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5843717 1065843717
关注数: 72 粉丝数: 1,164 发帖数: 62,521 关注贴吧数: 31
对于很多钓友来说,钓鱼其实是一个不断尝试、挑战和突破的过程。用细线小钩钓起来一条大鱼和用粗线大钩钓起来相同重量的一条鱼给人的感觉和成就感那是不一样的。我们有的钓友平时在垂钓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大鱼吃钩,但是往往由于使用线组太细或者鱼钩太小造成跑鱼,最后捶胸顿足,遗憾懊恼不已。 如何在中大鱼后避免跑鱼,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其实在个人看来,跑不跑鱼,和很多方面有关系,比如鱼本身的大小,钓点环境水深,鱼竿长短、线组粗细、鱼钩大小以及遛鱼手法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因素。客观因素是改变不了的,所以这里主要讨论主观方面的一些操作手法,特别是小钩细线垂钓小鱼过程中突发状况上了一条个体偏大的鱼这种情况,我们改如何操作来避免跑鱼。 首先,我们先说两个习惯问题,这也是很多钓友容易忽略的问题。第一就是很多钓友抛竿比较随意或者想钓远一点喜欢抛满竿,这是不好的。如果明确垂钓水域有个体偏大的鱼(之前钓过)或者说你不知道垂钓水域是否有个体偏大的鱼(之前没有钓过),你在做钓抛竿的时候都不要抛竿太满,因为这样你在中大鱼的时候竿子往上抬不起来,没有任何缓冲余地,鱼稍稍用力往前一冲,极易造成拔河状态,结果只能是切线跑鱼。面对这个问题,配备失手绳是最好的选择,至于它的操作手法后面讲。第二个习惯就是喜欢暴力提竿,提竿力度大了作用在鱼嘴上,比较容易惊鱼导致鱼乱窜从而断线跑鱼,甚至有时候用的竿子硬了暴力提竿就会拉个鱼嘴上来,或者更有甚者碰到大一点的鱼直接就把细一点的子线给提切了。所以提竿轻柔点,这样中大鱼的时候可能鱼的痛觉感觉会小一点,挣扎也会小一点,挣扎小一点断线的可能性就小一点。 说完习惯问题,我们再来说一下操作方面的问题。一旦提竿中鱼,第一时间你就能通过力度大小就能感知是大鱼小鱼,甚至多大的鱼都能估摸得八九不离十。如果是大鱼,立刻做好起身左右遛鱼的准备,千万别傻乎乎坐着不动了。如果鱼往前冲,丢失手绳,一般鱼在冲出几米或者十几米后会有一个停顿缓冲,这时你就可以试着往回拉失手绳,本着一个鱼冲你放,鱼停你收的原则,如此反复,消耗鱼的体力。如果鱼不往前冲,那是最好了,你几乎都不会用到失手绳,起身,左右随鱼走,同样是消耗鱼的体力,鱼基本在冲出一段距离会有一个短暂停顿,所以你要尽可能多地抓住这个时机,试着反方向拉竿以控制鱼不往同一个方向一直游,这样可以保证你左右两边都有一定的遛鱼缓冲空间,不至于鱼一冲就到了极限。基本前两个回合你稳住了,鱼没有跑,基本就跑不了了,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了。 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说到底还是个心态问题。很多新手钓友一旦中了大一点的鱼,瞬间就慌了,着急的不得了,深怕鱼跑了就想快点把鱼拉上岸,谁知欲速则不达,拉得快,跑的也快。所以中鱼后,首先心态要调整好,不要慌,稳住鱼竿就可以了,重要的事再说一遍,是稳住,千万不要和鱼对拉,这时初期鱼的力气是很大的,生拉硬拽往往只有一个结果,断线跑鱼,同时,不要过早地将鱼拉离它的待定水层,也就是水底,我们需要做的是“温水煮青蛙”。试想,你一下子把鱼从两三米甚至更深的水底拉到一米甚至半米的水深深度,鱼肯定是不适应的,它是能感知水压高低以及光线明暗带来的危险的,所以它必定会惊慌逃窜的,这时造成断线跑鱼的概率就很高,如果我们中鱼后第一时间将鱼稳住,在特定水层溜个几分钟大几分钟,让鱼温水煮青蛙式地不知不觉就被消耗了体力,麻痹它,后根据情况再试着将鱼慢慢往水中上层提,循序渐进,继续消耗它的体力,如果鱼往下冲,顺着它往下,不冲了再往上提,如此反复,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鱼基本就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最后将鱼牵出水面,抓住时机让鱼呛水,这点很重要!一般两三次呛水鱼基本就翻白肚皮了,再抄网伺候。抄网抄头,鱼竿牵引,找好角度,就稳了。 如果做好了这些,鱼还是跑了,那就是命啊!大可不必懊恼,哈哈
2022.2.22,挺神奇的一天 在贴吧浏览帖子,看见了一视频,是有人写了几个毛笔字,我个人(仅代表我个人)见了觉得一般,就说了句路还比较长,建议多看看名家书法。他先是回复说有人嫉妒他字写的好,社会怎么了,我要是写的出来算他输云云,又说我不写毛笔字不能分辨出毛笔字好坏,装大尾巴狼,很有点孤芳自赏,盲目自信的意味。老实说看到这样的回复我是没预料到的,但我没有丁点嫉妒他的意思,因为实际上我是瞧不上(有点打击人了)。我虽不写毛笔字,但我以前也写钢笔字,另外见过写的好的也不在少数,字有无形体、水平高低还是略知一二的。但我忽而不想争吵,觉得他说1+1=3都是对的,于是便删了回复,静静地退了出来,就当从来没发生过这件事一样。总觉得有时候说再多的话讨论再多的东西,也没有意义。很多年前,不再买古币了,又过了很多年,也不再发帖了,到现在,就算是回复,也是少之又少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没有闲情逸致了,也许就该这样子。但我时而还是热爱古钱币的,哪怕有时拿着以前自己雕的东西也会心动不已。于是我又想到了刚刚那个写字的人,难道我和他不是一样,不也是一个孤芳自赏的人吗?!忽然间我理解他了,但我不会觉得一个人的看法是出于某种嫉妒,这也许就是不同之处吧……
迪佳现在的几点问题 本人不玩长竿,买过三根迪佳的竿子。本来想再买一根5.4的,迟迟没有下手,为啥?看不到合适的。我觉得现在迪佳有几点毛病,很需要改正。 1,鱼竿虚标参数!现在都2021年了,迪佳很多竿子还在虚标参数,竿重虚标,带后堵重量不标,部分竿子总喜欢使用超重后堵来平衡重心,看似持感变轻,实则久抛就累!可以说迪佳应该是品牌鱼竿里为数不多喜欢虚标厂家之一了,这一点,甚至连有些三流厂家都不如! 2,涂装越来越花里胡哨!不知道什么叫简洁、沉稳吗?以前的涂装感觉还行,现在的一看,花花绿绿的,黄的白的乱涂一通,字体还很卡通,鬼画符似的,更有甚者竟然在有些鱼竿里面每节外打上“TICA”的字母,你到底有没有审美观念啊?知不知道丑字怎么写啊?你鱼竿外观设计人员他么的吃屎长大的么? 3,鱼竿种类过于繁杂!你生产鱼竿就生产鱼竿,往往是很多不同名称的竿子,其它都是差不多一样的,同模具的东西你搞个不同的涂装,卖着不同的价格,你糊弄谁呢? 4,设计人员不思进取!靠着能进口东丽高吨位碳布这个优势和以前的生产技术吃老本,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应该生产什么样的鱼竿。早年玩黑坑,玩硬竿,非等其他厂商做出来几年了才想到去生产去制造,去跟风,现在还学别人整个什么旗舰版,用的还是老竿子的名称!旗舰版不够,还整纪念版,经典版,估计过两年觉得还不够,再整轻量版,暴力版……至于吗你们?你们到底知不知道什么叫经典哦?能不能学学人家达瓦西马诺,技术学不来你能不能学学人家简洁的涂装,你就算是仿你能不能仿点高级的?!有点追求行不? 多的我都懒得说!
如何钓鲢鳙(原创) 鲢鳙是两种鱼,鲢是白鲢,鳙是花鲢,也叫大头鱼等,具体区分限于篇幅不作赘述。鲢鳙喜高温,这个季节前后钓鲢鳙是比较合适的。 很多人喜欢垂钓鲢鳙,一是因为鲢鳙个体比较大,钓起来遛鱼比较刺激,二就是钓鲢鳙能够连口,因为鲢鳙往往是一群一群的,中一条鱼遛起来之后抛竿下去,立刻又会有鱼给口,这一点区别于垂钓其他中大型鱼,往往需要等待很长时间,也许这就是垂钓鲢鳙吸引人的地方或者说魅力所在吧。 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如何垂钓鲢鳙。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要确定你垂钓的水域有鲢鳙,不然,没鱼你怎么钓?有没有鲢鳙可以通过观察得知,这一点我们在下面找鲢鳙的方法中会提到。确定有鱼后,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确定大部分的鲢鳙大致在哪一块水域,这就关系到鲢鳙会不会短时间被你诱进窝,你能不能快速上鱼。如果你随便找个点下竿,离鱼群太远,你想把它们诱过来是需要浪费不少时间和窝料的,完全没有必要。 垂钓下竿之前可以观察,也可以平时没有垂钓的时候观察,通过观察鱼星(一小堆黄豆大小的泡泡就是鲢鳙的鱼星)可以确定鱼的大致位置。另外,更有效的一点,就是在傍晚天快黑或者闷热天突然下小雨去看,一般它会上到表面翻浪,水被打成一个漩的那种就是鲢鳙。 知道大致位置后,就是诱鱼了,主要通过打窝或者不停抽鳙饵来把鱼诱过来。便宜点的可以买一些豆腐渣,或者直接买鲢鳙商品饵也可以。可以手抛窝,也可以手竿带饵抽窝子。这里说一下线组配比,根据具体对象鱼大小确定竿长和线组,鱼钩的大小等,一般5.4以上为宜,过长竿较重,不太适合打频率,饵也不容易抛准。有时我用4.5,也行,另外个人用的线一般比较细,只是做一个参考,不一定要像我用这么细。一般垂钓一两斤的鲢鳙,1.2主线加0.6子线(干起过巨物,不提斤数以免质疑、冷嘲热讽),三五斤的加一个号,1.5加0.8,以上递增,个人遵循的原则是,不切线就尽量用细线,不把钩拉弯拉断就用细钩,否则就换粗!有人习惯用细,有人习惯用粗硬抗,不能统一,网上也有很多推荐,自行选择。 至于作钓饵料,一般用商品饵,那种都可以。需要注意的是鲢鳙饵饵水比要比平时一般钓鲫鱼鲤鱼等鱼种要小,水放的要少一些。关于子线长和钩距,一般25-40厘米都可以,看水深,上下钩距8-10公分左右,采用上钩捏饵下钩空钩,或者上下钩都捏饵上大下小这两种挂钩法。很多时候上钩捏饵下钩空钩并非就都是下钩中鱼,上钩中鱼的概率也很高! 现在再来说调漂,首先选择一支目数比较多的漂,因为鲢鳙饵比较大,而且是半水做钓。调漂采用的方法是:半水双钩带饵(单钩上饵就单饵,双钩就双饵)调漂,调两目,钓两目(这个应该很简单吧)! 如何找鱼层?一般来说,鳙鱼较鲢鱼水层要深一些,太阳比较大的晴天鱼层偏深,阴雨天鱼层偏浅(其实气温高的阴雨天鲢鳙更活跃),但是我们钓的时候宁深勿浅,能钓深尽量钓深一点,因为假如你钓浅了,一旦中鱼,特别是大一点的鱼,在水面遛鱼就会让本身在浅水层的鱼受惊离窝,重新诱过来难度会变大。这里补充一点,有时候你饵料调的比较松散(前期诱鱼过程无所谓),雾化过快,鲢鳙比较活跃的话会越钓越浅,这时明显锚到鱼的概率变大,你就要考虑打粘饵料,延缓饵料雾化的水层,让饵料在深一点的水沉雾化,把鱼再诱到深一点的水层,再去钓。具体操作:先找到底,看水深多少?一般钓水深的2/3到1/2深基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为鲢鳙基本就在这个水层,不会长时间在最底层(底部有饵料除外),也不会在太表面。比如水深三米,你就从水深2米的地方钓就行,没口就往上15公分依次找鱼层。有的人喜欢从离底10公分开始钓(假如你钓鳙鱼),钓个20分钟左右往上依次找鱼层,不嫌麻烦也是可以的,或者说你嫌麻烦直接钓水深的一半,也是可以的。 理论上讲从下(水底)往上(水表)找鱼层或者从上往下都是可行的,都是能把鲢鳙诱进窝的,但是从上往下个人感觉比较适合很深的水,浅水的话这样找容易把鱼诱得太浅(弊端前面提到过),所以水不太深的话尽量还是从下往上找,实在要从上往下找,至少得在一米以上水深找。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人垂钓的水域一般在2-3米水深,所以有些垂钓水库的钓友,水深5米左右或者更深的我觉得从2米左右水深钓起比较合适(有钓过深水的钓友可以就这一方面进行补充)。 在找鱼层的过程中,当发现浮漂会左右摇晃,周围会有细密的鱼星等现象,基本就说明找到鱼层,鲢鳙进窝了,就可以在这一水层作钓了!现在轮到鲢鳙抓口了,也就是浮漂信号了。鲢鳙和其他鱼一样,也是有比较大的顿口的,一两目或者黑漂。小顿口可以抓,但是不要频繁抓,尽量抓标准的口,以免锚到鱼断线跑鱼。我觉得这几种浮漂信号中鱼率比较高,钓鲢鳙说有信号就能中鱼那是不可能的,这和它进食方式有关。第一种,就是标准的下顿一两目或者黑漂,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当你饵料到位,浮漂露出2目的时候,还没等到饵料雾化浮漂开始上浮就被鲢鳙吸入了。
古币界也有很多孔乙己! 5NSb是从来不发真品却能水到10级的唯一的人。 他发帖总是千篇一律“***(钱币名称),泉友随评”,然后附两张左右图片,所以长期以往,大家也都了解了这种发贴格式,一发贴不看名字便知道是他。 一般情况下,对那些说对和称赞他东西好的人,他就回复一下“谢……”,也不管别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而那些说假的他就不予理睬,叫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说话少,与别人又缺少实质性的交流,大家也只能隐隐约约从他发的图片当中的手指判断出他大约是一个有些年纪的人。所以每见他发帖,大家就都撩他,拿他开玩笑。他似乎也是入了魔,发帖越发频繁起来,也越发带劲起来…… 有一天5NSb又发贴了,他一到贴吧,所有看帖的人便都来了兴致,有的回复道, “楼主,你又买了什么宝贝啦?!” 他不回答,只是打了几个字,“****,泉友随评。”接着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 “牛 币 啊,中国古钱币五十名珍你几乎都凑齐了!但是你这些东西,摸多了他不长个啊!” 5NSb便回复说, “什么不长个,你怎么能够乱说……” “什么乱说?我前天看到了你发的其他几个钱币,都是一样的低端假货!” 5NSb此时估摸早已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也条条绽出,争辩道, “你们怎么能懂……大珍!大珍,是你们能懂的么?” 接连便是验证的话,什么“三十年前买的”,什么“专家鉴定真品”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贴吧里顿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你们知道我说的是谁吗? 5NSb是从来不发真品却能水到10级的唯一的人。 他发帖总是千篇一律“***(钱币名称),泉友随评”,然后附两张左右图片。长期以往,大家也都了解了这种发贴格式,一发贴不看名字便知道是他。 一般情况下,对那些说对和称赞他东西好的人,他就回复一下“谢……”,也不管别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而那些说假的他就不予理睬,叫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说话少,与别人缺少实质性的交流,大家也只能隐隐约约从他发的图片当中的手指判断他大越是一个有些年纪了的人。所以每见他发帖,大家就都撩他,拿他开玩笑。他似乎也是入了魔,发帖越发频繁起来,也越发带劲起来…… 有一天5NSb又发贴了,他一到贴吧,所有看帖的人便都来了兴致,有的回复道, “楼主,你又买了什么宝贝啦?!” 他不回答,只是打了几个字,“****,泉友随评。”接着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 “牛 币 啊,中国古钱币五十名珍你几乎都凑齐了!但是你这东西,摸多了他不长个啊!” 5NSb便回复说, “什么不长个,你怎么能够乱说……” “什么乱说?我前天看到了你发的其他几个钱币,都是一样的低端假货!” 5NSb此时估摸早已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也条条绽出,争辩道, “你们怎么能懂……大珍!大珍,是你们能懂的么?” 接连便是验证的话,什么“三十年前买的”,什么“专家鉴定真品”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贴吧里顿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最讨厌这样的人了,发点牢骚 一个亲戚,自己什么都不带,出去钓鱼就拿你的东西,搞得我都不出去和他钓鱼,他还是拿你的竿子,又不好拒绝,气死了。他是那种对钓具装备不在乎完全不懂平时也就拿十几几十的鱼竿几块的浮漂钓鱼的人。在家出门的时候我让他带什么什么,都不带,说不钓,出来了就用你的!我是一个比较爱惜东西的人,最讨厌别人借我鱼竿和浮漂了,你借钩啊线啊铅皮之类的我借,给你就是了,我觉得这些小东西都无所谓,但是鱼竿浮漂我不借。这东西不像别的东西,都是易损物品,谁能绝对保证借了回来还是完整的?!我这几百一千多买的杆子,几十一百一只的浮漂,平时都爱惜得很,用的时候都格外小心,用完都要擦干,深怕杆子碰了油漆刮了磕了进水等等,就你那态度你拿去能让人放心么?给我放水里,或者不小心弄断了,磕了刮花了怎么办,到时候我说两句你还不乐意了!我还打算用两三年的啊。更看不惯的就是借你的东西和还你的东西时还嫌你啰嗦,还不耐烦,总是一副不就一根鱼竿吗有什么了不起把这东西看那么重要干嘛的样子,那你为什么老拿我的?自己怎么不买?便宜的都不买!我他么鱼竿和你用的十几块几十块的是一样的么?你用你那便宜杆子不当回事用惯了我还指望你用我的杆子时当回事特别小心爱惜吗?对东西的看法不同,思想不在一个层面上,我总说跟这种人讨论真的费神!我希望有的钓友不要成为别人讨厌的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