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神辉姬 月神辉姬
放下手中的种火石吧,我看你是缺心眼。
关注数: 1 粉丝数: 11 发帖数: 773 关注贴吧数: 49
讨论,分析角色行为有必要考虑作者创作思路吗? 如题,张小凡的性格评价呈现两极分化: 有人认为其重情重义,有人指责其冷漠薄凉。这种分歧本质上触及的根本问题——角色分析究竟应该以作者宣称的创作意图为准,还是以文本实际呈现的效果为据? 如果分析角色塑造水平,分析作者的水平,可以根据作者的思路意图,目标期望和实际的塑造效果来分析,目标达成了多少。这个时候考虑作者的思路意图还算有意义。 但是在分析角色的时候,作品如同脱离母体的婴儿,其意义已经不依赖作者的主观意图。就像建筑师的设计蓝图不能替代建筑实体的质量检测,作者的创作构想也不能等同于文本的客观效果。你考试你想考100分,实际考出来50分没及格,那你的卷子就是50分的事实,你的实力就是50分的水平,没人会去在意你的想考100分,因为想考100分根本代表不了你,而卷子的50分才是客观的事实。 比如,萧鼎在写张小凡时,人设是想写重情重义,实际上写出来是忘恩负义冷漠薄凉。如果只看表面的设定,确实他是想写重情重义。但是他想写张小凡重情重义和张小凡是不是重情重义是完全的两回事。因为并不是他想写所以张小凡就是重情重义了。而是张小凡是不是重情重义是由书中实际写出来的行为来决定的。 不是读者需要先理解作者思路,再按照理解出来的作者思路去一步步解释小说角色的行为的。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小说作者会说你读懂我的书需要先读懂我这个作者的想法,然后按照我的想法再去一步步解读主角行为吧?又不是在学校上课要老师嚼烂了喂到嘴里。什么人读书需要先带上作者思想的镣铐再戴着镣铐起舞的?正常人读书都是通过书中描写解读主角的行为行动,去读懂角色,读懂这本书,读懂作者的想法。 而诛仙这本书,张小凡所谓的有情有义就是浮于表面是唯心的,而他的客观行为上来看,他的行为就是情深是演的,救碧瑶不上心的,没尽力的。 张小凡就是萧鼎的试卷,而他只有50分就是不及格,就是忘恩负义冷漠凉薄。而萧鼎想写情深意重,想考100分除了能反映他对内容的控制角色的的塑造能力之低下外,反映不了任何张小凡的人品。 萧鼎试图灌输的"重情"图纸,与张小凡的具体行为的这栋建筑之间的差距,如同建筑图纸标注"抗震十级"而实际使用劣质钢筋,暴露的是创作控制力的缺失。 顺带我还想提问一下,什么叫独立思考?应该是自己有逻辑有思考体系,然后根据自己认定的东西去思考去认知吧。做阅读推测出题人的思路,按老师的教导方向思考无可厚非,因为是在解题。读推理小说也无可厚非,因为在解谜。读这种通俗小说处处去体贴作者,因为作者这么想所以我要这么理解,这算是独立的思考吗?这是一种放弃思考吧,或者固化的解题思维比较合适? 当我们争论张小凡是否人品不行时,实质是在争夺的是解释的话语权。作者意图不应成为束缚读者的"紧箍咒",而文本自身的力量,正在于它能挣脱创作者的手掌,在千万读者心中投射出不同的倒影。 可以因为个人的想法思维有千万种与人不同的理解,但不应该因为作者是这种意图所以把自己塑造成作者的形状,然后说别人是曲解,自己是正统吧?不然就跟诛仙里的正道一样,干的事情和魔教大差不差过激行为比魔教还邪恶反派多了,但是因为挂了个“创世神”给的正就是正的牌匾,所以就自以为立足正道,可以肆意打压别人。这难道不可笑吗?
分析一下张小凡的爱 本来是回复吧友,但是想了下还是发个帖子想听听吧友们的意见。 最近重温高达种自,里面有出现弗洛姆关于幼稚的爱和成熟的爱的内容。突然发现对于张小凡的爱也是完全合理的解释。就以此分析之下张小凡的爱。 在我看来,张小凡他不是爱具体的人,他是需要“自己不是一个人”。他爱瑶爱也爱陆,但是这个爱并非是出于关心了解尊重和责任感,而是他不要一个人。碧瑶其实有达成“关心了解尊重和责任感”的条件,但是还没有更进一步就无了。陆是没有这个条件,即使是有也只能存在于书里没写的结局以后,到书结尾是没有的。而张小凡,不是他爱这个人所以要和这个人在一起”不要一个人”。而是他不想要自己一个人,想要人爱他,所以去爱一个人。 弗洛姆分析过两种爱:幼稚的爱与成熟的爱。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反过来,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到这个书结尾,张小凡从头到尾不曾拥有成熟的爱。他有的只是幼稚的爱。他爱碧瑶是十年前他的境遇,只有碧瑶理解支持他,并且在他绝望之时,是唯一一个站出来替他勇刚了一切的人。这一点无论是师姐师父师娘还是陆,他们不是不想帮,但实际就是没有给到任何当时张小凡他本人所需要的东西。但是,碧瑶在滴血洞,流坡山,青云后山,青云大殿他有需要的时候,站了出来,让他不再是一个人。碧瑶爱他,满足了他的需要,而张小凡毫无疑问的也是爱碧瑶的。只是碧瑶躺了,又让他一个人。 这个时候他就开始有新的需要了,所以萧鼎开始写陆雪琪金瓶儿幽姬小白小环。但是因为碧瑶还有希望,所以这些人都停留在一个暧昧的阶段。因为即使碧瑶躺了他还是可以和她在一起,回去她的身边,他就不是一个人。碧瑶是唯一一个我手中有100我就给你100甚至150的人,而剩下人基本都不是。小环可能不好说,但是她也没直接表明心意。所以剩下人中只有陆雪琪表明了我可以给,并且是目前里面人里给的最多的。虽然没有碧瑶给的多,但是复活碧瑶很难很痛苦,他就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中摇摆。所以有了上山找陆雪琪的情节。但是狐岐山崩塌碧瑶失踪,这回相当于碧瑶是彻底没了指望。从剧情上来说也已经只剩下了陆雪琪这一个选项。 在这一点上呢,和萧鼎本人是高度一致的,他曾经表达过希望有人爱他。而他的爱,则是建立在这个他需要爱他的人满足他的这种需要的条件上的。而非是他爱所以需要人家。他对碧瑶和陆雪琪都一样,首先是爱他的纸片人,然后才是他对角色的爱。对粉丝也是如此,打得昏天黑地无所谓关键是要爱他,但是如果你竟然敢不爱他,那他就要出来说话了,某种程度上这也是雪碧能打这么多年的原因。因为相当于是现实中有人为了他的爱打得昏天黑地,讨好他为“爱他的纸片人”谋得一些地位。 对张小凡来说,关键也是要的是满足“爱他”这个需要的人。所以最后在幻月洞府他的心理活动“他想要的,只是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啊”在前,而“他不是一个人。”在后。我想要和爱我的因此我也爱的人在一起,但是无望了也没关系。因为我不是一个人,还有人爱我就行。这里的心爱的人的前提其实就是“爱我的人”,然后才是“不是一个人”读起来像退而求其次,但是其实更加凸显的是核心的“爱我的人”让我“不是一个人”。而之前写“刻骨铭心的碧瑶”“若即若离的陆雪琪”也是这个原因。是爱的程度,让他不是一个人,让他感受到了百分之一百五的爱的最满足他需要的人的碧瑶已经不在了,和最爱我的心爱的人在一起不行了。但是,若即若离能给百分之七八十的陆雪琪还在,他还不是一个人。而达成这个条件就是爱陆雪琪就行了。 他不是因为爱所以需要碧瑶和陆雪琪,而是因为需要“她俩的爱”才爱她俩。这样他所有看似深情,实则离谱的行为都可以因此解释的清了。再和场外的萧鼎分析一下,对碧瑶和陆雪琪的态度到对碧瑶粉和陆雪琪粉的态度,是不是一致的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