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qr 最后一个qr
关注数: 7 粉丝数: 63 发帖数: 2,173 关注贴吧数: 6
 日本人都会把垃圾带回家处理,  日本人都会把垃圾带回家处理,分类非常细致。比如牛奶纸盒,必须拆开洗净叠好,才能扔出去;再如饮料瓶,瓶子和商标要分类投放。为了方便人们把商标撕下来,厂家在商标上打下了两个小缺口和裁撕线。即便是在皇居对面的公共绿地上,10多名流浪汉席地而卧,每个人都带着塑料袋,装着各种垃圾。无怪乎1994年广岛亚运会闭幕式结束后,10万日本人起身离开体育场,没有留下一片垃圾。世界各国媒体都惊呼,这是一个“可怕”的民族。 日本人的环保意识最突出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民众认真地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甚至把是否正确分类垃圾并严格履行作为评判公民道德和责任感的重要标准。从1980年开始,日本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垃圾至少分成6类,有些地方分为数十类。外国人在日本生活,第一件要学会的事就是倒垃圾。果皮、菜叶以及食物残渣需沥干收好放入“食品垃圾”桶;生活废纸、牛奶果汁的纸质包装盒等放到“可燃垃圾”桶;塑料袋、泡沫等则要放入“不可燃垃圾”桶;饮料瓶要分成玻璃、塑料、铝等材质单独处理;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还有专属小筐。这只是分类而已,还有诸多注意事项,比如纸箱要拆开铺平打捆;锋利的物品要包好并贴上专门警示标签;一只袜子是“可燃物”,成双且没破的袜子则是“旧衣料”……此外,丢垃圾的时间也有要求,一般早上八点之前,若不幸错过时间,则必须带回家第二周再扔。 如此复杂的垃圾分类,听起来都让人抓狂,更不用说施行了。但在日本全社会的认可和维护下,人们认真履行着并积极传播相关知识。儿童从小就由母亲教导学习如何区分和处理垃圾,从小学到高中,环保都是学生的必修课;居民搬到新的小区,物业都会呈上厚厚的倒垃圾辅导手册,图文并茂,巨细无遗;不少垃圾处理站还兼职为青少年作环保知识宣传;由环保志愿者组成监察队遍布全国,专职负责搜索违规垃圾袋,将之“遣返”并且对垃圾主人进行再教育;为保持城市的整洁,日本街边的垃圾桶并不多,许多人甚至养成把外出时产出的垃圾带回自己家的习惯。 曾有旅日国人亲眼目睹一位6、7岁小女孩踮着脚咨询前台的服务员,旅店房间里只有一个垃圾桶,该如何扔垃圾。服务员笑眯眯地请她不用担心,因为一般旅客垃圾数量种类较少,服务员会收走后再予以分类,小女孩这才放心跑开。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