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zqlm klzqlm
关注数: 215 粉丝数: 288 发帖数: 5,551 关注贴吧数: 17
一线,二线,三线城市 房价的比价是不是应该一直维持在一个水平 回顾2004-2013年,一线城市房价涨了10倍,很多三线城市房价也涨了10倍,比价基本不变。也就是说,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房子具有同样的投资价值。2014-2016年一线城市房价再次翻番,三四线城市房价还略有下降,随后2018年三四线城市出现了不涨行情,比价又恢复了。 假如一线城市房价是三线城市的五倍,三线城市房价是一线城市五分之一,那么卖掉三线城市的房子才能凑够一线城市首付。如果三线城市的房价只有一线城市十分之一,那么就很难凑够一线城市首付了,资金流动性就中断了。 一些人居然说一线城市房价还会稳中有升,其他城市房价会不断贬值,这可能吗? 一方面,地区差距在缩小,现在早已不是过去物质短缺的年代,小城市生活水平和大城市差距没有以前那么大。如果房价相差悬殊,为什么都要往大城市挤呢? 另一方面,小城市房价崩塌了,大城市房价靠什么支撑呢?别的城市房子卖不上价,哪有钱去大城市买房?大城市收入水平能够买房的吗? 有人想买1000万的房子,就要先把手里500万房子卖掉。而想买500万房子的人,要先把手里价值200万的房子卖掉。想买200万房子的人,就要先把100房子卖掉。。。底层购买力不行,上面资金流动性不崩塌才怪。
能否客观辩证的看待人口问题? 对于人口问题,过去担心人口急剧膨胀,现在又开始担心未来人口急剧萎缩其实这两种极端的看法都是多余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否定是事物内部的否定 否定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国建国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急剧增长导致土地升值(房价暴涨),劳动力贬值(工资增速长期低于GDP增速),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必然会抑制人口再生产,导致超低生育率,下一代人口就会大幅减少。将来人口急剧减少,工资大涨,房价暴跌,人的生活压力小了,生育率自然就会提高。 辩证唯物主义主张用联系,发展,承认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形而上学的认识论是从孤立,静止,否认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 中国最适人口是7亿,每年最适出生人口是800-1000万,保持近几年的出生人口规模问题不大。从人口基数上看,2050年之前中国能够保持这样的出生人口规模。现在采取一定的鼓励生育措施,确保每年出生人口不低于800万,达到接近1000万的规模,长期看是有利的。 鼓励生育相当于二次分配。如果每个家庭都生3个,那么二次分配究竟是分配给谁?这和一次分配各家养各家孩子有多大区别?无非就是低收入家庭得到了一些补贴。少部分家庭生育多孩,这种财政补贴鼓励生育钱才能够用。如果平均每3个家庭中有一个家庭生育多孩,这个家庭能够得到财政支付的育儿补贴,相当于用三个家庭的税收补贴这一个家庭,这样财政是支付得起的。长期来看,提高生育率不能依靠二次分配,而是要降低养育成本。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