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歸の靈魂 夜歸の靈魂
关注数: 138 粉丝数: 57 发帖数: 3,860 关注贴吧数: 22
(转)一句“干死小日本!”引爆全场,绝对牛叉!!!!! 1楼 在一所著名大学里的历史课上,教授正在向来自各国的同学提问:“要生存还是要灭亡。”这句名言出自谁的口中? 沉寂了半天之后,古田站起来说:“威廉·莎士比亚。” “很好,被誉为“欧洲的良心”是指谁? “罗曼.罗兰。” “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死”这句名言最早出自谁之口? “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说的。” “很好,那么,‘民有、民治、民享’是谁说的。” “1863年,亚伯拉罕·林肯说的。” “完全正确,同学们,刚才回答问题的是位日本学生,可是作为欧洲国家的学生却答不出来,太遗憾了”,教授不无感慨的说道。 “干死小日本”! 突然有人发出一声喊叫。 “谁!谁说的!”教授气得语音都颤抖了。 “1945年,杜鲁门总统说的。”约翰站了起来。 “你以为自己在干什么?”教授生气的说道。 “麦当娜说的。”杰克也站了起来。 “这真叫人恶心,简直无法无天了。”教授浑身气得发抖。 “1991年,乔治·布什会见日本首相时候说的。”斯蒂芬也坐不住了。 课堂立刻陷入了混乱之中,所有的学生都开始议论纷纷,一些学生开始起哄:“耶 ! 真**的够劲。” “克林顿对莱温斯基说的。”玛丽毫无表情的接话道。 整个班级都陷入混乱,一些学生冲古田高喊:“你这泡狗屎,你再敢说话我就把你干掉。” “2001年,盖瑞·康迪特对莱薇说的。(注:莱薇系白宫实习生,2001年被谋杀于华盛顿。其前男友、民主party人康迪特做为嫌疑人被拒捕) 教授愤怒得说不出话来,隔了一会,他大踏步的向门外走去,到门口时,他冷冷的看了所有人一眼:“我会回来的。” “阿诺得.施瓦辛格说的。”鲍勃终于插上话了。 古田委屈的一摊手:“我没做什么坏事,为什么会这样?” “张国荣说的。”李小丽一脸崇拜的神情回答 所有的学生都围成一个圈,汤姆有些垂头丧气:“该死,我们完了。” “希特勒说的。”伊汉诺娃立刻回答。 一个学生说:“妈的,这回我们有大麻烦了。” “2002年,亚瑟·安德森说的。”简回答道。 (注:亚瑟·安德森,安达信会计事务所,美国五大会计公司之一,2002年因为安龙丑闻而陷入倒闭境地) 赖特叹了口气:“今天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 “本.拉登说的”。克瑞斯终于为自己能说出一个名字而得意。 “这决非是我最得意的一天。”古田惭愧的说着。 “托尼.布莱尔说的。”已经不知道谁在回答。 这时校长和教授一起进来了,他脸色铁青,几乎是一字一顿的说道:“你们要为此付出代价!” “斯大林说的。”全班同学异口同声的回答。 校长和教授顿时泄了气,同时说道:“我还会回来的!” “灰太狼说的!” 不乐意回帖的 用鼠标点下赞 看吧里气氛不高,转来玩玩
震惊!!!中国儿童体质!!!兄弟们进来看看(非广告,勿删) 今天六一,兄弟在网上随便搜着玩,看见这篇文章,兄弟们都帮忙转转,让大家都看到,要这么下去,估计咱们后代的后代,也只能看着外国的比赛望而兴叹了.....      当中国城市儿童超重和肥胖因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而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时,国外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最近,《今日美国》和《英国医学杂志》纷纷撰文,对中国少年儿童的肥胖问题表示关注。        最近几年一直参与中国少年儿童体质监测调查的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毛振明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儿童体重超标的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更令人担心的是,我国少年儿童的体质已到了危险的边缘。”        国外媒体关注中国小胖子        《今日美国》在报道中称,中国肥胖少年儿童的增长速度就像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一样快,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中国孩子很可能也会遇到美国式的肥胖问题。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中国家庭的餐桌更丰盛,财富的不断增多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体力劳动减少,徒步或骑车出行的机会减少,经常坐车和长时间上网。根据中国教育部的数据,现在,在中国10岁~12岁的城市儿童中,有8%被认为是肥胖的,还有15%被认为超重。这已经接近美国的相关数据,根据美国卫生与公共事业部门2006年的报告,6岁~11岁的美国儿童中,有18.8%的人超重。        《英国医学杂志》则表示:中国在肥胖方面也在追赶西方的速度。1985年~2000年,中国肥胖儿童增加了28倍。中国医学专家认为,肉类饮食的增多、汽车使用的增加以及体育锻炼的缺乏,是造成肥胖的罪魁祸首。        在卫生部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际生命科学协会教授陈春明也是发言的嘉宾之一,他认为肥胖会影响少年儿童的健康:“从我们对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的调查来看,还没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肥胖有带来疾病的危险。但肥胖会威胁7岁~17岁学生的健康,我们对2002年的营养调查做了分析,在7岁~17岁的学生中,肥胖、超重的孩子的疾病危险高于正常体重的孩子,他们的血压也高于正常孩子,包括我们所说的代谢综合征,就是血糖高、血压高、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都高于正常体重的孩子。”        家长的错误意识造就小胖墩        陈春明认为,造成肥胖的原因和家庭饮食习惯以及缺乏锻炼有关。“家长的饮食行为会影响孩子,所以,家庭饮食习惯要健康一些,不要总带孩子去吃快餐。另外,家庭中的膳食应该均衡,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陈春明说,“另外,要鼓励孩子多活动。”        毛振明也认为,少年儿童的肥胖问题和家长的意识有直接关系:“现在,很多学生家长没有正确的饮食和锻炼观念,按照常理,孩子应该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可是我们调查的情况却完全相反,很多孩子早上吃不好,中午吃不饱,晚上吃不少。很多家长还缺乏让孩子参与锻炼的意识,或者根本不知道怎么去锻炼。有些家长希望孩子最好在学校平平安安,从主观上不希望孩子参加过多的体育锻炼,回家后,孩子坐在书桌或者电脑桌前,根本不去锻炼。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肯定会造就很多小胖子。”        因为有过留学日本的经历,毛振明介绍说,日本也曾有过“小胖墩”剧增的时代,但是很快就过去了,“日本经历了从穷到富的过程,生活条件好了,小胖子就多了,但是日本政府马上采取行动,现在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先说日本学生的饮食。我参观过很多日本学校,他们供应给学生的午饭相当于成人1/3的量,我感觉有3个特点:难吃、量少、营养丰富。主要有胡萝卜、土豆、面包和奶制品,很多孩子吃不饱,但是已经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此外,日本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非常多。总结起来,改变当时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家、社会和家庭健康观念的提升。”毛振明说,“再说一个题外话,日本的学生冬天都穿短裤和裙子,这也能大量消耗体内的热量。”        体质差比小胖墩增多更可怕        最近一段时间,毛振明一直从事少年儿童体质调研的工作,他认为,比“小胖墩”增多更为严峻的是少年儿童的体质问题,“甚至可以说到了危险的边缘”。        “通过大量调研,我把大部分少年儿童的体质状况总结为4个字:软、硬、笨、晕。”毛振明说,“具体就是肌肉软、韧带硬、动作笨和前庭耳蜗神经晕。就拿最后一项来说,现在的体育课上,很少有老师教授关于倒立的课程,孩子的前庭耳蜗神经根本得不到锻炼和开发,长大后,直接的后果就是晕车、晕船、晕飞机。”        毛振明认为,少年儿童体质差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想让孩子通过体育锻炼提高素质,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很多家长害怕孩子在体育课上受伤,会提出很多意见,学校就要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课程,比如大运动量的长跑,大量的仰卧起坐,学生学不到可以终身参与的体育项目。走出校门,这些孩子没有足够的锻炼场所也是一个大问题。即便学校教会了孩子如何打篮球、踢足球,但是他们放学后去哪里继续运动呢?”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已经联合13个部委加上很多体育专家共同制定一个阳光体育运动工程,不久后会颁布执行。该计划希望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少年儿童素质差的现状。”毛振明说。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震惊!!!中国儿童体质!!!兄弟们进来看看(非广告,勿删) 今天六一,兄弟在网上随便搜着玩,看见这篇文章,兄弟们都帮忙转转,让大家都看到,要这么下去,估计咱们后代的后代,也只能看着外国的比赛望而兴叹了.....     当中国城市儿童超重和肥胖因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而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时,国外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最近,《今日美国》和《英国医学杂志》纷纷撰文,对中国少年儿童的肥胖问题表示关注。       最近几年一直参与中国少年儿童体质监测调查的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毛振明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儿童体重超标的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更令人担心的是,我国少年儿童的体质已到了危险的边缘。”       国外媒体关注中国小胖子       《今日美国》在报道中称,中国肥胖少年儿童的增长速度就像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一样快,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中国孩子很可能也会遇到美国式的肥胖问题。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中国家庭的餐桌更丰盛,财富的不断增多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体力劳动减少,徒步或骑车出行的机会减少,经常坐车和长时间上网。根据中国教育部的数据,现在,在中国10岁~12岁的城市儿童中,有8%被认为是肥胖的,还有15%被认为超重。这已经接近美国的相关数据,根据美国卫生与公共事业部门2006年的报告,6岁~11岁的美国儿童中,有18.8%的人超重。       《英国医学杂志》则表示:中国在肥胖方面也在追赶西方的速度。1985年~2000年,中国肥胖儿童增加了28倍。中国医学专家认为,肉类饮食的增多、汽车使用的增加以及体育锻炼的缺乏,是造成肥胖的罪魁祸首。       在卫生部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际生命科学协会教授陈春明也是发言的嘉宾之一,他认为肥胖会影响少年儿童的健康:“从我们对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的调查来看,还没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肥胖有带来疾病的危险。但肥胖会威胁7岁~17岁学生的健康,我们对2002年的营养调查做了分析,在7岁~17岁的学生中,肥胖、超重的孩子的疾病危险高于正常体重的孩子,他们的血压也高于正常孩子,包括我们所说的代谢综合征,就是血糖高、血压高、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都高于正常体重的孩子。”       家长的错误意识造就小胖墩       陈春明认为,造成肥胖的原因和家庭饮食习惯以及缺乏锻炼有关。“家长的饮食行为会影响孩子,所以,家庭饮食习惯要健康一些,不要总带孩子去吃快餐。另外,家庭中的膳食应该均衡,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陈春明说,“另外,要鼓励孩子多活动。”       毛振明也认为,少年儿童的肥胖问题和家长的意识有直接关系:“现在,很多学生家长没有正确的饮食和锻炼观念,按照常理,孩子应该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可是我们调查的情况却完全相反,很多孩子早上吃不好,中午吃不饱,晚上吃不少。很多家长还缺乏让孩子参与锻炼的意识,或者根本不知道怎么去锻炼。有些家长希望孩子最好在学校平平安安,从主观上不希望孩子参加过多的体育锻炼,回家后,孩子坐在书桌或者电脑桌前,根本不去锻炼。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肯定会造就很多小胖子。”       因为有过留学日本的经历,毛振明介绍说,日本也曾有过“小胖墩”剧增的时代,但是很快就过去了,“日本经历了从穷到富的过程,生活条件好了,小胖子就多了,但是日本政府马上采取行动,现在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先说日本学生的饮食。我参观过很多日本学校,他们供应给学生的午饭相当于成人1/3的量,我感觉有3个特点:难吃、量少、营养丰富。主要有胡萝卜、土豆、面包和奶制品,很多孩子吃不饱,但是已经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此外,日本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非常多。总结起来,改变当时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家、社会和家庭健康观念的提升。”毛振明说,“再说一个题外话,日本的学生冬天都穿短裤和裙子,这也能大量消耗体内的热量。”       体质差比小胖墩增多更可怕       最近一段时间,毛振明一直从事少年儿童体质调研的工作,他认为,比“小胖墩”增多更为严峻的是少年儿童的体质问题,“甚至可以说到了危险的边缘”。       “通过大量调研,我把大部分少年儿童的体质状况总结为4个字:软、硬、笨、晕。”毛振明说,“具体就是肌肉软、韧带硬、动作笨和前庭耳蜗神经晕。就拿最后一项来说,现在的体育课上,很少有老师教授关于倒立的课程,孩子的前庭耳蜗神经根本得不到锻炼和开发,长大后,直接的后果就是晕车、晕船、晕飞机。”       毛振明认为,少年儿童体质差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想让孩子通过体育锻炼提高素质,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很多家长害怕孩子在体育课上受伤,会提出很多意见,学校就要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课程,比如大运动量的长跑,大量的仰卧起坐,学生学不到可以终身参与的体育项目。走出校门,这些孩子没有足够的锻炼场所也是一个大问题。即便学校教会了孩子如何打篮球、踢足球,但是他们放学后去哪里继续运动呢?”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已经联合13个部委加上很多体育专家共同制定一个阳光体育运动工程,不久后会颁布执行。该计划希望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少年儿童素质差的现状。”毛振明说。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震惊!!!中国儿童体质!!!兄弟们都进来看看(非广告吧主勿删) 今天六一,兄弟在网上随便搜着玩,看见这篇文章,兄弟们都帮忙转转,让大家都看到,要这么下去,估计咱们后代的后代,也只能看着外国的比赛望而兴叹了.....     当中国城市儿童超重和肥胖因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而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时,国外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最近,《今日美国》和《英国医学杂志》纷纷撰文,对中国少年儿童的肥胖问题表示关注。       最近几年一直参与中国少年儿童体质监测调查的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毛振明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儿童体重超标的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更令人担心的是,我国少年儿童的体质已到了危险的边缘。”       国外媒体关注中国小胖子       《今日美国》在报道中称,中国肥胖少年儿童的增长速度就像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一样快,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中国孩子很可能也会遇到美国式的肥胖问题。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中国家庭的餐桌更丰盛,财富的不断增多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体力劳动减少,徒步或骑车出行的机会减少,经常坐车和长时间上网。根据中国教育部的数据,现在,在中国10岁~12岁的城市儿童中,有8%被认为是肥胖的,还有15%被认为超重。这已经接近美国的相关数据,根据美国卫生与公共事业部门2006年的报告,6岁~11岁的美国儿童中,有18.8%的人超重。       《英国医学杂志》则表示:中国在肥胖方面也在追赶西方的速度。1985年~2000年,中国肥胖儿童增加了28倍。中国医学专家认为,肉类饮食的增多、汽车使用的增加以及体育锻炼的缺乏,是造成肥胖的罪魁祸首。       在卫生部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际生命科学协会教授陈春明也是发言的嘉宾之一,他认为肥胖会影响少年儿童的健康:“从我们对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的调查来看,还没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肥胖有带来疾病的危险。但肥胖会威胁7岁~17岁学生的健康,我们对2002年的营养调查做了分析,在7岁~17岁的学生中,肥胖、超重的孩子的疾病危险高于正常体重的孩子,他们的血压也高于正常孩子,包括我们所说的代谢综合征,就是血糖高、血压高、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都高于正常体重的孩子。”       家长的错误意识造就小胖墩       陈春明认为,造成肥胖的原因和家庭饮食习惯以及缺乏锻炼有关。“家长的饮食行为会影响孩子,所以,家庭饮食习惯要健康一些,不要总带孩子去吃快餐。另外,家庭中的膳食应该均衡,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陈春明说,“另外,要鼓励孩子多活动。”       毛振明也认为,少年儿童的肥胖问题和家长的意识有直接关系:“现在,很多学生家长没有正确的饮食和锻炼观念,按照常理,孩子应该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可是我们调查的情况却完全相反,很多孩子早上吃不好,中午吃不饱,晚上吃不少。很多家长还缺乏让孩子参与锻炼的意识,或者根本不知道怎么去锻炼。有些家长希望孩子最好在学校平平安安,从主观上不希望孩子参加过多的体育锻炼,回家后,孩子坐在书桌或者电脑桌前,根本不去锻炼。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肯定会造就很多小胖子。”       因为有过留学日本的经历,毛振明介绍说,日本也曾有过“小胖墩”剧增的时代,但是很快就过去了,“日本经历了从穷到富的过程,生活条件好了,小胖子就多了,但是日本政府马上采取行动,现在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先说日本学生的饮食。我参观过很多日本学校,他们供应给学生的午饭相当于成人1/3的量,我感觉有3个特点:难吃、量少、营养丰富。主要有胡萝卜、土豆、面包和奶制品,很多孩子吃不饱,但是已经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此外,日本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非常多。总结起来,改变当时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家、社会和家庭健康观念的提升。”毛振明说,“再说一个题外话,日本的学生冬天都穿短裤和裙子,这也能大量消耗体内的热量。”       体质差比小胖墩增多更可怕       最近一段时间,毛振明一直从事少年儿童体质调研的工作,他认为,比“小胖墩”增多更为严峻的是少年儿童的体质问题,“甚至可以说到了危险的边缘”。       “通过大量调研,我把大部分少年儿童的体质状况总结为4个字:软、硬、笨、晕。”毛振明说,“具体就是肌肉软、韧带硬、动作笨和前庭耳蜗神经晕。就拿最后一项来说,现在的体育课上,很少有老师教授关于倒立的课程,孩子的前庭耳蜗神经根本得不到锻炼和开发,长大后,直接的后果就是晕车、晕船、晕飞机。”       毛振明认为,少年儿童体质差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想让孩子通过体育锻炼提高素质,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很多家长害怕孩子在体育课上受伤,会提出很多意见,学校就要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课程,比如大运动量的长跑,大量的仰卧起坐,学生学不到可以终身参与的体育项目。走出校门,这些孩子没有足够的锻炼场所也是一个大问题。即便学校教会了孩子如何打篮球、踢足球,但是他们放学后去哪里继续运动呢?”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已经联合13个部委加上很多体育专家共同制定一个阳光体育运动工程,不久后会颁布执行。该计划希望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少年儿童素质差的现状。”毛振明说。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首页 1 2 3 下一页