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_好了 随便_好了
草榴姑娘
关注数: 52 粉丝数: 285 发帖数: 15,598 关注贴吧数: 79
再谈HDW末位淘汰制 上个主题帖. 诸位的批评,我大多同意. 但同时,我也从很多回复中看出,许多跟帖者并不真正理解我所表达的意思. 故而,大部分批评,虽然道理没错,但发错了地方,本帖及本人不是其批评对象. 上个主题帖是下午手机码出来的,初发现很多回复,与楼主的帖子,通俗点说,驴唇不对马嘴时. 原以为是排版,或表达出了问题,遭致众人误解. 赶紧用电脑仔细查看了一遍,我没发现自己的帖子有什么语意生歧,或不易理解的地方. 我只能说许多人的理解能力太差. 稍加澄清: PT精神很简单,就是共享. 楼主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末位淘汰制会扭曲PT的"共享"精神.畸变为"共刷数据". 如果大家上下传,不是为了观看影视,享受资源,何谈"共享"? 只能叫作"共上下传","共刷数据" 我知道有这么一部分人,在数据量大的用户中比例尤其高.有些还买了盒子. 硬盘里的资源,大部分是为了数据而下. 所以每一个热种,有很高比例的下载者是用不上此资源的 一部电影,A上传给B,B上传给C,C又继续上传,但都不看.数据是上去了,但有什么意义? 固然这种对数据的痴狂,虽在我看来是不健康的心态,但在自愿原则下,其本身并没什么错,也有利于保种. 我对此并不反对,也支持适当的考核.如登录频率,分享率,上下传/每月. HDW这次末位淘汰的问题在于,不仅本身不人道,力度还挺大(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次淘汰了1600多人) 全站不过数万人,经得起几次这样的淘汰? 这是一种什么信号?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明显的作用即,增加只下不看的用户比例. 而从末位淘汰这个规则本身,打击规模及其可赎回性来看. 我们有理由怀疑规则制定者的真正目的, 究竟是名义上的"仅旨在清理不活跃用户", 还是逼迫用户"捐款"? 这里,很多人又要误解楼主反对捐款了. 楼主是十分支持捐助PT站的. 但上面带引号的"捐款",只有个"捐款"的名义,实质是赎回帐号. 既然是交易.就不应虚伪地称之为"捐款". 当然,大家在灰色地带,这些做法都是PT站主的自由. 我的批评是我的自由.
繁体字被简体字取代和甲骨文被篆书取代是一样的 在众多关于大陆恶意编造的信息中.讹传中国人是奴隶,普通工人在工厂一天工作12小时只能得到1美元的工资已经不足为奇.有些广为流传的谣言甚至被大陆人接受,比如: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保留了更多中国文化.这是影响甚广毒害甚深的弥天大慌.我当然不否认幅员辽阔的中国在10年浩劫中在传统文化上损失很大.但值得注意的是,10年浩劫损失的多是仅具象征意义的文化实物,比如佛像和孔庙.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处世哲学,绝大多数风俗文化文物古籍并未因此完全消失.并在短暂的时间后得到纠正和恢复.总体上中华文化在大陆的消失远未达到港澳殖民地的程度.台湾的传统中华文化主要载体是所谓的"外省人",外省人的人数规模和中华文化的代表性都有局限.在发展的过程中被遗忘的"传统文化"并不比大陆更少.在西化和日化方面甚至比大陆还要严重. 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在大陆消失的人最常用的例子是汉字简化.这时候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华文化或者说汉文化?答案是汉族人主导创造的文化.简体字是汉族人主导改良的文字.就像先贤把甲骨文演变为篆书一样.这个文化改良过程是在汉族的主导下进行的,故而简体字这就是汉文化.就是中华文化.不能因为简体字不合某些人的心意就斥其为"残体字""代表了大陆中华文化的遗失".文化改良的评价是需要时间积淀的.甲骨文发展成篆书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也不小.秦始皇统一文字为一列. 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方言应不应该被消灭?首先我不赞成强制消灭.但方言的消失和普通话的统一推广将于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一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