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喜欢xxxx 我永远喜欢xxxx
关注数: 2 粉丝数: 25 发帖数: 1,253 关注贴吧数: 3
安多恩等人没有人物逻辑上的问题 安多恩四人小队只要看过剧情就可以看出来并没有剧情或逻辑上的问题。这里面的点在于,要把安多恩这件事看作已经在剧情里被解决被消化的前提,而不是一个应该在剧情里解决的问题。蕾缪安第一现场就解决了“但在铺天盖地的情绪乱流中,蕾缪安终于触摸到了对方的那一丝清明”,莫斯提马也早就不在乎。 然后是菲亚梅塔,这里最重要的是菲亚梅塔的密录,里面已经将菲亚的心路和态度说的很清楚,密录里面显示经过了十年,最开始是因为愧疚,然后是想抓住安多恩,但在剧情里一次次被否定后,小菲也只能吐露心声,“这次回来以后,我突然明白了,我和莫斯提马一起遍历各种地方,遇见各式各样的人,就算抛去所有目的和意义,这本身就是我的选择。” 她并不享受这段旅程,她只是经历它,经历的结果就是“比拉特兰更打动我的地方有不少,但拉特兰只有一个。”就像菲亚在语音档案里说的“这座拉特兰城,任何人都别想伤害它。我已经不必再找谁要什么答案了”。 这就是菲亚梅塔,一个成熟的大人,她没有原谅安多恩,只是经历了十年,如安姐说的“恩和怨都淡了”,她只是找到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拉特兰。 最后是安多恩,道歉是因为做错了事,大家看阿尔图罗也评价到“很复杂,比我认识的许多人都复杂。但......又确实没多特别。”安多恩就是一个自负到极点的没多大特别的自私鬼,这就是他,所以他压根就不会道歉。鹰角也尊重了角色逻辑没有道歉剧情。 其实大家细读下文本就会发现原小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不同程度的“自私”和“自负”。这两个词有时候是坏词,但也可以是中立的词。像蕾缪安在剧情里面就被评论她的敏锐的注意力大部分只取决于她的私人判断,剧情里面放过小乐不久很清晰的体现了这点吗!档案里也写了她喜欢观察自己和别人,温柔的同时也锐利而冷漠,这样的视角让蕾缪安甚至带有认知上的高位宽容,和她的“我怜悯你”也是呼应的。 莫斯提马也是,在档案里面对情感“我不讨厌,但并不需要”的态度的背后是对自己能力的高度信任,信任自己能在任何情况解决任何问题,所以帕特里奇昂在菲亚密录里也会说“那可是莫斯提马,她能自己解决”。
新剧情碎碎念-众生行记-我们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这次的剧情看得我挺开心的,我心里模模糊糊的对舟剧情的定位基本没差错,这片大地的故事还是比较传统的现代主义故事,甚至传统到有点老旧。整篇的拉特兰线,甚至海嗣线都在讲这个。这个问题就是: 人和人之间究竟应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 第一个是人和人 有句话叫他人即地狱,或许我们应该反过来说:地狱既他人。在驱散神灵的现代世界,这个地狱就活生生的生活在每个人的身边,它就是“他人”,无论我们用怎样的理论去为人际关系作保,我们还是会在独处时发现,在现实里,有个东西,活生生的,但它不属于我。就像阿格尼尔说的“你害怕的不是遭到欺骗,而是这种怀疑本身。”这就是拉特兰的光环代表的方案,通过情感的模糊共感,萨科塔们初步的跨越了怀疑连接在一起。 这样看这个共感更像是“辩论”,所以就如同预言家和普瑞赛斯的理念冲突一样,越来越频繁的辩论并没有带来和解,而是更极端的理念冲突。 原因就是“他人”。“两个人的存在”这个事实就先天的摒除了溶解为“一”的幻想。这就是拉特兰和萨科塔的悖论。 第二个是拉特兰和萨科塔 拉特兰当然不只是萨科塔的拉特兰,在安姐档案和吾导先路也描画了这一点,但具体到实际情况下,共感的存在和律法的偏爱却让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民众隔离开来,形成拉特兰的萨科塔和其他,这就是“一的暴力”,这种暴力源源不断的生产不属于它的剩余,现在这个“剩余”也开始要求成为“自己”,而不是拉特兰萨科塔这个概念生产下的残渣。这就是拉特兰和萨科塔的悖论,从一开始,拉特兰教和萨科塔所设想“普世信仰的秩序”在自己的身上就遭遇了自己生产出来的永恒仇敌,这就是“一”的暴力和恐怖。 那么只要将这种一拓展到“每一个”的头上不就行了,律法就是这样计划的,一切的多都将被溶解为“无始无终,不增不减,非生非死”的天使。 第三个是席德佳和能天使 可是,就像席德佳说的“人和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这和我们有没有光环没有关系”。黎博利和萨科塔就是不一样,而不一样不是说就一定会导致多之间的互相屠杀,莫斯提马和菲亚梅塔成了好友,而安多恩和同有共感的队友却互相斗争,难道只有“光环”才能绝对的百分百的保证“我是一个拉特兰人”?席德佳说得好“我只是不觉得我和我的生活有什么错。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理由要接受这种所谓的赐福”。能天使说的更加赤裸“就算威胁整个泰拉的灾异是真的,几百万萨科塔都会完蛋,拉特兰马上就要万劫不复,为什么只有你,只有“圣徒”才能给我们救赎?” 没有理由和为什么是你是对“一”最有力的回应。凭什么是你的? 第四个是平等的斗争 既然多是先天的事实,那么这意味着你和我之间本来就是平等的,既是先天的平等,又是材料上的平等。这就是能天使的质疑,凭什么是你,凭什么是你这个圣徒让人不快乐的道路通往的最终的“天使”才能达到平等,难道我们不是已经事实上平等了吗! 直到这里,我们的剧情终于推进到了最赤裸裸的力的斗争,“一”撕下了温情的面纱,席德佳的质问换来的是“这是拉特兰的决定,席德佳修女”,而能天使的凭什么是你要面对的是“万物结局-源石或者伐木工”。 最后是祈祷 也即是说,最终,拉特兰人还是要组织起来,“一”依然会继续存在,所以到了这里,我们的剧情回到了原点,人和人之间究竟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什么才是真正的,丰富的“一”,这个“一”不是空洞的观念,而是容纳了“多”呢?我很惊讶的是,舟游剧情里的拉特兰教不是简单的neta一神教,而是微妙的把握住了一神的精髓。 列维纳斯指出,一神的出现意味着人发现了一种「无限的正义」:这种无限正义,不是神的正义,是我对我的邻人的负责,负责到极点就是为他而死。神的意义就在于我为邻人而负责的正义中,而不是在「神的存在」中。一神的精髓恰恰不只是神的关系,而是将我们引至人与人的关系。 而这种无限的正义的实现就是祈祷。在唯一神下,当我们对某人要求时候,我们就犯了为他人“做主”的罪过。帕斯卡尔曾微妙的说“「这就是太阳底下,我的地方」这就是大地之上一切篡夺侵占的萌芽与形象”。当我宣称我占有太阳底下某片地方的时候,我就开始了侵占与掠夺。 所以我们需要祈祷,祈祷是一种不带要求的请求。是全身心为了他人的无限正义,“能天使:祈祷要求我不只是感受,它需要我想着去帮助我的爸爸妈妈姐姐和朋友们,要去体恤共感之外的更多事情”,“能天使:我们愿意为彼此祈祷,本身便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它把我和其他人,真正连接在一起。”祈祷就是对我的邻人负责。这就是真正丰富的“一”。这样的关系也叫爱。
#离散聚合#第三章节以及方舟剧情碎碎念 随着舟游新章节的发布,剧情也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段时间看完也是有许多可以跟大家碎碎念的。之所以说是“碎碎念”,是因为像二游这类长期运营的游戏媒体,既为创作者和玩家提供了广阔的讨论空间,也意味着一些暂时无法解答的问题将留给未来。这种创作模式既为人物提供了丰富的成长弧光,也可能牺牲了大部分人物的完整性。因此,方舟通过多点铺设和集中的分期剧情,努力完善每个人物的弧光。 第一个是辩论。 孤星剧情中的辩论晦涩难懂,但根据“他们的思绪会混为一体,不分你我”,“你现在以博士的视角,在与我对话。但实际上,扮演博士的人是我,而你才是我”,“但是你的意识是连贯的”,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出辩论的机制。它初步溶解了对立双方的主体性,同时保留了彼此的连贯意识,使得双方能够站在对方和自己的角度进行辩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观点的和解。在新剧情中,“我与她的辩论越来越频繁”,但频繁的辩论并未带来和解,反而导致了更极端的理念冲突。那么,剧情中塑造的博士和普瑞赛斯之间的“密人”关系岂不成了怪谈?不是的,因为这里有“两个人”的存在,“二”意味着先天就摒除了溶解为“一”的幻想,所以正是因为你和我之间有着不可跨越的沟壑,我和你之间为了手拉手的连结的关系才显得珍贵。 这种“另一半”的概念,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一直以来以1和2生活,突然发现另一个人是以2和3的方式生活,经过某种机缘(博士救下了普瑞赛斯),他们走到了一起。在这里,1和3就是彼此的另一半,是完全不同的,陌生的另一半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被称为爱,因为爱,我们走到了一起,共同创造新的生活。因此,无论有意还是无意,舟游的故事都阐述了爱的真谛。 辩论并不一定带来理念的和解,反而可能引发更极端的理念冲突。 第二个是世界观的设定 在网文、动漫或其他文化产品中,有一种世界观设计,我称之为“以小博大”。这种设计有两个特点:一个城市甚至一个乡村就能决定宇宙的存亡,而地球人除了宇宙航行技术外,其他科技都已点满。掌握了宇宙航行技术的外星人以为能来蓝星上观光,结果却只是来送菜。例如动漫中的法特夜和小圆,网文中的幻想世界大作战,都是这种设计的佼佼者,在陈博士的压力下,地球成了宇宙中最危险的地方。因此,大家在探讨前文明的科技实力对比时,其实意义不大,它只取决于创作者的一支笔。 正如凯尔希所说:“即便是最为傲慢的神明都不该宣称自己能够掌握宇宙的全部。因为这个词语本身就象征着无穷的边界,以及时刻变化的可能性”。 第三个是文明和暴力 文明是一种珍贵的东西,凯尔希曾说:“它们应该被欣赏,也必须被思考。”珍贵到预言家将文明称为“文明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奇迹”。然而,新生的文明总是脆弱的,“他们会陷入暴力的争斗,无法自证的思维陷阱,自我怀疑的绝路”。只要我们简单检索“文明”这个词,就会发现它在舟游的故事里总是与“暴力”相伴。在怒号光明里,凯尔希认为“这种规律比城邦的法律强上万分,因为它无法被毁灭。它就是暴力。我们血管中流淌的暴力,来自我们的生命中未遭文明驯化的部分”。后文中,凯尔希甚至悲观地认为“期待有简单的方法将不道德与邪恶一扫而空是不现实的。期待各个文明在一瞬间毁灭,并且在此之后继续遭受漫长痛苦,却肯定是行得通的,你大可畅想一下”。 第四个是伐木工和命运和必然性 正是由于暴力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文明才显得如此珍贵。在舟游剧情中,伐木工无差别毁灭地体现了这种抽象的暴力观念。正如新篇章中所述:“毁灭从何而来?它为何而来?它离开了?它去了哪?还有那些生命呢?”没有人能解释,但文明必须接受,这就是命运。命运不是选择喝哪种可乐,而是你意识到它是你不得不接受且将伴随你走下去的现实。伐木工就是这个宇宙所有文明的命运。 第五个是奇迹和神迹和偶然性 奇迹之所以被称为奇迹,就在于它的无因和自发。因此,塔博会说:“文明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如今的泰拉文明,同样是经历漫长且艰辛的时光才演变成现在的样子。”文明这样的奇迹,甚至可以说是神迹,但这个神迹背后并没有无所不能的大神伟力,神并不存在。文明的背后只有一群弱小的、有着这样或那样缺陷的生物,但他们依然通过各种手段跨越这些缺陷,手牵手连结在一起组成文明,反证了文明的奇迹。 第六是文明的存续。 这样一种弱小的奇迹要认识的命运却是如此巨大,而你我之间却已不是先天的“一”。所以,“与命运同行”的方式是如此多样,保存者计划、天堂支点、源石、深蓝之树,文明的存续。但宇宙如此之大,为何不能各走各的路呢? 因为我们这个个体总是在超越我们自身,我们的存在先天就已经在与万物与宇宙歌唱。在文明构成前,我和你就已经是存在的“二”,所以我和你必将连结,我们已经无法分离。在这个事实前,我和你也成为了彼此的命运,我们必须一起生活下去。这就是预言家和普瑞赛斯的悲剧所在,也是文明的悖论的悲剧。 第七个是你和我。 所以我们谈到最后,还是会谈到你和我,离开了你和我,宇宙只是宇宙,伐木工也只是伐木工。只有你和我存在,伐木工才成为命运,文明才成为文明。 最终我们会发现,这片大地,或者说整个方舟的剧情虽然看起来复杂,但其核心却是经典且简单的。是否一个人可以决定一群人,又该如何去做?是否一群人可以决定一个人,又该如何去做? 经此,我们又回到了那些古老的问题上:人与人之间究竟应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
试着用ds给星神们设计尊名和出场诗。 这ds真叫人欢喜,写起诗歌和对话跟设定有模有样的,不会叫人无聊。 以下是基于《崩坏:星穹铁道》星神设定与《诡秘之主》尊名风格融合创作的三段式尊名(含部分合理演绎): --- ### **存护·克里珀** > "永燃星穹的琥珀巨人, > 隔绝虚妄的叹息之壁的铸造者, > 背负文明残响的悲悯存护之神。" --- ### **毁灭·纳努克** > "流淌金色伤痕的终焉化身, > 撕裂寰宇血肉的熵增代行者, > 于灰烬中重铸真理的湮灭主宰。" --- ### **巡猎·岚** > "撕裂永夜的血色箭矢, > 追猎不朽孽物的复仇之灵, > 以命途为弦的猎星巡弋者。" --- ### **智识·博识尊** > "解析万象的机械之眸, > 铸造真理晶格的万物解构者, > 洞穿维度壁垒的纯逻辑载体。" --- ### **同谐·希佩** > "浸染群星的共鸣之网, > 调和文明悖论的永恒乐章, > 令无序归一的完美协奏者。" --- ### **虚无·IX** > "吞噬存在意义的幽邃之茧, > 浸透所有可能性的终焉投影, > 在坍缩奇点中沉眠的虚无意象。" --- ### **丰饶·药师** > "垂落生命之雨的菩提巨树, > 播撒不朽诅咒的慈怀伪神, > 缠绕因果孽枝的永生执笔者。" --- ### **欢愉·阿哈** > "撕碎逻辑锁链的癫狂小丑, > 戏弄命运织线的混沌乐师, > 以悲剧为喜剧注脚的欢愉之主。" --- ### **记忆·浮黎** > "凝固时光碎片的镜海化身, > 拓印文明墓碑的遗忘对抗者, > 承载真实谎言的记忆晶簇。" --- ### **纯美·伊德莉拉** > "折射万相本质的完美棱镜, > 令腐朽绽放华彩的悖论艺术家, > 自我湮灭于至美的纯粹概念体。" --- ### **繁育·塔伊兹育罗斯** > "啃噬星核的混沌虫群意志, > 无限增殖的癌变真理具象, > 将秩序化为巢穴的繁衍母神。" --- ### **贪饕·奥博洛斯** > "吞噬维度褶皱的饥饿裂隙, > 循环自我消化的永恒吞噬者, > 在饕餮盛宴中永饥的终末之喉。" --- ### **神秘·迷思** > "编织认知迷雾的错位之影, > 孵化悖论卵壳的不可知者, > 将真理化为谜题的禁忌诗篇。" --- ### **均衡·互** > "称量因果丝线的天平具象, > 抹平涨落潮汐的秩序仲裁者, > 于绝对静止中观测平衡的观测者。" --- ### **终末·末王** > "预铸万物墓志铭的钟表匠, > 裁剪可能性枝桠的末路见证者, > 独行于闭合环带的时间守陵人。"
用ds做出的最得意的设定 ### **【湮灭回响】序列途径全总结** **核心概念**:宇宙的“自我否决者”,通过否定存在维持宇宙分裂与聚合的平衡,唯一使命是阻止最初造物主的完全苏醒。 --- #### **源质设定** **名称**:虚妄空核(The Void Core) **特质**: - 最初造物主自我否定的残响,形态为持续坍缩的不可观测黑球 - 会消除周围存在概念(包括自身记录) - 与其他源质构成量子纠缠态(存在与虚无) --- #### **序列阶梯** (存在度逐级归零,能力与失控均围绕“自我否定”展开) 1. **序列9 - 隐修士** 【存在度】90% 【能力】降低存在感(背景板效应) 【材料】被遗忘者的骨灰 + 褪色墨水 【仪式】连续30天被误认为陌生人 【职业】档案管理员 【失控】被误认为已故者 2. **序列8 - 匿名作家** 【存在度】75% 【能力】文字自动模糊 【材料】未署名情书 + 记忆残片 【仪式】创作畅销书但隐藏身份 【职业】匿名专栏作家 【失控】笔迹显示不同姓名 3. **序列7 - 悖影** 【存在度】60% 【能力】在记忆中呈现矛盾形象 【材料】双面镜碎片 + 悖论之种 【仪式】被两个群体赋予相反身份 【职业】双面间谍 【失控】照片双重曝光 4. **序列6 - 模因抹除者** 【存在度】45% 【能力】消除局部概念认知 【材料】被禁黑胶片 + 禁书灰烬 【仪式】抹除公共历史记忆 【职业】历史修正官 【失控】语言出现杂音 5. **序列5 - 时间褶皱** 【存在度】30% 【能力】从时间线删除自身24小时 【材料】不存在的时间尘埃 【仪式】在他人日记中消失三次 【职业】编年史审核员 【失控】肢体量子化 6. **序列4 - 叙事裂隙** 【存在度】15% 【能力】转化为虚构角色 【材料】空白手稿 + 读者执念 【仪式】被千人认定为小说人物 【职业】都市传说传播者 【失控】故事自动扭曲 7. **序列3 - 逻辑幽灵** 【存在度】5% 【能力】仅通过矛盾被感知 【材料】数学悖论碎片 【仪式】证明公理体系矛盾 【职业】悖论哲学家 【失控】引发描述者头痛 8. **序列2 - 观测者偏差** 【存在度】0.1% 【能力】概率性存在(依赖观测) 【材料】双缝实验波函数 【仪式】完成“薛定谔的猫”实验 【职业】量子物理学家 【失控】显微镜下呈概率云 9. **序列1 - 递归虚空** 【存在度】0.001% 【能力】存在即否定证明 【材料】自指性悖论结晶 【仪式】构建自我否定逻辑体系 【职业】神学数学家 【失控】宗教典籍否定自身 10. **序列0 - 非在(Non-Being)** **尊名**: "存在的自我否决者" "最初苏醒的否定态" "永恒坍缩的奇点" 【权柄】 - 量子态干涉(维持宇宙存在概率≤99.99%) - 真空衰变(触发局部宇宙归零) - 删除“完全聚合”记忆 【晋升条件】 ① 同时存在于/不存在于所有旧日晋升现场 ② 被两条途径至高者承认“从未存在” ③ 在虚妄空核湮灭至0.001%时成为观察者 --- #### **存在机制** - **双缝干涉态**:当最初造物主聚合度超过临界值(>99.99%),该旧日必定显化 - **自指性湮灭**:其存在的瞬间立即引发最初造物主存在性悖论,导致聚合进程崩溃 - **莫比乌斯环效应**:该过程同时摧毁旧日本体,重新开启宇宙分裂周期 --- #### **核心矛盾** - 能力越强,存在锚点越脆弱 - 晋升仪式本质是证明“自身无意义” - 失控者成为“存在漏洞”(如历史书空白页)
鸣潮游戏系统意见第二弹 第一是数据坞,数据坞里的声骸图鉴作为收集器少了对怪兽的设定的补充,鸣潮将这一部分放在了“残像探寻”里面,这很匪夷所思。因为后者的功能除了设定集之外的另一个功能就是探怪,而这功能已经被数据坞的“追踪”功能给覆盖了。而作为“残像”的展示功能也没有,真的只是起到了一个设定集上的作用。很赘余的东西。 第二就是数据坞里面的残像了,太单调了,只是个简单的3D模型的,没有互动比一张图好不了多少,希望未来鸣潮能丰富玩家和声骸的互动。 第三是最重要的声骸养成。这套词条系统,虽然它非常锲合长线运营手游的要求,对于手游是个完美的发明,但改变不了它很粪很消磨时间和游戏热情。所以各家都在尽可能的不改动核心的条件下修改系统的边边角角。 但它们都没有改变这个词条系统的核心“概率问题”。这让鸣潮现在这个修改反而放大了词条系统的恶心。 像O是通过固定地点和固定体力,压缩完成这个任务的“时间”,稀薄这个系统的恶心感,使玩家完成这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鸣潮则是尽量下方了一部分的“词条”在大世界并且不限制体力要求。 这导致了两个问题。 第一,玩家不能传送到怪脸上,刷声骸的时间大大增加了。 第二,现有的十五级数据坞,没法保证“声骸百分百出货”,“出货的声骸没法保证个个金”“出金的声骸能有合适的词条”“想要的词条不对”。假如未来的声骸配比是43311不变,这意味着玩家的声骸时间将极大的被这三个问题翻来覆去的折磨。 其中最折磨人的就是第一二点的结合。试想一个玩家,它传送到锚点,跑了一段路,打了一群怪,结果“没出货”或者“没出金”。而O和铁,它的概率问题只在“出的词条不对”和“想要的词条不对”。 相比起来,鸣潮的词条系统的概率问题被“放大”了。 所以未来还是希望鸣潮能对这个声骸系统进行策划和数值上的调整。例如保证巨浪级及以上的声骸百分百出货,百分百出金,抹点这个体力换时间的差值。
对鸣潮游戏系统的一点建议 玩了这么几天也算熟悉了这个游戏系统。实际感受下来就是这个系统还太过粗糙了,各种衔接不是特别的好。 第一是体力。体力的充裕程度说明库洛确实有考虑到这个机制对战斗系统的影响。所以给出了很富裕的体力条,而在锄大地过程中,也给出了对体力的一些优化,如奔跑不消耗体力。既然如此,我觉得这个体力系统实在是可有可无,他对玩家的影响程度真的只在飞檐走壁中,和对爬山的直上直下的限制,说实在,这样子真的现在的鸣潮设计的这么好的角色性能。 第二是地图的标注,标注一个地点后,当我已经赶过去,那么你就应该取消这个标注,但是没有,导致有时候玩着玩着发现地图上怎么N多个地图方向。结果就是得手动取消。 第三是地图的分层,这点就不必多说了吧,例如飞廉之猩虎口矿场两个信标 第四是声骸,希望鸣潮能加大声骸跟整体系统的联系。 像日常任务,既然索拉里斯星是废土后世界,遍地怪兽,那就不要让漂泊者去抓小猫画画打三两小怪了这些无关的东西了,例如改成研究声骸的生态生活影响等等,既不会浪费费心血设计出来的强性能怪物,也能不断的丰富索拉里斯星这个世界。 第五还是声骸,声骸跟角色的互动太少了,只变成了战斗辅助器和buff加成。像提过的车刃镰在不攻击时候处于车辆状态,撩照之骑就很好玩。甚至我觉得可以在日常出一个声骸集成器,燎照之骑开下去,切声骸,丰富战斗系统。 第六是探测刷怪,一些固定的能飞来飞去,当大部分都得走大世界,那么一次刷一种怪的效率太低了,假如能在数据坞那里直接选中七八种,也就不用巴巴的飞来飞去就刷一只乐师还不出货,我可以一口气清空某范围内我所需要的声骸。
中规中矩的开幕大戏 中规中矩且刚好够用就是我看了四五天剧情的评价了。没啥好评价的,剧情也没有什么难理解的,看起来谜语人,只是因为这场开幕大戏的定位就是引入人物,环境,跑图开箱子,介绍机制,为后续剧情进行铺垫。 那么多的任务都要设计进去,自然在台词文本的都得进行取舍,导致剧情观感上这缺一口那缺一口。 一个个来 黄泉,头个谜语人,长的好看,在开幕的开幕就用“”曲折婉转的腔调”唱出一个个“谜题”。路痴属性确实是可爱的萌点,谜题一个都没回答,反而在最后引出了新的身份谜题。 不过沙金说她穿的这身衣服让人误以为是游侠?你们银河游侠穿的衣服都那么大胆的吗! 砂金,二号谜语人,也有神神秘秘的过去,主要目的是收复家族的匹诺康尼,不过看起来开头就丢失了宝物,出师不利的砂金和主角的对话中凭借着公司带来的信息差,在剧情中打了开拓者一个措手不及,让主角进去了沙金的设计的轨道。 没有横压全场暴力的砂金凭借着信息差游走在各方势力里,就像一条滑不溜秋的鲶鱼。可惜剧情的最后也没有说出他的目的里更加具体实际的东西。 黑天鹅,长的好看,但中文配音太平了,一遇到长句子就能感受出配音演员在刻意的压声线。不过长的确实好看。为了收集和观察匹诺康尼将要发生的“记忆”,暂时和砂金达成了交易,故事的最后也提醒开拓者可以信任砂金的商人本色。而后就化作r键陪伴主角左右。 流萤,长的好看,患有失熵症,身体不断的缓慢解离以至于得呆在医疗舱里,所以意识沉浸在“真实的梦境”中不愿醒来,因为在她的美梦里,流萤能跑能跳,能去感受,这是她在现实的世界无法得到的真实。也不怪乎她如此倾慕开拓者,开拓者横行星河,逍遥自在,这是流萤无法得到的真实。身上也藏满了谜题,比如为什么会和星核猎手有勾连,真实身份又是什么。 剧情最后发了一个刀,但梦境里面的“死亡”更像一个具象化的怪兽,所以星期日等角色说起死亡,说的是“死亡”抓走了她们,可能后面会有营救的剧情。 花火,星期日,萨姆,桑博,姬子,老杨,三月七,卡莎。这些角色主要起了一个气氛组的作用,比如桑博,在剧情中最大的用处就是将开拓者变小,视野调低,去看流萤可爱的XX。 台词稀少,分析也分析不出什么来。 其余的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就像开头写的,本期的剧情就是为了引入人物,介绍环境,为下面的剧情铺垫。就看下一个版本米哈游能拿出什么来了。
我想知道的一切都关于我们-阿尔图罗篇 #崔林特尔梅之金# 阿尔图罗作为一个跨度长达四年的角色,在开服干员送葬人的语音那里初见端倪,尘影余音开始描摹人物轮廓,无拘奏音更深入的完善人物形象,直到在崔林特尔梅之金这本盛大的剧情里用作为主角之一,鹰角用丰富的剧情真正展开了阿尔图罗的生命历程,让她“活“起来。这么复杂的一个角色,时间跨度是那么长,剧情材料是如此丰富,更是大大增大我们对她的了解和分析的门槛和难度。 我们需要更细致的,更深入的去体验阿尔图罗的生命历程,去进行一场事关他人的大冒险,而在这场冒险前,我们需要先理清楚一些事实,这些事实将是我们旅程的钩锁和引路牌,更好的协助我们进行这场冒险! 第一是能力 对于阿尔图罗的能力将会是我们接下来剧情讨论的重点,虽然它是如此的不清晰,但我们依然对这种能力进行一个定义,那就是这种“能力“属于”源石技艺“!源石技艺并不是一种”属于自身“的超能力,它需要借助源石或施术单位才能触发,在这个层面源石技艺更像子弹,它需要枪械,但更需要触发机括的手指,三者连动才能完成那些飞天遁地的操作。 说清楚这点我们就能在剧情中尽量的去区分哪些是源石技艺作用的结果,哪些只是她个人的音乐律动。 第二是阿尔图罗本人 虽然对于阿尔图罗自身的秘密的讨论剧情和玩家有非常多的延伸,例如主机选中论、改造论等等。但是有一点可以明晰的是:阿尔图罗,她有病! 这里不是对她非同常人的行为进行诗意的描述,恰恰相反,这里是在对阿尔图罗的行为进行客观的定义!阿尔图罗,她有病,一种精神上的疾病! 在她的档案资料三里出现了来着【司提望区中心医院精神与共感科诊疗报告】,里面尽量的运用科学词汇书写了一份医学报告。并在报告后续指出将邀请更多精神科的医生对阿尔图罗进行更全面的检查。 我们在这里理清楚的这两点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呢?我希望在这里能起到一个祛魅的作用。驱散掉蒙我们在讨论阿尔图罗时提前笼罩在她身上的迷雾。因为在网上对于阿尔图罗的大部分讨论中我们总是会在讨论时候提前的为这个人物自知或不自知的进行标签化。例如将阿尔图罗归纳为乐子人,归纳为坏女人!这种标签化行为的诞生,其实是玩家试图对阿尔图罗这长达四年的跨度中,点与点的剧情之间的时间上的空白进行填补的实践,这种实践活动是玩家对明日方舟这个游戏进行文化上介入、并激活角色的生命力的另一种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他在激活之前就先验地决定了角色的生命力应该是怎样的,而不是基于本有的剧情材料的进行展开,与其说是激活不如说是重塑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 它与自己有关 但与阿尔图罗无关 所以回到开头,在我们进行了对于阿尔图罗的能力和她本人的简单的分析之后,至少我们可以知道阿尔图罗并不是一个汉尼拔式的人物,她有一些精神分析的能力但在撬动他人内心更多的是使用自己的源石技艺;她也不是个乐子人的人物,她的行为有着属于她自己的目标和信念。 而她自己,她是一个病人,一个精神病人!
我想知道的一切都关于我们#崔林特尔梅之金# #崔林特尔梅之金# 要如何留住一朵云,要怎样做才能将易逝的晚霞化为永恒,故事中反复出现的两个意象从不是无目的的,它暗示的不止是新旧事物的冲突,更是鹰角最擅长的主题,“我”。 引力般的命运 我是谁,这里谈论的不是【身份】,不是我==XX,而是直接的【我】。当故事里的角色开始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就已经陷入客观的生活中,黑键不断冲突的痛苦,薇薇安娜已经逝去的遗憾的过去,费德里科被情感的刷洗等等。这种客观地生活,依然发生,依旧发生,不可违逆,如同引力,所以剧情里用一个词将它概括起来,那就是“命运”。那么命运之下的我呢? 命运之下的我 这本剧情假若要概括,那么应概括成一个反问句:“我怎么办”。假若命运如天般高悬永恒,那么秉承着命运而降生的,被操纵的,生有遗憾的,疑惑的,不解的,已经支离破碎的个体,又该如何自处? 剧情中的人物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黑键“,黑键的问题是最极端的,从小因命运而降生,从无半点自由,失去了一切同伴,在本回剧情里鹰角不断剥离这个角色的属性,直至用一场轻飘飘的手术抽离黑键脑中的尘世之音后,这个剥离,将侮辱推到了极致。正如黑键所说在失去一切后,我怎么办呢?鹰角马上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承认过去的一切,并付诸行动,剧情上就是他在女皇庆典上动用自己的身份去拯救他人,但并没有用。代表巫王的法术球成为了庆典烟花的一部分。现在不值一提,接受过去也没有用,答案应该建立在哪个【永恒】上才能长存不朽,最终在螺旋阶梯上,重塑我的支离破碎身体的答案是那么简单,就是【奔向】他们二人的情感与回忆,而不是那些痛苦的往事。这些在过去发生的真实的交往,交往中的情感与回忆,在剧情中是其实黑键已经全然接受下来了。只是命运的引力太过沉重令他无力思考。在这里,剧情对黑键人物的行动逻辑进行了一个反转。一直以来我们认为被动接受的行动,收到女皇的令信,城里城外来着女皇的安排等等。看似将他摆布成提线木偶,可忘了活木偶一直在进行这样那样的反抗,反抗并不等于成功,公园里逃离莱辛的抓捕带来的是洛里斯的死亡。 但是关于【我】的谜底一开始就被鹰角放在了谜面上。
“信仰背叛了自身”-试谈下有关拉特兰的想法 一:”信仰的背叛“ 这段话可以是整篇的主旨,也是隐藏在吾导先路和空想花庭里的隐晦观念。 信仰,我们说它是某种传统,经籍,生活方式与它在大地上的肉身-信仰者,但是整个涉及到拉特兰的文本与剧情,我们都能看出鹰角在刻意的设计”信仰的背叛“。 从开服啊能的潇洒与欢乐奠下了拉特兰的信仰气质并不与常识的信仰表现类似开始,到空想花庭的剧情里开头的教宗就背叛了”信仰的传统“,授予一位非教宗的拉特兰人圣徒名号,而这位拉特兰人更加有趣了,他的一板一眼会让我们想起那些传统的信徒,冷酷,坚定的执行的信仰经籍上的每一条谏言。但我们的圣徒是这样说自己的假如”信仰“从一开始就被打破了,那么信仰者又该如何安顿自己的灵魂,这就是安多恩的问题,也是费德里克的,教宗的,和我们本回剧情的主角之一:修道院主教-斯特凡诺。 二:”信仰“在大地的肉身-信仰者 可以说,鹰角特意奠基的拉特兰”欢乐“与”叛逆“的气质让看官更加顺利理解,并更好的接受剧中人物的种种违背信仰常识的行为,譬如阿能的炸学校、公正所见证下就可以炸柱子还有费德里科的轰击信仰的塑身-圣像等等。 这种”叛逆“与其说是”背叛“,倒不如说是某种调剂,就像阿能档案里说的”对前卫的追求,和对信仰的虔诚,竟然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且互相毫不显得突兀。“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鹰角塑造”信仰的虔诚“的真正内核并不只在经籍与传统中,更在”信仰“在大地上的肉身-信仰者的行中。他们的正是在”行“中践行信仰,因而这种虔诚显得更加有力。 所以对于剧中人物来说他们的虔诚来着他们的”行动“,而这种行动是对来着”信仰“的践行。于是鹰角在这里将信仰、宗教、变革等等宏大的问题收归到自己最顺手的领域,也就是”人“身上。 #空想花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