改造而成。平时看着很正常的一台收音机,只要用线圈将内部的两个触点连在一起,就能接收到电台信号。 而这个设备,也拯救过李白和裘慧英。那是1942年7月的一天夜里,李白像往常一样在收报,窗边的裘慧英听到楼下有异动,掀起窗户一角望去,只见一群日本宪兵朝着他们的住处而来。 她立马通知李白,李白马上将收音机上的线圈取下拉直、揉乱后丢在一边。不一会,日本宪兵和特务汉奸就破门而入,他们一阵翻箱倒柜后,李白还在发烫的收音机被搜了出来。就这样,李白和裘慧英都被带到日本宪兵队。在严刑拷问中,李白一直咬定自己是个生意人,收音机是为了听商业行情。为了搞清楚李白的机器,日本人还找来一个无线电专家,对李白的收音机进行了拆解检查,但一无所获,日本专家给出的结论就是,这是一台普通收音机。 也正因为这台“收音机”,李白没有暴露。被关了8个月后,在组织的营救下,他终于被释放。出狱后,组织将他派往浙江,安排他打入国民党国际问题研究所做报务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白和裘慧英回到上海,继续建立党组织的秘密电台,将很多重要情报发给了中央。 1948年12月,国民党在前线节节败退,他们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情报泄密严重,对电台的搜寻更加严密。在美国的帮助下,新式的信号侦察车也被配到上海特务手里。 12月29日,李白收到了一份地下党同志传出来的绝密情报:国民党军队长江布防图。李白深知这份情报的重要性,它对前线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至关重要。上海组织的领导觉得,当时风声鹤唳,特务对电台搜索频繁,建议李白当天不要发报。 但李白觉得,情报能早一天发出,就能挽救成千上万战友的生命,也能让中央早一天决策。因此婉拒了领导的提议,并说了一句:“电台重于生命,有报必发!” 当天晚上回来后,李白准备好电台。12月30日凌晨到了约定时间,他凭借娴熟的技术,快速敲击着电键。鉴于当时的形势,他已经顾不及电台对接的常规程序,直接一来就发正文电码。 在发完第一段电码后,裘慧英发现情况不妙,特务的信号侦察车已经移动着向他们这边而来。妻子连忙提醒李白,李白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停止发报,并让妻子将孩子送到楼下,让邻居家帮忙照看。 短暂的沉默后,李白开始再次发报,这次,他速递非常快。他知道电波那头跟他对接的报务员,应该是个新手,但经过两个多月的对接,他们对彼此的发报特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相信,她对他的手法和节奏,是能适应的。他快速地发完电报,在按完“END”的电码后,李白已经听到了特务们上楼的脚步声,于是直接发出了“VVV”的信号。一般报务员在接到这个信号后,也不会再与自己联系,让敌人找不到对接的频率。 国民党特务破门而入,在壁柜中找到了还发烫的电台。李白也没有任何辩解,直接跟着特务走了。面对连续30小时的审讯和各种酷刑,李白一个字都没有招。 几个月后,李白被转移到蓬莱路看守所,托一位出狱的狱友带信给裘慧英,要她放心照顾好小孩。 裘慧英收到信后,于5月7日上午带着5岁的儿子李恒胜去狱中探望。她有些担忧地问:“这次会被判决吗?” 李白想了想,非常平静地对妻子说:“黎明快到了,天就要亮了,判不判决的不重要了。” 但谁也没想到,李白在见完妻子后几个小时,也就是5月7日晚,被特务杀害。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提篮桥监狱关押的共产党员全部被释放,所有人都在庆祝,只有裘慧英抱着儿子在人群中寻找丈夫,看着别的家庭在拥抱,在欢呼,她心里越来越紧张。最终,她没有等来丈夫。 6月20日,在上海杨思区戚家庙,12具烈士遗体被挖出。裘慧英凭借着那条她缝过补丁的裤子,认出了丈夫的遗体。那个发送电波,指引着炮火给全国人民带来黎明的人,最终没有等来解放的那一天。 2010年,当年在西柏坡与李白对接电报的苏采青,来到了李白最后在上海居住的小楼,这里已经变成了李白烈士故居。当年两位靠电波交流的搭档和战友,虽然未曾谋面,但看着当年的布局,抚摸着当年李白使用的桌子,似乎感觉李白烈士并没有远离我们。 2019年,在李白烈士牺牲70周年的时候,87岁的苏采青在一档节目中,坐在一台老式电台前,用娴熟的手法,发出了一封时隔70年的回电:“李白前辈,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希望滴滴滴哒的明码电波,能横跨时空,将今天的思念和感谢,带给70年前的先烈。 以上摘自《腾讯网》
来来来,跟我一起过过眼瘾 松下RF9000,限量全球500台的尤物,目前价格1W刀左右的“机皇”,一起过过眼瘾吧。 Many thanks to SWLing Post contributor, Dan Robinson, who writes: Appearing on the Japanese Buyee website is this RF-9000, which was the “King of Radios” of the heavy multiband “portable” era. In recent years, RF-9000s in excellent to LNIB condition have sold for $10,000 or more. A tour d’force of technology in its day, the 9000 featured room-filling main speakers and PLL technology that was advanced for its time. The shortwave receiver section of the 9000 was plagued by PLL artifacts which prevented the radio from achieving what it could have had this problem not been solved in advance by Panasonic engineers. A LNIB RF-9000 that I purchased for near $5,000 sold to a Hong Kong collector for $10,000 a few years ago. While I do miss its amazing FM quality and looks, the receiver ultimately lagged behind others, such as the SONY CRF-330K and 320 in performance. The asking price for this 9000, which appears to have cosmetic issues, is in my view high. 非常感谢SWLing Post的贡献者Dan Robinson,他写道: 在日本Buyee网站上出现的这款RF-9000,曾是重低音多波段“便携”时代的“收音机之王”。 近年来,状况极佳至近全新(LNIB)的RF-9000售价高达1万美元或更多。 在其时代,9000是一款技术上的杰作,配备了能充满整个房间的主扬声器,以及当时先进的锁相环(PLL)技术。 9000的短波接收部分受PLL伪像困扰,这使得收音机未能达到其应有的水平,而如果松下工程师事先解决了这个问题,情况本可以不同。 几年前,我以近5000美元的价格购买的一台近全新RF-9000,卖给了香港一位收藏家,售价为1万美元。虽然我确实怀念它出色的FM音质和外观,但该接收机在性能上最终落后于其他机型,例如索尼CRF-330K和CRF-320。 这款9000似乎存在一些外观问题,我认为其标价过高。
(转贴)经典与创新交融:必备的九大音频设备(收音机) 书海里的鱼儿2024-06-03 13:56江西经典音频设备之旅 1、Braun T-2000 置身于音频的世界,总有一些经典设备让人难以忘怀。其中,Braun T-2000便是一例。这款设备不仅代表着精湛的工艺与卓越的品质,更在音频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尽管时代在变迁,但Braun T-2000的魅力依旧不减,依旧是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心头好。2、Panasonic RF-9000 在音频的广阔天地中,Panasonic RF-9000以其独特魅力,继续着Braun T-2000的传奇。这款设备不仅延续了精湛工艺与卓越品质的精髓,更在音频技术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如今,它正引领着音乐爱好者们,在音频的海洋中畅游,享受着无尽的音乐盛宴。3、Hitachi KH-5000 在音频的世界里,Hitachi KH-5000犹如一股清流,为音乐爱好者们带来了全新的听觉盛宴。这款设备凭借其创新的技术和出色的音质,成功吸引了众多音乐发烧友的关注,成为了市场上备受瞩目的焦点。如今,它正引领着潮流,为音频界注入了新的活力。4、Panasonic RF-8000 在音频技术的不断演变中,Panasonic RF-8000如同一盏明灯,为追求高品质音效的人们指明了方向。这款设备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独特的设计,赢得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青睐,成为了音频领域的新标杆。它不仅代表着技术的进步,更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在忙碌之余,也能尽享音乐带来的纯粹与宁静。5、Sony CRF-330K 在音频技术的革新浪潮中,Sony CRF-330K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卓越的音质,成为了科技与艺术的绝美结合。这款设备不仅代表着索尼对于音频技术的深刻理解与不断创新,更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出色的性能,赢得了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它不仅是一款音频设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让人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与舒适。6、Sony CRF-V21 在音频技术的不断创新道路上,Sony CRF-V21以其精湛工艺与出色音质,再次展现了科技与艺术的和谐统一。这款产品不仅延续了索尼对音频技术的深刻洞察与持续创新,更在设计和性能上有了新的突破,赢得了更多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它不仅是一件音频设备,更是一种生活品质的象征,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尽享科技带来的美好体验。7、Braun T-1000CD 在追求完美与智能的道路上,Braun T-1000CD以其匠心独运的设计和卓越性能,成为了科技与艺术的又一完美结合。这款产品不仅体现了Braun对精致工艺的坚持,更融入了智能科技的创新,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它不仅是一件高科技产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让人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的美学价值。8、Grundig Satellit 650 final edition 在科技与艺术的交汇点上,Grundig Satellit 650 final edition以其经典设计和创新功能,成为了时代与匠心的结晶。这款产品不仅承载了Grundig对品质的执着追求,更融入了前沿科技,为用户带来别具一格的体验。它不仅是一款高性能的电子产品,更象征着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让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经典设计的永恒魅力。9、Beolit 1000 在追求简约而不失力量的设计理念下,Beolit 1000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现代家居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这款产品不仅展现了设计师的匠心独运,更融入了前沿科技,为用户带来震撼的音效体验。它不仅是一款高性价比的音响设备,更代表着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追求,让人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设计的力量与美感。原标题为“十大”结果只有九个,所以题目改为九大
IB大改革即将启动,关系到全球153个国家的20万IB考生! 课程结构的颠覆性调整 01 6门变4门 原有的“6大学科组各选一门”变成学生只需选择4门必修科目(3门高阶课程HL+1门标准课程SL)。 这4门必修课: 至少选一门语言文学研究或语言习得科目组的科目; 语言和文学以及语言习得科目组中的科目总数不超过两门; 至少有一门来自科学或数学科目组的科目; 任何科目组中的科目总数不超过两门。 比如,擅长理科的学生可以选择:数学+物理+化学+中文A 擅长文科的学生可以选择:中文A+英文B+数学+艺术 另外原来的TOK、EE和CAS等三大核心课程不变。 这一调整允许偏科学生聚焦优势领域,同时通过项目实践弥补综合能力 02 最新的变革领导力 剩余的两门SL课程将会由全新的变革领导力项目替代,那么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此次改革推出的变革领导力到底如何进行实施和评估 👉 首先,新增的理念 01变革者心态 建立规划积极变革所需的思维方式、技能和韧性,挑战现有思维方式,利用网络,促进个人成长,从而对社区产生持久影响。 02设计思维 构建迭代、同理心和灵活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了解根本原因和背景,利用失败、反馈和专业知识来生成创新解决方案。 03系统思维 了解如何使用系统思维工具对互连系统进行映射和建模,在识别固有复杂性的同时实现积极变化的集成规划。 04领导力 成为能够推动他人积极变革、调整领导风格并建立有效团队的领导者 05项目管理能力 培养高效规划、有序组织及成功落实积极变革举措的能力 👉 其次,如何实施 PBL 基于项目的学习想必家长都听过了。这是跨学科、将课本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现在IB也要求学生将在可持续性、跨文化理解、和平建设三个重点领域中选择一个真实议题,通过沉浸式、动手操作和好奇心驱动的项目进行学习。 例如,对生物感兴趣的学生可设计社区生态修复计划,综合运用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知识。或者学生可联合本地企业设计循环经济模型,并通过社区实践验证可行性等等 👉 最后,如何评分 IBDP总分维持45分不变,但新增的变革领导力项目独占14分,完全通过课程作业进行评估,贯穿两年学习周期。该项目的最终成绩由学校教师和IBO各占50%共同决定。学校教师负责校内评估部分,IBO则通过外部评估任务进行评分。 外部评估(50% 影响分析(Impact Analysis,30%):学生需针对自选的真实世界问题开展项目,撰写报告阐述项目对社区的影响及目标达成情况。 能力档案摘录(Competencies Portfolio,20%):学生需整理并注释四份课程作品,展示领导力和变革者思维能力的发展 内部评估(50% 比较案例研究(Comparative Case Study,20%):学生需完成小组协作的案例分析,并进行个人展示 项目提案(Project Proposal,30%):学生需提交项目提案,包含系统图及项目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阐述 考试形式的数字化转 01机考的分阶段推进 2025年5月:发布机考样题,学校可自愿选择试点 2026年5月:语言类科目(如英语A、中文B)率先线上考试 2026年11月:所有科目开放机考选项,与纸笔考试并行 02技术适配的应对方案 IB提供标准化考试平台,支持公式编辑器、绘图工具等功能。针对打字速度较慢的学生,允许携带手写板进行数学公式输入,但需提前申请特殊考场。 03学术诚信的全面升级 针对近年泄题事件,IB实施三项监管措施: 全球统一考试时间:调整不同时区开考时间,避免跨区作弊 设备管控:考场禁用联网设备等 监考标准化:所有考试至少持续2小时,杜绝“速考速泄” 2026年后旧课程科目将逐步停考,学生需注意按毕业时间选择对应的大纲。 还有多门课程秋季起启用新考 今年秋季将有6门IB课程启动新考纲,包括:5门IBDP课程和1门IBCP课程。纳入改革的课程将于2025年8月首次授课,第一次评估将于2027年5月进行。分别是: 01计算机科学 新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计算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思维过程,利用计算机科学、算法思维和编程的技能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其内容重点为计算机科学,不在于信息技术。 特点:学生可以使用Java或Python编程语言学习该课程。 评估:进行paper1&2的外部评估,以及IA评估。 02设计技术 新考纲旨在让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发展对设计思维过程的长期知识和理解。课程探讨的三大主题为理论设计、实践设计、情境设计。 特点:属于概念学习和技能发展并重的课程。 评估:分为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 · 外部评估:Paper1包括教学大纲中的多项选择题、Paper2包括简答题和扩展回答题。 · 内部评估 :设计项目为开放式任务,学生需开发一个物理保真度模型(设计、建模、测试并开发产品设计解决方案)以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 03心理学 新考纲的关键理论和术语被整合到每种方法的研究中,选修主题为学生将研究的应用心理学的四个背景。新考纲的改变在于确定了与心理学研究相关的六个概念。 评估:SL课程2个Paper考试,HL课程3个Paper考试,IA已成为SL和HL学生的研究计划书。 04视觉艺术 这是一门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创造性课程。新考纲增强了视觉艺术学习体验的真实性,并更清楚地促进了概念和材料实践的综合 要求学生必须参与各种艺术创作形式和创意策略,并反思艺术家、艺术作品、背景和观众之间的关系。 评估:评估模型通过三个评估任务来维护结构,但这些任务经过重新设计,减少了所需的已解决图稿和图片的数量。引入了字数统计,以保证学生提交的视觉和书面证据之间的平衡,并更加强调艺术创作。 05DP扩展论文 更加强调学生使用跨学科方法进行研究,以解决复杂的问题和疑问。但“跨学科”并不是强制性的,大家依旧可以选择“跨学科”或“以某一学科为中心”去选题。 评估:新的评估模型与过去包含的领域相同,但评估标准已重新设计,提高了评估标准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此次改革被视为IB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挑战的战略调整。新加坡UWCSEA等试点学校反馈,项目式学习显著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但也对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改革既带来机遇——例如通过真实项目积累背景提升竞争力,也带来挑战——需平衡学术深度与实践广度。 原创 Molly 爸爸真棒 微信公众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